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小组报告关于网络谣言调查 - 范文中心

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小组报告关于网络谣言调查

07/14

2015年寒假南京理工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小组报告

网络谣言的认识的调查

小组成员:

2015年 2月25 日

目录

一.调查背景---------------------------------------3

二. 调查目的---------------------------------------4

三. 调查形式及范围--------------------------------4

四. 调查流程---------------------------------------4

1. 调查工作安排情况------------------------------------4

2. 重点研究的问题--------------------------------------5

五. 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

六. 调查结论---------------------------------------11

1. 调查的效果------------------------------------------11

2. 调查的成果------------------------------------------11

3. 调查中的问题----------------------------------------12

七.参考文献 ----------------------------------------12

附件一:调查问卷------------------------------------13

摘要:近年来,以社交网络、微博客等为代表的 网络社会化媒体创新发展的势头较为迅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社会化媒体工具应用大国。目前我国网络社会化媒体运行整体呈现出用户规模庞大、言论活跃、互动频 繁等特征。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化媒体内谣言传播事件多次发生,在网络环境内造成了较大的恶劣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高校学生群体是网 络社会化媒体受众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群体对社会化媒体工具普遍较为熟悉,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意识。本报告重点研究高校 学生群体对社会化媒体谣言信息传播的态度行为的基本类型与特征,深入剖析了形成某态度行为的内在外在原因根据,并结合网络媒体使用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可行性建议。本文对深入把握网络新媒体运行规律,正确审视对待社会化媒体谣言传播现象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新媒体平台,具有迅捷、及时、简易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网络的信息受众非常广泛,并且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这一方面使得网络能够更好的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网络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温床,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扰乱社会秩序。网络信息不实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不但使得社会公众认识产生偏差,混淆事实,而且会扰乱正常的舆论秩序,破坏正常的社会舆论导向;更甚者,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激起一部分不明真相公众的愤怒,可能会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对网络谣言的制止势在必行。

谣言是利用各种传播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一般而言,谣言具有缺乏真实性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特点,也有些谣言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进行歪曲、添加或删减细节性内容,或者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走样变形,最终成为完全与事实不符的传闻。在新媒体时代,谣言借助网络不仅扩大了传播范围,还加快了传播速度,增加了人们对谣言辨识的难度,使其危害性更大,后果也更为严重。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知识群体、祖国之栋梁,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上理应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这一方面是因为,大学生对互联网的虚拟世界更为了解,与“网络化生存”的生活方式也更贴近。另一方面,基于较高水准的学识与素养,大学生群体对真伪、善恶具备较强的识别能力和分辨能力。其中有些带有造谣者不可告人的私利色彩,有些则属于传谣者起哄、围观心态使然。对此,广大青年朋友们应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更多地观察社会、更多地体验生活,更好地练就一双自觉辨识谣言、抵制谣言的“火眼金睛”。

每个大学生网民都应树立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自觉抵制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各类网络糟粕,携手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共有家园。

二.调查目的

近日来网络造谣事件不断曝光,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受到很大质疑,也使我们开始思考网络造谣的原因及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是网络用户的一个主体,我们该如何认识和看待网络

信息的传播,我们该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都有待给出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我们小组针对这个社会热点决定展开调查。

三.调查形式及范围

本次社会实践我们通过讨论决定使用问卷的形式,范围主要集中在三江生活区、各寝室、各教室。

四. 调查流程

1. 调查工作安排情况

在前期我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社会实践的主题,并撰写了社会实践计划书,进行了全组的工作分配。

2. 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次调查主要是重点研究大学生对待网络谣言的了解,为此我们在问卷设计阶段就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了问题的设置。

五.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我们发现在网络上不时就会有网络谣言的浮现,这些谣言时如何产生的?这些谣言对社会有什么危害?这些谣言对大学生这个团体又有什么影响?大学生对待这些谣言的态度又是怎样?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本组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调查的主要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得到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调查的实践数据处理和相关的分析如下。

(注:对于主要的问题,我们以图表形式来处理数据,次要的问题主要以文字表述为主)

1.本次调查共发放了200张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范围基本包括了大一至大四年级,其中大一的学生和大二的学生为主体,约占总人数的75%,因其他们的生活环境基本上是在校园内,故他们对校园内的一些问题的反应会更具代表性。大三和大四的人数偏少,可能是因为考研和找工作的缘故,但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多,思想上更为成熟,可以对我们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回答并且能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但是由于样本的数量较少,在一定的程度上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2. 在上网时间上,在调查开始之前我们预计大部分会集中在1-3小时上,问卷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大致符合。21世纪作为一个网络化的世界,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与每个人密不可分,大学生更是互联网使用的一个重要主体,每天从网络上获取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不能避免的总会接触网络谣言,也更加可能接触到网络谣言。

3. 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的虚拟世界,网络言论的发表变得更加的自由化、个人化、不受约束,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监管的缺失便产生了网络谣言。虽然总体上现在的网络状态是良好的,但由于网络与生活的密切,任有高达92%的人曾经接触过网络谣言。网络的规范化真的亟不可待。

4. 流言止于智者,大多数人对于自己转发的消息会做出一定的思考。因为现在的一些网络谣言往往看起来很真实,说得有理有据,如果不追究它的来源的真实性,我们就有可能被利用来转发虚假消息。说明现在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于网络环境的净化有一定的贡献。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没有核实,这也是值得我们继续努力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意识,养成相应习惯,对自己也对他人负责。

大学生对网络谣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是本次调查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同学对相关法律都只是停留在知道一点的程度上。网络虽然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但是这种自由也是遵守相应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的。由于大家对相应法律认识的缺失,大家对转播网络谣言应该承担的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也不甚了解。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法律知识的欠缺是网络谣言如此频繁的原因之一,甚至有10%的同学对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完全没有概念。

通过分析,我们觉得大学生应该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知法,懂法,守法。只有知道自己可以在网络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我们也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网络化的世界。同时,我们认为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工作,其实大部分时候,大家不是不守法,而是不知法。国家的立法部门也应建立健全对网络言论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世界进行规范化。

多数人相信官方的辟谣言论,其次还有媒体的调查。网络谣言的泛滥,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的真实性没有受到质疑,它便可以大行其道。可是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足够的渠道来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所以也无从辨别,这样就可能人云亦云。所以,应当有官方的力量参与, 对政府以及其他权威机构而言,在发生谣言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用尽可能详实、清晰的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迷惑,取信于民。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是应对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一切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因此,政府及其他权威机构应尽快熟悉和掌握网络工具,熟悉其运作规律。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网络谣言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正是官方的信息不公开以及官方公信力的丧失。

7.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家在核实了消息的准确性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告诉身边的人,这是很好的一个现象,说明大学生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强。网络谣言的整治,也需要更多个人力量的参与,面对网上的信息,大学生有能力分辨出谣言与真实信息,也有一定的能力遏止谣言的泛滥传播。大学生们应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辨别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网络谣言,切实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坚决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们对于网络谣言的价值观取向还是很正确的。网络谣言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小而言之,网络谣言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大而言之,网络谣言影响社会稳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现实或潜在的威胁,甚至损害国家形象。网络谣言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也利用了人们的一些负面情绪,借机以不合理的方式发泄,成了滋长谣言的土壤。

9. 网络大V 是网络大侠或重要人物的意思。能称为网络大V 的是指那些“粉丝”众多的网络贵宾账户,现在通常把“粉丝”在50万以上的称为网络大V 。网络大V 秦火火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巨额利益的新闻被各大媒体关注。秦火火及其网络推手公司老板“立二拆四”,日前被北京警方刑拘。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伎俩,让人们领略了“高仿真相”那煽动情绪、蒙蔽理性的杀伤力,看清了造谣传谣背后的产业链;媒体集中对舆论场金字塔的剖析,让人们注意到一些“大V ”的现实影响力,也瞥见了他们背后的私欲和商业利益。网络大V 作为意见领袖的网络名人,更该敬畏和珍惜自身的影响力,理性发声,笃行示范,引导普通网民正常表达想法与诉求,避免被浮躁的情绪裹挟。我们需要更有担当的网络大v 。

10. 网络大v 变网络大谣,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法律是最好的武器,是我们应当守住的底线,现在法律已经在慢慢完善了,不过还得在普及上多下点功夫。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不是化外之民,理应受到法律和公序良俗的约束。大V 作为拥有更大话语权的网民,切不可成为网络“大谣”,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自律自重自省,主动承担更大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网络舆论生态改善、促进网络健康文明发展。还有,公众作为消息接受的主体,不要轻信不要盲从,谣言也便不攻自破。

六. 调查结论

1. 调查的效果

本次实践活动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它让我们学会试着去分析和讨论问题,提供了一次能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些问题并能提出相关建议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每一位组员都锻炼了自己

的能力,提高了个人的素养,从发现问题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怎样在争议中达成一致,学会互相团结与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总的来说,这一次实践起到了对自身能力提高的效果。

2. 调查的成果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网络谣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网络谣言的危险远远大于现实中的流言蜚语,理性才是我应该有的态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的时代,网络成了一种公开传播信息的渠道。然而,中国互联网上却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谣言传播事件,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

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故意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2个小时就被转发1.2万次,挑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网络谣言的散播主要是由于网路匿名,网民们隐去了真实身份,不必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为所欲为;其次容易复制,瞬间传递,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秒钟之内就可以传达到世界各地;最重要的是网络媒体较传统媒体而言把关相对薄弱,难辨真假。

无论是精英群体还是草根平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但事前没有经过必要的审查,事后又常常疏于追查,致使信息的真实性无从考证。这样,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要解决网络谣言问题,首先要提高网民、网站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维护好网路秩序,不能让谣言肆意传播。网民在看到未经证实的信息时要多加理性分析,正视网络信息问题的真实性,不要过度的盲从,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能力,避免大家收到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

理性是我们对待网络谣言的应有态度,流言止于智者。

3. 调查中的问题

由于实践的时间较短,人力资源有限,样本数量过少,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和结论不具有代表性

相关的结论会有偏差。但我们会不断努力,克服一些困难,做到最好。

七.参考文献

1. 网络谣言. 腾讯网,2012-04-01

2.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有偿删帖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新闻网,2013-09-09

3. 风笑天 .社会调查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05-16 .

4. 贾俊平 .统计学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4-1 .

5. 风笑天. 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013年9月28日星期日

调查报告评语

附件一:“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谣言态度”问卷

1、您所在的年级?

A 、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2、您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多长?( )

A 、1小时以内 B、1—3小时 C、3小时以上

3、您有没有在网络上接受过一些谣言或假消息?( )

A、经常看到 B、偶尔有过 C、从来没有

4、如果你看到一条消息,你会怎么做 ( )

A 、不追究来源及真实性,直接转发

B 、稍作思考或分辨后,再转发给别人

C、即使知道消息不真实也会转发

5、您是否了解一些与网络谣言相关的法律法规 ( )

A、完全不清楚 B、知道很多 C、知道一点

6、您认为如何澄清这些谣言更有说服力 ( )

A 、媒体调查报道

B 、官方公开澄清

C 、专家提供解释

D 、非专家、非官方人士发表辟谣言论

E 、其他

7、若某条信息核实过后知道为谣言怎么处理? ( )

A 、不管它 B、出来辟谣并告诉别人 C、不辟谣但是会告诉周围的人 D、看情况

8、你如何看待制造及传播网络谣言这种行为? ( )

A、这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B 、这是某些网友无聊行为,纯属娱乐,不会有太大影响

C 、谣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这是某些人表达对现状不满的一种方式

9、您如何看待网络大V 传播谣言的事件 ( )

A、这是个人问题,无关公众 B、想增加粉丝量和转发量 C、攻击他人,谋取利益

10、如何让网络大谣的现象受到限制? ( )

A 、政府加大惩处力度

B 、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

C 、网络大V 加强自身的责任感

D 、公众加强辨别意识,成为谣言终结者


相关内容

  • 网络谣言对社会稳定的危害及其治理
    [摘要]网络谣言是社会的毒瘤,严重危害着国家政治安全.社会安定.经济安全和社会秩序.文章系统地研究网络谣言,剖析网络谣言特点,探究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维持虚拟社会的健康运行,对保证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政府应急管理作业
    2010级政府应急管理作业题 1.政府应急管理职能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政府应急管理职能,是指政府针对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所 应做的全部工作,其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应对措施与方法,构成政府应急管理机制. 依据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
  •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附属中专 刘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 ...
  • 互联网安全责任书
    互联网安全责任书 为明确各互联网接入单位(ISP).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ICP),联网单位和开展托管主机.虚拟空间服务的单位应履行的安全管理责任,确保互联网络与信息安全,营造安全洁净的网络环境,根据<全国人大 ...
  • 毛概-实践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
  • 关于冬季及春节安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冬季及春节安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性 学习报告 研究小组成员 :组长:姜瑞丰 组员:李蕾 刘羽 一. 开题报告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现在正值冬季,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 将至.因此安全问题更不容忽视.如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 ...
  • 大学生研究报告
    篇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重庆师范大学2010级<形势与政策> 调研报告 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指导教师:邓娜 专业:特殊教育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2011年6月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调查研究报告 ...
  • 政治高考真题精选答案
    前言 1.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移动用户5亿,网络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1)从总体看,网络活动健康有序,但个别网民利用网络发泄私愤,扩散谣言,误导民众:一些势力操纵网络舆论,编造政治谣言......这些行为危及 ...
  • 结构化面试之计划组织管理
    结构化面试之计划组织管理 第一题一.某市城管部门实行"公众接待日"制度,有上级领导来参加,你单位领导让你来组织,你怎么做? (1)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次组织活动.实行"公众接待日制度"是城管执法部门进 ...
  •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重庆酉阳至贵州沿河(重庆段)高速公路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酉沿高速三分部 二○一三年三月一日 车辆.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及时.妥善处理本项目部发生的突发性交通事故,做好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