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 - 范文中心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

04/01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

——以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为例

【内容摘要】本文从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从中发现了一系列的新矛盾、新问题。作者对这些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解决矛盾问题的办法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小城镇、矛盾、分析、思考。

一、麻柳嘴镇简介

麻柳嘴镇是重庆市巴南区的一个镇,人口2.8万, 十个行政村, 两个居委会,面积79平方公里。地处巴南区东北角,北与长寿区接壤,南与涪陵区相连,西与渝北区相望。与长寿区相距15公里,与重钢工业园区相距5公里。距巴南区70公里, 距重庆39公里,是重庆市规划的移民工业园区和小城镇发展示范镇。

二、麻柳嘴镇干部对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看法

部分干部的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多了,小城镇就发展慢了,小城镇建设好了,新农村就无法搞了。其原因是每一个乡镇人口总量是有限的。各乡镇的人口都在向大中城市迁移,乡镇人口总量在逐年递减。如果没有市、区上级政府规划和大中型企业进入,普通乡镇人口总量不会增长,因此不可能在同一个镇搞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

三、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近年来,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建成5个新农村示范点,共488户,1618人。从建成的新农村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三峡移民示范村

麻柳嘴镇共有三峡移民5028人,出组安置人口2246人。出组安置一部分是随亲迁移到了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另一部分迁移到了本镇安置。这部分移民成为了小城镇发展的主体。就地后靠移民2782人,这部分人成为了三峡移民新村建设的主要群体。麻柳嘴镇南坪新村就是这部分人群(图一)。

南坪新村,是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试点。它由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方案,并向全村人民进行展示。邀请群众代表到外地成功的新农村观看各种住房类型和标准。群众根据自己的要求统一确定适用的住房类型。基础设施由三峡移民资金投资492万元,(占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的25%)。修建了长1.5公里、宽16米、两边绿化的主街道。民房建设资金一律由群众自筹,统一按一楼一底的标准建设。新村建设整洁、靓丽,共修建了民房262幢,安置人口876人。每户修建了沼气池和能满足3000人的人畜饮水和灌溉1400亩农田的自来水厂。为了南坪人的出行方便,还修建了过江大桥(图二) (三峡水位上涨后、南坪成为了库中的孤岛)。南坪新村的建成,标志着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2、地质滑坡、企业、公路占地农民示范村

麻柳嘴镇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考虑到地质滑坡、企业、公路征占地农民首先建设新农村的思路。这部分农民全镇共有96户,共326人。企业和公路征占地除正常赔偿外,同地质滑坡农户一样,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对地质滑坡农户每人补助3000元,形成了新农村又一示范点。

3、山地农户就地改造示范村

山地农户就地改造示范村就是对条件好,群众居住相对集中、群众积极性高的山区村、社民房进行就地改造,政府按每户农民人均补贴3000元的标准,对民房进行外墙装修,改厨、改厕(图四) 。这种方案群众满意,住址不变,生产、生活方便、环保功能强、群众负担轻、财政投入小。但群众居住分散,道路建设困难。这种模式对于山地农村建设新农村极为有利。

(二)、麻柳嘴镇小城镇发展现状

麻柳嘴镇2008年常驻城镇居民为928人。09年,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刺激了小城镇的发展。近两年来,城镇规模扩大了五倍,常驻人口达五千余人,小城镇初俱规模。

麻柳嘴镇小城镇建设的做法:一是鼓励三峡移民到场镇购房,给予安置优惠。二是大力宣传本镇的发展规划,让全镇及外地农民了解麻柳,以及麻柳发展的前景,吸纳外镇农民和打工农民在本镇购房。三是对于地质滑坡、公路占地、企业占地失地农民,鼓励他们到本镇购房。四是对于新入驻企业职工住房,统一规划在本镇集中建设。新入驻企业职工购置商品房的,在基础设施费上给予优惠。五是鼓励场镇农民联合自建,规避耕地指标超标问题。

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面临的矛盾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

从麻柳嘴镇新农村建设情况来看,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1、群众认识不统一,农民原住房优劣差别大

麻柳嘴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的认识很不一致。主要是群众原有住房优劣差别大(图三、图四)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部分群众对住房改进行了改建,有的已建成很有风格的小洋房,这部分群众就不愿建设新农村。他们不同意调整土地,对于自建的小洋楼更不能撤,已建新房的占全镇的10%左右,这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没有改建住房的群众,他们是积极的,热情的,也是多数的。

2、新农村建设的环保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群众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新问题。集中修建的新农村,由于没有设计群众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块污垢。

3、土地调整问题

土地调整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题,从麻柳嘴镇已建成的新农村来看,主要以集中建设为主,分散建设为辅。在集中建设中出现了宅基地和耕地的调整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因土地等级和群众生产方便的情况不同,群众为了各自的利益,土地调整十分艰难,产生了新的矛盾和困难。

4、统一建设与群众自建的矛盾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因政府投入有一定的限度,政府只是对群众的基础设施进行了补助,群众自筹资金是绝大部分。政府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地点、统一方案、统一建设。但个别群众因无法承受巨额的经济负担,自行建房,因而出现了建房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的现状。这个问题也是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普遍问题。

5、群众生产方便问题

新农村建设做到了整洁、靓丽,改变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但集中建设给群众生产带来了不便。个别群众承包地与住房相距一两公里,政府又无资金改建田间道路,群众施肥和收割绕道路远,生产和收获十分困难,因而一些群众怨声载道,对集中建设方案并不支持。

6、消防与安全问题

从以上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消防与安全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在现有的设计方案中,基本没有消防设施,群众房屋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7、从总体来讲,“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核心,政府投入是关键。当前,农村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政府投入持续增加但效益有限,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足,对新农村建设形成制约”(注:陈文胜)。

(二)、小城镇发展面临的矛盾

从麻柳嘴镇小城镇发展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规划与征占地的矛盾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各乡镇根据城镇建设的需要所做出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规划

图。从范围来讲就是乡镇的周边地区。乡镇周边地区都是农民的耕地,涉及农户众多,在有限的国家批准占地范围内,部分群众不出让土地,形成了占地与规划的矛盾。另一方面,非规划区的农户愿意出让土地,政府要求农户与农户进行土地质换,但规划区农户叫出的天价使政府无法接受。形成城中小区的菜地、粮地,城镇发展不整洁、不规范。

2、高楼与窄街的矛盾

在小城镇发展中,原有的街道狭窄、楼低、通车。现在因采取逐步改造的方案,先建的在原有街道基础上改造,后建的依次沿建,街道无法拓宽,高楼林立,商铺众多,人口增加,人流量增大,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形成高楼与窄街的矛盾。

3、主街道与公路的矛盾

对于这个问题,在已建成的小城镇中,尤为突出。如比邻的凤城镇,现已有城镇人口近30万人。在城镇发展过程中,最初为了建成繁茂的商业中心,首先在省际公路交通要道两旁修建街道。结果省际公路交通要道成为了城镇中心主街道,从而发生了主街道与公路的矛盾冲突。这种街道安全事故突出、改道困难重重。该路已成为城镇的咽喉地段。前些日,因群众征占地赔偿与政府发生矛盾,群众拦街堵车,以至于整座城镇瘫痪。

4、被征占地农民集中安置的矛盾

农民的土地被征占后,一方面农民成为了城镇居民,另一方面他们被政府集中安置在某一小区。他们不同于城镇居民的工作坏境和生活坏境。在城镇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保留了原有的地域关系,亲朋关系、邻俚关系、血缘关系、熟人关系和家族关系。他们所居住的小区,只是一个新农村居民集中点。他们不同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生活区,互不相识,没有利益共同体,不可能引发群体矛盾。这些被集中安置的农民,因有共同的利益体,成为了城镇发展过程中不安定的因素。

5、配套设施与政府经费的矛盾

小城镇的发展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它并不随道乡镇自身规划而发展。一方面,

能源增加,特别是电能的增加,乡镇是无法与供电部门协调的,供电部门也因庞大的电网改造不可能一时完成。另一方面,城镇的配套设施工程,如居民用水,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一个普通的乡镇政府,是没有这么多的经费来完成这项任务的。因而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落后,特别是垃圾处理、环境绿化、物业管理、道路维修、路灯维护、地下水系和消防安全等等,都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

6、集体土地与国家建设用地房屋产权的矛盾

在众多的小城镇发展中,都遇到了征占集体土地的问题。这种情况主要是场镇的原驻居民,他们有土地,又是农村户口。根据城镇建设的需要,他们采用农户合建的办法建房,部分群众建成后又进行出售。对于这类房屋产权,只有出售给农民,出售给城镇居民就无法办理产权。进而形成城中的农民集居区,也就是城中农村。

7、城中农民的心理矛盾

在小城镇发展中,一大批的农民进城,他们虽然生活在城镇,但始终是农民,除户口是农民外。他们保留了原有的熟人关系和家族关系。他们来到城镇,不能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社保,城镇低保、甚至于与被征占地的农民不同(被征占地农民享有社保和城镇低保),从而产生心理矛盾。以至于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不遵守城镇生活规则,被城镇居民歧视,使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因素。

五、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战略思考

1、因地制宜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

各乡镇的地貌、地形和环境都千差万别。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可能一个模式,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既要方便群众种地,又要方便群众出行。重点要从“新面貌、新环境、新起点、新农民、新技术、新观念、新体制、新风尚、新耕作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作手建设。

2、农户小洋房的去留

新农村的建设过程,是对农村面貌的改造过程,其目的是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村个别农民修建的小洋房应何去何从呢?作者认为,个别农民的小洋房(图

6),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农民三十年的劳动成果,农民是不会同意撤迁的。从麻柳嘴镇的情况来看,这样的小洋房占农村房屋总量的10%左右,应该让其存在,不宜撤迁。这本来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形式,应予以保留,并完善其功能。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价值增量

农民生产的农产品是一个初级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和做到绿色环保,大多不能进入国际市场。所种的农产品质量低劣,价格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解放农民的思想,提高农民对价值观念的认识,加强对农民价值观念的培训,提高农民对国内国际形势的认识和了解。并同企业合作,走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的路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加强土地流转,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建立建全村民自治组织,加大专业村社的发展力度。在必要时可建立专业的农业乡镇,以确保农业规模经济。

4、认真调整农民土地、完善基础设施、增强环保功能

土地调整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土地涉及全村农民,是农民的生存基础,农民对土地十分认真,寸土必争。调整土地就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基础设施方面,特别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消防安全,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5、小城镇发展要结合当地情况,不宜一镇一城。在没有大中型企业入驻和市区规划发展的乡镇中,人口不足5万人的,不宜发展小城镇,要规划发展、重点发展、适时保护,保护古镇也是一种发展。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中,有城有乡,古色古香。在发展中求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

6、对于小城镇发展要先规划,规划方案要向四周辐射发展,形成以政府为中心的环形城镇,特别注意在主要行车道上建设街道的方案,另外对被征占地农民要

采用分散安置的办法,采用现金赔偿方式,让被征占地农民自行购房,不宜采用集中安置方案。在旧城改造中,更要做好街道的拓宽规划,特别要注意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案。对城镇发展要有整体方案、长远方案。

7、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要做到城市建设与政策体系同步发展,进城农民要同城镇居民一样同等享受国家福利,户籍改革势在必行,城乡统筹,全民平等。

8、尽量开发新城区,对旧城不必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改造旧城成本高、群众意见大,涉及问题多,行政成本。而新城便于规划,发展整洁,建设成本低。并且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面貌,增加了新城的活力。

9、合理征占耕地,小城镇建设必然要征占耕地,怎样来规避占用耕地的问题,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重庆的做法是,对进城农民农房进行回购,政府按每平方米补助300元左右的价格给农民,农民自行撤除原住农房,将农民的宅基地和晒坝还耕,以增加耕地面积。将这部分耕地面积用于小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上,在全市耕地总面积不减的情况下,进行土地质换。从而实现了合理占用耕地的目的。

谭晓东: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党委书记

白秀英: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党委委员

田雨露: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干部


相关内容

  • 20**年机关干部假期回乡调研报告
    国庆中秋假期回乡调研报告 闫凤杰 本人家乡是潍坊安丘市景芝镇,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我利用回乡走亲访友的机会,深入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家乡发生的变化并思考了发生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现将回乡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家乡 ...
  • 宅基地有关法律研究与思考
    农村宅基地流转法律问题研究 --郑国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10月1日施行,这部法律第三编用益物权第153条规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就是说 ...
  •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思考
    第10卷第1期2008年3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JournalofAgriculturalUniversityofHebei(Agriculture&ForestryEducation)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思考 ...
  • 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31卷 2012年第4期2012年8月出版攀登(双月刊)NewHeights(Bimonthly)Vol.31 No.4.2012August2012 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海毅 (西宁市城东区文化馆,青海 摘 西宁8 ...
  • 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 ...
  • 西南交通大学公管学院师资力量介绍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是百年交大一所年轻的学院,是培养和造就从事行政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国际经济.教育经济与科技管理等领域专 ...
  •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三农问题的三个核心认识 作者:敬翰 敬采云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31期 摘 要:在分析三农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提出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观念,即在农村问题上 ...
  • 乡镇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李秋慧 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总和.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党的十八大的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当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 ...
  • 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新农村建设中的资源浪费 院 (系)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所在班级 2010级 行政管理(1)班 姓 名 张高翔 学 号 2010990027 指导老师 袁华萍 讲师 日 期 2014年 ...
  • 注重城乡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摘 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需要国家.社会.城镇学校以及农村学校协同努力,使教育教学成果惠及所有国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关键词]城乡教育 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