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选择论据的艺术 - 范文中心

议论文选择论据的艺术

04/19

  【技法指导】

  论据的选用技巧

  论点是需要论据来证明的,如果论据选择不当、运用不当,论点自然也就失去了支持的力量。有的同学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不仅在选择论据时没有把握好标准,就是在运用论据时也不够认真。下面,我们就谈谈论据的选择和运用问题。

  一、论据要准确

  论据要准确,是由议论文写作的目的决定的。人所共知,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讲究有说服力。那么,怎样“服人”?怎样才能“有说服力”?那就是“摆事实”。显然,这里说的“准确”有两个含义:从选择论据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选择的论据是真实的、可靠的、可信的、没有虚假成分的;从运用论据的角度来看,要求我们尊重事实真相,事实是什么样子的就只能写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的虚构因素。《谈骨气》一文,不仅文章中三个事实论据都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就连文中孟子的几句话也是有文字记载的、有史可考的。

  二、论据要典型

  “典型”就是有代表性,而不是个别情况,用个别的、例外的、“侧流的”事实是不能反映事物的整体、全貌、主流和大方向的。《谈骨气》一文中的三个事实论据都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从历史的角度看,三个人物分别代表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三个人的地位看,有高官,有平民,也有民主战士;从三个人所处的环境看,有在“富贵”面前的骨气,有在“贫穷”面前的骨气,有在恶势力面前的骨气。三个论据具备了这么多的代表性,难怪其论点坚强有力了。

  三、论据要适量

  一篇文章选择几个论据来论证最好,是不好做出统一规定的,选择和运用论据数量的多少,一要看论题的重要程度,二要看人们对论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我们说“论据要适量”,其中含有根据论证的需要来确定论据的数量的意思。通常情况下,当论题不太重要、论点不难理解时,一篇文章有两三个论据就足够了。本来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非得一论再论、旁征博引,往往会给人以臃肿的感觉;而当论题比较复杂、论点比较深奥时,不妨多选几个论据,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去予以论证,免得让人觉得说服力不够强。

  四、论据要新颖

  什么是“新颖”?新颖就是新鲜,就是别人还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那么,新颖的论据从哪里来呢?渠道很多:除了日常生活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都是很好的信息来源,这就要看你是不是认真观察、认真学习、认真积累了。对于一些“旧论据”,只要变换一个角度去看,也同样能开掘出新的东西来,像“近墨者未必黑”、“酒香也怕巷子深”、“弄斧必须到班门”等。

  五、论据要关联

  选择的论据必须与论点有内在的联系,而在行文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把这种联系揭示出来。如果所选的论据与论点没有本质上的联系,即使它再准确、再典型、再适量、再新颖也是毫无用处的。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论据能“推导”出论点来,论据是“因”,论点是“果”;其二,论据与论点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范文链接】

  有趣是一种软实力

  吴晓冰

  对人最高的赞美不是你有钱有才,而是你真有趣。有趣,正在作为一种软实力,在生活与工作中发挥着隐形的力量。

  美国人不仅把幽默看作一种可爱的性格,更将其视为一种可贵的品质。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家里被窃,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心中很平静,因为:第一,窃贼只偷走了我的财物,并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窃贼只偷走我一部分东西而非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人是他而不是我。”这样的幽默着实令人钦佩,它折射的是一个人举重若轻的良好心态,这样的心态意味着更大的担当。

  看看《猫和老鼠》之类的动画片就知道,美国人的确有幽默感,而且这种幽默感很普遍。看到一篇报道,“9・11”事件中,一个消防队员在世贸大厦90多层救出一名男子,随后两个人一起逃命。但楼层实在太高,两人跑得筋疲力尽,并且随时有生命危险。这时,男子边跑边递给消防队员一张名片:“亲爱的,如果我们逃不出去,到了天堂,一定要保持联系。”

  有研究显示,现代人开怀大笑的时间是30年前的1/3,人们在对名利的追逐中失去许多快乐。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令幽默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

  如何做一个有趣的人?备几个经典的小笑话,需要的时候用来“抢救”压抑的气氛,这当然不错。但真正的有趣,不是会讲几个段子那么简单,它常常是历经并过滤了人生的诸多不美好,呈现给自己与别人一个由内而外的微笑和一份化腐朽为神奇的幽默。

  冯巩的妈妈是著名的大家闺秀,她说:“留万贯家产,不如让他拥有幽默感。”作为母亲,她饱经沧桑和磨砺,深知幸福其实很简单。老人家所说的幽默其实就是有趣,她教导儿子有趣的背后是对生活的有心。

  人生难免“摔跤”,有心人也不能避免,不同的是对待“摔跤”的态度。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女演员在上台领奖时被长裙绊了脚而摔倒,面对全球直播的摄像机镜头,她说:“为了走到这个位置,实现我的梦想,这一路我走得艰辛、坎坷,付出了很多代价,包括有时跌跌撞撞。”她的话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直接展示了用幽默感化危机为神奇的巨大威力。

  芮成钢曾说,在他接触的高端人群中,人们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是:“这个人有趣,很有意思。”后来在耶鲁读书时,他也注意到,这是一个在美国知识阶层很认同的标准说法,反过来,批评一个人最狠的话莫过于说“他是一个无趣的人”。那些有趣的人,比起有能力、有才智但了无生趣的人,多了一份勇气、智慧和深刻。

  事实上,有趣被很多人视为有钱有闲后的附属品,其实它是零成本、零门槛的。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你将发现更多的乐趣,拥有更多的幸福――因为你开始关注与名利无关的生活智慧。

  (2013年第11期 《 人民文摘 》)

  【点评】   有趣是一种软实力,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有趣是一种可爱的性格,更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具有化危机为神奇的巨大威力。为了论证文章中心论点,文章列举了罗斯福、冯巩母亲、芮成钢以及一位获得奥斯卡奖的女演员的事例。这些事例紧扣文章内容,既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又有力地证明了作文的主要观点。

  【优秀作文】

  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

  一考生

  今年五一节放假期间,我们全家游览了位于市郊的动物园。在天鹅馆,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几只天鹅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池塘里,竟能非常安闲地生活而不飞走。问爸妈,爸妈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得已,我们找到管理员叔叔向他问个究竟。就听管理员叔叔说,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的长度过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久而久之,天鹅便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而这几只天鹅,就是因为没有了飞翔时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才会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池塘里,非常安闲地生活而不飞走。

  听了管理员叔叔的解说,我很为那几只天鹅惋惜。同时我想,生活中何尝没有人为缩短实现理想的助跑线而落得个一事无成可悲下场的人啊!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曾写过一篇《伤仲永》的名文。文中说,金溪县有个叫方仲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五岁时,便能做诗,并且诗的文采和寓意都很好。全县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慢慢地都把他的父亲当作上宾看待,有的还拿钱给他们。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县里有名望的人,表演作诗。最后,方仲永的聪明才智却完全消失了。

  分析方仲永聪明才智完全消失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方仲永的父亲未能重视对他进行必要的后天教育,人为缩短了方仲永真正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的缘故啊。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多汉字,四岁就掌握了初中知识,八岁就上了重点高中,十三岁就以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十七岁就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但却在十九岁的时候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中国科学院退学。

  这个故事中的魏永康,只有超乎常人的知识巩固能力,却缺少做人一定要有的生活自理能力。这也是他和他的家人,人为缩短了他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而造成的恶果啊。

  同学们,难道你不想让自己成才吗?那么,就请千万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

  【点评】

  这是一篇写得相当不错的议论文。文章标题提出了中心论点“别人为缩短你的助跑线”后,正文先用天鹅缩短助跑线就不能飞翔的事例证明了论点,接着,作者聪明地罗列一古一今现实生活中类似于天鹅缩短助跑线而使人不能很好成才的两个典型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使文章有了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而末尾以提出号召,照应标题,强化论点的方式作结,也体现出作者较强的作文水平。论点具体明确,论据充分有力,是这篇议论文的主要亮点。

  要有危机感

  黄 超

  同样捕鱼,有的人只能维持温饱,有的人却能迅速富裕起来。这是为什么?下面请听我讲一个故事:

  日本的北海道有一个渔村,有一位老渔民捕回来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渔户,无论如何处置鳗鱼,回港后鳗鱼都会死掉。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的价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舱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凶狠的狗鱼。鳗鱼与狗鱼是出名的“对头”。几条狗鱼在鳗鱼堆里四处乱窜乱咬,把满满一船舱死气沉沉的鳗鱼全给激活了。

  这位日本渔民捕捞鳗鱼很讲究生存辩证法。他知道,要想让鳗鱼活下来,就应让鳗鱼有危机感,有了危机感,鳗鱼才能不停地活动,在绝境中生存下来。这是多么值得人深思的道理啊。

  由此,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故事:

  美国阿拉斯加国家动物园的鹿苑中,有6000多只鹿在天然环境中生活。由于鹿苑出现了狼,每年有400多只鹿死于狼口,于是动物园组织猎手消灭了鹿苑中的狼,鹿群很快发展到一万多只,但由于少了狼的追逐驱赶,鹿不再运动,体质下降,一场疫病使鹿群一下降到4000只左右。动物园的学者们再三权衡之后,决定“引进”一定数量的恶狼,此后,鹿的数量又渐渐多了起来。

  鹿和狼的关系与鳗鱼和狗鱼的关系不是一样的吗?少了一种危机感,繁荣一时的鹿群就迅速走向死亡,这对人类的生存不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吗?如果你喜欢看《动物世界》节目,你也会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太阳升起的时候,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开始奔跑了。狮子知道如果自己追不上最慢的羚羊,就会饿死。对羚羊来说,它们也知道如果自己跑不过最快的狮子,就会全部被吃掉。有了狮子,羚羊才练就了奔跑的本领,身体素质提高了;有了羚羊,狮子才不至于挨饿,它要不停地追赶,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感是金。没有危机感,缺乏一种危机意识,就会失去竞争的活力,最终失去生存能力。而人都有贪图安逸的惰性,这是一种客观的人性,鉴于此,用危机感取代享乐意识,无论是教育一个人,还是管理一个企业,以至于振兴我们的民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点评】

  这篇文章开篇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作者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用“危机感”明确地串联全文,不仅将话题背景材料和作者联想到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强化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结尾处,作者站在人性的高度,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了“要有危机感”这一主旨,显示了立意的深刻性。


相关内容

  •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
    怎样阅读分析议论文? 第一,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弄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掌握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辨识.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 第二,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三,把握议论文准确.鲜明.概括.生动的语言. 在各地中考中,议 ...
  • 高中语文议论文素材大全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集锦 素材一: 话题:"成功.勤奋""学习成就天才"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 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 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 ...
  • 作文怎样写
    1.审题 审题就是仔细理解标题需要解答的题目的意思和所提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熬头步.如果审欠好题,便会出现跑题或不切题的现象. 首先审定体裁.有的标题需要解答的题目,写什么体裁的文章均可以,但有的标题需要解答的题目,其中有 ...
  • 议论文写作如何实现深刻
    议论文写作如何实现深刻 考试说明把高考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充分体现了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发展等级给考生提供了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其中第一个要求就是"深刻",可想而知"深刻"在议论文写 ...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1.理解 B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义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 ...
  • 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一: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二: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九年级语文- ...
  • [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懒惰的智慧>课堂实录 1.导入: 平时在家帮你们的爸妈干过农活的同学请举手. 都干过些什么活? 现在,如果要你帮爸妈把红薯从山上背下来,用小背笼背要10次才能背完,如果用大背笼背呢,只要5次,你愿意采取什么方式去背? 想不想听 ...
  • 高中议论文素材大全
    高中议论文素材大全 涉及类别: 1.爱国 2.爱民 3.爱情 4.爱憎 5.博学 6.诚实 7.大度 8.淡泊 9.德养 10.读书 11.刚正 12.革新 13.攻坚 14.观察 15.恒心 16.环保 17.基础 18.机遇 19.家风 ...
  • 语文做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与应试策略 一.现代文阅读回答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回答问题要围绕"中心意思"作答,这也是归纳中心意思的意义所在.很多考生疑惑自己答的内容不少,为什么得不了分,主要原因就在没有围绕中心答题 ...
  • 议论文考点与题型梳理
    第十一章:议论文考点与题型梳理 一.议论文与论点 议论文,它是一种以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为主的文体.作者往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