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材分析 - 范文中心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

11/09

第九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二节:青藏地区 第三节:沿海地区)

古北口中学 刘东宝

第二节 青藏地区

一、学习标准:

1、 运用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评价。 2、 在地形图上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语言描述该区的地形特征。 3、 阅读地图和气候图表,说明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4、 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 依据资料,分析、对比和归纳青藏地区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6、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后果,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第九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分别选取了我国五个有代表性的地区来讲授,青藏地区是依据海拔高度单独划分的一个区域,地形是影响本区地理环境形成的主导因素,青藏地区地势高、气温低,于是,“高”、“寒”就成为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例如:(1)气候、水文、植被、动物、资源等要素在它影响下都具有其独特性。(2)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表现的比其他区域明显。(3)深刻影响着人类活动。教材从“祖国的西南边陲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世界屋脊”、“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农牧业”、“丰富的能源和矿产”、“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选取了最能代表青藏地区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内容,抓住了青藏地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 三、教学安排:第二节 中国的青藏地区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祖国的西南边陲藏族文化的发源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青藏地区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特征。 (2)、结合教材相关文字、图片,了解青藏地区的历史、主要民族以及人民的生产生活。 2、过程与方法:阅读地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青藏地区历史、民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青藏地区是祖国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2、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特征。 难点:无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通过边学边练的方式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读图归纳法、观察分析法

(四)、教学用具:青藏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导入本课: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同时展示一些青藏地区有代表性的图片),问题:这首歌曲反映的是那一地区?这个地区有什么特色?(教师总结:青藏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神秘的王国”,就是21世纪的今天到青藏高原去也很不容易,因此,青藏地区对我们充满了神秘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青藏,去认识和了解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读图练习:运用教材14页青藏地区图,确定青藏地区位置范围、主要地形类型及地形特点。 活动1、

以北, 以西,包括 省, 自治区和 等省区的部分地区。

(2)按逆时针顺序找出青藏地区的邻国。

问题:通过我们刚才对青藏地区位置和邻国的学习,请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青藏地区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邻国众多国境线漫长的特点。 (活动目的:通过确定青藏地区的位置和临国、分析青藏地区位置特点,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活动2、在青藏地区图上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分析青藏地区地形特征。 问题:我们过去都学过那些陆地地形,他们各自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活动:(1)在青藏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确定青藏地区的地形类型种类,以那种类型为主。 (2)依据陆高表判断青藏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高低起伏状况。

教师总结:青藏地区地表有一些起伏但起伏不大,因为青藏地区虽然海拔高,但高原上的一些山脉相对高度却很小,在高原上这些山脉呈现出远看是山,近看成川的特点。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问题能力)

活动3、出示我国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面积和人口对比表

(1)学生结合青藏地区图完成填空(青藏地区位于 以南,位于

活动:计算我国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说出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活动目的:通过人口密度的计算,使学生加深对青藏地区地广人稀这一特征的认识)

活动4:了解青藏地区的历史和民族 问题:

(1)青藏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民族?请说出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 (2)历史上汉藏两个民族有那些交往和联系?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布达拉宫

教师介绍:在解放前,西藏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今天这里已经建立起了包括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纺织等现代化企业,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地毯、工艺品已走向国际市场,交通、邮电的发展改变了西藏的闭塞状态。

和平解放 青藏铁路 藏族舞蹈 西藏的通讯 (活动目的:通过青藏地区历史、民族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青藏地区是祖国领土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第二课时:世界屋脊、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农牧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青藏地区图找到青藏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2)阅读青藏地区气候图表说明青藏地区气候特点。 (3)认识高寒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 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 运用资料分析对比青藏地区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树立科学求实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2、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农牧业的影响。 难点:青藏地区的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农牧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围绕青藏地区高寒两大特征为主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和图像,引导学生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

(四)、教学用具:青藏地区图、中国地形图、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地区景观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活动1:

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

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一位同学扮演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小朋友,一位同学扮演青藏地区的小朋友,由他们分别用电脑课件介绍本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生活动: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探究造成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海拔差异大)

(活动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2:运用中国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所处阶梯和海拔高度,识别青藏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出示中国地形图,学生看图回答:

(1) 我国地势共分几级阶梯?青藏地区处在第几级阶梯?海拔高度是多少? (2) 青藏地区地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在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3:讨论: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我国许多大河发源地?

教师总结:地势高导致了独特的高原气候,地势高形成了大面积的冰川,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湖提供了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地势高导致河流四面分流。地势高,高原的边缘山高谷深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活动目的: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青藏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活动4:根据教材图9-15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1) 根据拉萨、那曲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说明青藏地区冬夏气温状况和降水特

点。概括青藏地区气候的最大特点(寒冷)(青藏地区气候特点)

(2) 对比同纬度的拉萨与重庆各月气温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高寒气候产生的原因)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活动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那么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本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

1、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2、根据藏北(那曲)和藏南(拉萨)的气候条件分析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和畜牧业应如何分布?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活动6: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比较藏南谷地和藏北高原在地形、河流、气候、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对比、归纳青藏地区内的地理差异能力,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第三课时:丰富的能源和矿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青藏地区的主要能源,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 2、过程与方法:分析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水能丰富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青藏地区能源矿产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青藏地区的主要能源和矿产

难点:青藏地区太阳能、地热、水能丰富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机会,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中国地形图、全球板块分布图、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分布图、柴达木盆地矿产分布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对于人类来说,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这片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片土地呢?

问题: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类开发?(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矿产资源、科研旅游资源等)又有那些无污染的洁净能源?

活动1:了解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

阅读地理图册18页“中国太阳能分布图”找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问题: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阅读拉萨与同纬度的上海日照时数对比表说出拉萨成为日光城的原因?

拉萨与同纬度的上海日照时数对比

教师总结:从表中得知,一年中拉萨比上海的日照时数多969小时,达到3000多小时,一年中共有8000多个小时,除去夜晚,有4000多小时是白天。可见拉萨绝大部分日子是晴天,因而有“日光城”之称。

(活动目的:体会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活动2、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热资源

阅读地理图册18页“青藏地区地热分布图”了解青藏地区地热分布情况。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展示地图)全球板块分布图

(简要讲解)由于青藏地区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所以地壳活跃,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附近地热类型丰富,沸泉出露的热水达93度,地热释放能量巨大,羊八井地热电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

(学生活动)在青藏地区能源矿产分布图上找到目前我国最大的蒸气田—羊八井,观看教材提供的羊八井彩图。

(活动目的:体会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活动3、 青藏地区的水能资源

阅读教材19页课文资料,说出(1)雅鲁藏布江东部大拐弯处水能蕴藏量?(2)居全国江河的位次?(3)水能丰富的原因? (活动目的:体会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活动4: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

问题:在青藏地区有一个地区被称为“聚宝盆”,这是哪一个地区?(柴达木盆地)它为什么称作“聚宝盆”?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19页提供的柴达木盆地矿产分布图,(1)找到柴达木盆地的主要矿产(2)找到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

(讲解)柴达木蒙语“盐泽”的意思。察尔汗湖的盐是多成分的,有钾、镁、硼、硝等,我国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盐湖内光是食用盐就可供世界人口吃2000年。这里的铁路、公路都建在盐盖上,修补公路时用盐水浇灌路面即可。在这里炒菜用不着买盐,住房用盐块砌墙,吹来的风都带有咸味。所以,这里被称为“盐的世界” (活动目的:体会青藏地区的资源优势)

活动5、讨论: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有那些特征?如何开发那里的自然资源?

(活动目的:通过青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讨论增强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交通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运用青藏地区铁路、公路分布图找到四条入藏公路和青藏铁路。 (2) 阅读教材资料,理解青藏地区生态保护的紧迫性。

2、过程与方法:分析青藏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后果,说明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科学求实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青藏地区的交通状况。 2、青藏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难点:无

(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机会,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小组探究学习、讨论法

(四)、教学用具:中国地形图、青藏地区铁路、公路分布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我们在开发青藏地区的资源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教师介绍青藏地区过去的交通状况。 活动1:

1、观察《中国地形图》,如果要修建通往西藏的公路,公路的起止点在哪里?大致线路如何?并在地形图上用笔勾画出来。

2、在青藏地区公路铁路分布图上找到四条入藏公路,并对比验证、修改自己的设计。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及分析问题能力)

活动2:阅读教材20页做一做的资料及青藏地区铁路公路分布图

1、 在图中找到青藏铁路的位置,确定青藏铁路起止点, 2、 讨论:

(1) 修建青藏铁路的困难和重大意义?

(2) 假如暑假你到西藏旅游,你所选择的铁路线以及携带那些物品?(活动目的:认

识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困难及修建青藏铁路的重大意义,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承转)青藏地区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在旅游、登山、采矿、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目前青藏地区的环境正受到严重的威胁,特别是三江源地区。

活动3、阅读教材21页三江源地区图,明确三江源的位置 (1) 找到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脉。 (2) 找出长江源头、黄河源头、澜沧江源头。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4、三江源地区的环境保护

教师介绍: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环保区,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读教材22页“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资料

思考:(1)三江源地区正面临着那些环境问题?(2)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从旅游、畜牧业、工矿业、以及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偷猎等方面,讨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到西部大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节 沿海地区

一、学习标准

1、 运用地图说出沿海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简单评价。 2、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 3、 根据有关资料,说出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4、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新教材新加入的内容,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划分的区域,教材以沿海

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条主线来阐述的。改革开放给经济特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我国又发展了15个沿海开放城市,最后又建立了6个沿海开放区,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示范作用,给全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教学安排:第三节 沿海地区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沿海地区重要的地位、沿海地区的开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沿海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2、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分析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2、 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首先为学生明确我国沿海地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这一学习思路,抓住改革开放这一主线,从五个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的顺序进行讲解,在教学中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外向型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四)教学用具:沿海地区图、沿海地区交通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出示东部地区夜景图片,提问:灯光密集的地区是哪里?来引出沿海地区。 活动1:结合教材24页沿海地区图完成:

(1) 找出沿海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2)分析沿海地区地理位置特点。(教师归

纳:沿海地区共有辽宁、广东等11个省区,北京虽不临海,但北京近海又有强大

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所以划归沿海地区。)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2:阅读25页“做一做”的资料,并结合沿海地区图、沿海地区交通图讨论

(1) 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建设中的意义?

(2) 结合沿海地区图、沿海地区交通图从气候、地形、交通等方面分析沿海地区发展经济

的优越条件?

(3)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和那些地理因素有关?

(活动目的:体会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活动3:过渡: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除了地形、气候、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等优越条件外,还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

读26页沿海地区开放图,找到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并说出它们所在的省区。

结合教材26页“读一读”资料讨论五个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港口、侨乡、靠近港澳)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及分析问题能力)

活动4:学习概念:什么是外向型经济?

探究学习:运用教材27页“五个经济特区的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特区发展图片来分析外向型经济特点。(五个特区引进技术吸引资金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工业、高效农业、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大型商场、培养新型人才。此外,五个特区的出口贸易额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很大比重。说明外向型经济特点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出口创汇为目标,利用海外市场产品大量外销。) (活动目的: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外向型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第二课时:沿海地区的开放、沿海地区的发展方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明确什么是外向型经济和支柱产业。

2、 沿海地区的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资料分析外向型经济对沿海地区发展的作用。

2、 运用资料分析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难点:外向型经济、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首先为学生明确我国沿海地区是如何发展经济的这一学习思路,在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探究学习等方法使学生体会外向型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学习方法:探究学习

(四)教学用具:沿海地区开放图 学习用具:地理图册

(五)、教学设计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沿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外向型经济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分析外向型经济是如何使一个地区的经济腾飞的。

活动1:案例教学:以深圳为例来分析外向型经济

资料:深圳的发展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著名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侧。原来是广东省宝安县境内的一个小村庄。“圳”的本意是田野间的水沟。由于它与香港九龙地区接壤,是出入境的必经之地,渐渐地成了一个边陲小镇。深圳镇旧区的总面积不到三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三万,十分贫穷落后。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设经济特区。从那以后,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就在这荒滩野岭上神话般地崛起。现面积为0.2万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0万。为外向型工业基地,已形成计算机及其软件、通讯、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激光等7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盐田港、深水良港、皇岗口岸、深圳机场等构成发达的交通网络。石岩湖、西丽湖、香蜜湖等度假村,小梅沙、海滨度假营久负盛名,“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微缩景区,中华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等旅游景点等令人向往。现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之一。

问题:(1)深圳取得了那些变化?(2)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外向型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

活动2: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我国在建立经济特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在沿海地区设立了15个开放城市。

在26页沿海地区图上找到我国的15个沿海开放城市。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3:案例教学:以天津为例分析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特点,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天津的产业结构调整

天津市将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发展壮大信息、汽车、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五大产业,以增强综合竞争力。 近五年来,天津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提高了7.2个百分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嫁接改造调整效果明显,电子信息、汽车等一批优势产业得到了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提高了8.8个百分点。今后天津将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形成与国际港口大都市相匹配的现代经济结构,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 据了解,在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天津今年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石油专用管材

和高档金属制品等骨干产业,改造提升有优势的轻工、纺织、建材、机械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新兴产业。天津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大通信设备、软件和网络产品、新型中药等的生产,抓好25项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化项目。

2004年以电子信息、汽车、化工、冶金、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为代表的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天津工业发展的重要引擎。1至11月,六大优势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15.92亿元,同比增长35.8%,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6.7%。支柱产业的发展为天津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讨论:(1)天津的产业结构是如何变化的?

(2)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调整?

(3)天津的支柱产业有那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小结:天津的产业调整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

(活动目的:通过以天津为例分析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特点,体会支柱产业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活动4:

随着进一步的开放,目前我国又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等六个沿海开放地区。

学生读图:读沿海地区开放图明确我国的六个沿海开放地区。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活动5: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一家两代人,重点体验改革开放前后,生活、环境、特别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条件的巨大变化,来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活动目的: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本课小结:与内陆相比,沿海地区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只有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实现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


相关内容

  •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凡是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列入地 ...
  • 巧用地理教学的工具--地图
    巧用地理教学的工具--地图 [作 者]孙祖勤 字数:2435 来源:现代教育探索 2011年1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在初中所设置的课程中,地理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阻碍的一门学科.其实,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做好地图的教学和应用 ...
  •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初中地理...... 一.首先我要说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主要讲述----- 本节是......承上启下,具有强烈后续支撑作用,为下一节------学习作了铺垫.本节 ...
  •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 ...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
  •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 几度秋雁南飞,几番花开花落.转眼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近30个春秋, --勤奋敬业是师德应有之义 其间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初中地理教学.在这三十年中,我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满工作量代课,各项工作完好而无缺漏,受到同志们的好 ...
  • 20XX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七年级地理教学总结 孟维江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6个班的地理科的教学工作,现将一学期的工作 作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认真分析,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本学期七年级所使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内容是"地 ...
  • 1.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刘丽敏 福建东山二中 一.概述 · 该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地理课的内容.为高一年上学期的第二节学习 · 本节课来自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课,该节课所需课时数为一课时. · 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关 ...
  • 高中地理必修1复习精讲-知识结构详解
    地理必修1高考复习之知识结构详解 第一部分:如何复习好必修1(自然地理) 一.抓住主干,夯实双基──基础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 ...
  • 听省优质课有感
    英才聚水城,盛宴飨齐鲁 ---听山东省初中地理优质课有感 泰山中学 卢玉宝 江北水城,运河聊城.2014年10月21日---24日,两年一度的山东省初中地理优质课在此隆重举行.回首上届,不禁让人有"才饮桓台水,又临东昌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