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 范文中心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04/21

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健康的父爱

一般父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无论是打骂或是严厉的苛责后,都会在冷静下来后悔,于是采取种种方式加以弥补,比如给孩子买东西,或是带孩子看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但大多数父亲都宁肯用行动表示内疚,而不会亲口向孩子道歉。

或许父亲们都怕在孩子面前失去尊严吧?总之,许多人认为认错或道歉是一种示弱的表现,因此孩子,特别是儿子也会从父亲那里得出“决不认错”的经验。

当然,我们不好去让父亲们一定低下头来忏悔,本性难移,宁可身受苦,不让脸发烧,这些都是千古教条,不易改变。

不过我本人却是个例外,从儿子生下来到现在(8岁),我已经正式向他作过不下五次道歉。那的确是因为我的过失,因我的情绪失控而让他受了委屈,或是因我的不小心而让他摔了跟头……,我为我的过失诚恳地向儿子道歉,但事实证明,我并没失去什么,相反,我受到儿子和妻子的尊重,因为我也会向妻子道歉。

向亲人道歉算不上美德,倒应该是一种常态。比如当我和妻子吵嘴的时候,如果她有一句话说中了我的要害,真的让我感到那就是我的问题所在,我会当即止住情绪,让自己静止片刻,然后对她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情况是:当即,我们的发作会止住,就算妻子的余怒未消,可能继续唠叨几句,但战争即会终止,大家不会再怄气——即使是当着孩子的面,也会如此。问题是,我不觉得我丢了面子,因为对方不是外人,是把生命托付给我的人,在他们面前,又有什么可保留的呢?

重要的是孩子看到这一切后,不单会生出“向爸爸学习”的心,还会传递给他一种“变通”和“调整”的智慧。

为什么?因为孩子眼中看到的和大人不同,当他看到父母吵嘴或对他严厉时,感受到的是气氛的紧张,以及由此带来的恐惧感,他怕局面失控,因为失控就是暴力或分裂,那对他来说才是真正可怕的结果。因此,通过道歉(或示弱)便可化解气氛,在他看来,这是一种“调节气候”的方法,是控制局面的手段,是让大家休战、平和的技巧,就像一个有经验的司机,当汽车失控的时候,会冷静地采取措施,让一切转危为安。

因此,道歉有时候是一种智慧,特别是对孩子。但一味地示弱就会变成没有界限,有时候还会为孩子留下一个“阴盛阳衰”的经验。那么,他们也会记住这个经验,将来成家时,同样会如此。

所以,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分寸,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点——

一、严厉而不镇压

特别是当孩子因得意忘形而失控的时候,有时候会惹祸,此时,父亲一定不能真的发作

情绪,要知道,惹祸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是暂时性的,连大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就更别说一个孩子。那么此时,表演一下权威性是可取的,不是苛责和打骂,而是表情严厉一些,采取审视和注目,有点像首长下命令时的状态。但一定要把握一个“别真正吓坏他(她)”的分寸。

比如我的儿子期末考试的语文成绩是99分,因一个字的小马虎,显然那是不该错的。当他告诉我时,我们正在吃饭。听到后,我的语言和表情不再在丰富,保持了几分钟的沉默,这时儿子会有感觉,于是他非常老实地吃着饭,话也不再多。

气氛酿成后,不要急于说教,因为儿子正感受着恐惧,一个不安的人不会冷静地听取意见,进而,如果经常在吃饭时令他恐惧,他的胃肠道还有可能出问题。但沉默本身一定会有一个效果——他会安静地吃完饭,而且比平时吃的干净,还会主动去洗碗、漱口。

我儿子就是这样,之后他静静地回到自己房间,大声读起课文(以取悦我),此时,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一定要装作“领他的情”。于是我的目光变得温和,点头夸他的课文读的好——但错误的做法是:剥夺他吃饭的权利,骂他或打他,或命令他站在一边反省(体罚)。要知道,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不管犯了什么错误,都不要破坏他的身心健康,即不要破坏其正常的生活习惯,更不能发作时不顾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而羞辱他或以各种形式情绪化,比如哀声叹气、摔东西或摔门就走,也不能把战火引到爱人身上,什么“都是你平时娇惯的结果”,或“你怎么把孩子教成这样”,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过失十分严重,自己导致了家庭战争和家庭分裂,自责感会引发罪恶感,从而形成刺激,导致如考试怯场、厌学等,甚至有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动而少唠叨

这是父亲的专利,严格上说,孩子并不太在乎母亲的唠叨,因为女人唠叨属常态,孩子再烦也不会过于恐惧。而父亲一但唠叨起来,那就是要比严厉的训斥更令孩子胆怯了。

为什么?因为一般母亲唠叨的时候会从生气变成伤心,伤心时就会软下来,孩子只要去哄便可化解。但父亲唠叨时一般会越说越气,然后会演变为动手,就像一头咆哮的狮子不断地吼叫,然后上前扑咬……,试问,有哪个孩子在这头雄狮面前不会肾虚?!

因此,父亲最好尽快采取行动,表达方式,首先是问为什么会犯错,一定要让孩子诚实表达,而且父亲要接纳孩子所有的想法,不横加指责或不屑一顾,而是要静静听完,然后分享自己当年同样或类似的经验。

采取行动当然最好不以打骂呈现,而是随着孩子的状态调整(不是任自己发作而不可收拾)。因为父亲再生气,有一点一定要知道,他是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是弱者,因不懂而犯下过失,其中主要责任在父亲自己(养不教,父之过),是自己平时没有防患于未然,现在父亲只是在补救,而不是让孩子全部负责。

那么,行动当以“阴转多云”,再“多云渐晴”为宜,这是一个自然的转化过程,孩子不会感到突然,这会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不让他“生吞”,或从父亲那里学会急于给自己或某人下结论。最主要的,还传递给孩子,特别是儿子一个重要技巧:调节关系。

试想,当他长大成人后,在一家单位也许会因某事惹领导或同事不悦,就像童年在家的感觉。那么父亲一旦教会了他如是转化,他也会将此带到以后的工作环境中,如果夫妻之间有这种转化,那么孩子将来的夫妻关系也不会太成问题。

三、引导而不指责

当我儿子不爱写作业时,我一般会以游戏的方式将他引入学习范围。比如加减法混乱时,我会跟他玩买卖东西的游戏,那么付钱与找钱,就会把加减法放进去,实践结合理论,激发其兴趣,以后买东西时也会多了份经验。

语文的功夫不是作业,而是平时,比如我会跟他一起分享图画书,有时候给他念,也请他给我念,例如他对动物感兴趣,那么我就请他念有关老虎的一段,他边念,我边装作惊讶,他感到我的反应,会更加起劲,不会的字也会记得清楚,这是为了满足他的成就感,一旦有了成就感,无论多大的男人,都会激发出创造力。

可一旦说:“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你怎么这么马虎,脑袋里进水啦?”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背不下来,将来还能干什么大事?”,这些指责好比魔咒,孩子听到时,不仅感到羞辱(自卑的前提),还会十分“听话”,无形中履行这些指责内容,长大后真有可能成为你说的那种人。这个过程中,教他知道吸取教训,主动改正错误,而且不放过自己的马虎。四、决不可打骂

当“打是疼,骂是爱”成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方式时,孩子就会接纳这个程序,那么他也会在生活中加以执行。

因为爱就是打骂,而打骂意味着皮肉之苦和羞辱感,这些会令一个人恐惧和愤怒,所以当他也对某人产生好感时,就不会离他(她)太近(以免受苦)。这,就是分裂,就没有真正的信任与和谐。

当一个人处于分裂状态时,就不会完整,不完整的人不仅无法良好地完成团队配合的项目,例如足球,也不会与领导产生实质的和谐关系,甚至会波及到配偶及同事,及其子女——因为亲近(爱)意味着羞辱与打骂,所以还是离得远一点为好,这也许就是“距离产生美”的道理吧?

正确的程序是“爱是安全,是尊重,是拥抱,是接纳”,让爱就是爱本身,而不是暴力,这才是逻辑中的正比关系。比如美国总统华盛顿与罗斯福,都是因为父爱而造就出他们的博爱之心,父亲是教人“立业”的,而立业主要就是人缘,人缘不好,任你再好的本事也不能施展。好的人缘不可能呈现为“打骂是爱”,因此,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夫妻关系,一句话,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比较高的生活质量,父母都不可再打骂他们了。

五、再忙也要陪孩子

让老人替自己代孩子不可说是一种错误,但后果往往是:你的孩子也许适应了老人的生活习惯而令你苦恼。除此之外,孩子也会因适应老人而比较懦弱或过于放纵。那么,这究竟又是孰之过呢?

你可以说,是因为太忙而无暇兼顾。可孩子的成长可不看这些,他们也不可能理解这些,如果理解了,那么小大人就会出现,力不从心就会等着他(她),到时候会更加麻烦。

我有一天晚上12点多才到家,第二天上午10点还要去电视台做节目,于是次日醒来,先跟儿子一起洗漱,吃早点,然后让他坐在我的二等自行车上出去买菜,这一切完成后,我就出发了。虽然比较累,但相信天下的父亲都有一个定论:我们活着干吗呀,还不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

为此,让孩子感受到你心里有他(她),关注着他(她),并与他们有所互动,抓紧时间交流,再忙,父爱也跟上了,我们也不会有所遗憾。

因此,高质量的陪伴一定要跟上,就算时间较短,也一定要让儿子跟着爸爸玩几次,较量几个回合,感受一下父亲的力度及保护,这样,儿子也会从中学会作一个男人。女儿呢?则更不能没有爸爸的拥抱和关注,这至少会直接影响到她将来怎样判断男友。

有关父亲的内容非常多,但做到以上,大概也只能算及格了,优秀的孩子必须具有优秀的基因,这里说的不单是先天基因,更主要的是后天的阳光(父爱),父爱即阳光,要想让孩子不缺钙,阳光必不可少。


相关内容

  • 糖爸OR棒爸,父爱不缺席
    <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无论是乐观老爸林志颖.严肃老爸郭涛.恋人老爸田亮.省心老爸王岳伦,还是哥们儿老爸张亮,大家对他们的行为褒贬不一.但他们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加深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认识到自己在育儿方面的一些问题,无论是对大人还 ...
  • 心中那盏灯教学设计
    心中那盏灯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孩子们,都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爱,其实还有一种比母爱更深沉更宽广的爱时刻陪伴着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一种什么爱.(出示父子温馨组图) 孩子们,这些面孔虽然陌生,但是他们所传递的爱却是那样熟悉.这种爱 ...
  • 父亲节感言
    今天是父亲节,在这里先祝福全天下的父亲们节日快乐! 一告诉女儿今天是父亲节,她便嚷嚷着要给她父亲大人打电话,电话号码早就熟记在心,自从她学会打电话后就不用我再帮她拨号了,说了些什么我也不太清楚,因为这是他们父女之间的秘密,女儿打电话时是不让 ...
  • 爱有时很简单
    爱是草叶尖上轻轻滴垂的露珠,是雨后蓝天上闪现的彩虹,是夜空中闪烁的一颗星辰.爱,就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与好友郊游时的轻松与舒畅,就是在失意之际听父母轻柔话语时的感动,就是在相隔千里但互相理解的亲人重逢时的欣喜与心跳-- 游走在时光隧道的我们,像 ...
  • 赞美父爱的名人名言
    1.父爱如伞,为你遮风挡雨:父爱如雨,为你濯洗心灵:父爱如路,伴你走完人生. 1.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时,父爱又是鼓励与警钟. 2.父爱,如大海 ...
  • 感恩主题队会[1]
    主题:心怀感恩 拥抱幸福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感受关爱,享受快乐的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关爱他人,用心去体会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感悟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永远 ...
  • 小学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实录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开场词: 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很少有同学能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他们的艰辛与不易,并且认为父母的辛勤劳动是理所应当的.有的同学甚至还埋怨 ...
  • 爸爸生日祝福短信
    送给爸爸的生日祝福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祝福语,仅供参考! 1.爸爸:我想您,不仅是在今天,今天是您的生日,虽然我在外地,但我的心已经飞回 您的身边!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愿所有的欢乐和喜悦,不断涌向您的窗前.祝您:生日快乐! 2.爸爸:我 ...
  • 如果你爸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父爱就不存在了么?
    发布于2015-10-15 17:08 星际穿越:唯情真切,唯爱永恒 文:应飞 | 心理圈 于我而言,<星际穿越>如同一首壮丽的交响乐,当它在银幕上轰然奏响,在我心底引发的回声也是巨大的.神秘的球形虫洞.瑰丽的黑洞吸积盘.壮阔辽 ...
  • 四年级家长学校教学设计
    第1课时:大千世界人不同 悦纳自我写人生教学设计 四年级:刘瑞红 第2课时 父母言行塑家风 耳濡目染衣钵承 [教学目的] 通过事例,使家长认识到孩子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乏是父母不正确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帮助家长寻找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也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