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构建伙伴关系网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升级版 - 范文中心

[国际关系]构建伙伴关系网是中国不结盟政策的升级版

09/06

不结盟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外交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宣示“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强调“真正的不结盟”。这是中国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夹缝中求发展、维护独立自主所做的选择,也是对同苏联结盟政策进行调整与反思的结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上升,对中国外交产生了更高期待。同时,中国海外利益不断拓展,与外部世界的摩擦碰撞有所增多,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从变化的实力地位出发、调整中国外交政策的呼声出现,专家学者围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干涉内政原则”,“大国责任论”,“不当头”、“不结盟”等中国外交基本方针原则展开大辩论。主张不结盟论者则认为,冷战后“敌友”界限相对模糊,结盟的重要性下降;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凸显,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相对下降。总体来说,结盟对中国弊大于利:一是恶化中国的安全环境。如果中国采取结盟政策,一些国家或国家集团为抵御不利影响,很可能寻求与其他国家结盟或强化同盟关系,引发局势紧张。结盟将招致美国对中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二是结盟超出中国能力。目前可供中国选择的结盟对象大多是小国,而且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结盟会让中国背上沉重的包袱,成本大于收益。

结盟与不结盟的论争既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争鸣,涉及如何看待国家间关系的性质问题,国家间关系是单纯的敌友关系,还是非敌非友、亦敌亦友的关系?如何看待军事因素在国家实力中的地位?如何看待军事同盟的作用?如何看待中国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新阶段之际,主张结盟论者提出了中国需要结交“铁杆朋友”的问题,这对于推动中国外交理论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结盟缺少可行性

在政策层面,主张结盟论者不可避免地遇到与谁结盟的问题。结盟需要双方同意,“一个巴掌拍不响”。从增加实力、防止孤立、减轻美国压力出发,国内一些专家认为与俄罗斯结盟对中国最有意义,但在现阶段,中俄结盟缺乏条件和基础。而与周边小国结盟对中国的好处有限,向这些国家提供安全保障,未必能消除其不安全感,这牵扯到复杂的历史恩怨和地缘政治因素。

中俄难以结盟,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不愿构建“反美”同盟。中俄与美关系不再是简单的敌友关系,敌友界限相对模糊。中俄开展了高水平政治与安全合作,有化解美国压力的合作需求,但均不愿与美国重新陷入公开的阵营对抗。俄罗斯仍希望与美国为首的西方打交道,引进技术、资金,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可能引发领导权之争。美国同盟体系遍布全球,美国是当之无愧的盟主。从中苏同盟的历史看,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导致同盟的破裂。目前俄罗斯实力虽然比苏联时期大幅下降,但也不愿做“二把手”,结盟有损双方关系的平等性。三是不愿“自缚手脚”。结盟是把双刃剑,虽可以增强安全,但也限制了行动自由。乌克兰危机后,欧、日、澳等盟国追随美国对俄制裁,俄罗斯进行了反制裁。假设中俄结盟,中国是否要与俄罗斯保持步调一致?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

构建伙伴关系网络:解套结盟争论

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并不是变换轨道、另辟蹊径,而是源于中国外交实践的“路径依赖”,是结交“铁杆朋友”的着力点。

构建伙伴关系网络已具备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主要大国、周边国家、非洲国家、拉美国家构建了名目繁多的伙伴关系。总体来说,中国构建的伙伴关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另一类是带有“战略”字样的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建立的最高级双边关系,目前中国与越南、缅甸、泰国、老挝、阿富汗等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巴基斯坦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分类表明,中国对外关系亲疏有别,并不是像主张结盟论者所批评的那样,要与所有国家构建同等程度的亲密关系。

一般来说,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层次,意味着双方都应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合作从政治、经济、人文领域扩大到安全、国际领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比“战略伙伴关系”层级更高。“全面”表示双方的合作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合作超越双边;“战略”表示在重大问题上有共识,双方的合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稳定性,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不受一时一事的干扰。“伙伴”关系表示双方合作平等、互利、共赢,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努力扩大共同利益。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意味着战略互信增多,各自将对方视为本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甚至制定双边关系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3年3月以来,中国在构建伙伴关系方面积极有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与印尼、马来西亚、韩国、蒙古、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巴西、法国、德国、英国、希腊、白俄罗斯、塞尔维亚、南非、阿尔及利亚、埃及等国不同程度地提升或深化了“战略”伙伴关系。二是充实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声明中包含了安全保障内容。如2014年8月发表的中蒙联合宣言规定,双方“不从事任何损害另一方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活动,不签署任何损害另一方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条约,不加入任何损害另一方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同盟、集团,不参与上述同盟、集团任何针对对方的活动。不允许任何第三国家、任何组织或团体在本国领土上从事损害另一方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活动”。在战略伙伴关系中,中方尊重对方的社会制度、主权和领土完整,对方在台湾问题,涉藏、涉疆等问题上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充实战略伙伴关系方面,有的内容更具体。如2014年7月达成的中韩加强战略性安全合作包括:两国元首互访机制化、推动外交安全对话机制化、继续开展两军高层往来与国防战略对话等内容。

构建伙伴关系网络是中国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为结交“铁杆朋友”所做的积极努力,但是要构建“不是盟友、胜似盟友”的伙伴关系,还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目前构建伙伴关系网络面临界定不清、一些战略伙伴关系缺乏“战略性”的问题。笔者试图从过去两年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中找出有连贯性的表述,有困难。有的虽不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却包含了安全合作内容;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却无安全合作内容,如2014年中国与委内瑞拉和阿根廷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双边联合声明中就没有涉及安全合作。此外,战略伙伴关系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之间也不是由低到高、必然要跨越的两个阶段。2014年11月,中国与新西兰的关系由“全面合作关系”直接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既广交朋友,又精益求精地结交“铁杆朋友”;既兼顾双边关系的发展现实,又系统性地规划伙伴关系建设,恐怕是中国今后构建伙伴关系网络面临的课题。

本文刊登在《世界知识》2015年第6期

作者:孙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


相关内容

  •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
    中印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向分析 作者简介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外交.中国安全环境以及国际关系等.先后任人文学院副院长,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 ...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答案.重点.思考题.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舞台的充当主角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和态势. 2. 雅 ...
  • 20XX年1月温州市一模文综卷
    2016年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Ι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一般来说,城市化弹性系数越高,城市化对 ...
  • _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_三维一体_的印度大国外交_宋德星
    "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三维一体"的印度大国外交 宋德星 周 建 印度把追求"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并为此在南亚.亚洲和全球这三个层面上推行着均有明显 ...
  •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1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进程大致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趋 ...
  • 形势与政策20**年-20**年(2)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2015-2016第二学期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0302110001 (2)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 (3)学分/学时:2学分/8学时 (4)适 ...
  • 北京林业大学特色院校案例分析
    综合案例之一:北林大发展特色ABC "十二五"以来,北京林业大学围绕"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不断探索特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坚持人才培养是第一要务,着力提高 ...
  • 青岛公布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1月06日 07:06 来源:青岛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 ...
  • 全面评估中国能源战略政策
    欧洲空间能源集团 欧洲空间能源集团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作为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峰会的协办单位.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探讨中国在其能源战略计划下重新评估或调整以依重核电能力发展的远景规划还是以依重对太阳能等永久性可再生能源 ...
  • 论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论中国与朝鲜的关系 中朝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两国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外交关系,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64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和历练,但是中国始终如一地立足于两国之间特殊的传统友谊的基点,一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