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英大使现场回击挑事日本人 他还拥有如此彪悍的人生 - 范文中心

驻英大使现场回击挑事日本人 他还拥有如此彪悍的人生

12/14

2016-08-04 17:44 凤凰资讯 边驿卒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演讲后回答观众问题

7月25日,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发表演讲后,一位来自日本驻英使馆的工作人员大谈所谓“尖阁列岛”问题,无礼评论“中国似乎在操纵历史议题,而且有些过分。”

刘晓明对他说:你应该向皇研所申请演讲。今天是中国大使在发表演讲,你的问题是什么?

这位日本工作人员又转到南海:“我想问中方为什么不设定完成“南海行为准则(COC)”谈判的具体日期?请你明确说明这一日期是什么时候。”

刘晓明回应道:“我认为你没有资格提这个要求,因为日本并非COC谈判当事国。你要求中方设定结束谈判的日期,这很过分,而且充满了傲慢。COC谈判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谈判,日本却急着要定谈判结束日期,岂有此理?

接下来刘晓明还是耐心回答:COC谈判非常复杂,涉及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共同关切。中方已就积极推进谈判做出庄重承诺,也希望尽早达成协议。但中国要与东盟国家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我们不会人为设定日期。”

末了,刘晓明大使也不忘在钓鱼岛问题上回击:钓鱼岛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日本用战争手段从中国窃取的。“窃取”这个词不是我首创的,而是在中美英三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中明确阐明的。

不得不承认,刘晓明答问全文中,这样有理有利有节的精彩内容还有不少。

刘晓明的图片有相当部分都是在接受采访

作为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媒体上非常知名,之前他将日本军国主义比作伏地魔,与日本大使当面交锋,还曾经舌战BBC犀利主播……

其实,自2010年出任中国驻英大使以来,刘晓明就频频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太阳报》等英国主流媒体上亮相。

对于如何在国际上表达中国立场,刘晓明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说用“本土化”的表达能够激发更多共鸣。

这位常常“语出惊人”的外交官是什么来历?

在非洲见证坦赞铁路通车 “美国通”专职对美外交23年

刘晓明祖籍广东,1956年出生在辽宁。在辽宁,刘晓明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1974年,年仅18岁的刘晓明从大连外国语大学(时系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

刘晓明(左一)在干校。图片来自大连外国语大学公众号

毕业后的一年,刘晓明成了外交部北郊五七干校学员,算是正式进入外交系统。1975年到1978年,他远赴黑非洲,担任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职员。对于这段经历,刘晓明2010年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撰文是这么描述的,“35年前,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在赞比亚亲眼目睹了坦赞铁路建成通车”。

1978年刘晓明回国,进入外交部美洲大洋洲司担任科员。直到2001年,在这23年间,刘晓明都围着美国转,成了部内的“美国通”,其职务也从普通科员逐渐递升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有消息称,1998年任命他为驻美公使时,是外交部最年轻的正局级官员,时年42岁。

一位与刘晓明有过同事关系的外交人士说,从多方面条件来看,刘晓明是中国一位比较优秀的外交人才。“他应该说是一个smart guy(聪明的家伙)——年轻、英文也好,而且外交工作又很有经验,头脑也很精明。”

埃及曝光率最高的外国使节 出任朝鲜大使的志愿军后代

2001年刘晓明又出任驻埃及大使,在埃及工作期间,刘晓明就展现了主动出击的战术,让尽可能多的埃及人了解当代中国。

为此他频繁接受埃及报刊、电台、通讯社、电视台的记者和专栏作家的采访,与他们建立定期工作午餐制度,举行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多次上电视台接受现场直播专访,回答主持人和观众的提问等,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宣传中国。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在当地媒体上的声音得到显著加强,他本人也一跃而成为埃及曝光率最高的外国使节之一。

左为时任埃及总理奥贝德,右为时任中国驻埃及大使刘晓明

2004年到2005年,他到甘肃省挂职,先后担任了省政府副秘书长、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打通国内国外,到地方挂职,往往是组织部门对重点考察干部的安排。在甘肃期间,刘晓明主要干的还是老本行,分管外事工作。

2005年12月,刘晓明结束一年挂职回京,担任中央外办副主任,正式步入副部级官员行列。这个职务是个过渡性安排,不到一年,2006年9月,时年50岁的刘晓明被任命为第十五任中国驻朝鲜大使。

他是首位朝鲜战争后出生的驻朝大使。巧合的是,刘晓明本身就是志愿军的后代。1957年,年仅一岁多的刘晓明跟随母亲千里迢迢到朝鲜桧昌志愿军总部来探望父亲。

国内外对这一任命有各种猜想。在2006年9月12日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发言人秦刚:“中国新任朝鲜大使刘晓明是美国问题的专家,这是否证明中国的政策有所改变,中国是否将告诉朝鲜如何同美国打交道?”

秦刚回答说:“刘晓明大使曾长期从事中美关系,也在美国工作过。但是,如果你据此得出你所说的结论,恐怕有失准确。刘晓明大使也曾在非洲工作过,还担任过中国驻埃及大使。按照你的逻辑,是不是在处理中朝关系问题上还有埃及因素?”

2008年,金正日访问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刘晓明向其介绍北京奥运主题的礼物

刘晓明任职期间,2009年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为中朝关系增添了不少变数,刘晓明做的并不轻松。离任前夕,朝鲜授予他“一级友谊勋章”,以表彰其在任期间为朝中友好合作关系作出的贡献。

“军国主义是日本的伏地魔” 与日本大使激辩钓鱼岛问题

2010年3月,刘晓明接替傅莹,成为中国驻英大使。

刘晓明履新英国当天恰逢是中国的元宵佳节,使馆的新闻搞描述,当天晚上“刘大使与大家一道品尝美味的菜肴和热腾腾的元宵,畅谈家事国事,展望未来,驻英使馆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履新之初,曾有英国人问道:“中国为什么派一位驻朝鲜大使转任驻英国大使?”

刘晓明谈到,从表面看,英国和朝鲜可能截然不同:朝鲜在亚洲,英国属欧洲;朝鲜四季分明,英国的天气有点“独特”。

随后他巧妙讲到了英国和朝鲜的共同点:但我抵达伦敦后,确实发现英国和朝鲜之间“鲜明”的相似,这就是对红色的喜爱。朝鲜就不必说了。红色在英国也随处可见。红色的公共汽车、电话亭和邮筒,这是伦敦的标志物;阿森纳、曼联、利物浦足球队是红色的;汇丰银行、特易购(TESCO)、沃达丰(VODAFONE)等企业标志是红色的;我刚去拜会了上院议长,发现英国上院也是红色的。……看来,红色使英国和朝鲜找到了共同点。不仅于此,我们中国人也非常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幸运、幸福和繁荣。

伦敦的红色公交车

当然,在英国这个老牌西方国家讲出中国声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误解甚至刁难。比如近期南海仲裁案升温时,刘晓明大使准备向老合作伙伴《金融时报》投稿时,却发现对方拒绝接受,在反复交涉之后,他的稿件才被刊发在不起眼的来论部分。

《金融时报》截图

刘晓明在这篇文章中果断回击:7月13日,贵报发表了题为《北京在南海问题上面临巨大考验》的社论,无端指责中国破坏国际法,呼吁结成“国际统一战线”,要在G20等各种场合对华施压,让中国为拒绝仲裁庭裁决结果“付出代价”。我愿重申,中方坚决反对菲律宾单方面非法提起的南海仲裁案,决不承认所谓仲裁结果。

而对于西方很多人指责中国变得“强硬”(Assertive)的说法,刘晓明反驳:“根据牛津字典的解释,Assertive是指“表现坚强和自信的性格”;(Showing a strong and confident personality)。那么,这到底是在批评中国,还是在表扬中国呢?如果是批评,难道中国在涉及自己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强和自信不对吗?为什么有人总是期望中国对外弱?“软弱”难道符合中国的利益?且不论强硬到底什么意思,我愿强调的是,中国外交政策没有变化,中国外交的基本思想仍是坚持和平发展、谋求合作与和谐,实现互利共赢。”

2013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除去例行的抗议之外,怎样向英国等西方民众介绍这一举动的危害呢?

刘晓明撰写了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他提到:“小说《哈利波特》中伏地魔把自己的灵魂分藏在七个“魂器”中,消灭伏地魔的唯一方法是把七个“魂器”全部摧毁。如果把军国主义比作日本的伏地魔,靖国神社无疑是藏匿这个国家灵魂最黑暗部分的“魂器”。”

相关报道截图

这样的比喻无疑清晰、易懂又让人耳目一新。一时间,这段话走红网络。随后刘晓明又与日本驻英大使一同参加电视节目,激辩钓鱼岛问题。

主持人当晚留给中日两国大使8分钟时间。他先采访日本大使林景一,用时4分钟,然后起身。英国《每日快报》和《星期日快报》所属网站“快报网”描述,主持人结束对林景一的采访时,表情略显迷惑。

刘晓明和日本驻英大使林景一分处两个房间隔空辩论

主持人紧接着走进演播室另一房间,采访面带微笑的刘晓明,同样用时4分钟。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主持人问道,这一问题是否严重。刘晓明回答:“非常严重……这事关日本如何看待其侵略历史。(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过,‘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人注定重蹈覆辙’。”

而在2015年刘晓明接受BBC品牌强档栏目《新闻之夜》主持人专访,真诚而巧妙地回答了各种犀利提问。

主持人拿出人权的问题直接问道:“假如下周英国大张旗鼓地谈论人权问题,比如进行抗议,假如反对党领袖或首相谈到人权问题以及英方的人权观,英国会在对华经贸和投资合作方面付出代价吗?”

刘晓明答道:“你认为中国会把贸易当成武器?这种想法绝对是错误的。贸易是双赢的。我们出口你们需要的东西,进口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是双赢的。”

主持人还有些心神不定地问道:“那就是说如果有时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双方还可以继续进行经贸合作?”

刘晓明补充道:中英两国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有很大差异,双方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之间有不同,这很正常。但我们仍然可以合作,我们可以求同存异。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视频截图

另一个问题西方媒体常常拿来说事的民主选举,在遇到刘晓明之后也完全失灵。

主持人问道:你认为再过40年,中国会像英国一样吗?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国家主席吗?

刘晓明直接无视了主持人预设的圈套,他谈到:“这又回到了我们之间的根本差异问题。你们认为英国的制度是民主的,而我们认为中国的制度是民主的,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的民主。英国的领导人并不是直接选举产生的。中国的领导人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我们选举产生县级人大代表,之后逐级选举产生市级、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再由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国家主席。”

主持人只好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总的来看,刘晓明大使是中国杰出外交官里的一员,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为发出中国声音、捍卫国家利益而奋战。

边驿卒之后会讲述更多他们故事,敬请期待。

(来源:驻英使馆官网、瞭望东方周刊、上海观察)


相关内容

  • 太平洋战争(插图版)--- 22华盛顿会议---青梅煮酒1970
    1.4.2 华盛顿会议 一战结束后,表面上和平已姗姗来到,但世界并没有风平浪静.随之而来的,就是列强各国为角逐海上霸权所掀起的军备竞赛.美.英.日三国在这场如火如荼的竞赛中表现尤为突出.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憋了一肚子火,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军事实 ...
  • 彪悍的人生让知识管理来解释
    彪悍的人生让知识管理来解释 青青子衿 之前对于时间管理做了一些思考,时间管理有序之后是不是应该去充实它呢,由此我又想到了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经常需要学习不同的知识,接触不同的领域,如果能把网络上的,牛人的知识和想法变成对自己有用的知 ...
  • 沙特阿拉伯在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公关
    论文提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各种媒体对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相关报道,介绍和分析沙特阿拉伯国家与民众在中国媒介中的正面或负面形象,并剖析导致这些形象的原因.同时,作者试图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结合自己的体会,对加强和改善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对华宣传和公 ...
  • 第二届金张掖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策划方案
    第二届金张掖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策划方案 第二届金张掖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 策 划 方 案 为了 认真落实张掖旅游全民大宣传行动任务 ,培育壮大宜居宜游的首位产业,推动宣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四大名 ...
  • 1903年留日学生拒俄运动述略
    拒俄 运动 (9 l 10 ) 中 国近 代 民 10一 95 是 族主义意识付诸 实践 的 志性事件之一 , 标 其 问除了国内的斗争情况外 , 中国留 日学生在 海外 的斗争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 本文拟以 各方资料之相互印证 , 对清 ...
  • 全国大学生经典活动大全
    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地方,在高校中每天都有各类精彩的活动.但由于没有一个权威的校园活动资讯发布平台,以及活动主办方资金.资源以及渠道等方面的限制,很多精彩的活动都局限在很小的区域传播,无法和更多的大学生分享.为了促进大学生活动更好的 ...
  •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日钓鱼岛局势的日益紧张,我国民众的爱国热忱不断被激发.对于保持民众清醒的爱国意识,高校国防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日钓鱼岛争端 高校国防教育 必要性 中日两国自古为邻,曾经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日本臣服于中国大陆,成为 ...
  • [幽默笑话 开心乐园] - hanwa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幽默笑话 开心乐园] HANWA制作 据说布什退休后干这事  全人类最冷的42个笑话  美女上厕所的遭遇 夫妻干仗后的意外结局  史上最强的空姐!  吓跑卖花小孩的方法 李咏都笑趴下了  笑话几则  日本的历史是这样的 最经典的搞笑图片 ...
  • 20**年首届屏边旅游文化节策划方案
    观屏边云海"品民俗风情 2013'首届屏边旅游文化节整体策划案2013'首届屏边旅游文化节整体策划案◎ 整体概况活动主题:观屏边云海"品民俗风情 活动主办:屏边县人民政府 活动承办:屏边县旅游管理局 活动协办:屏边县各相 ...
  • 日美同盟:一场不散的宴席?
    日本全民对于日美同盟这一大和民族复兴的杠杆有着共识,这是不会因小泉下台而轻易改变的. 日本政坛重新洗牌 8月8日,在日本参议院以125票对108票否决小泉首相任内两大目标之一的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对本党投票倒戈者深感不满的小泉纯一郎,随即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