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重点汇总 - 范文中心

醉翁亭记重点汇总

11/22

醉翁亭记复习纲要

一、基本知识 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阅读探究

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2

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奠定感情基调。

8 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

9以简短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10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1 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12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乐,强调了“乐亦无穷”。

13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

14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15“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

16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

17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18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

19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0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滁州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

21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22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23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

24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出了太守之乐。

25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

26“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1(2(3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27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延伸

28、作者的“醉翁之意”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联系写作背景,和范仲淹进行比较分析。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对此,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29、本文的句子是如何骈散结合的? 答:本文大量运用了骈偶句。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与《岳阳楼记》不同的是,本文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21个“也”字,25个“而”字,把诗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具有散文的韵味。这样骈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 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相关内容

  • 11.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修辞手法的古诗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在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1.比喻 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比喻的作用为可以化未知为已 ...
  •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7.岳阳楼记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并能运用. 3.能准确地说出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能熟练运用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文言词汇. 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背诵全 ...
  • [放鹤亭记]学案(附答案)
    10  <放鹤亭记>学案 编写  :李会霞  张晓娟 [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章内容. 2.学生从了解苏轼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重难点提示] 1,虽然本册书为选修,但是文言文的学习重在 ...
  •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篇目重点常考语句汇编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篇目重点常考语句汇编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曹操)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
  • 单元六试卷答案
    八年级下语文单元六综合练习答案 1.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hu án g )泉而茗者(mín g )飞沙走砾(l ì)布衾(qīn )伛偻提携(yǔl ǔ)髻hu án (鬟) ...... 饮少zh ã(辄)醉 横无 ...
  • 初中语文重点篇目分布
    重点篇目 现代文 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宗璞 风筝--鲁迅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最后一课--都德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背影--朱自清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鲁迅 九年级下册:那树--王 ...
  • [醉翁亭记]默写及答案
    <醉翁亭记>学习指导 一. 文学常识 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或<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书,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2.你知道欧阳修为什么自 ...
  • 琅琊山醉翁亭游记
    初闻琅琊山还是看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文中"林壑尤美,有亭翼然"等内容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成为我对琅琊山和醉翁亭的初始认知.而最近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又把我这潜藏内心的认知撩拨出来并激变为迫切行游的渴求.于是一个深秋 ...
  • [别滁][[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传]综合阅读及答案
    (一) 别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八月贬为滁州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二)< ...
  • 上海市文言文中考篇目文学常识复习表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是运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复杂为简明,表述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运用比喻说理,首先要找准比喻与道理的契合点:其次,比喻要力求新颖 56. 词语的语体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