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摩崖石刻书法 - 范文中心

泰山摩崖石刻书法

04/12

泰山摩崖石刻书法纵览

泰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郭沫若曾经说过“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泰山石刻就是这部文化史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山石刻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

泰山石刻源远流第,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泰山石刻现存1800余处,其中碑碣800余块,摩崖石刻1000余处,大体分布为岱庙157块,岱麓215处,登山东路576处,岱顶258处,岱西80余处,岱阴44处,灵岩寺400余处,神通寺100余处。

石刻主要包括历代帝王封禅告祭文,寺庙创建重修记,石经墓铭,颂岱诗文,题景及楹联等5类,大部是自然石刻。其文字:既有洋洋数千言的长篇巨制,也有一字之惊,既有帝王御言,也有黔黎之说。其形式 既有雄伟高大的“万丈碑”,也有盈尺小碣,既有龟遗失螭首、精雕细磨之作,也有粗犷片石之刻,其书法艺术,既有真草隶篆,也有四体揉融,既有如斗大字,也有蝇头小楷,既有古拙若痴者,也有龙飞凤舞者,既有大家之手,也有石匠之书。真乃瑰丽多姿,把泰山半点得更加庄严典雅,无愧为最壮观的“中国天然书法展览”。历代游人谁不为之流连忘返,赞叹无穷。

泰山石刻,根据其用途、目的、手段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门类。一是碑碣石刻。即在石碑石碣上刻有文字、花纹,如秦始皇及秦二世所立的《泰山刻石》等。二是画像石刻。就是在墓室和石祠堂的四壁石块上,用阴线刻、浅浮雕等雕刻技法,镌刻出人物、车马、屋宇等生活画面及神仙灵异、奇禽怪兽等,如建于一世纪时期的长清县孝堂山上传说为汉代孝子郭巨的墓祠。三是佛教造像石刻。大都刻于石龛、石窟之中,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等,也有佛教故事或供养人的造像。如泰山周围所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造像及其题记等。四是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图画或文字。这类的石刻在泰山及其周围留存遗迹非常多,著名的有刻于南北朝时期的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约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隶书,原有2500多字,现尚存1067个。字大达半米,笔力刚健有力,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宝。此外还有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由唐玄宗御制御书的《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等。五是典籍石刻。如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部溪流中大石坪上刻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金刚经》等。六是墓志墓塔铭石刻。主要镌刻死者生平、德行和所任官职等内容,泰山周围留存有大量汉代以后官员和名僧的墓碑和塔铭,如《房彦谦碑》,此碑记载了房玄龄之父徐州都督房彦谦的生平和德行,由虞世南撰文,欧阳询楷书。七是题咏石刻。泰山及其周围,历代皇帝和文人名士如苏轼、蔡京、康熙、乾隆等留下的题字题诗数量众多,仅乾隆皇帝就在泰山及其周围留下了几十首御制题诗。八是建筑石刻。泰山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动物,浮雕的人物、车马、屋宇、禽兽等图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有哲学、文学、史学、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同时,泰山石刻中的汉画像石,反映出汉代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又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集中体现。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2001年06月25日,泰山石刻作为北齐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拨地通天,擎天捧日,名扬天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泰山固有的价值,许多专家,学者已有较完整的论述,人们对它也有了深刻而美好的认识,集众家之说,泰山景观形象之雄伟、自然山体之宏大、山脉历史之悠久,民族文化之灿烂、赋含精神之崇高,以至自古以来,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视泰山是至高无上的,这不令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就世界范围内的名山大川中也属罕见。


相关内容

  • 泰山石刻文化[1]
    泰山石刻的源流与现状 屹立于中国东方的泰山,参穹灵秀,形势巍然,在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不断渗透和渲染下,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缩影.其山体之博大,景象之雄伟,精神之崇高,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内涵之丰富,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历来是至 ...
  • 驴友发现数处神秘摩崖石刻 传说为朱元璋藏宝图|朱元璋|摩崖石刻
    驴友发现数处神秘摩崖石刻 传说为朱元璋藏宝图 2014年10月28日 09:44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朱浙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最近,在金华婺城区雅畈镇和安村附近山崖上,有驴友发现了数处神秘摩崖石刻,大大小小的文字, ...
  • 我国石窟水害及其治理研究
    石窟水害及其治理研究 摘要:水的危害是影响石窟文物长期存留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于水对石窟文物危害重大,病害成因复杂.防治难度较大,目前石窟水害防治已经成为石窟文物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水对石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石窟水害治理的研究 ...
  • 深山修行处--走遍苏州之41
    太湖的边上有一座弹山,弹山的山腰里有一处世外修行处,那就是石嵝庵.20年前我曾经来过石嵝庵,那是因为在公路对面的潭山疗养院学习,顺道进了石嵝庵.如今见到黄墙依然,破旧一辙,时间恍惚停留在过去.石嵝庵又叫石嵝精舍,据说1349年江南名僧万峰和 ...
  • 武夷山水双世遗 文档 (2)
    第一单元 绿色海西 武夷山水双世遗 教学设计一:图片展示与解说结合教学 教材分析: <武夷山水双世遗>内容丰富,可讲的知识很多,水色山像.雾形云影.摩崖石刻.珍奇物种,悠久历史.奇特地理.美丽传说.历代名家及当代建设的成就,有如 ...
  • 读泰山石阶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拿泰山作比较,泰山只是一种标志,却显示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神话传说,到帝王封禅:从"有眼不识泰山",到"泰山北斗&qu ...
  • 有岩曰清水
    扪萝直上最高峰,遥听僧堂已晚钟. 石壁峻增无鸟到,洞门幽窈有云封. 一泓清水流千古,四望苍山叠万重. 自是胜游天不靳,故叫明月挂高松. 这是明代进士.晋江人庄国祯游清水岩后留下的题咏――<题清水岩>.与之同游的还有晋江林云程.黄 ...
  • 渭河源景区简介
    渭河源景区简介 渭河源景区位于渭源县城南25公里,距兰州省会城市160公里.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处大兰州经济圈,区位优势突出.渭河发源于渭源县城西南的鸟鼠山系的渭河源景区,渭源境内长50公里.整个景区植被茂盛.绿草如茵,步移而景换,时而山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变质岩石学
    变质岩石学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既决定于原岩性质,还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强度密切相关,因此变质岩具有自己的矿物成分特点,又和火成岩.沉积岩有一定联系,且比它们更复杂多样.主要造岩矿物在三大类岩石中分布情况列入下表: 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