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 - 范文中心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

05/22

坚持依法行政 实现更大作为

作者:胡衡华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09日 05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十分突出。破解这些难题,最紧迫的是各级政府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大作为。

“为官不为”现象亟待纠正

当前,绝大多数干部能坚持依法行政,敢于担当、直面问题、化解矛盾,开创工作新局面。但也有部分干部感到依法行政要求严、束缚多,喟叹“为官不易”,出现“为官不为”现象,突出表现为“熬、慌、怕、混”。

“熬”的苗头出现,不想为。有的干部短期内晋升无望,产生“慢慢熬”的想法,做“敲钟和尚”,坐等论资排辈;有的干部安于现状,只想守摊子、保位子,做“老好人”、当“太平官”,工作热情下降、进取意识淡化,碰到矛盾绕、遇到问题躲,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特别是在同一职位时间较长的干部容易出现“职务疲劳”,不愿再吃苦挨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慌”的感觉产生,不会为。有些干部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对新形势把握不准,对新要求理解不透,对新任务钻研不深,面对依法行政缺硬

功夫、少真本领,工作力不从心。有的对简政放权不适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习惯于用行政之“手”干预市场之“手”;有的只注重行政行为实体上合法,忽视程序上合法,往往因为程序上不到位而引发行政诉讼。

“怕”的情绪蔓延,不敢为。有的干部认为“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害怕主动作为“摊上事儿”,只盼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红线”、当“被告”,干工作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求稳怕乱,怕担风险。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惹祸、担心受过,处处畏首畏尾,事事患得患失。怕媒体炒作成热点。有的不习惯在公众监督下推进工作,对重大突发舆情不能及时发声、科学应对。

“混”的心态存在,乱作为。有的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甚至把“转作风”和“敢担当”、“干净”与“干事”对立起来。个别干部仍然是“你念你的‘紧箍咒’,他走他的‘钢丝绳’”,敢碰“高压线”,习惯“得好处”,总想“捞油水”。还有的信奉所谓“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表面在执行,私下搞变通。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关键

依法服务经济发展实现更大作为。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挥法治引导和调节功能,保持定力,顶住压力,精准发力,打好转型创新“组合拳”,

破解发展需求不振、创新不够、动力不足等难题。坚持以法治思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严格遵循经济规律,立足产业基础和市场导向,瞄准市场和技术前沿,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坚持依法守住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实现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

依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更大作为。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利益调整的难度随之成倍增大,各种矛盾和挑战像“一篓螃蟹”,抓起一个又牵起另一个。法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压舱石”,只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才能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要严格按照中央制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做改革的促进派、实干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将改革目标法治化,依法落实、依法推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高效的工作,推动改革重点突破,打造“环境洼地”“资本高地”“民生福地”,增强稳增长的持续动力。

依法创新社会治理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更加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目标,写在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大旗上。更加注重建设覆盖城乡的矛盾调解和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加强社区和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更加注重建设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坚决遏制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打造平安城市、幸福家园。更加注重以群众欢迎的法

治方式来改善民生、做群众工作,完善和落实民生保障机制,一个一个地解决突出实际问题,确保群众有尊严地创新、创造、创业,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依法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更大作为。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公布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推动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筑牢依法行政“防线”,遏制行政权力“越线”,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从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个方面,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全覆盖,强化社会监督,尤其要发挥好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依法行政实现更大作为的保障

健全引领导向机制。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法规,就鼓励干部勇敢地试、大胆地干。创建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和环境,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选用党性强、敢担当、有本事、有实绩的干部,尤其要重视关心基层,推动基层优秀干部脱颖而出。

健全督查督办机制。把督查督办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督查办法,落实明察暗访、情况通报、限时办结、信息反馈制度,健全举报渠道和平台,推动政府部门和各地主动自查、层层督查。加强目标执行的全过程监控,坚决整肃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推动争相干事、有作为,狠抓政策落实促发展。把查出的问题和整改进展向社会公布,对查出的问题要抓紧整改,接受人民监督。

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把依法行政、履职担当作为硬杠杠、硬约束,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激活更多活力,释放更大能量。加快建立适应新常态的绩效考核体系,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做到“干事不干净的要处理,干净不干事的也要问责”,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


相关内容

  • 20**年届高考[政治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4 第一单元(1--2课)公民的政治生活 一.国家问题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人民享有的权利广泛:享有 ...
  • 人民主体地位的内涵和实现途径(学习十八大报告 贯彻十八大精神)
    程元恒 < 人民日报 >( 2013年01月30日 07 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既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又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保障人民依法治国.依法管理的主体地位,又 ...
  • 中国官方特色排比句集锦
    中国特色官语排比句集锦01辑 本<集锦>收集范围主要为公开发表的省部级以上官方文件.领导讲话.新闻评述和学者论文.官府文书讲究一套准确.严谨.规范.统一.完美的程式化语言,排比句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为官府文员必备的知识:这些排比句 ...
  • 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 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 ...
  • 当代大学生十八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
    大学生十八届五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对于<决定>中所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有很深的感悟.<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 ...
  •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走向合作的社会管理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管理思想趋向之述评-- 陈朋 内容提要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管理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必须 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管理的部署经历了不断 ...
  • 20XX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3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省长 刘伟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及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quo ...
  •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五个"首次",展现中国新前景 1首次提出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 ...
  • 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章知识竞赛题库
    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章知识竞赛题库 1.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 2.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的民(反帝反封建) 3.1945年4月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