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博帕尔惨案 - 范文中心

印度博帕尔惨案

01/05

人类史上最大的生态灾难

印度博帕尔惨案

2002年12月3日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难博帕尔事件18周年纪念日。人们对工业文明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生存问题深入反思,全球公众越来越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议题。18年后的今天,当地生态污染、人民生存健康问题和法律赔偿等都远未结束。今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地球峰会上,该事件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话题。

“9·11”周年之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美国纽约郊区找到了在印度臭名昭著、千夫所指的沃伦·安德森。此人是1984年制造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前总裁。虽然受到印度司法机构诸多指控,安德森却至今仍在其乡村别墅中过着逍遥自在的舒服日子。上万名印度受害者讨还公道的历程竟是那么艰难。

如遭原子弹袭击

1984年12月2日夜,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当地居民正在梦乡中酣睡,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难却悄然袭来。

子夜时分,在位于博帕尔市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内,一个储气罐压力突然急剧上升。储气罐里装着45吨液态剧毒物异氰酸甲酯,是用来制造农药西维因和涕灭威的原料。3日零时56分,储气罐阀门失灵,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泄漏并扩散。一小时后,毒气形成的浓重烟雾已笼罩在全市上空。

从农药厂泄漏出来的毒气越过工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贫民区内的数百名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毒气紧接着弥漫到火车站附近,那里有许多乞丐为避寒挤在一起。几分钟之内,火车站附近便有数十人丧生,200多人严重中毒。毒气接着又穿过庙宇、商店、街道和湖泊,飘过25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之吻。

当时,博帕尔不少市民以为城市遭到原子弹袭击或是发生了大地震,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待得知是工厂毒气泄漏后,全城居民慌忙出逃。人们坐着小汽车、拉着木板车、骑着自行车,以各自最快的速度逃走。然而,毒气是无情的,不少人在逃跑途中双目失明,甚至一头栽倒在路旁,再也爬不起来。一时间,街道上死尸接踵相连。尸体腐烂的气味悬浮在空中,与火葬场上飘来的烟雾混在一起,让人恶心。双目失明的人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张皇失措地惊叫着,不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在大街上、道路旁,牛、狗以及其他牲畜也在痛苦中挣扎着。

就这样,从毒气泄漏的当天早晨起,博帕尔就如同遭到原子弹袭击一样,虽然房屋全都完好无损,但到处可见人和牲畜的尸体。好端端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根据印度卫生部门公布的报告,在短短数日内,毒气泄漏造成博帕尔市3000多人丧生,12.5万人不同程度地遭到毒害,上万人因此终生致残。

在毒气泄漏事件发生的第二年,博帕尔市的新生儿中,近25%在出生不久后死去。婴儿死亡率之高令人震惊。

双重标准,艰难诉讼

事后,美国《纽约时报》披露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的工厂与设在美国本土西弗吉尼亚的工厂在环境安全维护措施方面,采取了“双重标准”:博帕尔农药厂只有一般的安全装置;而设在美国本土的工厂除此之外还装有电脑报警系统。

此外,该公司在印度这家工厂的厂址选在人口稠密地区,而美国的厂址却远离人口稠密区。一位第三世界国家的环境保护官员说:“跨国公司往往把更富危险性的工厂开办在发展中国家,以逃避其在国内必须遵守的严厉限制。这成为带有明显倾向性的问题。”灾难发生后,当时的印度总理拉·甘地代表印度政府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赔偿损失。美国梅尔文·贝利律师事务所和另外两家律师事务所共同代表印度受害人提起诉讼,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赔偿150亿美元,指控这家跨国公司在设计与经营方面都有不当,因而造成这起毒气外泄、导致大批人员死亡的工业事故。

然而诉讼的过程却极其艰难。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85年3月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竟将事故责任推卸到印度工人身上。报告称,这次毒气泄漏起因是有240加仑的水被注入气罐中,因而引起化学反应。所以进行错误操作的工人才应该对事故负责,而公司本身只愿意提供2.3亿美元的赔偿,并且要在20年内分期付清。美国公司的无理要求遭到印度方面的断然拒绝。

经过长达5年的诉讼,印度最高法院在1989年2月做出最终裁决,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为其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子公司一次性赔偿4.7亿美元的损失。

3000多条人命最终换来的只是4.7亿美元的赔偿,而且除9名低层管理人员外,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博帕尔工厂的高层管理人员无一因此坐牢。

责任人逍遥法外

1991年,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受害者再次向印度法庭提出起诉,要求将这起骇人听闻的工业事故的主要责任人送进大牢,其中包括联合碳化物公司前总裁安德森。在审理过程中,印度检察机关以“应受处罚的谋杀罪”起诉安德森,这一罪名如果成立,最高可处以20年徒刑。

但事实上,被印度司法部门起诉的安德森却一直在美国过着悠闲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诉讼的影响。1984年12月6日,毒气泄漏事故发生后第三天,安德森曾率领由6名专家组成的一个调查小组抵达博帕尔进行全面调查。在印度期间,安德森曾被印度当局逮捕,但随后又被保释。回到美国后,安德森在联合碳化物公司总裁位置上又呆了两年时间,直到1986年退休。印度警方虽曾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出了对安德森的国际通缉令,但从来没有认真要求美国司法当局帮助搜捕安德森,并将他引渡到印度受审。而且,有分析人士还指出,新德里显然不希望印美关系因博帕尔毒气案继续紧张下去,所以在起诉安德森的问题上一直迟疑不决。博帕尔毒气受害妇女组织成员阿卜杜勒·贾巴尔说:“印度政府不希望搞僵与美国的关系,所以软化了对安德森起诉案的立场。”2001年2月,道氏化学公司兼并了联合碳化物公司,对联合碳化物公司的起诉又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新东家道氏化学公司,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今年5月,印度检察机关又向法院提出减轻对安德森起诉的罪名,将原先的“应受处罚的谋杀罪”降为“疏忽伤人罪”,而后者只需要被判处两年以下的徒刑。

印度检察机关立场的软化,引起印度民众尤其是受害者极大的愤怒。经过3个多月的辩论和调查,印度大法官拉梅什瓦尔·科塔在今年8月28日正式拒绝减轻罪名的请求,决定仍然以“应受处罚的谋杀罪”起诉安德森,并要求印度司法机构尽快启动引渡安德森的程序。

科塔在判决中说:“我们没有理由减轻对沃伦·安德森的起诉,他是个在案潜逃的人,受到国际刑警的通缉,而且从来没有在任何法庭上出现。”科塔宣布判决后,一位名叫拉什达的受害者显得十分激动。他说:“我们赢得了这一回合的战役,我们将继续奋战,直到把安德森送上法庭,使他受到应有的惩罚。像博帕尔事件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重演。”

漫漫引渡路

随着科塔的一声判决,博帕尔毒气泄漏案再次勾起印度人痛苦的回忆。印度总统卡拉姆近日专程前往当地医院,看望那些因为中毒后遗症至今仍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官员9月5日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称,印度当局正在加紧搜集有关证据,确保对安德森的引渡请求得到美国当局的支持和批准。但是这名印度官员并没有具体说明,印度政府将在何时对安德森提出引渡请求。

多年来,美国司法部门一直声称不知道安德森的下落,所以无法帮助印度进行进一步追查和司法诉讼。但是,“绿色和平”和英国《镜报》经过几天的追踪调查,就在今年9月初于纽约附近的布里奇汉普顿安德森的度假别墅中找到了他。

据美联社报道,“绿色和平”成员甚至见到了安德森本人,并质问他对当年博帕尔惨案应负的责任,安德森本人当时“一言不发”。

“绿色和平国际”成员凯西·哈勒尔说:“如果一群记者和‘绿色和平国际’成员在几天时间里就可以找到印度头号通缉犯的下落,那么美国当局这些年来寻找安德森的认真程度可想而知。”“美国对于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金融丑闻反应非常迅速,但是对于寻找安德森这样一个对于印度上万人死亡负有责任的人却不愿付出任何努力。”哈勒尔激动地对记者说。

“绿色和平”同时呼吁印度在获悉安德森住址后尽快启动引渡程序,同时要求美国政府予以配合,而不要设置人为的障碍。

“绿色和平”在印度的负责人加内什说:“现在已经知道了安德森的住址,印度应该立刻采取行动,将他正式拘捕并引渡到印度接受司法审判。此外,‘绿色和平’还要求美国尊重印度的请求和两国签署的引渡条约。”印度司法界人士指出,印度和美国在1999年签署的引渡条约为印度的引渡请求清除了法律障碍。但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在美国司法部门对安德森进行相关判决前提出审判要求,否则,美国可以以在本土审判安德森为由拒绝引渡。

博帕尔惨案:我们应当借鉴什么

黎光寿/文

1984年12月3日凌晨,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郊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漏。毒气穿过沉睡中的贫民窟,无声地向市区扩散开去,像死亡魔杖一样,所到之处人畜倒毙。事件直接导致博帕尔市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近8万人终身残疾,15万人接受治疗,受事件影响的人口多达150余万。

“博帕尔”惨案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环境灾难,损失难以计算——事后第二年,博帕尔市的新生婴儿中,25%在出生之后不久死去,多年后许多人也纷纷死于肺癌、妇科病、结核病、视力衰弱、肾衰竭、肝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等和毒气相关的疾病。

事件令美国朝野大为震惊,国会很快制定并通过了《紧急事态和信息知情权法》,美国政府分别制定了污染物排放与转移登记制度和有毒物排放清单,用作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测定和披露的监管措施,公众得以了解特定企业每年所报告的有毒化学物质排放情况。

在博帕尔惨案之前,许多国家的法律以“商业秘密”为由,保护了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公司利益。而企业公布自己的环境污染数据以后,许多社团组织开始应用这些数据,动员社区里的人一起来评判公司的行为,促使公司更加负责。十年之后,人们发现美国的环境污染减少了50%,列入清单的有毒物排放减少了65%。

中国政府2007年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2008年5月1日实施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彰显了中央政府要求通过信息公开维护公众利益的决心。

我们到了山西和安徽,不管是过去很多年的老企业所在之处,还是近十年来新兴企业扩张的地方,还是被邀请前来的跨国企业奠基之处,肺癌、肝癌、高血压、脑梗塞以及上呼吸道疾病等问题,都相继成为人们的梦魇——博帕尔的脚步似乎还在身边徘徊。

一些地方的人们正在逃离,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有干净的水和空气的地方,一个正常的生活里不会患上说不清来源的疾病的地方„„可是,这样的地方在哪里?

我们很遗憾地看到,一些地方的官员还沉浸在过去GDP崇拜和保护企业的情结里,仍然在保留许多可能严重损害公众利益的信息。

相信中国的革命先辈并不愿意让后代患上可能会失去生命的疾病,因为那样就根本不需要革命;也相信中国的改革者改革和吸引外资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强大;更相信来自执政党高层提出的“和谐社会”并不是虚晃一枪,而是要实际给人民福祉。

需要思考企业为什么而存在。发现为社会创造财富并获得回报的朴素愿望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一些企业逐渐在异化,成为专门赚钱而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的怪兽。

有些人可能睡了,没有发现身边的怪兽正在肆虐;有些人可能成了怪兽的一部分,做帮凶残害他人„„到改变的时候了,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才能避免博帕尔的悲剧。

2010年6月7日,一项延续了20多年的审判日前终尘埃落定,印度法院对8名“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直接责任人予以最少2年有期徒刑的惩处。

报道称,多达178名控方目击证人和3800页的书面证明促使法官作出了终审判决。包括印度联合碳化物公司前主席马亨德拉在内的8名嫌犯终被绳之以法。

23年前的12月,在印度博帕尔发生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事故造成数以万计的民众丧生,近20万人深受其害,许多人至今都未得到合理的赔偿。


相关内容

  • 世界观第255期:--28年前博帕尔惨案的责任方成奥运赞助商
    世界观策划 No.2552012.02.29 转发至: 1984年12月3日凌晨,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农药厂里的氰化物悄然泄漏,造成了约1.5万人死亡(之后因为毒气后遗症陆续致死的还有2万人),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毒气泄露的大惨案.201 ...
  • 关于开展博帕尔事故警示教育活动总结
    关于开展博帕尔事故警示教育 活动总结 为了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市安监局<关于在全市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开展博帕尔事故警示教育活动的通知>(东安监函字„2015‟11号) ...
  • 西班牙玩家开局指南
    本开局指南适合新玩家,开局只有5万海币~~~如果你是喜欢买海币的玩家请绕道!~总体思路:不管以后是玩冒险 商人 军人,建议都以冒险家开局,主要是为了学习操帆技能和尽快拿到各个入港许可证.拿到入港证后,建议玩军人的朋友,不要急于练军等,可以先 ...
  • 学习博帕尔事故观后感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观<博帕尔事故>有感(优秀奖) 说起位于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博帕尔的居民不会忘记它,人们想起它就会想起那个异常黑暗的夜晚.1984年12月3日凌晨,这家农药厂发生异氰酸甲酯泄漏事故,造成 ...
  • 海子诗歌[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赏析
    摘 要:这是诗人海子献给飞机场上即将远行的恋人的一首诗.其主题意蕴可概括为: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那位恋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她在诗人心目中,是作为爱情化身的"雪山女神":诗人的爱之所以" ...
  •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
    世界现代史历史人物及简介人物 1. 简述要点温斯顿·伦纳德·斯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40年至 宾塞·丘吉尔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 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雅 ...
  • 三傻大闹宝莱坞
    1内容简介 故事从两个好朋友对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回忆讲述十年前 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的故事.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 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 用 ...
  • 东京审判:一场不甚公平的正义审判
    1946年5月3日,在日本东京原日本军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始了一场长达两年半的审判,这场审判一般称为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共开庭818次,法官内部会议131次,出庭证人419人,779 ...
  • 关于安全生产演讲稿
    篇一:关于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与幸福相伴>. 在演讲之前,请同志们先听一下发生在我童年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对电产生了无限的好奇.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瞒着家人和一个小 伙伴想偷偷地 ...
  •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在音乐的发展中,小提琴艺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不计其数的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和教育家.不同的小提琴艺术网络以及各种教学体系,使小提琴艺术百花争妍,并成为音乐王国中的佼佼者.进入20世纪以来,小提琴艺术更有了突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