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养成"教育调查 - 范文中心

"大学生养成"教育调查

11/07

“大学生养成”教育调查

作者:童政权 李有林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0年第04期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但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诸多困境: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习自觉性差;患得患失的心理素质和一击即碎的意志质量。

由此,笔者牵头组成课题组对南京地区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辅以访谈的方式,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回收率为96.3%。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养成和行为规范中“四习惯”和“四意识”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道德习惯及勤俭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文化意识的表现和相关信息。

养成教育现状

学习生活目标不明确

调查中有75.8%的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问题,但一方面有5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枯燥无聊,课余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的占到被调查者的53.7%(其中男生比例为95.6%),而另一方面是每天用于自习的时间少于1小时的人数有67.2%,1~2小时的有15.8%,2~3小时的有11.4%,3小时以上的仅有5.6%。

对于考试,58.9%的学生态度是“平时少学,重在期末”,还有25.5%的学生选择“考场作弊”。调查结果显示,70.5%的学生自认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一般,有逃课经历的学生达

75.8%,其中45.2%的学生逃课原因是对课程不感兴趣或不喜欢任课老师,12.4%的学生逃课是去查学习资料,52.4%的学生逃课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如上网、睡觉等;仅有25.8%的学生通常是独立完成作业的;只有21.5%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或查找学习数据;而在每学期开始就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学习计划执行的仅有15.7%。这些数据都说明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计划性缺乏,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自律性较差等。 忽视道德情操的陶冶

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状况,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重点。学生基础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注意文明礼貌、规范言行举止,等等。实际上是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操的归宿,也是衡量学生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文明道德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学生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学生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场合吸烟持“无所谓,仅是个人爱好”态度的学生居然有36.2%。有近两成的学生在过马路时经常闯红灯,更何况还有56.8%的学生也偶尔为之。当问及“能否见义勇为”时,只有17.2%的学生“在公交

车上发现他人遭遇小偷会挺身而出,上前制止”,35.8%的学生“装作没看见”。在谈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只有72.8%的学生会伸出援手,从中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知信行”不统一,心理和行为之间相互矛盾,往往是道理人人知晓,实际却难以身体力行。

公德意识差、缺乏责任心、集体观念淡薄、对他人漠不关心等不良思想在学生根深蒂固。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有道德、讲文明的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对个人而言,会导致人格缺陷,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对社会来说,会影响社会道德风尚,并对整个大学生的声誉造成危害。

礼仪、安全意识不强

调查中,有85.6%的学生意识到礼仪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觉得当代大学生在礼仪方面总体不乐观,急需要改进。矛盾的是当被问到学校如果开展“礼仪文化”主题月活动,是否有兴趣参加时,只有31.6%的学生有兴趣参加;比如问到日常生活中是否经常用到敬语,如“你好”“谢谢”“对不起”,只有48.6%的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在笔者平时工作与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中感触颇深,如相当多的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没意识到先敲门,问问题不知道尊称一声“老师”,老师走进学生宿舍,不少学生往往漠视其到来,没有起身打招呼等;甚至个别学生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申请到助学贷款竟故意逾期不还等。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文明意识淡漠,缺乏起码的礼仪知识,“知书不达理”。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有48.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体现在进出寝室每次都能随手关门的只有59.4%;当碰到陌生人上门推销时,有抵触警惕感觉的学生仅为49.9%;在离开宿舍时烧水或没关计算机的比例竟然有

71.8%,而且在访谈的过程中有47.5%的学生承认曾经在宿舍使用过违章电器。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安全教育不够,因为有64.1%的学生提到这一点,并且他们没有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消防演练和逃生教育等。

另外,部分学生勤俭行为的缺失同样令我们担忧,据调查:学生每月生活费在1000元左右的占到48.2%,在吃饭之余的消费构成显示:其中用于学习以外的费用占到69%,一些大学生往往注重物质上的炫耀攀比,而不注重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这种不合理的消费结构荒芜了学生的心灵,颓废了他们的斗志;有38.4%的学生在衣食住行方面“尽量追求高标准”,他们认为品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仅有18.6%的学生表示有记账理财的习惯。此外有62.6%的学生每月通讯费用在50~100元,28.6%的学生在100元以上;42.5%的学生经常或比较多地浪费过粮食、水、电等资源。

对传统文化认识有限

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的调查表明:居然有35.5%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感觉,将近一半的学生说不出10个以上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虽然有42.5%的学生对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正在消逝表示担忧,但是仍然有21.6%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社会可有可无。说明大学生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上存在问题。首先,“功利主义”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传统文化注重个人品性的修养,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是隐性的、长久性的。但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大学生看不到其长久益处,较少甚至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其次,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调查中,有接近50%的学生表示更愿意花费时间在学习专业知识或者考取各种社会证书上,为毕业后就业增加筹码,而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一些人文书籍。在这种社会背景影响下,大学生中真正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了,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的脑海里没有扎根,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滑坡。

完善高校养成教育

加强制度的激励与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并完善新的养成评价体系。管理的目的在于育人,首先必须通过成文的规章制度的激励与监督来保障人的健康成长,“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通过纪律精神将学校的规章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而指导学生的行动。

我们倡导学生的道德自律,但也不能把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完全建立在人人都自律的良好愿望上。因此,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要从制度上加以落实,如宿舍管理制度、日常操行评定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学生奖惩制度、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合理的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性格。同时应该逐步建立并完善新的养成评价体系。积极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评估,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检验标准的可操作性。

学校管理层应切实加强对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团和学生会组织的重要作用,建立一种有效的良性运行机制。把是否遵守“规范”、遵守“规范”的程度作为学生评选先进、入党、综合测评的重要条件,确定新的“养成”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通过新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遵守规范的自觉意识,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完美人格的形成。

创新发挥德育第一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充分发挥德育第一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另外,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教学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而作为德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其言传身教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传播思想道德,“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加强师德教育,加强教师自身行为规范的修养,提高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素质,课上课下以身作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诚挚的爱心关爱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犹如春风细雨般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积极地影响青年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

突出实践性,注重养成教育的一致性、阶段性与持续性。作为知识的道德条文毕竟是易学易懂的,但要把这些道德条文转化成道德实践,就必须依赖严格的、长期的养成教育实践。不能离开“过程”谈养成,空间上要保持一致性和阶段性,在时间上保持持续性,从新生入学一直到毕业,行为养成教育应贯彻始终。同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还应注意养成教育的侧重点。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提出分层级的行为规范目标,坚持任务分解,实行契约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一年级注重爱校、尊师、学习动机和文明礼仪等教育;二年级强化纪律和规范约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促进自我教育功能的发展;指导三年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职业道德实践,主要是竞争生存能力培养。四年级使同学认清就业市场和经济形势,全力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应变、处世能力,为步入工作岗位做好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准备。此外,养成教育可以通过高校创设特定的情境和营造特定的氛围暨校园文化建设来进行。放手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形成自觉参与意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有组织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将团支部会议、班会与主题团日活动、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着将养成实践内化为人良好的习惯意识、把良好的习惯意识外化为人良好的习惯行为的过程。


相关内容

  • 大学生粮食浪费调查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JIANG XI NORMAL UNIVERSITY 社会调查理论与研究方法 题目:大学生粮食浪费问题研究--以江西 师范大学为例 小组成员: 占时杰 1003041070 薛家增 1003041059 柯杰 1003041017 班级:1 ...
  •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又素养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们伟大的祖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享誉世界,讲文明.懂礼仪又一直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 小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
  • 主题班会评课稿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评课稿 三店街宋寨小学 王冬生 <习惯养成,你我同行>主题班会,围绕"习惯养成"设计.安排整个活动过程,全程体现了在实践中养成习惯,要不断身体力行,使习惯成自然的培养 ...
  • 浅析小学生偷窃行为的矫正
    摘 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注重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偷窃行为,老师要以爱为支点,耐心教育,使其纠正错误,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教育:偷窃行为:耐心教育:信任:爱 中图分 ...
  •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方案一: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目的意义 1.开展数学小课题研究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是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过数学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的学 ...
  •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摘 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对班主任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的基本功.这些工作没有什么成规法,没有什么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但处处体现班主任的全面修养和工作的创造性.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
  •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
    目录 1.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1.1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 1.2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 1.3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1.4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知识的积累.学习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2.本次 ...
  • 七年级三班工作计划
    八年级三班工作计划 2010-8-26 一.指导思想 将遵照学校工作要求,加强德育建设,落实素质教育,狠抓班风.学风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同时,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这门课程思想品德理论教育偏多,加上不被列入测试科目,使教师和学生重视不够,而且小 ...
  •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的研究中期报告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的研究>中期报告 常州市北环中学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评价的研究>课题组1 执笔人:徐惠芳 曾明芳 一.自我评价的含义 自我评价是指个人自我观察后按照自我确定的行为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