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环境 - 范文中心

人物与环境

08/12

人物与环境

教材分析:《人物与环境》这课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开阔思维,大胆创新、想象,其中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造型发挥想象力,添上适当的背景,创造不同的环境使画面丰富完整。

教学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方法:示范法、观看法、讲授法

突破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S: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的好的作品进行夸奖与评价,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相关内容

  • 20**年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2018届高考全国卷冲刺语文考点知识.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 ...
  • 自编小说阅读设题角度
    自编小说阅读设题角度 一.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有: 1.文中写了XX 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
  •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转载) 语文园地 2010-10-19 23:52:07 阅读9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 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 它是 ...
  • 于细微处见精彩
    一.什么是细节和细节描写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巴尔扎克也曾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 ...
  •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高考记叙文阅读考点精讲 [理清行文脉络,把握文章大意] [考点一]理清行文脉络 题型1:找出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⑴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有:①以核心人物为线索:②以核心事物为线索: ③以核心事件为线索:④以时 间为线索: ⑤以 ...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教材兼顾小学与初中课本的衔接,为此,这两册教材不 再着眼与个别的能力点和知识点,不在设"语文天地"中的单项练习, 不在通过"金钥匙"学习某一种学习方法或策略, ...
  • 人物刻画的几种方法
    人物刻画的几种方法 文章是否能以情感人,往往取决于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否,而感情产生于人的心里,因此,着力刻画人物的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何为心理描写?先看下列习作片段: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 ...
  • 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一: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二: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篇三:我的三个爸阅读答案 阅读短文<父亲>,回答问题.①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篼蹲在门口抽叶子烟.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喝斥他走开.我向父亲求证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