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范文中心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08/18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几分之几几。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几

(2)分数前是“的”:(的”字前面的是单位“1”) 单位“1”的量×分数=分数对应量

(3)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分数)=分数对应量

三、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 ×b=1,a和b 都不为0,则a,b 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第一章 分数除法

一、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0, ),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规律(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

1

(1)分数前是“的”: 分数对应量÷分数=单位“1”的量

(2)分数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分数对应量÷(1±分数)= 单位“1”的量

2、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 分数对应量÷对应分数 = 单位“1”的量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个数÷另一个数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 或: 求多(少)几分之几:(大数-小数)÷单位 1 三、比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5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4. 化简比:

①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②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③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第二章 圆

一、 认识圆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1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二分之一。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d÷2

8、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9、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长方形

10、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等边三角形 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正方形; 11、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 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 表示。

2.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

倍,而不是3.14

倍。

3 C= π÷π 或C=2π÷ 2π

4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5、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 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 r ÷ 2 即 π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 +2r 即 5.14 r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 表示。

2 2 S圆 = πr r= S ÷ π

2R ,内圆的半径是r 。(R =r +环的宽度.)S 环 = πR²-πr² 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 S环 = π(R²-r²)。

3、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4、两个圆: 半径比 = 直径比 = 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

中,圆周长最短。

第三章 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3、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100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①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②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 = 0.5 = 50% = 0.2 = 20% = 0.625 = 62.5% = 0.25 = 25% = 0.4 = 40% = 0.875 = 87.5% 21 = 0.125 = 12.5% = 0.75 = 75% = 0.6 = 60% = 1.375 = 37.5% = 0.0625 = 6.25% = 0.8 = 80% 4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①合格率 = ②发芽率 = ③出勤率 = ④达标率 =

⑤成活率 = ⑥出粉率 = ⑦烘干率 = ⑧含水率 =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之几等

可以超过100%。(一般出粉率在70、80%,出油率在30、40%。)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1)分数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数=分数对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数)=分数对应量

3、,已知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2 分数对应量÷对应分数 = 单位“1”的量

4 两个数的(大-小) ÷单位“1”的量

(二)、折扣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0.8=80﹪, 六折五=0.65=65﹪

2、 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

(三)、纳税 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 = 总收入 × 税率

(四)利息 1、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3、注意:如要上利

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五)扇形统计图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

间的关系。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

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2


相关内容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有理数有关知识,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学会整式的加减法.一元一次方程等的运算.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及一元一次方程 ...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线段.射线.直线 -----说课稿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线段.射线.直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学会"线段.射线.直线"概念的基础上,开始 ...
  •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济宁市文昌阁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课型 授课时数:68课时 授课教师:陈争艳.陈慧.张绪丽.郑春梅 [课程总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探索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 ...
  • 怎样上好四年级上册数学
    怎样上好数学课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 2007-12-28 下午 01:50:55 | By: suhongmei ] 怎样上好数学课 数学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为了克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答案(人教版) 2016-01-18 :681 手机版 我设计的试卷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期终试卷.试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共分六大板块 ...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 ...
  •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2.1-2.2 基础知识训练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 2.1-2.2 基础知识训练 一.选择题: 1. 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为( ) A .2x 2=0 B.4x 2=3y C.x 2+1 x =-1 D.x 2=(x-1)(x-2) 2.方程x(x+1)= ...
  •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自 ...
  •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一单元 准备课(共2课时) 第1节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3页习题1-2) 教材分析 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而且画面中的数量并不是 ...
  •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