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的观念基础与教育创新的主导方向 - 范文中心

论创新教育的观念基础与教育创新的主导方向

03/01

浙江大学教育系  吴华   浙江大学教务处  罗海萍

创新教育是随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创新教育的概念框架中,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居于学校培养目标的核心位置,从而对现行教育的观念、制度等提出一系列改革要求,这意味着创新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创新才能实现。

(一)

创新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创造本位”,即以是否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评价一切教育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与创新教育相比,现行教育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继承本位”,即以学生对人类已有认识成果吸收的数量作为评价教育活动成效的主要标准。“继承本位”的教育理念体现在现行学校教育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必定是讲授为主,因为对于传播已有知识来说,讲授法效率最高;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必修课,甚至在已经很少的选修课中还要圈定一批“指定选修课”,生怕学生所学知识不系统、不完整;现行教育也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认为与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相比只能居于从属地位,于是在各种测验(考试)中,各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试题充塞卷面,导致学期结束时,复印听课笔记、背诵听课笔记、在考试时默写听课笔记风行校园。从对教师的俗称上也能体验到“继承本位”的文化积淀。当人称或自称教师是“教书的”时,在言者和听者的心中已下意识地把教师的职业性质定位于“将书本上的内容(知识)传授给学生”。与此恰成映照的是,在国内众多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中,没有明示自己的创新之处或事实上并无新意的现象也是在所多见,以致洋洋洒洒宏篇巨制,就学术价值而言,迹近与无。以上所述种种现象,说明“继承本位”的现行教育理念实已深入人心,欲革旧布新,其艰巨繁难,不难想象。

应该强调的是,创新教育并不排斥继承人类已有知识,只是在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上却将两者的位置互换:把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而将继承已有人类认识成果则置于为前者服务的辅助位置。创新教育虽然也承认知识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但并不认为创新与知识成正比,这一点只要质之人类科技发展史便一目了然: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大都出自知识相对较少的后起之辈。由此启发我们,如欲更多更有效地实现知识创新,让更多的人具备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形成创新人格恐怕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个体改变现存事物的心向。如果这种心向成为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就是一种创新人格。那么,学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呢?如果学生的任何一点异见都将遭到申斥,如果学生的任何一点异行都将遭到禁绝和惩罚,久而久之,服从和循规蹈矩将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乃至现行教育奉行思想垄断政策的基本特征;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宽容地接纳学生的不同观点,积极地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和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那么,独立思考和求新求异将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而这正是西方教育传统中最有活力的内核。因此,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设一种让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仍是达此目的之必要条件。

(二)

一种能够让学生充分自由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两个基本特征: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和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首先让我们来分析第一个特征。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意味着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除了人们没有想到的可能性,没有我们不能想象的可能性 。对于学生来说,一切现成的知识,除非经自己的确认都是可以怀疑的。这就是体现科学思想方法重要特征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是创新意识的基本要素。创新的本质是对现存事物的创造性扬弃,而它的思想前提是否认现存事物的先验合理性,正是在这种怀疑精神的驱动下,人类才攀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认识高峰,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源于怀疑托勒密的地心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源于对牛顿理论在高速运动领域合理性的质疑,其它如生物进化论、量子力学等科学成就无一不是闪耀着怀疑精神的理性光辉。在社会科学领域,在经济学、在政治学、在语言学、在心理学、在社会学、在管理学等领域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更为重要的是,怀疑精神还是一切社会改革实践的思想先导,比如真理标准的讨论,比如经济体制的转轨等等改革实践,如果没有对传统理论、观点合理性的怀疑,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思想解放,也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伟大的改革成就。

创新意识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批判精神,即坚信一切现存的事物都是不完善的,因此都有改进之可能。与怀疑精神相比,如果说前者意味着一切现存事物的合理性都是可以怀疑的,那么,后者就意味着一切现存事物的合理性都是应该怀疑的。怀疑精神的本质是否定真理的先验性,而批判精神的本质则是否定真理的绝对性。可以看出,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不但对于创新意识而且对于创新人格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自由思想的媒介和精髓。

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自由思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业成就评定规则(标准和程序),其中的教师因素最为重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能表明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是照本宣科,那么将有助于鼓励学生的自由思想;教师如能对学生的自由思想给予充分的肯定而不是以现成的定论作为裁判的标准,那么,也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相反,如果教师心胸狭隘、思想僵化,对学生的异见总是给予负面强化,那么,在学生的人格形成和演进的过程中,服从和保守的特征将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教师所具有的这种作用是任何其它因素所无法取代的。因此,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务之急是教师自身需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

教学方法也会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思想产生重要影响。注入式、满堂灌导致学生死记硬背,遏制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这已成定论。但对于倍受推崇的启发式,如果从促进学生自由思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看,就有区分两种启发式的必要。第一种启发式,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思想线索,让学生自已获得所谓正确的结果,这也是启发式的标准含义。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学生被如此启发的过程中,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多少自由想象的思想空间,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无太大的价值。第二种启发式,以案例教学为代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然后由学生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解决方案。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无论这案例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也正因如此才为学生打开了充分的自由思想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开放式的教学。显然,只有导致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 ,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适合于开放式教学过程呢?特别是,传统的讲授法是否就不能用于开放式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判断一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或引起开放式教学过程,即有否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自由思想空间或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是否排除了一切与预期结论不一致的其它可能性,如果是,则这种方法和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只能导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将无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否则就都有可能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功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师素质的关键作用才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取代。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规则是影响学生自由思想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学业成就评价规则由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组成,其中又以评价标准对学生行为有更为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外源激励为主的目的性行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获取良好的就业优势已经成为学生重要的决策目标。由于成绩评定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重要的信号功能,因此,追求尽可能高的学业成就评价就成为获取就业优势的重要手段。客观存在的这样一个激励链,使得学业成就评价标准可以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设若我们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标准和学业成就测验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开放型试题,并对学生的创意给予较高的分数赋值权重,对学生形成“创造本位”的价值导向就会形成正向强化,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而且对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也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能在以上各个方面都选择“创造本位”的改革取向,学生的自由思想就有了保证。然而,由“继承本位”向“创造本位”的转轨需要教师和学校都付出更大的努力,这种努力如果没有市场竞争带来的生存压力是难有保证的,而这种生存压力正好可以通过建立体现学生自由意志的“退出机制”来获得,在这个意义上,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选择空间,就不但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基本条件,而且也是教育创新的基本原则。

(三)

在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虽然到目前为止教育体制还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浓厚色彩,但市场化的浪潮已不可阻挡。按照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各种类型的“退出机制”将在市场取向的高校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为创新教育提供直接的体制支持。

所谓“退出机制”,源于股份有限公司中持股人因不满公司所作所为而卖出所持股票的行为,即所谓“用脚投票”。由于持股人抛出股票导致股票下跌,使公司面临董事会改组和公司面临被收购的风险,从而迫使董事会和经理阶层必须更为努力的经营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的要求。正是由于“退出机制”的作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才得以实现。以此观照我国高校目前的运行状态,名目繁多的各种改革虽也层出不穷,但似乎还没有一项改革对高校造成生存压力,也正因为如此,高校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现在设想在高校各个层次建立相应的“退出机制”,即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重新选择学校、专业、课程、学程,并将这种选择结果体现在高校财政拨款、专业资助、教师薪酬等方面,从而迫使高校及其内部各级组织、各个机构和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市场的要求,当前即体现为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对创新教育的要求。

如果允许学生按年度自由转学,并且政府按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向高校拨付公共经费,那么,学校为争取必需的公共教育经费,必会清除和改造大部分乃至全部陈旧的专业和课程,也必定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要求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如果给学生在校内重选专业以更大的自由和更少的限制,同时通过专业资助强度反映学生的选择结果,那么,更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更优秀的一线教师配备将会成为院系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再如果开放全校课程让全体学生自由选修,并在教师的薪酬上体现学生的选择结果,那么,教师更努力的投入将是可以预期的结果。至于在以上各个“如果”中面临的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困难,凭借目前已经成熟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都可以方便地解决。

以上我们虽然并没有直接揭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之间的联系,但如果创新教育确实是时代的要求,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市场更有效地传递时代的信息呢?明白了这个道理,通过以“退出机制”为代表的教育创新当然是推行创新教育的最佳选择了。

参考文献:

①  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②  刘铭、姚晓春,教育产业:本质还是方式,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③  于光远等,教育如何扩大供给  满足需求——发展教育产业与扩大内需理论研讨会摘  要,教育发展研究,1999、7

④  袁志刚,教育产业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教育发展研究,1999、4

⑤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⑥  吴华,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

⑦  吴华,论发展高中教育对减轻就业压力的政策价值,教育与经济,1999、2

⑧  吴华,让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相关内容

  •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 2007-07-20 21:16:16|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 1.教育的本质:教育(教书.育人)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 ...
  •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 八里复兴小学 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 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深化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 历史教学心得
    历史教学心得 高中教学不同于初中教学只是注重表面只是的理解,高中历史教学得注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必须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中学教学作为培养中学生的教育基地,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激发学生的兴趣 ...
  • 政工考试内容
    一.单选 1.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是由党的"宣传工作"这一概念逐渐衍变而来的. 2.在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同志代表党中央在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思想政 ...
  • 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学 徐邦桃  曹金良 [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 ...
  •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 0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高分突破讲解精确资料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0*1'=10') 二.双项选择(10*2'=20') 三.填空题(10*1'=10') 四.判断改错(5*2'=10') 五.名词解释(2*5'=10') 六.简答题(4*5'=20') 七.论述题(2*10 ...
  • 非物质时代之中国设计教育发展
    2008年7月刊总第118期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越 非物质时代之中国设计教育发展 □文/成朝晖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设计系 摘要:非物质时代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进新世纪设计发展的转变,设计界的大趋势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中国 ...
  • 教育基础知识综合重点选择题专题特训
    教育基础知识综合专题重点特训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C) A.基本教育规律B.基本教学规律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B) A.130B.1 ...
  • 中国文化的发展
    形势与政策 姓 名:侯雪珂 学 号:[1**********]1 班 级:播音0902 播音0902 中国文化的发展 侯雪珂 内容摘要: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世界也同时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