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范文中心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08/06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两句说水是横流的眼波,山是蹙皱的眉峰。

③盈盈:脉脉含情。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译文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北宋词人王观创作的词,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送别友人,

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水。水是横着的眼波,山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形象、情感)

(2)比喻修辞用得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美丽可爱。想象别致,意蕴生动。。“才始送春归”,点明这里春刚逝去,说明词人心中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两句是词人对鲍洗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用语绮丽生动。(判断技巧、具体解释技巧、表达效果)

【全词赏析】

从标题看,这是一首送别词,然而落笔却有别一般送别诗的伤感情调,显得轻松活泼、俏皮风趣。上片虽是明写朋友归途山山水水的艳丽景色,但也暗扣朋友的家人日夜盼望丈夫

那种望穿秋水的情感表达得活灵活现。朋友归家所历经的山山水水都拟人化了,于是,路上

上片写了归途的景,下片便转而写归家的情。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关联上了。朋友前往的浙东地区,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奉劝朋友既然赶上了美好春色,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与它同住了。与上片同样,明写了江南的“春色”,暗扣与家人团聚这一家庭生活中的“春色”,一语双关,俏皮风趣。

通看整首词,几处巧比喻,轻松活泼;几句俏皮话,雅而不俗。

【解题思路】

看到标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词,同时朋友前往的是江南的浙东地区;再读全篇,可以看出词人的语言风格。从第2题的“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还可以得到一些启示,进而领悟词句的双关义,领悟了这一点,理解全词和回答问题都不困难了。

的奉劝,读出送别的情意。

第2题,王灼的“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的观点分“新丽”与“轻狂”两个方面,理解“新丽”的特点主要从巧妙的比喻入手,理解“轻狂”的特点主要从形象的双关入手。题目只要求回答“新丽”,指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稍加评析即可。


相关内容

  • 经典诵读200篇(篇目)
    1 关雎(关关雎鸠)★ 2 蒹葭(蒹葭苍苍)★ 3 相鼠(相鼠有皮) 4 无衣(岂曰无衣) 5 子衿(青青子衿) 6 式微 (式微式微) 7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8 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 9 <古诗十九首>(其一)( ...
  •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整理全
    1.<一去二三里>邵雍(宋)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2.<画>王维 (唐)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3.<画鸡> 唐寅 (明) 头上红冠不 ...
  • 古诗词十首
    1.<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文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
  • 古诗词十首解析
    古诗词十首 1 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用( )的( )和( )来比喻( ),用( )来比喻( ),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 ). 2 鸟鸣涧(唐)王维 ...
  •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整理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古诗词背诵篇目 整理:童蕾莎 七年级上册: 课内: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 ...
  • 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古诗词汇总 [一年级上册]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 难忘的小学生活
    难忘的小学生活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能表现自己学习生活的"成长袋".奖状.照片,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激发自己对母校.老师的眷恋,体悟老师的培养之恩和殷切期待. 2.阅读"阅读材料"和 ...
  • 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 摘 要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 ...
  • 有哪些古诗词能唱成歌啊
    有哪些古诗词能唱成歌啊? jgkuhjk 11级 分类: 文化/艺术 被浏览1873次 2013.04.17 就比如说苏轼的<水调歌头> 能唱,在百度上搜得到就OK 谢了! bddnwxj 采纳率:44% 11级 2013.04 ...
  • 1-6年级所有古诗
    六年六班 姓名( ) 古诗词集锦及部分日积月累人教课标一到六年级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茶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唐·李白 概述:月夜思乡之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