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 范文中心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12/16

中国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2012级5班 李健强 指导教师: 董晓煜

【摘要】中国海域纵跨3个温度带 (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具有海岸滩涂 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及大洋等各种 生态系统。中国海洋生物物种、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表现为丰富的多样 性特性。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海洋资源,畅行绿色环保的指导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通过建设海洋保护区,合理规划与选址,借鉴国内外经验,截止2013年中国已有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3处、国家级海洋公园18处,总面积达4349平方公里。海洋教育的平台海洋保护区能提高全社会的海洋意识和热情。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目标。海洋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管理、面向国防”,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成为海洋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历史责任。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原生态的海洋景观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娱乐,以及进行海洋科普教育活动。保护了海洋濒危生物物种,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海洋保护区 管理方法 发展方向 海洋技术 可持续发展 前 言

2012年国家海洋局发布《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1],《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大连新港“7·16”油污事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依然存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管辖海域造成影响。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基本稳定,部分近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

2012年,海洋生物多样性状况监测结果显示,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主要类群基本保持稳定,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或保护目标基本保持稳定。长江口、苏北浅滩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关键生态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变化情况值得关注。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栖息地生境丧失、富营养化严重、生物群落结构异常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

美国:美国有14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覆盖总计3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荷兰:“低洼之国”的荷兰,近代以来以围海造地闻名于世

近20年来,荷兰更加注重资源环境生态平衡,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加快海洋技术发展,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与国际接轨已迫在眉睫,使中国的海洋保护区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展。

一、海洋保护区的定义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将海洋保护区定义为"任何通过法律程序或其它有效方式建立的,对其中部分或全部环境进行封闭保护的潮间带或潮下带陆架区域,包括其上覆水体及相关的动植物群落、历史及文化属性"。

目前,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海洋保护区定义是"以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为目的,依法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海岸、河口、岛屿、湿地或海域划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分类:海洋保护区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标准是1978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保护区分类、目标和标准》[2],将海洋保护区分为以下6个类别:

1、严格意义的保护区和荒野区;

2、用于生态系统保护和娱乐的国家公园;

3、用于自然特征保护的自然纪念地;

4、通过有效管理加以保护的生境/物种管理区;

5、用于保护和娱乐的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

6、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管理保护区。

1995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贯彻养护为主、适度开发、持续发展的方针,对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的海洋自然保护区60处,所保护的区域面积近130万公顷,其中国家级15个、省级26个、市县级16个。

我国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5个,即河北省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海岸自然景观及海区生态环境;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红树林生态系;海南大洲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金丝燕及其栖息的海岸生态环境;海南省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珊瑚礁及生态系;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岸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贝、藻类及其生态

环境。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海洋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海洋和海岸保护区通过控制干扰和物理 破坏活动,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的生产力,保护重要的生态过程。海洋保 护区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遗传资源。为了海洋物种和生态系能够持续利用, 必须既保护生态过程,又保护遗传资源。

二、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一)海洋保护区的作用

作为一种建立在海洋环境及其资源保护基础上、充分体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预防性综合管理工具,海洋保护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使自然群落、营养结构及食物链免受人类活动的过多干扰,使原有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得以恢复和维持,保护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关键生态系统,使受威胁的、珍稀的以及濒危的海洋生物得以生存。

养护渔业资源海洋保护区通过在特定范围内禁止/限制捕捞和一切破坏性开发活动,有效消除意外捕获死亡率和环境破坏引起的间接死亡,保护重点物种产卵个体的丰度、密度和生物量,增加目标物种个体的平均大小和年龄,为产卵集群、索饵集群以及洄游集群提供庇护场所,并为脆弱物种的可持续利用和渔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可能。

海洋科学研究的基地海洋保护区通过控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作为一种获得环境本底值的实验手段,借助一定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合理地评估复杂变化的影响程度和根本原因,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模式。

(二)海洋保护区的规划与选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一)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二)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河口和海湾等;(四)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五)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区域。

此外,我国法律规定,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三)海洋保护区的建设

◆核心区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少经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是虽然经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在核心区内,除经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管理部门批准进行的调查观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外,禁止其他一切可能对保护区造成危害或不良影响的活动。

◆缓冲区

缓冲区是指核心区外围一定面积的区域,只准从事科学研究探测活动。在保护对象不遭人为破坏和污染前提下,经该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可在限定期间和范围内适当进行渔业生产、旅游观光、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等活动。

◆试验区

试验区是缓冲区外围的区域,可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在该保护区管理机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可有计划地进行适当开发活动。

(四)海洋保护区的管理

制定海洋法律法规,例如:《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运用海洋科技,发展应用技术类及基础研究类科技,例如:CJ19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利用海洋中上层鱼类开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海洋GPS 水汽遥感与同化方法研究。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和范围由批准建立该保护区的人民政府划定,其具体位置和范围应标绘于图,公布于众,并设置适当的界碑、标志物及有关保护设施。此外,规定“开展旅游活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保护对象,并严禁开展与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旅游项目”。

三、吸收借鉴海内外经验

加拿大:加拿大制定了海洋水质标准和海洋环境污染界限标准,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石油及有害物质流入海洋。作为渔业大国,加拿大对捕鱼活动也有严格限制,禁止捕猎鲍鱼等珍稀鱼种,对本国渔

业公司实行配额制。为保护鳕鱼、大马哈鱼等珍贵的鱼种和鲸等海洋动物,政府更是投巨资建立了各种研究所和保护设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采用类似陆地生物圈规划的区划方法,把海洋公园划分为7个区域,即“一般利用”A区和B区、国家海洋公园的A区和B区、缓冲区、科学研究区、保护区。其中“一般利用”区内除不允许进行采矿外,一些活动需经特别许可。国家海洋公园的A、B和缓冲区管理较严格些,有些活动得到特许可以进行,其他活动均不得进行。而“保护区”,即核心区内除经特许可开展科学研究外,一切活动均予禁止。

菲律宾:菲律宾政府为制止渔民采用炸药捕鱼等非法手段捕捉鱼类和滥采珊瑚礁,于1984年在阿波岛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几年后,这些资源逐步得到恢复。目前,渔业捕捞量已增长了3倍,70%遭到严重破坏的珊瑚礁已得到了有效保护。

积极吸取经验,通过完善立法,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海洋科技, 组织开展保护区内生态环境恢复和科学研究工作,开展有关海洋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协调统一。

结 论

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脱离不了海洋科技的发展,正确的保护理念的指导,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引,明确的法律法规的支持,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建设。充分借鉴海内外海洋管理模式,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努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们的重要战略目标。海洋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面向管理、面向国防”,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围绕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开展工作,使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海洋监测和海域管理业务的引领发展,海洋生态安全维护的技术保障,海洋综合管理的决策支撑,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服务,以及海洋资源环境领域国际谈判和磋商技术保障等六大能力显著提升,做到科学引领业务发展,有效支撑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经济社会,把中心建成具有行业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社会公共服务机构。

加强战略与政策法规研究,提高对海洋资源环境管控的决策支撑能力;强化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引领海洋监测和海域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构建海洋环境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提升海洋生态安全维护的技术保障能力;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提升科技成果的

转化和应用能力;强化服务产品开发,提升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空间,提升对国际海洋环境事务磋商的支撑能力。对于每一项主要任务,规划中还涉及了有关硬件建设、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信息网.海洋公报.2012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13-04-01

[2]王琳琳.中国环境报.求是网.2012-10-09

[3] 王琳琳.中国环境报.求是网.2012-10-0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关内容

  • 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体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
  • 秦皇岛市的海岸类型与功能区划研究_周琦
    第32卷第1期()文章编号:10023682201301002807---海 岸 工 程2013年3月 秦皇岛市的海岸类型与功能区划研究 周 琦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 要:依据实地调研资料及科学合理地利用海 ...
  • 先进工作者候选人主要先进事迹
    先进工作者候选人主要先进事迹 一.齐连明 齐连明同志拥护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他热爱海洋事业,开拓进取,作风优良,业务 ...
  • 关于渤海黄海海洋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
    作者:政协全国委员会科教文卫体经济委员会联合调研组 中国科技论坛 1997年02期 人类即将进入被认为是海洋世纪的二十一世纪,海洋已成为人类极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环渤海综合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 ...
  •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_何广顺
    第3卷第4期2013年8月 海洋经济 MARINEECONOMY Vol.3No.4Aug.2013 蓝色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何广顺1,周秋麟2 (1.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2.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 ...
  • 青岛公布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1月06日 07:06 来源:青岛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 ...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 UNEP/GPA/IGR.2/5 EP Distr.: General 21 July 2006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联合国 环境规划署 <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上活动污染全球 行动纲领>执行 ...
  • 长江经济带如何与"一带一路"贯通
    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的优越自然区位和"水陆并举.四通八达"的便捷交通条件,是我国贯通战略的"一带一路"的交会点.也是贯通战略中的支撑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 ...
  •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22卷第1期水 产 科 学 Vol122,No11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¹ 王晓红,张恒庆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关键词:人类活动;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中图分类号:S91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 ...
  • 潍坊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潍坊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纲要 序 言 加快潍坊北部沿海地区发展,是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战略部署的重大决策.我市北部沿海地区资源丰富,基础较好,在国际产业转移加速.环渤海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地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