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及反思 - 范文中心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及反思

04/08

《光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知道推测要有依据;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学情分析: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光直线传播的条件等并不理解,本节教学并未强调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的介质。这一认识可以在《光的折射》中进一步深化。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课件。

学生分组实验:手电筒、4张卡纸、票夹。

自选活动材料:空心塑料管、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事先拉上窗帘)今天的教室与以往有什么不同?(拉开窗帘)让我给大家带来光明吧?阳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跑到我们身上的呢?你上来给我们画一下光是怎样传播的?

2.师:这位同学认为这条路线是直的,大家同意吗?你们都这样确定?但这些毕竟还只是我们的猜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提取生活经验:

1.师:你们都这么确定光是直线传播的,那平常生活中你看到哪些现象能支持你的想法?

2.学生自由发表。

舞台上的灯光、阳光穿过树林照射、车灯、墙缝下的光„„

3.师:刚才几个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找了些图片,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出示幻灯片)

4.师:生活中的一些事实的确让我们产生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样的想法。那如果我们能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传播路径,那就更具说服力了。

三、设计实验验证:

1.老师给大家准备好了一些材料(空心塑料管、手电筒),请你们运用这些材料自己设计实验证实你们的猜想?

2.好了吗?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设计了什么实验来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好的,大家都同意这个方案吗?那就用这个方案来开始研究吧!

4.所以我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现在,我们都有了统一的初步认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如果我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那我们的结论是不是就更精确了。

四、深入探究拓展:

1.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这些实验器材:四块塑料板,其中三块板中间有个小孔,还有一块没有孔。当手电筒的光通过小孔,可以在屏上留下光斑。(演示)你们能让手电筒的光穿过纸板,在白屏上留下光斑吗?

2.出示幻灯片: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在屏上留下光斑。

3.学生实验。

4.汇报各组实验情况:你们做到了吗?是怎样做的?(三个小孔对齐;或是让光先通过第一个小孔,再调整第二个小孔的位置,让光通过它,然后再调整第三个小孔的位置,直到在白屏上留下光斑,利用吸管穿过三个孔使三个小孔在一直线上。)(随机出示幻灯片)

5.师:这个过程容易吗?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只有当三个小孔对齐时能看到手电筒的光,如果没有对齐在最后的白屏上就不能看到光斑。

6.我们发现只有三个小孔在一直线上时,光才能通过在白屏上留

下光斑对不对?三个小孔没有对齐,也就是当移动其中任意一块小孔板的位置,光都不能传播到最后的屏上。

7.可能有的小组没有观察小孔不在一直线时到底有没有光斑,现在请小组做一下任意移动一块小孔板的位置,看看在最后的白屏上还能不能见到光斑。

8.通过我们的再次实验,我们能进一步证明什么?

9.通过这么多实验的证实我们终于能把我们的猜想上升为结论了,今天我们学到的结论是?

五、解释影子的形成

1.投影仪的光是不是照射到了屏幕,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块大的光斑,教师演示:当光传播时遇到了遮挡物,我们看遮挡物后面那部分还有没有光斑了?出现了什么?

2.那你能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吗?而不是光斑?

3.师:我们看,如果光能转个弯饶过物体传播的话那是不是就会有光斑了,可是光是怎样传播的,沿直线传播的,因此在被物体挡住的那部分就会出现影子。

4.我们可以想,雨点是不是从空中垂直落下的,没有风的时候,当伞把雨点挡住了,雨点就打不下来了,所以伞下是?——干的。因为我们知道雨点会不会拐弯跑进雨伞里?——不会。(配以简笔画)现在再请你联系刚刚讲到的影子,想想这里的雨点就相当于什么?伞相当于什么?伞下干的那块地方就相当于什么?

生:雨点——光 伞——物体 干地——影子

5.现在我们能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影子了吗?

6.出示多媒体,再看一下影子的形成。

7.其实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很多现象,多媒体出示日食和月食的图片,课后请你思考如何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的产生。

8.现在我们来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运用到了这个原理?请你举例

9.看来还是有许多关于光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学,下节课让我们继续。

课后反思

(1)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这节课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只是简单介绍了事,这次我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步体会到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解释现象(产生问题的现象)──应用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这种探究方法,将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的状态之中,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说明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

(3)充分展现了物理实验及其教学的魅力。

本课设计的富有创意的物理实验,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教学难点,成功演示了光在非均匀介质路径发生弯曲的现象,实验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探究的活动中,领略了光的奇妙(学生过去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光的路径发生弯曲),发展了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了探索自然规律的喜悦。本课获得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得到了来自全国的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


相关内容

  •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 ...
  •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反思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65中宋玲玲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中质疑.读后思辨 ★过程与方法 师生同读.同议.同讲.同评.同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选择中学会做人.在朗读 ...
  •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一.设计主体: 二.类比分析 三.个人反思 四.参考文献 [1] 常俊山.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OL] http://www.pep.com.cn/czwl/jszx/tbjx/tb8s/tb8s1/sj1/201008/t201008 ...
  • 党的理论宣讲工作者必须要有严明政治纪律
    近年来,各级党委组织.宣传.党校等部门纷纷组织由专家.教授.教师组成的讲师团.宣讲团.辅导团,深入基层,以中心学习组.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和党支部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为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巡回宣讲工作.基层组织在把大批党员干部选送到各级党校开展中 ...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2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2篇 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熊来啦 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 ...
  •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教案 何青青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课时 一.复习目标: 要切实完成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和切实掌握相关的科学概念这两个双重任务,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在复习阶段认真落实以上两 ...
  • 新建综合实践教案七年级下册
    篮球场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探究学习活动,初步了解关于篮球场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习. 3.学生根据小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的形式. 4.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团结精神. 二.重点难点:学会 ...
  • 光世界巡行
    3.1 光世界巡行 一.课题 光世界巡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⑵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⑶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 ...
  • 结题申请审批书
    达 州 市 教 育 技 术 科 研 课 题 结题鉴定申请·审批书 课题立项批准文号: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教研新模式研究 课题负责人: 马中元 所在单位:四川省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填表日期: 2014年10月15日 达州市电化教育 ...
  • 怎样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篇一: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浅谈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体育教学设计的要求,这就是从 教案走向教学设计的开始,文章论述了体育教学设计所包括的诸要 素的设计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设计:转变 体育教学设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