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导学案1 - 范文中心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1

05/02

消化和吸收导学案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知识导学: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唾液腺 胃腺 胰腺、肠腺

2.食物的消化:

(1)口腔:淀粉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2)胃:蛋白质 蛋白质 胃蛋白酶 氨基酸

(3)小肠:蛋白质、脂肪、糖

蛋白质 小肠胰液肠液中的蛋白酶 氨基酸

脂肪 肝脏分泌的胆汁 脂肪微粒 肠里的胰液和肠液中的酶 甘油 + 脂肪酸 糖 多种糖的酶 葡萄糖

3.食物的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二、快乐预习

1、消化系统是由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2、______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三、合作探讨

(一)消化系统组成

1、问题:食物中有哪六大营养物质?哪些物质是需要消化,哪些可以直接吸收?

2.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1)消化道:当你吃一个面包,会通过身体的哪些结构呢?以“→”的形式描述出人体内食物流经的通道。

消化道: → 咽→ 食道→ → → → 肛门

(2)消化腺:面包在消化道中不停地发生变化,因为在消化系统中还有许多消化腺分布在消化道周围。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口→ 咽→ 食道→胃→ 小肠→ 大肠 → 肛门

液 液 液 和 液( 酶、 酶、 酶 ) ( 酶) ( 酶)

腺 腺 腺和 腺

消化腺可分为两类:外消化腺: ,内消化腺:

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能分泌 ,不含消化酶

(二)食物的消化

1、淀粉消化的起始部位: 。淀粉

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 。 蛋白质

脂肪消化的起始部位: 。 脂肪 脂肪微粒

2、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它们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淀粉的消化:淀粉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在口腔中,唾液中的 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 。淀粉和麦芽糖到达小肠后,进一步被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中的酶分解成葡

萄糖。

(2)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 里开始的。在胃中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并在肠液和胰液中的酶的作用下,进一步被分解成氨基酸。

(3)脂肪的消化: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 中进行。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没有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使其变成微小的颗粒。在肠液和胰液中的酶的作用中,最后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 。但胆汁在消化食物中脂肪时,起了 作用。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阅读P37资料分析:小肠的特点。

(1)比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①小肠长约 米

②小肠内表面有 和 ,增加了 的表面积(面积达200平方米以上)。 ③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④消化液种类多、消化酶种类多(肠液、胰液、胆汁)

(2)以上分析说明了: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四、效果评价

1.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 )

A、唾液和胃液 B、唾液和肠液 C、肠液和胆汁 D、肠液和胰液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 C、胰液、肠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胰液

3.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

A、豆腐 B、米饭 C、肥肉 D、瘦肉

4.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 )

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5.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 )

A 唾液腺 B 胰腺 C 胃腺 D 肝脏

6、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7.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肠液

8、下图中的曲线表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糖类、蛋白质和

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并回答:

(l)曲线甲表示________的消化。

(2)曲线丙表示________消化。

(3)曲线乙的消化从______开始。

(4)这三种营养物质在[ ]________中都可以被消化,

(5) C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D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主备人:梁淑珍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探究馒头变甜是否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

二、课前预习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遇碘会变蓝色。

2、唾液中有________酶,它能够把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

三、合作探讨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方法步骤:

(1)取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将A、B切成碎屑和拌匀(为了模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新 课 标第 一 网

(3)取洁净的三支试管,分别表上1、 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1)、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为什么要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并将颜色变化写在括号中?并解释颜色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馒头咀嚼时会感觉有些甜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效果评价

1、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试问:(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2)以“唾液”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____两组作对照。

(3)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为什么选37℃?

分钟后取出,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原因是 。5~10。


相关内容

  • 消化与吸收05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设计人:陈四平 审稿人:范秋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各个消化器官的作用: 2.明白消化与吸收过程: 3.懂得消化器官的卫生. 能力目标: 阅读资料能力,分析信息能力,综合处理信息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 ...
  • 消化与吸收
    消化与吸收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以"小冬"同学为代表,描述了现在一些青少年同学中经常出现的不注意饮食卫生的现象,借此加强学生对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的重视程度,调动学生探究食物在人体中被消化与吸收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活动 ...
  • 牛的消化系统(期中论文)
    牛的消化系统 一.牛胃组成和功能 牛的胃由四个胃室组成,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饲料按顺序流经这四个胃室,其中一部分在进入进入瓣胃前返回到口腔内再咀嚼.这四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的.(一) 瘤胃 成年母牛的瘤胃容积达151 ...
  • 初一下册生物复习资料[1]
    生物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资料人的由来: 1.四种类人猿: 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人类和类人猿的主要区别:(1)运动方式不同即直立行走:(2)能够制造 和使用工具 ...
  • 7下生物复习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 2)人类的进化过程: 树上生活下地生活 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早期人类东非人现代人类 2.人的生殖 A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 ...
  •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4-6章
    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试题集4-6章 第四章 呼吸系统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呼吸应该分为三个过程.( ) 2.平静呼气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 ) 3.肋间外肌促进呼气过 ...
  • 生物中考知识点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中考生物考点汇总 (一)消化 1.营养物质: 注:葡萄糖也是不需要消化既可被吸收的营养物质,三类大分子有机物是淀粉. ...
  • 发酵豆粕综述
    生物活性菌体蛋白---活性发酵豆粕 第一部分    豆粕为什么要发酵 [豆粕发酵的目的] 一.破坏豆粕中抗营养因子 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低聚糖.凝集素.植酸.脲酶等抗营养因子,在发酵过程中通过微生物作用.酶及发酵产生有机酸的作用,使 ...
  • 动物营养学课程论文
    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转化效率的措施:为了更好的掌握查阅.收集.整理.归纳与分析<动物营养学>相关资料的方法:为了对<动物营养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同时 ...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重点
    绪论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 营养: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皇帝内经素问>:"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