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 范文中心

初一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03/19

初一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长度,体积,温度,质量,时间

测量内容 仪器 单位 换算关系

长度 刻度尺(米尺) 米(m)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米=106微米=109纳米

体积 刻度尺(米尺)、

量筒、量杯 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品质 天平(托盘天平) 千克(kg) 1千克=1000克

时间 钟、表(机械停表) 秒(s) 1小时=60分=3600秒

温度 温度计 摄氏度(℃ )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P6

2.在实验时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

正确 记录 实验现象和 所测数据,并进行分析,作出 结论。

3.单凭人体感官对事物做出的判断是 有局限性的 。 4.测量是 P10页

5.长度的单位是 米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立方米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 升和毫升 。

6.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7.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重,P11页) 图1-19(读数)

8.实验室测量液体体积用 量筒 或 量杯 ,读数时视线应与 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 相平 (俯视和仰视的结果)

9.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P13页,排水法)

●10.在使用一把刻度尺前先要找到它的a零刻度线 、b测量范围(最大刻度、量程)、c最小刻度

什么叫温度?

11.物体的 冷热程度 称为温度。 12.原理: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温度计的结构有哪些?(玻璃泡、玻璃管、刻度) 14.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P16

15.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是0℃, 沸水 的温度是100℃。

16.你所知道的温度计种类有 P16页

17.定义:质量是用来表示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18.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 决定的,它不随 温度 、 位置 、 形状 、 状态 的变化而改变。

19.实验室测质量的仪器是 托盘天平 ,它的结构有哪些?P19页

●20.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重,P21页) 21.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P21页

22.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概念。P25页 23.掌握机械停表的读

数方法。(理解)

24.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探究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和评价——交流和讨论。 P28

第二章

1、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否有应激性、能否生长、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繁殖、能否呼吸、是否进行物质交换等。

2、 植物与动物的主要区别:(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动物—直接摄取食物;植物—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 (动物)分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由于分类的依据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4、 鱼、鸟、人等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条 脊柱 ,它是有许多块脊椎骨 组成,称为 脊椎动物 。

5、 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6、 鱼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37页

7、 青蛙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受精卵 、 蝌蚪 、 幼蛙 、 成蛙 。

8、 两栖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38页)他们利用 肺 和 皮

肤 呼吸。

9、 爬行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39页)鸟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P40页)

10、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点是体温恒定,哺乳动物特有的特点是全身被毛、胎生、哺乳

11、 脊椎动物五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3页)

12、 无脊椎动物各类动物的代表动物名称及分类标准和结果。(P44页)

13、 昆虫体内没有 骨骼 ,但体外有 保护 作用的 外骨骼 ,身体分成了三部分是 头、胸、 腹 ,有 三 对足, 两 对翅。

14、 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的区别: 有无种子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

15、 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是 被子植物 ,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是 哺乳动物 。

16、 蕨类植物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器官? (P49页)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器官?

藻类植物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器官?

17、 无种子植物三大类的代表植物名称。(P49页)

18、 植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所有生物的分类标准及分类结果。(P50页)

19、 罗伯特。胡克 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 细胞壁 ,它的大小一般是 一到几十微米 。

20、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56页)

(能表述并判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重点)

21、 施莱登 和 施旺 提出了细胞学说,它的主要内容是: (P57页)

22、 细胞分裂时,母细胞核内会出现 染色体 ,最后它会 平均分配 到两个子细胞中。

23、 细胞分裂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细胞分化?(P59页,已记录)

24单细胞生物特点: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 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25、衣藻是单细胞 植物 ,草履虫是单细胞 动物 ,它们的各个结构的名称?P60、61页

26、大量细菌繁殖在一起所形成的细菌团,叫 菌落 ;

27、细菌的大小与一般细胞相比要 小(很多) ;它要依靠 现成的有机物 生活;它没有 叶绿体 ,没有 摄食结构 ,还因为没有 细胞核 ,被称为 原核 生物。

28、细菌的分类:细菌有哪些结构?(P62页)根据细菌形态可分成 球菌 、 杆菌 、 螺旋菌

29、 动物 、 植物 、 真菌 是属于真核生物,那是因为它们的

细胞里 都有细胞核

30、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食用菌等,食用菌又有 P64页

31、食物的保存方法有 干藏法 、 冷藏法 、 真空保存法 、 加热法

32、组织的概念?(P66页,注意细胞群与菌落的区别)

33、皮肤中有感受触摸的 触觉小体 ,反应冷感的 冷敏小体 ,反应热感的 热敏小体 ,反应痛感的 神经末梢 。

34、 由多中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称为器官。

35、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有 根、茎、叶 ,生殖器官有 花、果实种子 。

36、消化器官分成两大类,分别是 消化管 和 消化腺 (分别有哪些?P71页)

37、讲述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各个消化器官是如何工作的?(P72页)

38、人体八大系统名称?(P73页)

39、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人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40、生物具有 适应 性和 多样 性

41、为什么说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意义的?(P77页,二,三两段)

42、植物的基本组织(重)

组织名称 功能 特点 分

保护组织 保护 透明、无叶绿体,排列紧密 (扁平)的表皮细胞

营养组织 制造、储存营养物质 有叶绿体 叶肉细胞

机械组织 支撑、保护

分生组织 分裂产生新细胞 根、茎等的顶端

输导组织 输送物质 输送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叶制造的有机物 叶脉

43、基本组织(重)

组织名人体四大称 功能 特点 分布

上皮组织 重要是保护,其次是吸收和分泌物质 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 皮肤、内脏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结缔组织 运输、支持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分布广,形态多 血液、软骨、肌腱等

肌肉组织 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 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人体四肢、躯干,体内心脏、胃、肠

神经组织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神经细胞 脑、脊髓、神经

44、显微镜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重)

第三章

1、“铅笔在篮球和木版上的移动”实验铅笔头在篮球和木版上

的位置分别是怎么样变化的?有什么不同?(类似帆船在海洋中远去及远来)

2、 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球体。赤道半径 6378 千米,两极半径 6357 千米

(差 21 千米),仅差0.33%。所以看上去象个圆形。赤道周长约 4万 千米。

★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①哥伦布,麦哲伦等著名航海家的

环球航行及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等。②站的高,看的

远③远去的船,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④月食现象

3、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赤道的定义(P84页);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 互相垂直 ;赤道与南、北两极的位置关系 距离相等 ;

4、形状:经线 半圆形 ,纬线 圆形 ;任何物体可以用 经

纬网 来确定它的位置。

回归线 (南、北纬)23.5 度,极圈 (南、北纬)66.5 度;中、低、高纬度的分界:以30和60纬线划分(P86页)

5、讲述意义:①0°经线: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的经线);②0°纬线:赤道;③20°W,160°E

经线:规定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化为东西

两半球(同步练习36页)

6、地图定义;地图类型;(P86、87页)地图三要素(比例

尺、方向、图例);

oo

7、分清什么是大比例尺地图,什么是小比例尺地图(P89页)(大比例尺地图实地面积更 小 ,内容更 详细 );各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地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 )地图上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经纬网定向法:最精确 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有指向标,指向正北 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8、太阳是 气 体星球;太阳直径约 140万千米 ,是地球的约 110 倍,日地平均距离约 1.5亿千米 ;中心温度达 1500万℃ ,表面温度约 6000℃ 。

9、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4万千米 ,日地距离与它相比是 400倍 ;月球直径约 3476千米 ,是太阳直径的 1/400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 1/49 ,月球品质为地球的 1/81 。

10、太阳表面有(有内到外) 光球层 、 色球层 、 日冕层 三层;

★ 常见太阳活动有

太阳黑子 (光球层)、 耀斑 (色球层)、 日珥 (色球层)、 太阳风 (日冕层)。括号内填所在层次

11、太阳活动强弱标志: 太阳黑子的多少与大小 ;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耀斑

1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活动周期约11年 多:峰年 少:谷年;周期计

算方法。(作业本45页第8题)

1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风——影响短波通讯;太阳黑子、耀斑——紫外线增强;扰乱磁场,使指南针不能指南;危及星际航行;两极出现极光;洪涝灾害与它有一定的关系。

14、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15、月球看上去和太阳差不多大小的原因: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很多 ;月球表面明亮部分是: 山脉、高原 ,阴暗部分是: 平原,低地 ;环形山成因: 陨石撞击 。

16、月球表面没有 空气 ,没有 水 ,也没有 生命 ,布满了 环形山 ;

17、课本图3-21:在月球表面:①质量和重量分别怎么变化?原因是什么?②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大气层③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空气④还导致了什么结果? 陨石撞击 (P96页)

18、星座的定义: (P98页) ;

古代希腊人把天空分成 48 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天空分成 二十八宿 ,现在国际把天空分

成 88 个区域,即 88 个星座。

19、北极星在 小熊座 ,织女星在 天琴座 ,牛郎星在 天鹰座 ,天狼星在 大犬座 ,

北斗星在 大熊座 (填星座)

20在星空中寻找北极星的方法:(P100页) 把北斗七星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找到北极星

21、北斗星斗柄朝东是 春季 ,北斗星斗柄朝西是 秋季 ,北斗星斗柄朝南是 夏季 ,北斗星斗柄朝北是 冬季 (填季节) 、 ★ 根据北斗星判断季节

简单掌握要决: 东南西北、春夏秋冬 。

22、星图定义(P100页) ;星图要举过头顶,并上北下南的看的原因是 星图上的东西方位和地表上的东西方位相反

(左东右西)

23、月相的定义 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

月相形成原理:① 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② 月球绕地球转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

月相形成规律:(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24、月相形状,主要是上、下弦月的图形(重、难)

25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的原因: 月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基本一致 。

26、朔望月的周期是 29.53天 :朔是农历月 初一 ,望是农历月 十五或十六 。

27、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农历日期及当晚月相。(作业本第五节第四题)

28、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 遮掩 的现象叫 日食 ;它的形成原理是: (P107页)

29、 (P107页) 叫月食;它的形成原理是:由于地球遮蔽太阳光,使地球背光一侧形成了长长的阴影区,当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向太阳的一侧时,月球被地球的阴影所遮蔽,发生了月食。

30、发生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应处于怎么样的位置?(日——月——地)

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应处于怎么样的位置?(日——地——月)

31、日食在农历 初一 (月相为 新月 )可能发生,月食在农历 十五或十六 (月相为 满月 )可能发生;日食和月食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P108页)

32、日食过程是: 从日轮西缘开始,东缘结束 ;月食过程是 月面先亏于东缘,后复原于西缘

33、地球上能观察到日食和月食的地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能观测到月食的范围大,(将近半个地球),因为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就有月食,而地球的阴影区比较大;能

观测到日食的范围小,因为仅仅是月球在地球表面的狭长的阴影区内才能观测到。)

34、作业本52页第4题:理解。

35、太阳系成员有: 太阳、九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九大行星名称及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36、彗星是由 岩石的碎片 、 固体微粒 、 水结冰 组成的; 最著名的彗星是: 哈雷彗星 ,它的周期是 76年 。下次是 2062 年回归地球

37、什么是流星现象?陨星?(P115页)陨星包括 陨石 和陨铁。

38、银河系由 众多恒星 和 星际物质 组成。它的形状是: 螺旋状结构,中间厚,周围薄 ;人类观测到的最远天体距离地球约 150亿光年 。

39、宇宙中各个级别的结构层次: 地球—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宇宙

第四章

1、 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 叫做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 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 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 吸收 热量。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A 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B 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A 熔点 和B 凝固点 是相同的。

4、萘的熔点是 80℃ ,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 48℃ 。水的熔点是 0℃

5、在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 逐渐上升 ,固态;熔化时温度 保持不变 ,状态为 固液共存 ;熔化后温度 逐渐上升 ,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6、蒸发是在 任何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 一定 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是在液体 表面 进行的,沸腾是在 液体表面和内部 进行的。(填部位)

7、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P126页) 、 、 。

8、蒸发时,液体的温度 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了后回到室温)

9、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10、液化的方法有: 降温 、 加压(压缩气体体积) 。

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 空隙 ;分子处于不停的 运动 之中。

12、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空隙的大小(水例外)和扩散速度的快慢。(P139、140页)

13、什么是扩散?(P140页)

14、扩散现象能说明:一是分子之间存在 空隙 ,二是 分子处于不停的 运动 之中;

1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温度 有关,物体的 温度 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16、①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②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

③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④某些物质在水中可能不能溶解,但可能在另一些物质中溶解;

⑤气体也能溶解在水中,但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17、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 溶解时,有的物质溶解温度会升高,要放出热量;有的物质溶解时温度会降低,要吸收热量。

18、酸性和碱性是物质的两种性质。具有 具有 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具有 碱性 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强酸和强碱一样都有 强腐蚀性

19、常见的(含有)酸性物质:硫酸、盐酸、硝酸、醋、(多种水果);

常见的(含有)碱性物质:烧碱(氢氧化纳)、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氨水、小苏打、纯碱、各种洗涤剂。

20、浓硫酸的腐蚀性可以使白纸变黑;某些碱性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21、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2、如何使用PH试纸?PH的数值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 0—14 ;PH值越低, 酸性越强 ;PH值越高, 碱性 ,PH值等于7的物质 呈中性 。

2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4、只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物理性质 。

25、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P155页

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26、注意体会并理解变化与性质的不同及性质的表达方式。

27、物质状态及热量变化图(重点)

第二十四题选择题答案

是偏大

假设你秤量1KG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端,左端放标示为1KG的砝码,这样的话天平肯定偏向秤量物体,因为砝码磨损,那要天平平衡就要再加砝码, 而测量值就是砝码标示值的总和,那么这个总和就肯定大于1KG

所以测量值就大于实际值

显微镜复习:

一、显微镜结构:

1、 与物象放大有关的部分是目镜和武物镜

2、 为适量光线进入视野,应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

3、 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用鸦片夹固定。

4、 调节幅度达的用粗重焦螺旋,幅度小的用细准焦螺旋。(向后转动,镜

筒上升,反之下降)

此外,有镜筒、镜臂、镜座

二、使用步骤:

1、 取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置于身体前略偏左的地方,并安装好

目镜和物镜。

2、 对光: ①用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②调节遮光器,选取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反光镜对准光源,直至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光线强----平面镜

光线弱-----凹面镜

故障分析:某同学对光时,已将物镜、目镜和通光孔处于同一

直线上,但还是不能看见明亮的视野

原因:①遮光器上的光圈没对准通光孔,阻挡了光线的通路

措施:将光圈正对通光孔

②光圈过小,光线太弱

调大光圈 选择亮的光源

③反光镜的角度不合适

将反光镜转到合适的位置

3、 观察:(1)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标本正对通光孔中

(2)从侧面看物镜,让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用错准焦螺旋)

(目的:防止物镜碰到载玻片造成破坏)

(3)左眼注视目镜,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象

(4)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规律:①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 物镜的放大倍数

②放大倍数越大,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个数越少,视野越暗 ③物象呈倒像(上下颠倒 左右相反 )

ⅰ观察某装片时,若要使物象往左上方移动,应该向右下方移动装片

ⅱ若物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象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④观察时:

ⅰ细胞有流动现象---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液体—植物 水

动物 0.9%的生理盐水

ⅱ装片中有气泡---重新盖盖玻片,将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液体,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下。(视野中有黑色圆圈,是气泡太多)

⑤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贴着细胞壁,无法观察到

⑥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操作顺序:

1、 取载玻片滴一滴清水

2、 用解剖刀在洋葱内表皮上切一块边长为10cm左右的小方块

3、 用镊子撕下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开

4、 用镊子取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靠近清水,然后将另一侧慢慢放

下,盖在洋葱表皮上。

5、 若需要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红墨水或碘酒,用吸水纸在另一

侧吸水。

三、典型例题:

1、 在显微镜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壁和细胞核,但看不清野泡该

如何操作?

分析:液泡无色,视野太亮,无法看到

操作:将反光镜右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2、 把显微镜轻轻移动就看不清物象的原因是:射入的光线发生了变化 3、

方法:将装片往左上方移动 方法: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

调节细准焦螺旋

4、 观察时细胞结构不清楚:

可能:洋葱表皮撕得太厚

洋葱表皮未在玻片上展平,造成折叠现象 未染色

刮取的细胞数目太少

刮取的细胞,涂抹不均匀

5、 如果要让视野中模糊的细胞变清晰,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若视野太暗,可以增大光圈或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6、 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方法: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距观察—绘图 7、 切片厚薄不均会引起一部分清晰一部分模糊

装片 涂片 切片


相关内容

  • 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一.秦朝的统一 秦朝中央集权的内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皇帝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一切大事,都由皇帝裁决. 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三公下设九卿,分管中央具体事务. 郡县 ...
  • 初一上册地理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平均半径6 ...
  • 智航教育英语一对一辅导计划
    智航教育 英语辅导方案 学 校: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年 级:____________________ 授 课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 ...
  • 初一上册生物导学案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举例说明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2.初步学会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3.能举例说明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重点难点]重点: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难点: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一.预习案(Prev ...
  • 初一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知识点归纳
    王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初一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 1.正数:像小学学过的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正数负数的判 ...
  •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重点字词积累 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人皆吊之: 其邻人之父亦云: 下车引之: 2.以: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可以为师矣: 以数万计: 此独以跛之故: 仁以为己任: 3.而:忽有庞 ...
  • 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式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精选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式,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三.整式的运算1.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
  • 初一人教版地理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本节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用时为 ...
  •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必备作文
    外研版初一(上)必背范文 初一(上) Module 1向别人介绍自己 My name is Li Hua. I am a student and I am twelve years old. I am from China and I am ...
  • 20**年-20**年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2015-2016上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一.教情.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共有四单元二十二课的内容,第一单元重点讲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重点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三单元重点讲统一国家的建立,第四单元重点讲政权分立与民族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