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装饰工艺领域的荷文化 - 范文中心

中国古代装饰工艺领域的荷文化

08/02

中国古代装饰工艺领域的荷文化

唐・刻花玉杯

薇王其超

要:中国近代考古工作的成果证实,荷花形象早在新石器大汶口文化时期已进入人们生活,唐、五代以前中国装饰工艺领域的荷

文化十分精彩。荷花的美展现在陶瓷器、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砖雕石刻、壁画藻井等方面,至少有("类以上,品种不计其数。荷花的各部形态,均适作造型和纹饰对象。随着中国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为荷花艺术造型和纹饰多样化提供了广阔天地。一旦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又提高了各类装饰载体的艺术价值。千年前的中国荷花工艺饰品出土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在历史长河中,荷文化装饰艺术的发展趋势和盖度,往往与不同时期的社会风尚、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有关。关键词:荷文化;装饰艺术;历史;考古中国分类号:51()3#

(!""#)文章编号:#"""&111("%&""’"&"(文献标识码:6

本文所论及的中国古代荷文化,暂指千年前即唐、五代以前的荷文化。查阅我国近代考古工作的部分成果,便足以证实我们的祖先在装饰工艺领域里所创造积累的荷文化,多么丰富绚丽、光璨夺目!

(见彩页),高(),-,上腹阴刻莲瓣纹,莲瓣下方又围贴

一圈花瓣;#*’#年在河南安阳县范粹墓出土的北齐())"+))!年)(见彩页)乐舞纹黄釉陶扁壶,高!",-,腹“胡腾舞”部两面皆饰图案,中间一人舞于莲台之上;#*’%年在山西寿阳县库狄回洛出土的北齐莲瓣釉陶尊,

尊盖散堆莲状花,遍体堆贴莲瓣宝石等装高%*3’,-,

饰,造型别致,端雅华贵;#*’*年在山西太原市娄睿墓出土的莲瓣纹釉陶灯,上中部用忍冬图案,底部饰仰莲,工艺精湛,也是北齐时期的作品。唐代盛行三彩陶塑造器皿,采用荷花装饰的比比皆是。如#*)*年在陕西西安市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形罐,高1*3),-,在罐身稍下饰%层上下翻卷的莲瓣。器施黄、绿、褐、蓝相间的彩釉,造型奇特,结构复杂,花色耀眼,是三彩陶中罕见的艺术品;

(图!)甘肃天水市曾出土三彩陶鸳鸯枕,高)3),-,长宽#",-。枕面下凹刻划鸳鸯戏莲图,表现浓厚#!3),-,

的生活气息。

陶!从新石器后期原始社会至春秋时期奴隶社会,

器生产逐渐获得发展,出现了许多动植物造型或饰纹

这时,美丽的荷花形象已进入人们的生活,所体现的荷文化已十分精彩。如#*’’年山东莒县出土的新石

(约公元前("""+)"""年)器时代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

(见彩图)的白陶封口#是煮肉、鱼用的,此物高!(,-,三袋足陶器,在其封口处有形象逼真的莲蓬状透气筛

眼。倘若当时制陶艺人不曾见过莲蓬,摘食过莲实,对荷花审美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决不可能凭空臆造的。另

(约公元前("""年)在长江下游良渚文化据考古报道.#/,

的出土陶片中所见刻划纹的纹样,也有莲点纹装饰。

出土的东汉陶器中,我们见到两件反映当时我国西北、西南地区以荷花为主题植物的自然水生生态景观陶器和人工水生生态景观陶器,十分生动有趣。一件是

(图#),圆#*’0年在陕西勉县墓葬出土的绿釉陶储水池

形、平底,高*,-,直径%1,-。池内有(支荷花花蕾、%片

荷叶,叶上栖一作欲跳状的青蛙,周边散布菱角、蒲草及鲤、龟、鳖、螺等水生动植物。它们和谐共生,茂盛生长。另一件是#*0"年在云南呈贡县出土的具有田园风光的圆形灰陶坡地水田2高’,-,直径(%3),-。池中筑长堤分中有荷花、割,一半水田,另一半坡地。水田又格分为(,荷苞、游龟,还有双鸭及两只短艇。画面表明公元#世纪以前西南边陲地区已实行稻田兼种荷花的耕作制度。

南北朝时期我国的陶艺已有了长足进步,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颇注重装饰,反映了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由于社会上佛教盛行,爱荷者众,使用荷花作图案的遍及瓶、壶、尊、罐、灯等各种器具。如#*’%年在河北

()%0+)(*年)景县高雅墓出土的东魏褐黄釉陶龙柄瓶

收稿日期:修回日期:!"""&"’&!(;!""#&")&#’

"中国瓷器的发生发展晚于陶器

(!1)+%#1年)到了西晋在较为成熟的瓷器作品中,

不乏用荷花装饰。如#*’1年在江西南昌市出土的青釉

扁圆形、敞口,肩部满饰新颖的褐斑鸟首壶,高#!3%,-,褐色彩斑,压印0片仰姿荷花瓣,煞是好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东晋青釉褐彩刻莲瓣0系壶,高!!3!,-,造型

规整,线条优美,于壶之肩腹交界处饰刻花莲瓣纹,更衬托出器物的美感。

南北朝时期,白、黄、青釉瓷器倍出,造型更富变化,为迎合当时社会信佛人的审美观,多选用荷花为主要图案,美术师们创作的荷花艺术,多用塑贴飞天和凸刻技艺,形象多姿多采。如#*(0年在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

通体饰纹皆莲花,顶的北朝青釉仰覆莲花尊,高143!,-,饰莲花纹盖,盖心为突起的覆莲式提手。颈部上段堆贴龙戏莲团花(组,肩部堆贴覆莲两层,腹部饰菩提垂叶

及覆仰莲各一层,足饰覆莲两层。各层莲瓣均向外微卷,

!"中国园林!""#$%

丰满肥硕,华丽端庄,可谓北方青瓷的代表作,也是最集中体现青瓷荷花装饰的代表作;而#&’(年在湖北武昌

南朝墓葬出土的青釉莲花尊(见彩页),高)%*+,-,外观近似青釉仰覆莲花尊,但做工细腻、莲纹丰满,更显富丽,是南方青瓷荷花装饰的优秀代表。

从隋唐至五代的)""余年间,

中国瓷器的发展从渐盛至兴盛,南北各地名窑所出,种类繁多,花样翻新,采用荷花为图案装饰的瓶、壶、尊、罐、钵、台、炉、架、盘、碗、杯、盒等,构图奇巧,工艺精湛,色彩明丽,美不胜收。如#&()年在江苏建湖出土的隋代

(’.#/(#.年)青釉莲瓣)系罐,高!",-,腹部雕塑仰莲瓣一周,莲瓣上加饰圆珠

纹,并以点线连接,使莲瓣更具有质感;#&+%年在安徽合肥市西郊砖石墓出土的隋代青釉覆莲纹盘口壶,高)+,-,

在壶的上中腹刻划%道连续的覆莲纹,规整美观;#&+%年在浙江宁波市出土的唐代

((#./&"+年)越窑盏托,盏高)*’,-,托高%*’(,-,釉色青翠。盏做成荷花状,托作荷叶形,叶缘向上翻卷,造型自然生动;#&’&年江西黎川出土的唐洪川窑莲花纹盘,盘口径!!,-,青绿色釉,盘内饰一朵仰荷花,更显得盘具雅丽可爱;#&’(年陕西西安市段伯阳墓出土的唐代白釉贴花高足钵,高!%,-,

腹下部雕圆肥的仰瓣莲。在莲瓣之间的空隙处堆贴等距的圆花,高足饰覆莲瓣纹,装饰瑰丽,气势雄伟。这种较多的采用莲花为图案,集中使用雕花、印花、贴花等技法表现,在唐代白瓷器皿中少见;#&+.年浙江兰溪出土的五代

(&"+/&("年)越窑莲瓣纹盘口瓶,高!#*.,-,腹部满刻莲瓣纹饰,造型古朴端庄;现藏故宫博物馆的五代越窑莲蓬式盒,高+,-,盖的中心为一莲蓬,周环莲瓣,纹饰刻划生动,是五代制瓷工艺中莲饰品的新成就;#&’(年江

苏苏州市虎丘岩寺塔发现的五代越窑莲花式碗托(见彩页),高#%*!,-,通体浮雕莲瓣或仰莲形,或覆莲形。全器造型如盛开的莲花一朵,构思匠心独具#%0。

!在青铜器发达的西周和春秋时期,

荷花已成为各种青铜器皿习见的装饰花

如#&&%年在山西曲沃县赵村晋国墓出土的一对晋侯

壶,高’.*),-、口径#.1!!*.,-、底径!%*!1%#,-,

壶盖上装饰着波带纹的镂空荷花瓣,造型美观别致,系西周晚期(公元前./#"世纪)的作品,这和#&((年湖北京山苏家垅出土的春秋前期

(一说西周后期即公元前(/.世纪)的也是用莲瓣纹镂雕盖的曾中游父方壶近似;又如#&!%年在河南新郑县李家楼出土的春秋

时期(约公元前’/(世纪)的莲鹤方壶(见彩图),体形较大,通高#!(,-、口径!)*&1%"*’,-、重()*!.23,盖顶为莲瓣,中有立鹤振翅欲飞状。设计奇巧,铸作技艺更加卓越;#&’’年安徽寿县出土有类似的盖顶镂雕莲瓣的

青铜蔡侯方壶,系春秋后期(约公元前)/’世纪)的遗物。这类方壶都是酒容器,但也有青铜盛食器。例如,现藏故宫博物馆的春秋中期的鲁大司徒厚氏铺,高!.*%,-、

口径!’*’,-、重+*%(23。其盖顶用外敞镂孔莲瓣形装饰。春秋后期的青铜盛食祭器,虽较讲究(如现藏中国园林!""#$%故宫博物馆的龙耳簋),其盖顶仍用一圈镂空莲瓣形饰。

到了战国前期(约公元前)世纪),青铜器的应用范围有所拓展,经莲花装饰的器皿逐渐增多,如#&!+年在

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容酒器令孤君嗣子壶(见彩图)和#&+.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盛食器曾侯乙

簋等,均沿用莲瓣装饰顶盖不变。这般处理,是否反映古人对莲瓣饰器盖产生的美感,情有独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统治者追求奢侈享乐的生活日渐高涨。从东汉至东晋)""年间,主要为贵族服务的青铜制品,装饰性大大超越实用性,采用荷花造型艺术,灵活多变。如#&."年江苏邗江县出土的东汉鎏金

博山炉(供焚香薰烟用,见彩图),高%!,-,承盘直径!(,-。当年工艺师别出心裁把它设计成含苞待放的荷花花蕾形,而且通体鎏金,陈列凳案,尤显豪华亮眼;现珍藏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座高!(,-的青铜持莲花俑,纯属装饰品。俑作站立状,左手持莲花,右手高扬,头向左微昂,赤足立于莲蓬上,体态表情颇夸张,表现人物活泼而富生气。莲花是佛教的圣花,此俑手持莲、足踏莲,可能与当时社会上佛教盛行有关。以后出土南北朝至隋唐

的莲饰青制品,也是以佛像或盛佛经的函(盒)居多。陕西长安是唐王朝的京城,附近曾出土唐至五代的铜镜,其中较多的是葵花镜或边饰荷花纹,如#&()年陕西户

县出土的唐凤鸟莲纹葵花镜;或饰重瓣莲花钮座,如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金银平脱羽人花鸟纹葵花镜和#&+.年云南大理市崇圣寺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镜;或外圈为串枝莲花纹,如#&.%年四川巴中出土的五代武德军#!生肖纹镜等等,

都反映了古工艺师设计制作时考虑到仕女们普遍喜爱荷花的心态%!0。)

中国金银器起步晚于青铜器

尽管秦汉时期已有应用,魏晋时期始见有荷花饰纹,直至封建盛世的唐代,生产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这时,最能炫耀荣华富贵的金银器,自然倍受士大夫阶层的欢迎。而被人们喜闻乐见的荷花,在名目繁多的金银器装饰中,推陈出新,大放异彩,从一个侧面充实了荷文化的内涵。例如:#&+(年在河北赞皇李希宗墓出土的东魏

(’%)/’)&年)莲花纹银碗,高%*),-,碗内底中央捶成一圆台,上饰一朵俏丽的荷花,花瓣肥硕丰满,瓣尖微上卷。其制作精致,是北朝时期金银细工中之莲银碗珍品;#&(&年在陕西咸阳市出土的唐代鸳鸯莲瓣纹金执壶,高!#*%,-,盖钮饰莲蕾状.出荷瓣花,下为双层仰莲瓣。钮周沿再饰覆莲瓣两周,其下饰)朵花瓣,颈间交接处饰覆莲瓣一周。从肩下腹用连珠花纹分隔为)部分:上部以)朵莲花为中心抱合蔓草纹,!、%部分饰鸳鸯和蔓草纹,底部饰%层仰莲纹,壶嘴亦饰仰莲瓣花朵。全壶图案突出荷花,构思巧妙,纹饰瑰丽,反映唐代工艺美术对荷花美的发挥;#&.!年陕西西安市韩森寨纬十街出土的唐代花鸟莲瓣纹高足银杯,高’*#,-,足呈覆莲瓣形,上腹錾出#"个莲瓣,每瓣内均饰花鸟纹。下腹亦錾出#"个莲瓣,每瓣内饰萱草纹,

整个造型像是一朵初开

!"

的荷花;#&’(年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地宫出土的唐代鎏金仰莲荷叶纹银碗,高’)*,碗壁为%重错叠的莲瓣,瓣尖形成口沿,圈足作翻卷荷叶状,外錾叶脉。全器造型优美,纹饰新颖,宛如一朵盛开的荷花。同时同地出土的还有唐文思院造鎏金朵带银熏炉和鎏金棒真身银菩萨(见彩页)莲花形盖钮,钮底镂刻莲瓣。薰炉高!&+,)*,一圈,瓣尖上翘,呈瓣状气孔,便于烟香外薰。盖面饰缠此炉系唐宫廷金银作坊枝莲一周,,朵荷花上各卧一龟。的产品,工匠将莲饰纹集中在显眼的炉盖上,以迎合帝双手捧着置放发愿王后妃爱莲的喜好。菩萨高%’+,)*,文的鎏金板荷叶形托盘,两腿左屈右跪于莲花台座上。每重’瓣。上两重莲莲座上部钵形,腹壁饰-重仰莲瓣,瓣内各饰一尊佛像,或手执莲蓬、或抚琴等。下饰’尊三

(真身)首六臂金刚。此菩萨像为供奉佛指舍利而制,做工讲究,精致瑰丽,是佛教、荷花一体的艺术珍品;#&("年在陕西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鸟兽纹莲

(见彩页)碗外壁捶成两层错叠的大瓣金碗.高,+/)*,型莲瓣,上层瓣内饰有珍禽异兽,下层瓣内饰卷曲的蔓草纹,在上层莲瓣之间的三角空间,饰各种飞鸟纹。全碗以莲瓣为题,饰纹富丽精美,是唐代金银工艺中采用荷花图案的杰作;与莲瓣金碗同期同地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盖中还有一罐一坛。罐是莲瓣纹提梁银罐,高!,+!)*,面略鼓,饰/瓣莲花纹。从罐口至罐底饰一排大型莲瓣花纹,图案布局合理,线条简洁大方,如此莲银罐,唐时通体鎏金,与亦少见。坛为鎏金仰莲座银坛,高##+%)*,坛相连的圆底座饰仰莲纹,以增强坛体的美感;#&’!年在江苏丹徒市丁卯桥唐代窖藏出土的銮金鱼龙戏珠银口径%-+,)*,盆中央图案以自盆,系盥洗器,高(+%)*,然水生环境为背景,创作想像的吉样物龙首鱼身生灵为主题。其间饰游鱼、荷花、飞鸟和蔓草纹,沿面饰瑞兽缠枝莲,整体像一幅水景画;#&’%年在江苏扬州市区出上

(图%),高’+!)*,大金珠径#+/)*,的唐代嵌宝金耳坠

中部为透空大金珠。用单丝或花丝编成(瓣宝装相对莲花形,造型优美,编制精细。以荷花饰金耳坠,显赫奢华,历代少见;#&’,年陕西临潼市原村庆山寺遗址塔基出土

高&+,)*;银椁长的唐佛教葬具金棺银椁,金棺长#-)*,高#-+,)*。金棺盖顶中央饰缠枝宝相莲花,银椁!#)*,

盖顶中央镶鎏金宝石莲花,花瓣为鎏金片,蕊片用白玉做成,用玛瑜珠为蕊心。造型精美,工艺绝伦,是佛教与荷花工艺品中的瑰宝

%%0

舟荡漾,小鸭游戏,并有鱼、鳖、螺及荷花等水生动植物。不难看出,塘里的荷花或是庄主留养的,或是栽培的,荷花已与稻谷、芋头、鱼、鸭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必要食品。

(图-),砖高同期出士的画像砖中,有一块弋射收获像砖宽-&)*,厚/)*。图像中部一横线,分上下两部,下-")*,

部收获,上部弋射。在弋射的一侧为湿地,荷花荷叶星散,水中游鱼可数,水面野鸭游乐,天上飞鸟疾飞。水边树下猎人,一张弓,一直立。这幅弋射图中的湿地荷花,无疑是野莲群落。但新都、德阳等地出土的彩莲画像砖,则表明到了南北朝时期,石汉时采莲已成为正规的农事活动1-0。

刻工艺在建筑上采用荷花作藻井图案的很多,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的藻井。也有用于石柱座,如#&//年在山西大同市石家寨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北魏雕龙伎长宽各%!)*,顶部作莲花形,周围乐石柱座,高#/+,)*,为行龙和海涛纹,造型优美,雕工精致。

出土的魏晋和唐代的以荷花饰纹的石刻佛像艺术,各地皆有之,本文从略。至于玉石荷文化,唐以前出土文物中少见。现举唐代有代表性的作品两例:其一,#&("年

(见压题图)陕西西安窖藏出土的刻花玉杯,高%+,)*,椭圆形,白色半透明。口和腹部琢成’口径#"2,+,)*,

个莲瓣形,俯视宛若盛开的白荷,造形别致,琢工精细。其二,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双凤纹玉佩,高/+%)*,宽

厚"+-)*,白色泛绿。此玉佩的主题系双凤立于-+’)*,

莲花之上,外环缠枝莲点缀,以成双成对的莲凤,象征吉祥如意1%0。

(!!#$!!!年)《芙蓉醮鼎图》之,"南北朝梁元帝

(据唐张彦远《历代名可能是我国最初的画荷之作

画记》载)

唐、五代也曾有过不少著名花鸟画家的荷花作品,可惜都已湮没。现传于世的最早荷花绘画,均出自南宋人之手。当今尚能见到千年古荷画,恐怕只有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了。诚然,敦煌壁画宗教色彩颇重,但可窥见古

(-!"2,%-代佛教艺术对荷花的渲染。试举几例:北魏年)中心绘的是两层莲瓣和一个莲蓬-!’窟西顶的平+,的图案,与四周几何图案线条内的人物花草相互衬托,

(,’#2/#’年)使整个平+美丽大方;隋代%&"窟北壁的(见压题图)伎乐天,画的主题是伎女乐天,飘逸潇洒。几朵荷花迎风相随,荷花在天空飞舞,似花非花,似鸟非

(约公元/世纪)鸟,颇具浪漫情调;%!&窟龛顶上的初唐(图,)骑龙仙人飞天,荷花、荷叶紧跟不舍,

共享遨游太

画像!从出土的东汉画像石、

砖中也见有田园景观里的荷花芳迹

例如:#&(,年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庄园画像石,高!+"#*,宽此图是汉代贵族养老时的生#+’*,活情景。下部左边为农田水利图,稻田、芋田间一奴持锄松土。与田毗连有水塘,设有水闸的堤分隔。塘里木

!"

图#

东汉・绿釉陶储水池

图!

唐・三彩陶鸳鸯枕

图%

唐・嵌宝金耳坠

中国园林!""#$%

饰金银器占很大比重。

中国荷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千年前的装饰工艺中的荷文化略(唐以后装饰工艺领域中的加探讨

荷文化将另文讨论),意在引起爱莲朋友对研究荷文化的兴趣。正值新世纪伊始,愿我们共同为弘扬中国荷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图&

东汉・弋射收获像砖

图*

唐・敦煌%!’

窟龛顶上的骑龙仙人飞天

(本文彩图仿自参考文献列举之,#+、,!+、,%+、,*+)

参考文献: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陶瓷卷,.+-上海辞

(上海)(香港)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上海辞

(上海)(香港)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0#’’*-,%+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金银玉石卷,.+-上

(上海)(香港)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北

京:文物出版社,#’’"-,*+敦煌文化研究所编-敦煌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

空之乐。同期,童子脚踏%!’窟西壁龛边系莲花童子画,

(约公元(世荷花,手持荷花,攀援向上,悠然自得;中唐(见彩纪)#&)窟北龛东壁画的盘足坐在荷花上的菩萨

页),神态祥和,他身后又被荷花、荷叶包围,喻佛国净土,犹如莲之不染污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从千年前的五代上朔至公元前荷花的美尽情地展现在陶瓷&"""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器、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以及壁画为载体的装饰工艺领域之中。随着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为荷花艺术造型和纹饰多样化提供了广阔天地。就一个侧面而言,使中国荷文化内涵变得丰富多彩。同时,荷花的善美风姿经过艺术加工后,又提高了各类载体的艺术价值。

荷花的花、蕾、莲蓬、荷叶、藕,不论是原始型的,还是抽象型的,无不美在其中。更何况它又是象征和平、吉祥、幸福、圣洁之花,方便自由构思创作,故而出现仰莲瓣、覆莲瓣、缠枝莲、宝相莲等艺术形象,以适应各种工艺对象用来装饰选用。从报道的各类出土文物中,采用瓶、壶、尊、铺、篮、罐、坛、树、盆、盘、荷花装饰的有*、

碗、杯、盏、台、架、炉、灯、箱、盒、匣、枕、洗、砚、塔、柱、各类品种像、俑、函、棺、椁、花、花熏、耳坠等等约&"类,不计其数。荷花的这种优势,增加了荷文化的魅力。

千年前的中国荷花工艺饰品,出土地区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诸省,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诸省,边远的甘肃、宁夏、内蒙、辽宁、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仅有少量分布。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国古代荷文化的发生、发展,必然与当时的社会进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有关,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或多或少可窥见荷花的风采。同时表明千年前荷花的自然分布遍及南北,普天之下,人多熟悉荷花、喜爱荷花,荷花美的形象深入人心。在繁多的工艺制品中,才创作出如此光彩的荷文化。

在历史长河中,荷文化装饰艺术发展的趋势和覆盖度,往往与不同时代的社会风气,经济基础和地理位置有关。譬如,东汉时期墓室建筑,以使用画像石、画像砖为时尚,荷花形象便出现在这类石和砖上。晋隋、南北朝时期佛教鼎盛,佛教与荷花关系密切,所以这个时期的各类工艺品,喜用荷花作装饰,尤其塑造佛菩萨更离不开荷花。中国封建社会以唐王朝最强大,京城长安是皇族和达官贵人的住地,附近出土的文物多珍品,其中莲

!"#$%&’%(#)*+)’%,-&).#(/0’"#-/#&1

)*203/#0’$"/0#,#4#3)(5’/)02(’

234567890

7456:9;?

26,’(53’7@=8A8AAC=89K>E8?LD?CMHLD?J8A>NN8>A8G9BN8?ND8’HG>9DFD9L88>ADF>H9BC=8O>J8BP?MQMDCMA8R8A9?G-S8L?A8C=8@>BEOF;B>HCF>BGC=8T9I8OFB>HC98H0C=8BC9?B>ACJ>HI8AFHND8B;G9G-@=89K>E8?LD?CMHLD?J8ABV88BH88B?BJ>A80A80E?DG0H9DI8AJ>A80W>G8>AC9BGVA9

AI9BEJ9C=>CD8>HC&"P9BGH>BG9BD>AE8I>A98CF-4DDP9BGH?LL?AKH?LD?CMHLD?J8ABV8MH8G>HC=8?V;W8BGAI9BE-@=8G8I8D?NK8BC?LQ=9B8H89BGMHCA9>D>BG>AACNA?I9G8H>D>AE8L98DGL?AD?;CMH>AC9K>E8>BGC8XCMA8G9I8AH9CF-&"""F8>A>E?0K?HCD?CMHLD?J8A>G?ABK8BCHK>9BDFCC=8K9GGD8>BGD?J8AA8>C9?B>AC9HC8GJ9C=C=8H?DN=9DD?C9?B0>BG8DH9CM>C9?B?LG9L;L8A8BCC9K8H-8#9:)(1,7C=8C9?B>AC[=9HC?;AF[>A

作者简介:张

薇$女$#’*%生$副教授$武汉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系主

(武汉&%""(!)任

(武汉&%""(()王其超$本会理事$本刊编委$中国荷花研究中心

中国园林!""#$%!"


相关内容

  • 文物保护与传承指南
    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利用) 一.形势与需求 ................................................................................................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工业设计史笔记
    工业设计史笔记 1.中国部分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 ...
  •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2
    第七讲 外国传统工艺美术 1.工艺美术民俗概述 2.中国工艺美术民俗 3.外国工艺美术民俗 口 典型案例 口 本章小结 口 关键概念 口 复习思考题 口 实训题 口 自测题 教学目的 认识工艺美术民俗是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发 ...
  •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颐和园所代表的明清园林建筑群特点 13级美术视觉传达2班 姓名:赖城娇 学号: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这一 ...
  • 工艺美术考题
    釉上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 ...
  • 中国昆虫文化 彩万志
    主讲人简介: 彩万志,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教授.1963年生.1993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北京农业大学工作.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昆虫学系主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科学普及委员会主任. 内容简介: 在我们 ...
  • 古代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新型材料应用研究
    古代木结构建筑修复中的新型材料应用研究 摘 要:中国的古典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结构形式 闻名于世,木结构建筑又作为古建筑的主流形式发展并保存至今. 然而木材作为生物材料,在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作用下,易发生变 形.腐蚀甚至破坏,故对 ...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及产品设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从思想到形态有很多值得我们传承的地方.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 用到电子产品的具体设计中,会使消费者有文化认同感,同时会使外观更加亲切雅致.本课 题具体应用是家用电脑外观设计. 首先,本文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 继往开来的百年中国法制史学
    总第124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GeneralNo.1232012年9月JournalofGa酗uI璐tituteofPoliti姐lScienceandLawSep.,2012 继往开来的百年中国法制史学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