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随堂练习 - 范文中心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随堂练习

01/03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随堂练习

1.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拟将PM2. 5正式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于或等于2.5

A .厘米 B .分米 C .毫米 D .微米

2.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7.59米,759毫米,759分米,各自对应的刻度尺 的最小刻度即分度值是( )

A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厘米、分米、毫米、米

C .毫米、厘米、分米、米 D .毫米、分米、厘米、米

3.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 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12.45cm B .12.34cm C .12.35cm D .12.36cm

4.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

上右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cm 。

6.图11-26中的物体A 的长度是。

7. 用塑料制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用力拉伸塑料尺;①偏小、②偏大、③测量结果有误差、④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则测得结果为:(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

8.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9.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诗人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桥 B .水 C .河岸 D .地球

10. 在一个无风的雨天,甲向 ______方向运动,在乙看来甲是静止的,说明乙是向________运动。

11. 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 )

A . 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 . 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 .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 . 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2.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以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 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参照物是( )

A .船和山 B .山和船 C .都是船 D .都是山

13. 汽车站并排停放着两辆大客车,甲车突然相对地面向后行驶,乙车仍相对地面静止,这时乙车座椅上的乘客却觉得乙车在向前行驶,则该乘客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 乙车 B. 甲车 C. 房屋 D. 树木

14. (2014•浙江嘉兴中考)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 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1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D .路程和时间成反比

16. 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 1B 1C 1为凸形,一个为A 2B 2C 2为凹形,两个小

球分别以相同的速度v 分别进入两个弧形槽,如图12所示,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为v ,

小球通过凸形槽用的时间为t 1,通过凹形槽用的时间为t 2,则

A .t 1 = t 2 B .t 1>t2 C .t 1

17. 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50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运动员、羚羊、汽车

18.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40 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该汽车在这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 D.50 km/h

19. 运动会上,100 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 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 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 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0. 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 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21. 根据图中所给A 、B 两物体s ﹣t 图象,判断对应的v ﹣t 图象那个是正确的( ) v s t 可知物体的( )

2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

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

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23. 某同学骑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s 内通过40m 的路程,那么他在

前2s 内的速度是( ) A .40m/s B .20m/s

C .10m/s D .5m/s

24. 校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参加100m 比赛,关于各选手运动的快慢有如下说法(1)观众是用“时间相同比路程”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快慢(2)终点裁判是用“路程相同比时间”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快慢(3)物理学是采取观众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的快慢(4)物理学是采用终点裁判的方法比较选手运动的快慢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2)、(3) B. (1)、(2)、(4) C. (1)、(4) D. (2)、(4)

25. 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 ,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 ,则( )

A .前2s 内的平均平均速度是3m/s 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 .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D .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26.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与乙通过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速度之比为:( )

A .3∶2 B .3∶1 C .9∶4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7. 小明在"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 小时:分:秒" )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填" 大" 或" 小" )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 AB =_______cm t BC =______s v AC =_______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_______

(填" 大" 或" 小" )

28. 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

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 条)? ⑴、

⑵、

⑶、

3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

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 AB=____cm ;t BC s; v AB m /s; v 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 (选填“大”或“小”) 。

31. 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

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

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

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相关内容

  • 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例1 一学生用沾水的泡沫板在玻璃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对这个物理过程,你能提出有关声音的物理问题吗? 分析与解 在探究的各个环节中,学会提出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学习中可以针对问题的情景来提问题,可以从 ...
  • 一位高中物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尝试微课程设计和翻转课堂实践
    [转载按语]翻转课堂如何在高中的基础学科教学中实施?上海市闵行区"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学校-文莱高中的物理特级教师马九克老师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微课程设计和翻转课堂组织对一线教师并不难,只要你肯钻研,就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
  •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人教版)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玻璃板.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平面镜成像 ...
  •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认知水平.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教学心理的自我监控".本学期我担任我校九年级物理科教学,我发现这一届的学生中,九(1) ...
  • 高中物理学习调查报告
    什邡七一中学高一物理学习调查分析报告 系(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物理学 姓名: 伍浩 学号:2011070256 前 言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 普遍感到困难,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体会:物理课一听就懂,一做就错 ...
  •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教案
    湘潭市三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备课人 罗灿 科 课 目 题 语文 年级 初一 班级 333 时间 2013 年 第 11 课 <邓稼先> 知识与能力: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搜 ...
  • 20**年-20**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学生的学习任务艰巨.学习的时间紧,还要进行九科竞赛,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的两位新搭档,我们之间还需要磨合,针对现实的情况,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今年要严格 ...
  • 初中物理声现象练习题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 共45分) 1.通常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 .有发声体存在 B.发声物体在空气中振动 C.发声物体在真空中振动 D .人看到了发声物体的振动 2.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 ...
  • [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科学探究摩擦力>说课稿 郑艳萍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选用的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下面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说课: 1.说教材2.说学情3 ...
  • 20XX年中考物理复习教学建议
    一.教学规划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3月3日-4月11日 第一册 4月14日-5月9日 第二册 5月12日-5月23日 1.    声.光.热 2.    力 3.    电 4.    实验探究 5.    作图 6.    综合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