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_大明宫词_旁白语言艺术浅析 - 范文中心

电视剧_大明宫词_旁白语言艺术浅析

11/17

2009年1月第18卷第1期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Anhui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Jan.,2009Vol.18No.1

电视剧《大明宫词》旁白语言艺术浅析

程淑萍

(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池州247000)

要:电视剧《大明宫词》自从播出以后,在影视界和广大观众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旁白作为该剧语方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叙事功能、抒情功能、美学功能等三个方面体现出该剧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大明宫词》;旁白;语言艺术中图分类号:I20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63(2009)01-0068-05

AStudyofLanguageArtofAsideinPalaceofDesire

CHENGShu-ping

(ChineseDepartment,ChizhouCollege,Chizhou247000,China)

Abstract:

PalaceofDesire,aChineseTVdrama,hascausedquiteastirinthefilmandTVcircleandthepublic.Asanimportantunitoflanguage,asideexhibitsitsuniquelanguagecharmwithitsnarrativefunction,emotionalfunctionandaestheticfunction.

aside;languageartKeywords:PalaceofDesire;

电视剧《大明宫词》是第五代导演李少红的一部力作,它以唐朝太平公主一生的经历为线索,围绕着权力、亲情、爱情、阴谋等方面的斗争与较量,为我们展示了大唐盛世的宫廷生活。该剧的热播虽早已落下了厚重的丝绒帷幕,但它给中国影视界及语言办带来的美学思考及争议却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该剧的语言,给观众留下了鲜明的个性化的感觉。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在影视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人们常常把看戏称作听戏,说明了语言在戏剧中的份量。影视语言包括对白、旁白和独白等。旁白作为台词对白的一种附属形式,是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自述或第三人称的评论和解说,用于对事件的评价或本人内心活动的披露[1]9。看过电视剧《大明宫词》的人,都会对剧中那个苍老深情的女声旁白留下深刻的印象。本

文以《大明宫词》的旁白语言为分析对象,分别从叙事功能、抒情功能、美学功能三方面探讨该剧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推动剧情发展的叙事功能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叙事是旁白的最主要的功能。整个剧作,几乎每集的开篇和结尾,有时也在剧中,都有一段深表凝重的旁白,它是饱经沧桑的老年太平怀着慷慨万千的心情,向自己的侄子李隆基虚拟地讲述她的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成长的心路历程[2]41。在此,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语言转化为外在的深情倾诉。

(一)第一人称式的叙事模式

剧作的开篇就有一段旁白:

我怀揣着寻找美的坚定信念,战战兢兢地开启历史庞大厚重的封盒。那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语气庄严地封存着以往的人、事。我像个

收稿日期:2008-06-16

作者简介:程淑萍(1971-),女,汉族,安徽石台人,池州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

·

存心反抗父亲训令的孩子那样义无反顾地欣开它,激动地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找到美好,因为我内心除了崇拜与感激外一无所有。于是,冒着被父亲指责为杜撰的危险,我急切地用想象力装点那些遥远的生命,热情地同我大唐的祖先一道生活,我勇敢地将内心的一切情感及陷私的愿望如数交与他们,任他们负载着我的灵魂演绎他们伟大而豪迈的爱情与权谋。最终,我兴奋地发现,他们至今都没有中止曲雅而优美的生活[3]……这段旁白里的“我”就是本剧的主人公———太平公主,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式的叙事方式。它是全剧的前言,也是剧作的中心,概括了该剧的主题意义。《大明宫词》是部历史剧,通过主人公太平公主,为我们“开启历史庞大厚重的封盒”,掀开了一个鼎盛王朝的宫廷内幕。但是,“冒着被父亲指责为杜撰的危险,我急切地用想象力装点那些遥远的生命,热情地同我大唐的祖先一道生活……”剧作又不是简单的历史剧,它是在对历史的回忆与解读中,将一代王朝宫廷里的腥风血雨、尔虞我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铺展开来,使观众在权力与阴谋、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平台上,领略一个王朝的兴盛衰落,品味人生的爱恨情仇,从而体会生命的最高境界。旁白是苍老的太平用暮色沉沉的语调回忆着她的一生,但是它没有以“过来人”的身份给观众揭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相反,它只是作为一段开场白,拉开了剧本的序幕,揭开了一段关于权力与亲情、爱情与阴谋较量的历史。在后面的剧作中,也一直贯穿着老年太平的旁白,采用固定的第一人称的余事模式,并与情节的发展保持一致。因此在整个剧作中,旁白代表了一个正处于故事发展中的人物的主观视点,发挥了推动叙事情节发展的作用[4]85。

言带有她人生经验的总结。例如第18集旁白:

这就是你的祖母、大唐的圣母,永远都能以最巧妙的智慧让人明白无误地感受到她的恩泽。“永远不能让你的属臣误认为他们得到的,哪怕是一碗粥,都是他们应该拥有的。要让他们明白甚至连周边空气的存在都源于你的慷慨。”这就是母亲对于帝王之道最精妙的领悟。我敬佩她,因为她内心那坚强庞大的理性;但同时又恐惧她,因为她的感情正在被思想冷冻而逐渐失去了温度[3]。

这是太平对侄子李隆重评价她的母亲武则开,其中有由衷的敬佩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指责。武则天与太平公主是剧中的两个关键人物,武则天是个权力至上的女人,但她又是一位母亲,母爱的力量驱使她用手听权力来换取女儿的幸福。为了不让爱女伤心,她一反常态,放走了薛绍的儿子薛崇谏。但是在太平看来,这是母亲再一次用手中的权力操纵了伟大的亲情。母女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三)新奇的叙事技巧

《大明宫词》讲述的是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但是它又是一部诗化的电视剧,它不是在简单叙事,而是将戏剧冲突内在化。剧中,太平与母亲的矛盾是故事的核心。在第19集旁白里太平坦言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不论什么原因,同自己的母亲斗争是疼痛的,但我必须选择对抗!因为她自始至终还在倚仗权力推卸责任。我要向她最终证明,母亲霸道的爱情是她自己苦痛的起源。我知道天下只有我能从心灵上彻底击败她[3]……

这里,没有什么外在的戏剧冲突让观众感受矛盾带来的那份热闹与刺激,但是它有的是更加深沉而持久的人物的内心风暴,内部张力饱满,让观众细致地体会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不能不为在权欲纠结中进退维谷的主人公投入更多的同情与理解[4]92。

贤是第二个被立的大子,他勇敢、忠贞,是个热血男儿,具备做帝王的所有品质,但是他性格急躁,最终落下悲惨的结局。太平对她的这位哥哥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贤随着那只大雁一起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我听说了关于那天为他送行的热血男儿的消息。在贤死了一年后,他的墓前突然出现了十

·

(二)独特的叙述视角

从内容上看,这些旁白是以太平公主的视角,打开了一幅盛世宫廷原生活画卷。全剧以旁白贯穿始终,但没有用传统文学作品那种事无巨细,讲究前因后果、起承转合、层层交代的铺陈的叙述方式,而是随着主人公太平公主的情感需要,对宫廷生活做出评价或者判断。在第34集武则开逝世后,旁白的叙述方式就开始转变方向,从那句“我的大半生就是这样过来的”[3]开始,由最初向李隆重的讲述转到自己的回忆。

太平用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旁白语

几具尸体,他们无一例外地颈插宝剑,神情肃穆,仿佛人人都在向世间讲述着一个有关友谊与忠诚的悲壮故事[3]。

这段旁白交代了贤的后事,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对故事情节的补充,表达了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与身处其中的主人公的无奈。这种叙事新奇、别致,打破了传统戏剧直白的叙事风格,言有余而意未尽,给观众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和美学享受。

爱,一方面是事实与理智的清醒,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太平用自己手中的利剑结束了张易之的阴谋与生命,也结束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二)善于利用悲剧的艺术形式,造成强烈的抒情色彩

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张辰、石兰的《悲剧艺术论》里提出“悲剧艺术地再现和表现人生最为宝贵的东西的毁灭,强烈地抒发美感,唤起人们对真、恶、丑的事物的憎恶、抨击和唾弃,体现着人类感情中神圣的一面”[5]。在本剧中,主人公太平公主是所有故事的知情者,她经历了这个王朝的兴盛衰落,也一次次地体会到宫廷斗争的残酷无情。她的一个个亲人,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整部剧作洋溢着悲惨的基调,这使得该剧的抒情氛围更加浓厚。例如,外表冷酷内心热情的薛绍、慈爱懦弱的李治、外强中干的贤、胆小无能的显、消极避世的旦、权倾一时的武则开,这些都是太平最亲的人,但他们却一个个在太平面前悲伤而又无奈地消失。因此,在回忆往事时,饱受生离死别之痛的太平用充满情感的语言为这些脆弱的生命呈上纪念的花环,与这些灵魂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共鸣[2]43。

太平公主用她那双充满人性至爱、饱含情感的眼睛注视着外面的世界,关注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命运。如弘的猝死在幼小的太平心里留下了烙印,让无忧无虑、活泼可爱的她生平第一次感受到“寒冷的死亡”,这是年少的太平公主心灵成熟的第一步,此时的她已经意识到“大明宫从此再也不是我所认识的那片无牵挂的乐土”。后来贺兰氏“这个宫中第二个在我眼前消失的人”,却让她“第一次感觉到彻骨的寒冷”。从“寒冷”到“彻骨的寒冷”,叙事者的感知得到了升华,她不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了,她开始对周围发生的一切采取积极的关注态度,意识到母亲与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太平的内心深处产生了对母亲的对抗。这是母女之间的对抗,也是亲情、爱情与权力的对抗[2]42。

二、表现人物情感的抒情功能

抒怀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戏剧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审美核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用大段的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由于影视语言的特殊性,很难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电视剧中的旁白正是借鉴了文字的这一优势,把文字转化为语言,巧妙地运用在影视画面中,达到了与文字的表达方式同样的艺术效果。在《大明宫词》中,旁白语言采用追忆式的叙事方法,用从容、舒缓的语气娓娓讲述如梦往事,为全剧奠定了抒情的基调。每一段旁白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一)剧中的抒情主人公本身是一位感情炽烈的人

如太平公主自己所说,她“太想爱了”,一生都在寻找爱,具有丰富细腻的思想情感,这为旁白增添了强烈的主观情绪和抒情色彩。因此剧中的旁白语言大多饱含着抒情主人公的强烈感情,直接抒发她内心的真情实感。当看一以酷似薛绍的另一个男人出现的时候,太平不顾一切地、习蛾扑火地迎了上去,这是她对自己情感的忠实追求,也是作为一个女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我在等产,怀着前所未有的急切以及某种程度的恐惧。我多么希望听到他迫近的脚步声……”这是每一个坠入爱河的女孩都有的切身体会,真实而又细腻。但是张易之毕竟不同于薛绍,因此在第

33集旁白里太平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我逐渐明白自己的悲哀是爱上了一个男宠,一个不应该对他奢望忠诚的人。……我内心极为矛盾,需要得到一个说自己的答案,和自己做最后一次抗争。”“……其实,在爱上他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自己爱上的是一个魔鬼,他轻易否定了我一直信奉的那些理想[3]。

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信赖之情与生理上的欲望之·(三)借用议论或疑问进行抒情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旁白是主人公人生经验的总结,在很大程序上起着统领全剧整体风格的作用,这使得该剧洋溢着雄浑大度的所魄,

闪耀着睿智的理性光芒。

旁白语言常常借助议论来加强抒情效果。为了对抗母亲,太平赌气选择了老实巴交的武攸嗣做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无爱的婚姻是可悲的,尽可乘之隙太平做了许多努力,但两人之间仍无法沟通,面对失败的第二次婚姻,太平有着更多的无奈与感慨:“人与人有时候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看起来离得那么近,仿佛就在身边,仿佛伸手就可触及,其实却相距遥远,永远不能心意相通。”[3]这段议论抒发的是一个想爱又得不到真爱的女人的真实心情。

利用疑问加强抒情,也是该剧旁白语言常用的一种形式。热情的公主充满自信地迎接她的婚姻,得到了她所认为的美满如意的爱情,然而新婚之夜,等待她的却是独守空房:“这就是属于我的洞房花烛夜,与传说中的甜蜜温存毫无关联。……这难道就是我的爱人为我献上的第一份礼物?”[3]这个反问句语气强烈,感情激越,表达了公主新婚的失望、焦灼与隐隐的不祥预感。第一次婚姻的悲剧基调由此奠定。

太平倾力扶植侄儿李隆基,让他不再像他的父亲一样软弱,可自己还是逃不了权力的迫害,最终成为权力的牺牲品。在新旧势力的交替过程中,为了避免给侄儿带来危机感,她选择了死亡。最后一集,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太平冷静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一生:“我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始终在考虑,我为什么要选择死亡?难道这仅仅是为了让我的侄儿能顺利登基而扫清道义以及情感上的负担?雨停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我意识到,其实对死亡的渴望一直是我的一种向往。……我的死亡像我的出生那样,终止了长安城漫天的淫雨,并且又一次为大唐带来了太平……”[3]这是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通过两个问题的提出,引起观众的注意与思考,再通过自答,阐明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怀,让观众不能不为主人公的悲惨结局唏嘘、叹息。伴随着风中摇曳的三尺白绫,主人公香消玉陨,电视剧也降下了沉重的大幕。

(一)运用“陌生化语言”表达技巧,以追求新奇美妙的艺术效果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打破语言习惯、规则、逻辑的常用表达模式,对日常语言进行扭曲、变形,以更好地表现作家创作过程中的非理性成分的情感活动,从而形成新颖奇特的审美效应,增加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语言的陌生化是文学新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并不只是为了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对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陌生化语言是为了使读者或观众产生新鲜的体验[6]67。电视剧《大明宫词》之所以赢得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描写的历史故事或宫廷斗争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剧作中语言的匠心独运耐人寻味。旁白中就大量运用了一些令观众感到陌生、偏离常规用法的语言形式。

“一抹新鲜的阳光在母女脸上写上一层厚厚的金黄色”[3]。超常搭配,虽然不合逻辑,不合语法,但通过剧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初生婴儿的纯洁与其母亲的兴奋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变形的创造性语言极具有张力和特殊的审美效果。

太平回忆她十四岁时第一次走出宫门的兴因、紧张、慌乱的心情:“我像一个纯粹的陌生人,畏首畏脚巡于那晚长安城狂放情趣的边缘,慌张地面对市井呈予我的声势浩大的热情。”[3]这里“造巡”是个生造词,是剧作者从主人公的内心感觉出发,使其陌生化。尽管是生造,但观众却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明白它的意义,了解主人公的切身感受。

该剧十分注意利用语言超常组合的效果,制造审美心理距离,形成陌生化语言,观众由此获得一种崭新的语言感觉。例如太平公主回忆自己被母亲送到感业寺后的心情:“那曾令我身心颤抖的离家出走的激情,被周围海一般绵延的枯燥与孤寂弄得体无完肤。”[3]这个被字句就是超常组合,“嘲弄”的施事者是“海一般绵延的枯燥与孤寂”,表达了主人公的深深失望,别致新颖,意味无穷。

太平是个把亲情看得重于权利的女人,她深知宫廷里的各种斗争,也了解作为皇子的哥哥们的压力与无奈。作为宫廷斗争的旁观者,她比别人更了解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她能更客观更理性

·

三、体现语言艺术的美学功能

《大明宫词》的语言华丽高贵、典雅精美、富有韵律和音乐性,诗意的氛围笼罩了整个剧作。旁白也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及修辞方法,将语言艺术的美学特质发挥到了极致。

地看待生活在大明宫里的种种人和物:“(弘)活得隆重而典雅”、“旦的痛苦是纤细的”、“贤……在借助阴谋”[3]。这些语言的搭配都是超常变异的,带有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味道,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第30集的旁白中,太平阐明了她对自己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男人———张易之的复杂感情:

那渗入全身每一个毛孔的优雅令他即使是在献媚时都显得颇有格调。”“他很聪明,知道挑拨女人的好奇心是一把开启她们心灵最便捷的钥匙[3]……这里,语言不单是传达意思的符号,而且还具备了一种形式,变得灵活生动、丰富多彩。诗化的语言将现实的丰富性与心灵的复杂性进行浓缩与重组,不仅增加了内心动作的强度,更能展示思想情感的深度。这种陌生化在形式上给观众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延长了审美的过程,从而增加了作品含蓄蕴籍的意味。

深深同情。

运用排比来加强语势,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在旁白语言里也较为常见:

身为皇家之子,长大意味着进入无穷无尽的礼数,意味着任何一种孩童的普通想念都要被披上一件高贵的外衣,意味着与你所爱的人开始疏远的漫长历程……“对皇宫里的男孩子来讲,球场犹如战场,犹如供他们尽情呈现勇气、智慧及必胜信念的舞台……因为至少我能看见哥哥们,看见盛装的似曾相识的亲戚们,看见父母脸上少见的轻松表情[3]。

这些排比句整齐匀称,语义相关,语势贯通,使语言畅达明快,富于节奏感,抒发了主人公强烈的思想情感。

比拟也是抒怀达意的一个手段:

我默默凝视着自己青春时代的理想正一步步丧失着体温,我五年黯淡的婚姻生活正随着他亮丽的灵魂飞上天堂[3]。

这里把“理想”拟人化,把青春时代美好理想的破灭拟作“一步步丧失着体温”,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愤更加真切,感情色彩更加鲜明,使观众加深理解,加深体会。

总之,《大明宫词》是电视剧语言诗化的一种成功尝试。尽管它本身存在种种不足,但它确实为我国的荧屏带来了一道别样的风景。旁白作为该剧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发挥了其独到的作用。

(二)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安排

《大明宫词》的语言在修辞的运用上也竭尽所能,为了追求语言的完美,剧作者恰当地选用和安排各种语言材料和表达手段,来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以达到剧作的意蕴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旁白中大量运用了比喻、排比、比拟等修辞格,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比喻的运用是该剧的一个亮点。它犹如点睛之笔,使剧本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抒情色彩更加浓重。如第二集旁白中对乳娘春的描写:

乳娘春的皮肤像玉一般圣洁细腻,像被掌心悟热的宝石般温暖恬静,我至今仍记得她那永远散发着淡淡幽香的身体优美的轮廓[3]。

这个比喻,本体是乳娘春的皮肤,喻体是“美玉、宝石”,极尽赞美与留恋之意。但似美玉如宝石的不仅是乳娘春的皮肤,更是其洁美好的人品的象征。

再如第六集旁白:

在以后的漫长时日里,他的心情一如他脸上的神色,阴沉晦暗得仿佛一件被锈迹啃噬的前朝铁器,麻木沉默地应付着眼前流逝的时光。

[3]

参考文献:

[1]王蕾.浅议电影旁白之美[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5(2):91-94.

[2]高晓芳.《大明宫词》剧本的叙事学分析[J].安徽职业

技术学院学报,2006(1):41-44.

[3]郑重,王要.大明宫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文化艺术出版社,[4]杨新敏.电视剧叙事研究[M].北京:

2003.

[5]张辰,石兰.悲剧艺术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

育出版社,1987.

[6]白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词语的超常搭配[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9(3):67-89.

把父亲的“心情”比作“前朝铁器”,被时光慢慢侵蚀、融化。一个人生命中的消失是渐进的,这正如被锈迹慢慢啃噬的铁器。这个比喻句表达了太平对父亲内心痛苦的深切理解和对他难堪处境的

责任编辑:吴惠敏

·


相关内容

  • 保健品电视专题片制作技巧浅析
    打印本页 访问数: 313 发表时间:2008-9-29 0:07:28 专题片应由新闻部或专题部创意,一般不要找广告部,避免广告味太浓,影响传播效果.新闻专题片禁止本企业员工或经理上镜头,尽量让企业外人士说话,这样更显客观.更可信. 专题 ...
  • 浅析[天天向上]中的主持人幽默语言
    浅析<天天向上>中的主持人幽默语言 摘 要:幽默语言是"言语中的盐",能够以其特殊的语言张力给人以奇特的艺术享受.湖南卫视推出的大型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就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幽默的主持语言受到 ...
  •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 (全英文论文)汉英谚语中传统婚姻观念的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母语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对中国大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通过中美90年代电影探讨两国价值 ...
  •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
  • 福建编导艺考省统考模拟真题
    福建编导艺考省统考模拟真题 福建编导艺考省统考模拟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中美并非锁定在零和竞争中,在当今的全球化世界,两国巨大且复杂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盘根错结.中国对自身与其文 ...
  • 浅析_最后一片叶子_的文体特征_陈燕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浅析<最后一片叶子>的文体特征 陈 燕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1520) 摘 要:从叙述视角.修辞手法和会话三个方面对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
  • 20**年.4影视广告
    影视广告 正误判断: 影视属于线性传播,在影视广告的操作中容易掌控.×它属于非线性传播. 广告创意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做",广告定位所要解决的是"做什么".√ 广告创意所要解决的是"做什么&q ...
  • 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杨澜访谈录]的现状和发展
    从传播学视角,浅析<杨澜访谈录>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本文选取<杨澜访谈录>为个案研究对象,并且从传播学这个独特的视角解构这档节目的现状.优点以及未来发展的探索之路.着重从传播学的5W模式.传播中的符号特色.大众传 ...
  • 浅析网络剧[灵魂摆渡]的艺术特色
    [摘 要]随着近年网络文艺生态的繁荣,网络剧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悬疑灵异题材网络剧<灵魂摆渡>第一季.第二季分别于2014年2月和2015年10月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和业界口碑.本文将从其主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