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近五年高考题(全国卷) - 范文中心

圆锥曲线近五年高考题(全国卷)

07/17

x2y2

4.已知双曲线2-=1(a>0)的离心率为2,则a= a3

A. 2

2 B. 6 2

0 C. 5 2 D. 1 10.已知抛物线C:y=x的焦点为F,A

A. 1 B. 2 C. 4 D. 8 (x,y)是C上一点,AF=5,则xx4000=( )

20.已知点P(2,2),圆C:x+y-8y=0,过点P的动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线段22

AB的中点为M,O为坐标原点.

(1)求M的轨迹方程;

(2)当OP=OM时,求l的方程及∆POM的面积

(10)设F为抛物线C:y2=3x的焦点,过F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于C于A,B两点,则AB=

(A

) (B)6 (C)12 (D

)3

(12)设点M(x0,1),若在圆O:x2+y2=1上存在点N,使得∠OMN=45°,则x0的取值范围是

⎡11⎤ (A)[-1,1] (B)⎢-⎥ (C

)⎡ (D)

⎣⎣22⎦⎡- ⎢⎣22⎦

x2y2

20.设F1 ,F2分别是椭圆C:2+2=1(a>b>0)的左,右焦点,M是C上一ab

点且MF2与x轴垂直,直线MF1与C的另一个交点为N。

3(I)若直线MN的斜率为,求C的离心率; 4

(II)若直线MN在y轴上的截距为2且|MN|=5|F1N|,求a,b。

x2y24.已知双曲线C:2-2=1(a>0,b>0)

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b111±x±x±x

A.y=4 B.y=3 C.y=2 D.y=±x

8.O为坐标原点,F为抛物线C:y=的焦点,P为C上一点,若|PF|

=则△POF的面积为( ). 2

A.2 B

..4

222221.已知圆M:(x+1)+y=1,圆N:(x-1)+y=9,动圆P与圆M外切并且与圆N内切,

圆心P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的方程;

(2)l是与圆P,圆M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当圆P的半径最长时,求|AB|.

x2y2

5、设椭圆C:2+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C上的点,ab

PF2⊥F1F2,∠PF1F2=30,则C的离心率为( )

(A

11(B) (C) (D

3210、设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l过F且与C交于A,B两点。若|AF|=3|BF|,则l的方程为( )

(A)y=x-1或y=-x+! (B

)y=x-

1)或y=x-1) x-

1)或y=-x-1) 22(C

)yx-

1)或y=x-1) (D

)y=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P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y轴上截得线

段长为

(Ⅰ)求圆心P的轨迹方程;

(Ⅱ)若P点到直线y=

x的距离为

,求圆P的方程。 2

(4)设F是椭圆E:x2

ay2

b1(a>b>0)的左、右焦点,P为直线x=3a1、F22上一点,△F1PF2是底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则E的离心率为( )

(A)12 (B)23 (C)344 (D5(10)等轴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C与抛物线y2=16x的准线交于A,B两点,3,则C的实轴长为

(A2 (B)2 (C)4 (D)8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抛物线C:x2=2py(p>0)的焦点为F,准线为l,A为C上一点,已知以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F交l于B,D两点。

(I)若∠BFD=90°,△ABD的面积为42,求p的值及圆F的方程;

(II)若A,B,F三点在同一直线m上,直线n与m平行,且n与C只有一个公共点,求坐标原点到m,n距离的比值。

x2y2

+=1的离心率为 4.椭圆168

A.11 B. C

. D

. 3232

|AB|=12,9.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

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A.18 B.24 C. 36 D. 48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y=x2-6x+1与坐标轴的交点都在圆C上.

(I)求圆C的方程; (II)若圆C与直线x-y+a=0交于A,B两点,且OA⊥OB,求a的值.

(5)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经过点(4,-2),则它的离心率为

(A

(B

(C

(D

(13)圆心在原点且与直线x+y-2=0相切的圆的方程为 。

y2

(20)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

相交于A、B两点,且AF2,AB,BF2成等差数列。 (Ⅰ)求AB

(Ⅱ)若直线l的斜率为1,求b的值。

2010(全国卷1)

22PF2=600,(8)已知F1、F2为双曲线C:x-y=1的左、右焦点,点P在C上,∠F1

|PF1||PF2|=

(A)2 (B)4 (C) 6 (D) 8

(11)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B为两切点,那么PA∙PB的最小值为

(A) -4

-3

-4+

-3+

B是短轴的一个端点,(16)已知F是椭圆C的一个焦点,线段BF的延长线交C于点D, 且

BF=2FD,则C的离心率为(22)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过点K(-1,0)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在直线BD上; (Ⅱ)设FAFB=

→→8,求∆BDK的内切圆M的方程 . 9

2010(全国卷2)2 y2x(12)已知椭圆C:+2=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斜率k(k>0)2ba2B亮点,若AF=3FB,则k= 的直线与C相交于A、

(A)1 (B)2 (C) (D)2

(15)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为l,过M

(1,0)l相交于点A,与C的一个交点为B,若AM=MB, 则p= .

(16)已知球O的半径为4,圆M与圆N为该球的两个小圆,AB为圆M与圆N的公共弦,AB=4.若OM=ON=3,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

(22)(本小题满分12分)

x2y2

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2-2=1(a>0,b>0)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ab

点为M(1,3)

(Ⅰ)求C的离心率;

(Ⅱ)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DF∙BF=17,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相关内容

  •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第二章 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I 第一节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2009年高考题 1. (2009全国卷Ⅰ理)函数f (x ) 的定义域为R ,若f (x +1) 与f (x -1) 都是奇函数,则( ) A. f (x ) 是偶函数 B.f (x ...
  • 历年名词性从句真题文档
    am afraid he 's more of a talker than a doer, which is ______ he never finishes anything. B. when C. where D. why of ___ ...
  • 揣摩历年考题
    揣摩历年考题 研究高考考点 分析优秀答卷 注重练笔实践 高考语文记叙文写作复习四步法 黄云辉 记叙文写作是中学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叙述.描写能力的具体体现,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高三后期,应当如何进行记叙文写作复习呢?从&q ...
  • 仿写句子方法综合070411
    仿写句子技巧综合 4/11/2007 考察能力 一.思维角度:1.联想能力:相关或相反联想.2.想象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3.迁移能力: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格言警句.俗语俚语歇后语.文学文化常识.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4.思辩能力:从日常生活 ...
  • 函数历年高考题
    函数历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2 1.(2002年)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的是①f(x)=x+2 ②f(x)=x,x∈(-1,] 1 2 x③ f(x)=0④f(x)=(1 ( ) -2⑥xf(x)=cos-x)(1+)x⑤f(x)=x A.②③ ...
  • 地理计算方法与技巧
    综合专题复习⑵ 地理计算方法与技巧 姜张木/浙江省上虞中学 312300 一.考核方向 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用地理数据说明地理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
  • 20XX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
    2011年全国高考各地作文题一览 全国卷一2011高考语文作文:期待长大 以"期待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全国卷二2011高考语文作文:代买彩票 有关于代买彩票,结果中奖530万,奖金应该怎么分?多数人 ...
  •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西方经济学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Economics 课程编号:XJ01505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8学时 总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季或秋季 参考教材:<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