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测评语文试题 - 范文中心

九年级上册期末综合素质测评语文试题

07/14

1

(1)、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

功立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 (2分)

(2)、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

(2分)

(3)、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

句子 (2分)

(4)、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并写出其作者或出处

(2分)

(5)、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诗句

(2分)

(6)、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赞扬梅花高洁坚贞的诗句

(7)、宫中府中, , , 。(2分)

(8)、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分)

(9)、当我们想念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来表

达情怀。请举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4分)

三、阅读理解(50分)

(一)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①,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

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告臣曰:„我欲之楚。‟

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⑤?‟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

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⑦。‟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⑧。恃王国之

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

而北行也。”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同“伸”,伸展。③大行:

大路。④方北面:朝北方。将其驾:用手持着缰绳,驾着车。⑤奚为:为什么。

2

⑥吾用多:我的路费多。⑦御者:马夫。⑧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要取信于天下,使众望所归。

7、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 ) (2) )

(3) ) (4) )

8、选出下列 “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2分)

A. B. C. D.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0、这是一个什么成语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二)阅读《藏根草》,回答12—16题。(16分)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从它的身边走过,忽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青藤么?长青藤没有它这样的优雅;是牵牛花么?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美丽。

我们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它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何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股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何首乌家族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3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老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来,藏进这石头缝里;扒不得这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只要你认识了它,你在这个世界上便寂寞时不再寂寞,穷困时不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12、文中“它是怎样活下来的?”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2分)

13、“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2分)

14、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4分)

15、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16、对于第23题的问题,万佛阁将会怎样回答?请你代它回答。(4分)

(三)阅读《新知识的摇篮——创造力》,下面文章,回答17-23题。(22分) ①相传有一个英国人,名叫亚克敦,可以算是世界上书读得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呢? 俄国剧作家克里雅日宁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②□□□□不行,□□□□不够,读了而又能创造才是读书的真谛。许多人读书只满足于简单的求知欲,没有把读书作为提高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创造性过程。他们的创造力被闲置了。托尔斯泰曾经告诫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使他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这是多么严重的结局。

③所以,要真正学会读书,必须培养创造力。

④创造力,就是能提出新见解、解决前人和自己不曾解决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会另辟途径的能力。

4

⑤创造是怎样开始的? 独立见解便是创造的萌芽。

⑥读书时人们重复着著书者走过的道路。如果读时产生的想法,仅仅就是书上所告诉你的,那你的思想只起到替别人录音的作用,没有产生自己的东西。我们应当在学习的基础上,把所有的知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然后(a)“站到巨人的肩上”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⑦请珍视自己的独到见解。尽管其中不乏虚谬的花影,但创造的花蕾也孕育其中。宋朝的欧阳修,对韩愈的文采章法十分钦服,反复研读韩愈的著作,开始模仿着写作,进而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结果,他学韩愈的文章,而写出的文章并不像韩愈,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学韩愈的诗,写的诗却很像韩诗,终于不能独成一家。清朝的学者袁枚总结了欧阳修的治学经验说:“平居有古人,学而力方深”,(b) 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即学习时要尽可能吸收前人的知识,但创造却必须超过古人。独立见解源于两方面。一是在读书中深刻理解,见识高人一筹;二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激励下,潜心钻研。两者往往互相作用。爱因斯坦谈到自己是如何创造时说过:我自己侥幸发现了一些东西,例如相对论的建立,这我可以解释为由于我多少保存了一些感到诧异的能力,(c)当绝大多数的物理学家从学校出发继续前进,完全不加怀疑地使用牛顿的空间和时间的公式时, 我却尝试着对他不信任, 重新来考虑全部问题。可见,凡是不满足于现成结论、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

17、根据第①段有关内容,在第②段方框内应填人词语依次

是 、 。(四字短语)(4分)

18、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2分)

19、第⑥段中画横线句(a)的含义是。(3分)

20、第⑦段中写欧阳修写文成功的关键是,写诗失败的原因是 ,画线句(b)的意思是 。(3分)

21、根据第⑦段画线句(c)的意思,在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它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 .书非借不能读也

C .尽信书不如无书

D .思而不学则殆

22、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启示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就要认真读书。

5

B .本文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模仿,更要仓U 新,要培养创造力。

C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说理清楚,逻辑性强。

D .作者在议论中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使论述更深刻。

2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亚克敦、欧阳修、爱因斯坦的事例,分别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

四、写作实践(60分)

24、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书写端正清楚。

6

期中综合素质测评试题答案

1、D 2、B 3、D 4、如“寒冬里看到春光痛苦中看到幸福”(注意:句式要整齐,用词要相对)5、点明是“年轻时期”与“科学创造上取得成果”即可。二、(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等(5)——(9)略 三、(一)7、(1)通“返”(2)等待(3)向北(4)取信8、A 9、这几点更好,那离楚过就更远罢了10、略 (二)

12、顽强的生命力。 13、何首乌(家族)。14、答案要点:①不管受到什么摧残(挫折),都不屈服;②顽强地生活下去,展现自身的美丽(或为社会增添美丽,或实现自身价值等)15、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16、答案要点:①不怕被遗忘,冷落;②我的价值在我自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或只要我有自己的价值,何必在乎世俗的评判?或宁愿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价值,也不愿迎合世俗等。)(三)17、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18、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19、在学习(吸收或消化) 前人的知识(经验、成果) 的基础上。(或:借鉴前人的知识)20、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拘泥于古人(或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21、

C 22、A 23、注意他们的读书特点即可。四、略

期中综合素质测评试题答案

1、D 2、B 3、D 4、如“寒冬里看到春光痛苦中看到幸福”(注意:句式要整齐,用词要相对)5、点明是“年轻时期”与“科学创造上取得成果”即可。二、(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等(5)——(9)略 三、(一)7、(1)通“返”(2)等待(3)向北(4)取信8、A 9、这几点更好,那离楚过就更远罢了10、略 (二)

12、顽强的生命力。 13、何首乌(家族)。14、答案要点:①不管受到什么摧残(挫折),都不屈服;②顽强地生活下去,展现自身的美丽(或为社会增添美丽,或实现自身价值等)15、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16、答案要点:①不怕被遗忘,冷落;②我的价值在我自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或只要我有自己的价值,何必在乎世俗的评判?或宁愿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价值,也不愿迎合世俗等。)(三)17、读而不懂 既读也懂18、总结上文,统领下文

19、在学习(吸收或消化) 前人的知识(经验、成果) 的基础上。(或:借鉴前人的知识)20、敢于创新 只是模仿 写作时不拘泥于古人(或写作时不受古人的限制)21、

C 22、A 23、注意他们的读书特点即可。四、略

7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语文
    初中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 本册综合 · 单元综合 · 月考复习 · 期末复习 · 期中复习 · 七律·长征 · 长征组歌两首 · 老山界 · <草> · <长征>节选 · 枣核 · 最后一课 · 始终眷恋着祖国 ...
  • 20**年-20**年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改变语序复习试题
    改变语序,使句子意思不变. 1.同学们在操场上愉快地玩游戏. 2.他对科学开始产生兴趣.. 3.星期天,我去看望奶奶. 4.我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 5.这样的好事谁都愿意做. 6.叶老站在门口. 7.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 ...
  • 20**年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2014年秋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 试卷 温馨提示:1.请老师读一题指导学生做一题,并掌握好每题的答题时间.2 .请老师逐个检查督促学生做完每道题. 一.拼音识字我最棒 (69分) pīnyīnshízìwǒzuìbàng 1.我会在整体 ...
  • 高职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职业中专高职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 (20分,选择题每个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酣睡(h ān ) 参差(c ī) 袅娜( ...
  • 20**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阅读复习试题
    2013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复习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一)茉莉花(节选) 初夏的一天早上,我在阳台上惊喜地发现茉莉花长出了好多叶子,整株茉莉花都绿油油的了.枝上还露出了一个个绿色的小苞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D 王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差的学生也能一视同仁. ....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恰当,比喻贴切的一项是( )(3分) 石间细流脉脉,_________________:林木碧波闪闪,__________________ A如锦如 ...
  • 黄冈市黄梅县第四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黄冈市黄梅县第四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命题:黄冈市黄梅县第四语文教研组联合编写)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
  •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试题(三)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试题(三) 班级 姓名 1.本初子午线是( ) A.180°经线 B.西经20°经线 C.东经160°经线 D.0°经线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20% 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叫做( ) 计数法. ⑵在整数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往左数第五位是( ) 位,计数单位是( 是( ) .该位上的数字"9&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