论文--国有财政资金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 范文中心

论文--国有财政资金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02/15

国有财政资金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摘要:从业务控制的角度来看,国有财政资金的监管可分为两个部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同属于内部经济监督体系,是不同层次的经济监督,它们在监督的性质、本质特征和重要性上各不相同,是不能够相互替代的。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改变目前经济监督不力的状况,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财政资金 会计监督 审计监督

1当前国有财政资金的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现状

过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不足。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同时也阻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上: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比如说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大部分单位将两者进行等同,以至于淡化企业会计监督的事前监督职能,或者根本就没有事前监督,只是决策凭“长官意志”,执行“顺其自然”,事后“审计算账”,因此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当务之急。 而审计监督当前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双重管理体制尚不科学。综观我国现行的各级审计机关的管理结构,均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2)审计环境尚不健全。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况且我国的法制建设往往是建立在部门法的基础上,这就出现了一些被审计的权力部门,既是大量政策法规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和解释者,势必造成审计机关缺乏对这些权力部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严肃性与权威性,更有甚者这些权力部门对同一问题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往往会发生政策、法规之间相互矛盾和抵触的情况,致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评价时感到难以判断。(3)技术方法手段尚不先进。当前审计机关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涉及面很广、政策性也很强,尽管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审计方法仍然相对单一传统,且落后。(4)审计力量结构尚不完善。审计机关强化对权力制约和监督,乃是一项非常重要且艰辛的工作。它需要审计人员必须

具备广博的理论功底、高超的技能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然而目前的审计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较欠缺,而且个体和群体的知识结构都比较单一,与现今繁重的审计任务形成明显的不协调。

2、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区别与联系

2.1、监督的主体不同。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主要区别表现在监督的主体不同,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监督主体是以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为主的会计机构及其相关人员,从这一点看,会计监督具有监督范围的局部性和监督人员的复杂性,也就是说,会计监督仅指单位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内部控制形式。而与此不同的是,审计监督则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人民政府由审计人员组成审计小组具体实施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因而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法定的审计机关,相对于会计主体而言,审计监督主体具有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它是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之下工作的,是为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

2.2、监督的内容不同。

无论会计监督还是审计监督,监督内容都与其职能密切相关,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不同,集中体现在二者所具有的职能不同。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监督除了履行自身的监督职能外,同时还蕴含着会计服务的功能,会计监督作为单位内部经济监督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说,凡是有资金运动的企业或组织,就必然存在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而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会计监督在整个会计工作中的地位必将快速提升,会计监督的内容将越来越深刻,监督的覆盖面也将越来越大。审计监督的内容同样是审计职能的反映,受审计工作特点的制约,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三项职能,因此,审计监督的内容就目前来看主要局限于使用国有资金的单位,民营经济的发展短期内不会对审计监督内容的拓展产生太大的影响,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集体经济和私营企业税收纳入审计监督的范畴也是完全可能的。

2.3、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

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它的方式方法体现在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互相渗透互为因果,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处处体现着会计监督的内容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与会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不同,审计监督的方式方法不是与会计处理相融合,而是凌驾于会计处理之上独立于会计核算之外的体现政府监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一般而言,审计监督实施前先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审前调查,下发审计通知书,审计过程中要编写审计日记,对查出的问题要进行审计取证,审计完毕后还要向有关部门出具审计报告,有违规问题的要下发审计决定书。

2.4、监督的后果和各自承担的责任不同。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后果和承担的责任是各不相同的,首先,从监督的后果来看,会计监督只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一种手段,对会计监督的结果,会计主体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或者说,会计监督是在本单位领导之下实施的监督,其监督的程度和结果受本单位行政管理的制约;而审计监督是独立于会计主体的外部监督,它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对于政府审计机关下达的已经生效的审计决定书,被审计单位除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外,必须无条件执行,否则就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其次,从承担的责任来看,对于会计监督产生的责任应由本单位自行承担。而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代表政府实施的监督,审计监督及其产生的责任应由人民政府或负责审计监督的审计机关负责,这是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又一明显区别。

3、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联系

3.1、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资金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监督手段,二者不可偏废。

如果把资金运动的监督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则会计监督是这一过程的前哨,审计监督则是这一过程的继续。在资金运动过程中,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一般来说,最先介入监督的是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要通过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等手段完整地反映资金运动的全貌,掌握着大量资金运动的原始信息,会计核算和反映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会计监督的过程,就监督的本身而言,会计监督的经常性、系统性和重要性,是其他任何监督形式都无法替代的。审计监督就其事后监督内容来看,它不是一种日常性的原始监督,而是依据会计资料在会计监督之上实施的一种再监督,或者说是一种二次监督。

3.2、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使经济监督更加全面和完善。

会计监督离不开审计监督,离开了审计监督,会计监督就会陷入孤军奋战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样,审计监督也离不开会计监督,离开了会计监督,审计监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会计监督过程中形成的会计资料,要搞好审计监督工作是不可能的。会计监督需要审计监督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需要在审计监督的约束下把握正确的监督方向,审计监督则需要以会计监督为前提,以会计监督成果为依据,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种监督,经济监督都是不完整的。

3.3、监督的对象和目标相同。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目标也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对财务过程的控制和监管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4、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相互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为市场经济有序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

4、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重要意义

4.1、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科学地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准确把握二者的职能和作用。

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在表面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二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独立工作,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职能和职责范围,正确认识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从本质上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监督加以区分,在业务监督领域,对于充分发挥两者的职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4.2、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从宏观方面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国有资金监管工作的贯彻执行。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自身的业务工作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管理的依据,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强两种监督的相互协调配合,更好的服务于国有资金的监督管理。

4.3、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有助于分清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之间的责任,从不同角度客观分析评价各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监督责任是监督主体在监督过程中应负有的相应责任,会计监督的责任是指会计监督过程中产生由会计主体应该承担的责任,审计监督责任是指审计监督过程中由国家审计机关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性质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各自享有的权利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对于国有财政资金的财务运行状况,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能够通过不同的执法手段、依据不同的业务标准进行分析评价,以揭示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样就产生了分析评价的责任应该由会计负责还是由审计负责的问题。正确认识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便于分清两种监督各自的权利和责任,有利于对各单位资金运行情况作出客观全面的分析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新文;加强审计监督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2.刘友夫;许毅蒙;张利夫;黄岚;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不可替代性与互补性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3.牛秀炜 对会计监督与会计控制的再认识 [期刊论文] -会计之友2001(07)

4.赵保卿 会计监督实务 2001

5.吴中春 论会计监督和审计监督 1998(01)

6.蒋兴丽 论会计与内部审计监督 [期刊论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6)

7.刘宗元 试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与审计监督 [期刊论文] -河南石油2002(07)


相关内容

  • "小金库"的治理与防范
    1.1 "小金库"的定义及其资金来源 1.1.1 "小金库"的定义 小金库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1986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俗称"小金库&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二十四号) (相关资料: 法律10篇 行政法规12篇 部门规章453篇 司法解释2篇 其他规范性文件39篇 最高法公报案例3篇 裁判文书355篇 修订沿革 相关论文169篇 实务指南 修订沿革4篇 条文释义1篇 实 ...
  • 小金库定性
    小金库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小金库"资金(资产)来源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13种:财政拨款:政府 ...
  • 会计专业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表
    1. 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企业价值报告研究 2. 公允价值会计与企业财务报告改进 3. 企业财务报告相关问题及其改进(改进相关性.及时性等问题)研究 4. 企业财富变动及其信息披露研究 5. 企业价值报告框架研究 6.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体系( ...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问题研究
    摘 要 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健全是现阶段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审计署在<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2年所有的审计项目要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如今发展规划期即将结束,各级审 ...
  •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问题探讨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问题探讨 摘要:资产清查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资产清查工作的定义:其次,明确资产清查 ...
  • 财政监督工作计划
    2010年,全县财政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财政局.财监办的关怀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的总体要求,加强日常监督,强化专项检查,服务财政 ...
  • 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
    <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 发布时间:2009/6/19 14:44:00 信息来源: 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1号 <四川省内部审计条例>(NO:SC102271)已由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 财政部令(20**年)第33号_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财政部令(2006)第33号 根据<国务院关于.的批复>(国函 [1992]178号]的规定,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g ...
  • 盘点常见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行为及处罚处分规定
    1 预算执行方面 (一)违法违纪行为 1.无预算.超预算列支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