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 - 范文中心

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论

11/29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 ( ) A 、勇于迎接和回应时代挑战

B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不变 C 、不断使理论教条化和经验化

D 、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推动历史前进。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 )

A 、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1.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中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 )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B.辩证否定的观点

C. 普遍联系的观点 D.质量互变的观点 12、“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D 、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 ( ) A 、政治范畴 B、经济范畴

C 、思想范畴 D、即是政治范畴,又是思想范畴 4、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 、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 、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6、“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 )

A 、邓小平提出的 B、马克思提出的

C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 D、列宁提出的

7、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 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

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 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 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际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9、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

A. 唯物辩证法、社会辩证法、自然辩证法 B. 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系统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D .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革命辩证法 10、“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

这是一种 ( )

A.辩证法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3、我国古代有人提出“白马非马”、“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14. 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群臣无常位 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15、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

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 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D. 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1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它是( )

A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

C .评价社会发展的客观标准 D.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17、对于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的根本原因,应当到 (

A. 地理环境中去寻找 B.人口因素中去寻找

C. 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寻找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

1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 A 、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 、价值 D、剩余价值

19、社会历史离不开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

A .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 .社会历史受偶然性支配,没有必然性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D.社会历史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展没有统一性

20、生产资料是指( ) A 、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C 、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 、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

21、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 )

A .客观性 B.不可逆性(一去不复返) C .顺序性 D.永恒性 22、既承认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又承认人的活动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相对主义观点 C. 诡辩论观点 D.折衷主义观点 23、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

A. 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 确定事物的质

C. 把握事物的度 D. 认识事物的量

24、自然科学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 A. 实体性因素 B.渗透性因素

C. 准备性因素 D.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2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的( )

A 、发展变化性 B、矛盾普遍性 C 、相对稳定性 D、客观实在性

26、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观点的是( )

A.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C.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27、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2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 .17世纪英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29、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 、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C、它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D、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30、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关系是( ) A 、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B 、劳动产品和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 、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

D 、两者都要经过交换才能进入消费领域

31、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 )

A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C 、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3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A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33、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 A 、利润率 B、利息率 C 、剩余价值率 D、年剩余价值率

3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 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3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

A 、劳动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 B、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36、跨国公司是( )

A 、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组织 B 、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交流的主要形式

C 、从事跨国的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国际性垄断组织

D 、国际经济友好合作的组织

37、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 、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38、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 ) A 、预付的资本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C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39、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 )

A 、生产 B、分配 C、交换

D 、消费 40、部门内部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 )

A 、企业利润 B、平均利润 C、超额利润 D 、垄断利润

41、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 、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资本积聚的结果使( ) A 、个别资本规模扩大 B、社会资本总额增加

C 、剩余价值总量增长 D、资本有机构成提

4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 ) A. 生产力理论 B. 实事求是

C. 唯物史观 D.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理论 4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惟一特性在于它的(

A. 发展变化性 B. 矛盾普遍性 C. 相对稳定性 D. 客观实在性

45、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C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D.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46、"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二、多项选择

1、近代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

A 、机械性 B、直观性与猜测性 C、形而上学性

D 、强调意识的能动性 E. 不彻底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

是因(

A. 它是“科学之科学”,包括一切科学

B. 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C. 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D. 它体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

E. 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的

3、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

有利于(

A.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物质的可知

C. 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克服形而上学物

质观的局限性

E. 批判孤立静止的错误观点

4、 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 ( )

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 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B.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 .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D.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47、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事物的量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B .事物的度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C .事物的根本属性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D .事物的质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4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

A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B.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49、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 A .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 .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D.一切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50、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 ( ) 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 .只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

D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

C.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D.物质和运动的

辩证关系原理

E.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5、 " 光阴一去不复还" 表明 ( )

A 时间的无限性 B时间的有限性 C.时间

的一维性

D. 时间的客观性 E.时间的不可逆性

6、一般说来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因为

( )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

C .世界双就是方法论 D.方法论体现世界

E .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7、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有( )

A. 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外部矛盾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

D. 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

E.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8、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哲学道理的有 ( )

A.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 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9、质和量处于不可分离的统一中,因此,( )

A、具有相同质的事物,必有相等的量 B、量的限度总是被一定的质所规定的

C、只有在一定量的限度之内的事物才能保持其质的稳定性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每个具体真理都是 ( )

A .客观真理 B.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E .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11、根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既相适合又相

矛盾的特点,我们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应当 ( )

A.使它稳定不变 B.既要稳定它,又要完善和发展它

C. 对其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

D.对它进行根本变革

E .通过自觉活动使生产关系跑在生产力的前面 12、交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形式有

两种。它们分别是( )

A. 个人交往 B.群体交往 C. 物质交往 D. 战争交往 E.精神交往

13、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物质文明的发展

C. 精神文明的发展 D.政治文明的发展

E.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1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 (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 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 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5、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是因为 ( ) A.个人为社会作贡献,能够得到社会的赞扬和好评

B.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从社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C.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D.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E.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 )

A. 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统一

B.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历史观的统一 C. 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

D. 发现了唯物史观

17、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 )

A .凡是事物都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B .凡是质都是一定事物的质 C .质不能脱离事物而存在 D.质发生了变化,事物就发生改变

E. 质和事物是不可分的

18、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提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种观点 ( )

A. 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区别 B.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

C. 是辩证法观点 D.只承认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

E. 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

19、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 )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20、"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这句话体现(

A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特D .事物彼此之间存在着差别

21、列宁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含义是( )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物质是属于共性的范畴 D.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E. 物质是主观的产物

2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B.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D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E. 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起源的观点包括(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 .意识依赖于物质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E.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4、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是( ) A.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 C.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D.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E..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25、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其实质是( ) 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B.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

C.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D.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运动变化

E. 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26、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E.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2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 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 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 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8、构成社会再生过程的基本环节是( )

A 、生产 B、市场 C、分配 D、交换 E、

消费

29、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

A 、人们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B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E 、不论人们是否认识经济规律,它们都存在和起作用

30、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 )

A 、商品的总量增加 B、商品的总量减少 C 、生产单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E、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31、危机阶段的特征是( )

A 、商品销售困难 B、生产大幅度下降

C 、大批工人失业 D、大量企业倒闭 E 、出现信用危机

3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

A 、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 B、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C 、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D、创造剩余价值

E 、增殖了预付资本的价值

33、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是( )

A 、资本集中能增大单个资本,但不能增大社会资本

B 、资本积聚既能增大单个资本又能增大社会资本

C 、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大的限制 D 、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 E 、资本集中的速度快于资本积聚

3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是( )

A 、利益全球化 B、企业经营全球化 C、生产全球化

D 、贸易全球化 E、金融全球化 35、相对过剩人口有那几种基本形式( )

A 、固定的过剩人口 B、过渡的过剩人口 C 、潜在过剩人口 D、流动的过剩人口 E 、停滞的过剩人口

36、商品是( )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C 、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 D、一个历史的范畴

E 、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37、生产关系是( )

A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B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 C 、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D 、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 、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3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 、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D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E、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39、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 )

A 、消费决定生产、交换、消费 B、生产反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 C 、分配、交换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起决定作用

D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 E、分配、交换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4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 A 、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E 、私人劳动 41、马克恩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

A 、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产业资本 D、固定资本 E 、流动资本 42、哲学上讲的" 两个对子" ,是指( )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D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斗争 E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4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 ) A .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B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C .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D.精神交往决定物质交往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 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E、客观唯心主义 45、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句话体现了( )

A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C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物质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

E .闭关锁国是错误的

46、我国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指导下,成功地收复香港,成为解决类似历史问题范例,这说明( )

A .一种矛盾只能用一种方法来解决 B .解决矛盾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一个国家内部也能“和平共处” D .事物所处的条件变化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亦应随之变化

E. 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事物是有生命力的 47、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的(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C.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D.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E.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

48、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历史上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的(

A .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 B .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 C .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 D .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 E.改变产业结构的产业革命

49、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 ) A .传统文化是祖国的精华应全部继承 B .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全部抛弃

C .应保留一半抛弃一半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50、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指 ( )

A .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B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C .人类社会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 D .精神交往决定物质交往 E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 一、 单选题

1-5 DDBDD 6-10 BCBBD 11-15 AABDC 16-20 ADCCB 21-25 BACBD 26-30 DDDAA 31-35 AACCC 36-40 CABAC 41-45 DBBDB 46-50 BCBDD 二、多项选择

1-5 ACE BCD ABD ABC CE 6-10 AD ABCD DE BC AB 11-15 BC CE ABCDE ADE CDE 16-20 ABD ABC ABD ABC BCD 21-25 ABC CD DE ABC AB 26-30 ABCD ADE ACDE ACDE ACD 31-35 ABCDE DE ABD BCD CDE 36-40 ABC ABCE CDE DE AB 41-45 AB AE ABCE AE ABDE 46-50 BCDE ABCD ABC D ABCE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9 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D ) A. 配第、斯密、李嘉图 C.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2.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C ) A. 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C )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 下列各项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是( B )

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 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B. 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D. 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B. 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5.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是( D ) A.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B.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 C. 肯定和否定辩证关系的原理 D.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6.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C ) A. 学习书本知识 B. 进行社会调查 C. 参加社会实践

D. 研究实际情况

7. “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C ) A.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 )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B.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C. 感觉—知觉—表象 D. 概念—判断—推理

9. 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D ) A. 能动性 B. 间接性 C. 客观性 D. 直接性

10. 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 B ) A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

B .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 D .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11. 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是( B ) A .原始社会

B. 农业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12.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 社会改革 C. 社会基本矛盾

13. 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A ) A. 劳动是人的本质

B. 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B. 阶级斗争 D. 科学技术革命

C. 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D. 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14.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B ) A. 人民群众不能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B. 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C. 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D. 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l5.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B ) A. 社会劳动时间 C. 剩余劳动时间

16.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A. 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 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17.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C ) A. 资本积聚 C. 剩余价值

18.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D ) A. 国家元首

B. 政府 B. 资本集中 D. 平均利润 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

C. 法院

D. 议会

19. 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的是( A ) A. 生产资本 C. 商品资本

II(C+V+M)=I(V+M)+II(V+M),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

A. 第一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B. 第二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C. 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消费资料价值总和 D. 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和

21. 资本主义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D ) A. 商品价值 C. 剩余价值

A. 股东大会 C. 监事会

23. 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 )

A.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B. 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C. 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 D. 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B. 董事会 D. 工会 B. 生产成本

D. 平均利润

B. 货币资本 D. 借贷资本

A. “ 参与制”来实现

C. 资本输出来实现

25.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D )

A. 实现经济增长

C. 实现外贸平衡

26.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D )

A. 生产的全球化

C. 资本的全球化 B. 贸易的全球化 D. 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B. 促进充分就业 D. 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B. “个人联合”来实现 D. 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27. 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主要负责人是( A )

A. 列宁

C. 布哈林

28.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B )

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

29.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 )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30. 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 )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彻底消灭“三大差别” B.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B. 斯大林 D. 托洛斯基

C. 彻底消灭剥削

D. 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反对的错误倾向有( BC )

A. 相对主义

C. 教条主义

32.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CD )

A. 朴素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3.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BC )

A.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永恒发展的观点

34.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BC )

A.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

C.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D. 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

A.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

B.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有序地进行的

C.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B. 普遍联系的观点 D. 辩证否定的观点 B. 庸俗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经验主义 D. 折衷主义

D.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6. 单位商品价值量( BC )

A. 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A. 两大部类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38. 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 CD )

A. 土地私有权垄断

C. 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A. 卡特尔

C. 托拉斯

A. 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B.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D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B. 辛迪加 D. 康采恩 B. 土地经营权垄断 D. 土地地理位置不同 B. 总供需的平衡 D. 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B. 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 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相关内容

  • 武汉理工[概论]课实践教学报告模板doc
    2014-2015学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报告书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教师评分: 教师签名: 目 录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 ...
  • 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20**年)
    安顺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第一阶段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让大学生深人实际.深人社会生活,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方面.<中 ...
  • 考试科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考试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考试范围 211 张汉熙, <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修订本 333<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教育史>, ...
  • 毛概-实践教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
  • 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
  • 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概论论文 "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但究竟有几个人能完全懂得这个词的定义呢?在艺术概论课上 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我对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的概念也就越来越好奇.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调查,我知道了设计中的 ...
  • 毛概论文3000
    论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恩的划时代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突出贡献是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不过,以往回答什么是社会 ...
  • 反思的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反思的平衡 作者:王海荣 朱晓舟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2期 摘 要:民办高校要想推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改革,必须 ...
  • 社会学概论论文
    社会学概论 内容摘要: 一.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人口.资源.环境.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构成. 二.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 ...
  • 20**年毛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016毛泽东思想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序号写入答题纸相应位置 1.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是在. A.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D.抗日战争时期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