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能这样度过 - 范文中心

大学生活,能这样度过

11/11

转载:大学生活,能这样度过吗?

推荐阅读:发表在11月6日《光明日报》上的《大学生活,能这样度过吗?》一文,已引发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和强烈反响,敬请广大师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并就此文所提问题开展研讨。(院长办公室)

日前,一个名为《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的帖子被网友大量转载,图片上的哈佛图书馆在凌晨依旧灯火通明、座无虚席。这张照片也被不少网友拿来和国内大学生进行对比,批评他们逃课、打游戏„„

中国大学生不喜欢上课吗?他们的生活状态究竟如何?我们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生活,试图解答这些疑虑。

一封高校老师的来信,让记者吃惊。

“大学老师上课的效果怎么样,很多时候不在于讲得如何,在于学生的手机流量有多少。”这是一位已经“站了几十年讲台”的老教师的感慨,临近退休却悲哀地发现,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学生了,

“有些学生上课时东倒西歪,吃东

西的、睡觉的、玩手机的、说闲话的,都有。”

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大学生比例有多高?记者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能够做到“集中精力听讲”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超过九成的学生都会在课堂外抽时间自习。

不过,来信提及的情形,同样也需引起我们的思考——大学生是否需要更加努力?

积极还是消极,这是态度更是习惯

这是山西某大学大三女生赵琳的普通一天:早上九点半起床,洗漱、早饭后到图书馆自习。打开电脑,先把QQ、飞信都挂上,刷一遍微博、微信、人人网,发发帖子冒个泡,再到淘宝网上逛一圈,时针就指向十二点了。去食堂吃完午饭、简单休息一下,再到图书馆,重复一遍上午的所有动作后才能安心学习。晚上则是宿舍“雷打不动”的电视剧时间,“原来追韩剧,现在追美剧,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细算起来,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没几个小时,可和很多男生相比,赵琳这日复一日、白“耗”在图书馆的时光还是有些“辛苦”,她周围的很多男生,“总共没去过几次图书馆,除了上课,就是吃饭睡觉打游戏!”

全力拼杀过“黑色七月”之后,在一些同学眼中,大学似乎已展开了之前家长、老师描述的“美丽图景”,“现在好好学,等考上大学就好了,就能彻底放松了!”

在北京某艺术院校播音系学生小刘看来,这样的判定,确实“所言不虚”,因为尽管不少学生的到课、听讲状态不佳,可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能够在期末取得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成绩,“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我几乎没有认真听过几节,但最后还是拿了85分。那些考试前通宵背熟考点的同学拿90分基本不成问题。”

“在大学里一般两堂课最重要,第一周的试听和最后一周的复习。试听能初步判定老师为人‘厚不厚道’,比如给分情况、上课点不点名什么的。复习课就是磨着老师划分考试重点,几个人合作整理大纲,背背就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小严更是对如何选课、怎么复习“门儿清”,“现在基本上每个院系高年级的学生都会总结‘选课攻略’,除了几个讲课特别精彩的老师以外,大家选课的标准基本上就是‘好不好过、点不点名、划不划重点’几项,太认真的老师还是避开为好。”

即便是本该严肃的论文答辩,也经常“又水又二地就结束了”。小刘回忆说,本科答辩时,班里30多名同学,只用了一个上午就结束了,“轮到答辩委员会向我提问时,因为有老师没有提前看过论文,张嘴就问,‘你是不是换发型了?’然后答辩就其乐融融地结束了。”甚至,她旁听的一次研究生毕业答辩中,有老师拿到的毕业论文“还冒着热乎气儿”,“答辩学生解释说忙着找工作,没时间写论文。老师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有了这些经历,面对即将到来的硕士论文答辩,小刘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反正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这么“混”日子,还有很多人在用功地学习,只不过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怕”字,成为了学习的原动力。

刘洋是山东一所二本院校里有名的“考证专业户”,刚刚大三,就手握十几本专业证书,从计算机证、英语等级证、驾照、导游证到注册会计师证,应有尽有,现在还在准备考研,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也是沙哑又疲惫,“上大学后的每一天都过得很累。现在就业压力这么大,我怕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好工作、怕考不上研究生,也怕再让爸妈失望。”

大学,是学习的终点还是起点

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大学,究竟是学习的终点还是起点?

这是一个困扰中国大学已久,却始终未能得到正解的问题,也是如今不少内地高校大学生学习状态堪忧的重要原因。日前,一个名为《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

馆》的帖子被网友疯传,图片上的哈佛图书馆在凌晨依旧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展现出的正是和很多国内高校学生截然不同的学习状态。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随处可以看到啃着面包学习,甚至是在食堂长椅上睡觉的人,来来往往的人看到了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他们学得实在是太苦了,但也明显乐在其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对未来所要承担重任的责任感。”

“我在国外一个星期的工作量相当于在国内一个月的工作量。”正在英国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张彦,曾辗转求学于内地、香港,对三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深有感受,“内地的课堂基本上呈两极分化,有部分极其认真的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上课很少走神,课后阅读各类书籍,知识量非常大;而另一部分人呢,上课就是为了下课,老师一开课,心思就往教室外飘,下课后就是网游、逛街、看小说,最后对知识一窍不通。在香港、英国,学习与科研很多时候是一种乐趣,在寻找和探索中的发现可以带来无限快乐。实验室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年近花甲,头发比导师还白,但是他们做实验的劲头并不输给年轻人。”

“大学教育本该是冲刺阶段。在美国,小学玩着学、中学慢步走、大学快跑。积极提问、发言,与老师交流、互动,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你不想学都难。”专栏作家时寒冰对此感慨地说,“国内则是小学、中学玩命跑,大学玩着学。”

“在中国,似乎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高考结束,学习就变得不重要了。”针对这种对大学本真的放弃,国际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曾直指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太轻松了。我们总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所有的精英教育必须是要吃苦的。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一点点加大学习任务,大学是最苦的;而中国的有些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四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四年,积蓄人生黄金能量的四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最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教育

“面对这样的尴尬,绝不能苛责学生,首先要从大学自身找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认为,“大学不是高五高六,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都需要改变,要彻底打破‘老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局面,逼着学生张口、研究、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比起关注各项大学排名,更有意义。”

以下事实佐证了他的观点。“国内学习比较注重知识点的积累和填鸭,国外学习则更注重思考和碰撞的过程。”正在丹麦新闻学院攻读新闻学研究生的李杭蔚每天入睡都在后半夜,却依然乐此不疲,“我在丹麦的课程有许多讨论环节。班上同学来自世界上44个不同国家,教授会根据国籍把大家分成不同小组,尽量保证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国家。讨论前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教授每天规定的阅读量甚至在100页以上。只有课前准备充分了,才能在讨论时有话可说、贡献思想。”

时寒冰如此评述这种启发、引导式的课堂,“与每个人都结合很紧的教育,是人性化、充满乐趣的教育,它对学生不再是摧残,而是一种吸引和磨砺”。

“考评机制也要加强。”程方平说,“国外名校学生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严格的淘汰机制。在哈佛,每年平均有20%的学生会因为学业成绩不过关而被淘汰。这种淘汰,不只看期末一张考卷分数有多少,你每堂课上的发言表现、课后练习要占到总成绩的一半,以督促学生要均匀发力,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采访中,一位从教多年的中学老师念念不忘多年前看到的这段话,却依旧痛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苏大学本真,甚至让大学再传出书声琅琅,并不是大学一时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它勾连的是教育的整个阶段,以及这个阶段中所有的人”。(本报记者 邓 晖 本报通讯员 刘 梦)

微调查

大学生——

●喜不喜欢课堂?

●为何逃课?

●每天自学有多少?

大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如何?有多少学生清楚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他们如何看待大学生活,又对这四年时光有何规划?

当“游戏人生”成为不少大学生屡被吐槽的生活状态时,为了反映真实声音,我们选择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宁波大学、南开大学滨海学院等10所大学随机发放问卷,对以上问题进行微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19份(调查对象中文科学生318人、理工科学生179人、未标注学科门类学生22人)。

样本量虽小,冀望能一叶知秋。

链接阅读:震撼:哈佛图书馆凌晨四点的景象(图)

最近在开心网上看到了一幅照片,照片内容是美国牛校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的景象,很是雷人,也让我们这些把大学当“幼儿园”过的中国学生很是汗颜。

看到这幅照片,我们不得不想,闷头读课外读物、打牌、交友、聊天,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考研中的中国大学生们,未来中国发展的“栋梁”们,如何和哈佛大学的学生们竞争,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部门的领导们作何感想?具有数千年教育发展的中国,未来教育之路在何方?

看到这张照片,我感觉,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落后了很多!

哈佛图书馆馆训:

1.现在睡觉的话会做梦而现在学习的话会让梦实现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

y,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

2.我无所事事地度过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们所奢望的明天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

3.感到晚了的时候其实是最早的时候

Thought is already is late, exactly is the earliest time。

4.不要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

Not matter of the today will drag tomorrow。

5.学习的痛苦是一时的而没有学习的痛苦是一辈子的

Time the study pain is temporary, has not learned the pain is life-long。

6.学习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连学习都征服不了你还能做什么?

The study certainly is not the life complete. But, sincecontinually life part of - studies also is unable to conquer, what butalso can make?

7.学习不是因为缺少时间而是缺少努力

Studies this matter, lacks the time, but is lacks diligently。

8.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self-control and the will。

9.无法避免的痛苦就去享受吧!

Please enjoy the pain which is unable to avoid。

10.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Only has compared to the others early, diligently diligently, canfeel the successful taste。

11.成功并不属于每个人

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12.时间在流逝

HOW time flies。

13.今天流下的口水将变成明天流下的泪水

Now drips the saliva, will become tomorrow the tear。

学业门诊

“有疑惑必能获释,有爱好就有平台,有创意即可发挥。”“学业门诊”是我校“环境育人”创新系列工程 “四大板块、八个项目”之一,是我校倡导、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教育教学范型。

“学业门诊”即学生围绕“成长成才成人”主题,自行组建问诊小组,并根据导师学业专长,确定咨询导师与辅导专题,预约辅导时间与辅导地点,之后被预约导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互式的咨询辅导。

“学业门诊”与课堂教学互融、互动、互补,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增加

了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扩大教育教学的领域、形式,更好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需求,提升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能力与水平,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知识、方法的更新和完善,更好地实现了教研结合、教学相长,是对当今刻板教育模式的大胆改革和突破。


相关内容

  • 小学生应该怎样度过暑假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度过漫长的暑假 漫长的暑期即使将来临,如何让小孩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暑假,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事: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个人认为,暑假生活的原则是让孩子自由与快乐,并适当补己所缺,同时,要继续保持良好规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千万别为 ...
  • 青春不散场
    青春不散场 ――致14汽修班毕业生 青春是一首优美的诗,字里行间透着青涩与欢乐:青春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欲向世界展现独自的风姿. 两年的中专生活,我们有无数难忘.美好的回忆,但也有很多遗憾和抱怨.但我认为,两年的中专生活,同学们得到更多的 ...
  • 大学应该这样度过
    大学应该这样度过 1.从大学的第一天开始,你就必须从被动转向主动,你必须成为自己未来的主人,你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和将来的事业,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 乎你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大学生活对自己有价值"是你的责 ...
  • 中考学霸是如何度过初中三年的?
    中考学霸是如何度过初中三年的? 文章导读:每年中考都会有几个尖子生,他们是如何成为学霸的呢? 学习和生活上的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 下面杨健教育与大家分享中考学霸的初中三年是如何度过的. 每年中考都会有几个尖子生,他们是如何成为学霸的呢? 学 ...
  •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你怎么度过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你怎么度过 中国海洋大学教师 张晨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3月24日 11 版) 还记得在他毕业前的某个傍晚,他忽然带我去了校门口那家拉面馆,说要跟一些人告别. 会是谁呢?约在拉面馆里告别?快到的时候 ...
  • 大学怎样度过
    亲爱的学弟.学妹: 你们好,欢迎来到你们即将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在这里,学校环境或许没有你想得那么好,但既来之则安之吧,环境再好,在你离开校园时,也取不走片瓦,带不走草木,唯一你能带走的就是大学那可以实现你抱负的知识. 或许曾经,我们在高中 ...
  • 萧玲: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大型纪实文献<今日华人>入编稿: 想要走近萧玲女士,不妨从她儿子尹宁的一句评语开始――"她是一个很好的母亲,很好的领导,很好的大姐."说这句话时,尹宁澹然微笑着,甚至有些忍俊不禁,母亲萧玲慈爱地看着儿子,画面 ...
  • 20**年高中暑假告家长书
    精选范文:2012年高中暑假告家长书(共2篇) 尊敬的家长: 在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已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在此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2012年的暑假生活即将开始,为了使您的孩子能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假期 ...
  • 1.3青春期教案2(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节 青春期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有部分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但可能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因此,我在讲新课时先做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以便引起学生对青春期的关注,为上好本节课做好铺垫.然后以图片资料引入第一个教学内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
  • 党校师生相识三十年聚会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老同学,大家好! 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在青山含烟,绿水长流的美丽xx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xx 党校党政干部大专班师生相识三十年的聚会! 首先,请允许我受筹备组的委托.代表参加聚会的全体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