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 范文中心

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01/01

《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有专家把当前孩子的学习状况分成三种状态:第一种是痛苦学习状态;第二种是麻木学习状态;第三种是快乐自信学习的状态,即让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状态。孩子们当初背着小书包刚跨入小学校大门时,都是满怀着对学校生活的美好憧憬,都是爱学习的。可如今为什么众多孩子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进入了麻木、痛苦的学习状态呢?大家就跟着我的思路一起来探讨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源在哪儿?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影响学习主动性的有三个方面大的原因:一是兴趣;二是责任感;三是学习的环境。

咱就从这三个方面一起探讨一下:

一、 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佳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孩子又如何能去喜欢呢?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还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如何消失的。

案例二:明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从上幼儿开始,妈妈就给明明列了明确的计划,钢琴、书法、美术、英语、各种学习班把明明每天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明明是个聪明的孩子,好奇心也很强,刚开始学什么都很新鲜,学的也都像模像样的,让妈妈非常高兴。

从三年级开始,明明的学习兴趣慢慢减小了,开始抵制妈妈的一些安排,因此,妈妈减少了那些课外兴趣班,只让明明上奥数班、英语班和作文班。但是,情况不但没有改变,甚至开始不写作业,在学校告诉老师作业舍到家了,回家又说在学校把作业写完了。每天回到家,就坐在电脑或电视前不动了。

随之成绩也慢慢下降,妈妈非常生气,不管是打骂也好、讲道理也好,明明好像都无动于衷。到六年级的时候,成绩已经下滑到了班级的后几名。明明很失望,也很着急,总是不断地向别人诉说:“我儿子怎么就这么笨?”

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明明很聪明,好奇心也很强,开始对学习各种东西很感兴趣,为什么出现后来的情况呢?原因是什么?

A 、 超负荷的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真正的苦差事。

B 、 妈妈在儿子的学习中没有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C 、 儿子成绩变差后,妈妈一直在打压孩子,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反感情绪。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学习保持兴趣呢?

刚才大家看到了,一个妈妈是如何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那么咱们怎么才能让孩子保持兴趣呢?

1、 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 有家长曾这样跟我说:“我家孩子可不爱学习了,有时学校作业布置的少,或者他完全作业时间还早着呢,我就想再给他布置一点让他巩固一下,可是,他不但不愿意做,后来,写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

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合理,不能只给孩子学习的时间,而不给孩子灵活机动的玩的时间。像上边那个妈妈那样,孩子写作业快了就再另加作业,把孩子玩的时间全部占用,孩子当然不愿意,后来,会把写作业的时间越延越长,也是这个原因,孩子会觉得:反正我早写完也不能玩,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还会增加作业,我还不如边写边玩呢。

大家想想,这样时间久了,孩子不但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还会对写作业、学习这个事很反感对不对?这样,孩子还会有学习兴趣可言吗?

刚才有个妈妈说在小学存在这种现象,其实中学也同样存在,只是有时孩子的时间真的不多。但有没有在休息日希望孩子再另外复习资料的?

提醒大家:要明白,孩子不管是在玩还是写作业的过程中都是一种学习,不妨让孩子高效学习之后,自由安排一下孩子自己的时间,引导孩子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比如小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去活动一下,感受大自然,大一些孩子让孩子自己安排一点运动等。

这样,孩子不但学会管理时间,更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保持一定的学习兴趣了。

2、 给孩子一个合理的目标。

如果你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觉得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的要求,那么孩子在努力之后就很容易放弃。这里边就有一个目标制定的问题。可以有一个总的目标,但也要有分阶段的小的目标。

案例三: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你获得了世界冠军,这一次远征米兰,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 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以外终点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大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就是要引导孩子把大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目标去执行,这样就不容易失去信心,而又能抱着希望冲向下一个小目标。

这个目标不是你加给孩子的,而是在亲子沟通好的基础上让孩子去制定。

另外,给孩子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就拿孩子的成绩排名来说,孩子如果排名在40名,你给孩子的目标是前十。大家觉得这个目标定的怎么样 ?

王金战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如果想让孩子上到更高的楼层,必须给孩子铺设台阶,只要台阶铺设的合理,每个人都能到达上层。如果没有台阶,即使你想从一楼上到二楼,也是不可能的。

就拿孩子的成绩排名来说,孩子如果排名在40名,你给孩子的目标是前十。大家觉得这个目标定的怎么样?

应该说这个目标都是大家心中向往的是吧?

但是,成绩的得来不是一天的功夫可以练成的。

大家觉得,如果提的目标过高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我们对孩子有期望时,不要提一个让孩子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要求,这样孩子会在努力而不达的时候丧失信心,从而放弃一切努力。

王金战老师说过,你给孩子的目标是孩子跳跳脚就能够到的

有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又不被父母理解,没及时帮助孩子,孩子对学习产生畏难的情绪,所以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消失。

所以,当孩子的目标定高了的时候,你可以帮孩子降下来

给孩子成功的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既给孩子制定低一点的目标,让孩子在完成这个小目标后,品尝那份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孩子就会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了

其实,合理的期望值也是让你有一份好心态的必然条件。如果你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达不到时你会失望,当你一旦失望的时候,即使你控制着不说、不表达,你的表情、情绪、眼神等都会出卖你,不但你自己内心焦虑,孩子也会感受到不快。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旁边的人不断地说:“哎呀,你做的真不错!”这时候,你是不是对这件事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孩子和我们一样,在他学习的过程中,哪怕是一点点成绩我们都及时地拿出来鼓励,表示你的支持,孩子都会对学习充满希望和信心。这样,学习的兴趣也就能得以保持了。

案例四:青青上初一,一段时间内学习非常认真,月考时成绩提高了不少。虽然比那些成绩好的同学还差很多,但相比自己来说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大家讨论一下,如果你是青青的妈妈,这时候你会做何表示?

青青的妈妈是这样想的:不能表扬她,不然她该骄傲了。于是妈妈这样对青青说:“虽然你这次成绩好了一点,但是跟别的同学比还是很差的,继续努力吧。”

当青青妈妈这样说之后,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孩子会觉得:妈妈对我还是不满意,我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我的努力是无效的。 如果你一直这样跟孩子交流,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不再去努力

了。

可以这样跟孩子交流:孩子,你这段时间在学习上用了很多的时间和努力,成绩真的提高了不少呢。妈妈真为你高兴,为你的付出得到回报而开心呢,祝贺你!如果继续这么用功的话,是不是有一天会在你们班放个卫星呢?

这样,你表扬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单单是成绩,就会让孩子知道,妈妈看到了我的用功和努力,并且我只要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孩子在你的肯定、认可和鼓励之下,会看到学习的希望,也能感受到妈妈的支持和力量。嗯,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你如何与孩子交流,都要记着,时刻给孩子以希望

二、 责任感的培养。

刚才,咱们说到增加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一是要有学习的兴趣,二是让孩子有一定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什么

美国流传着一个笑话,老师问:债权人与债务人有什么区别,学生答:债权人记性好,债务人记性差。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记忆力与人的责任心关系极大,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件事关系重大,责任重大,他就会时时惦记着这件事,就不会忘记。

案例五:一个名叫小伟的男孩。他是我市一所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为了让小伟能上这所重点小学,妈妈花重金买了这个重点学校片区的房子。从小伟上三年级起,妈妈就給小伟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还买来各种教辅习题册,在小伟完成学校作业之后,继续做课外题。每天复习哪些内容,复习到什么范围都由妈妈说了算。尽管妈妈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可小伟的学习成绩却让妈妈大失所望。妈妈一口气能说出一大堆小伟在学习上的不是:上课时常走神,写作业磨蹭,学习不用心,老师判的错题不及时改正,最要命的是错题改正后又一错再错。自己 全力付出却换来这样的结果,妈妈自然着急上火,伴随着斥责甚至打骂一并对准孩子。小伟呢,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他说:“我平时什么也不玩,也没时间玩。跟您说实话,我学习就是为了我妈妈,每当我看到妈妈为我的学习生气着急,我就特别难过。真的,我不骗您,我学习真的是为了我妈妈,只有她高兴,不生气,我才开心。”

大家看过这个案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小伟的妈妈真可谓用心良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他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缺失的;学习责任感不足、学习兴趣是衰减的。所以,小伟是

缺乏主动性、自觉性。缺乏学习热情和内动力。

字典上是这样说的:自觉做好分内事的事情的心情。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自觉”、“分内事”。

一个孩子,如果感觉到学习是他自己分内的事,是不是才会有动力去做?如果家长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在为妈妈学、为老师学的时候,孩子还会有学习的动力吗?内力和外力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给孩子前行的力量也是相差非常悬殊的。孩子的学习就好比在拉车,本来拉车是孩子自己的事,可是妈妈总是怕孩子走的慢,所以一直帮孩子拉着车,或者用一根鞭子在后边打着孩子,希望孩子走的更快一些。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拉车是妈妈的事,我是在为妈妈拉车,不然,妈妈怎么会帮我拉?不然妈妈怎么会这么着急的打骂、催促我呢?妈妈帮忙拉车的孩子,会觉得不用自己使力就能走的很快,所以渐渐地就把不再在意这个车子是如何走的,怎么才能走的更好、更快;而在后边使用鞭子的妈妈,会让孩子感觉太累了,没有成就感不说,还看不到希望,所以他就会越走越慢,甚至因为落后而耍赖停下来。这时候,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现在妈妈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应该走自己的路,因为路是他自己的,学习也是他自己的事。什么时候孩子认同了妈妈的这个观点,接受了这个“没有妈妈和约束也可以自己走好”的观念时,孩子的内力才会发挥作用,也就是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动力。

最合理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孩子自己拉着车前行,让孩子知道拉车就是他自己的事,而家长也不能完全地不管,而是把手搭在车后,让孩子感觉到妈妈一直是陪伴着自己的,这是给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当妈妈发现孩子遇到了一个沟坎, 发现孩子拉的很吃力,孩子回头要妈妈帮助的时候,妈妈就赶快使出自己的力量,帮孩子顺利跨过这个坎。这时候,孩子不但会非常感激妈妈,会感觉到妈妈的爱和力量,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用更大的力就能越过这个沟坎。并且也会收获跨越沟坎后的自豪感,从而找到一份自信。这样帮孩子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方式。

当然,如果真正实现这一切,需要妈妈有强大的心理能量,所以我们今天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三、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家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成语吧?是不是有靠近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人的意思?

我亲眼目睹的几个场景呈现给大家:

场景一—----儿子放学回家,客厅里烟雾缭绕,爸爸正跟一帮朋友边抽烟边打麻将。看到儿子进来就回头对儿子说:“回你的屋写作业去吧,把门关上。”

场景二--------吃过晚饭,女儿一直不肯进屋写作业,而是跟妈妈一起看电视连续剧。妈妈很生气,说:“这孩子别看了,不知道自己还有作业吗?快去自己屋写作业。”女儿很不情愿地嘟囔道:“你怎么还看?”妈妈急了:“你跟我能比啊?我都工作了,不用写作业了。你怎么不知道自己干吗吃的?这次月考成绩这么差自己不知道啊!”

大家看到这两个场景有什么样的感受?在你家或你的身边存在吗?这样的情况下,会给孩子带来哪些消极的影响?

所以说,你如果想要一个上进的孩子,要一个爱学习,积极主动的孩子,就要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比如说,在家里,特别是孩子在家的时候,多拿起书本来翻翻,少看电视、少玩电脑,甚至在孩子学习时一切娱乐活动都用看书学习来代替;夫妻两个在饭桌上或者有孩子在场的时候,谈论一点自己这个阶段学习的体会和收获等等。你如果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坚持这样做,孩子自然就会在这个环境中学会了看书学习,他不会认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相反会在书中得到很多的乐趣。

有时,我会故意当着女儿的面说一下这一周我做了哪些事,在群里为大家分享了什么,哪些家长提出了什么问题等等。 关键是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都是在上进的

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我们家从孩子上学的那一刻起,从来就没有打开过电视。”当然,做为辛苦工作的家长,不必做到这样,但至少保证孩子面前不顾形象地玩乐,而只是对孩子进行说教。

家长一定要记着: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成为那样的人。要知道,榜样的力量,特别是父母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另外,家长还要注意给孩子一种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当然,这就要家长的智慧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真正做到。

所以说,教育方式的错位,在孩子学习上的包办代替,家长的过度担心、指责都是导致孩子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主动性减退的原因。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启示。谢谢大家一个下午的陪伴!有大家真好!

最后给一个测试的小问卷哈:

很多家长都意识到,孩子主动学习很重要,但到底怎样才算是主动学习了呢?下面,我先给大家提供一个小问卷,看看你的孩子学习上是不是具有主动性。

1、有良好的作息时间,早上不用父母叫就自己起床。是□ 否□

2、能按时到校,没有特殊情况不迟到。 是□ 否□

3、每天能自己理书包,并每天带齐各种学习用具。是□ 否□

4、能每天自己准确记录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 否□

5、每天放学后除特殊情况外,都能按时回家,自觉作业。是□ 否□

6、每天不用父母催促就能自觉作业,并且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很高。 是□ 否□

7、作业完成后,能自己检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是□ 否□

8、遇到不懂的问题,会自己思考钻研,不轻易向他人求助。是□ 否□

9、能自觉订正作业和考试卷中的错误,并总结错误原因,及时补强,以免今后再犯同样错误。是□ 否□

10、学习有计划性,并且能每天坚持按计划进行学习。是□ 否□

11、能每天做到有针对性的预习和复习。 是□ 否□

12、对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科目能有意识地多下一些功夫努力赶上。 是□ 否□

13、能发挥自己学习所长,有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是□ 否□

14、能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辅导材料,有计划地补强。是□ 否□

15、因生病或者活动等原因缺课后会自己主动补上功课。是□ 否□

16、会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是□ 否□

17、不盲从书本或者老师,善于提出问题。是□ 否□

18、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轻易放过,能积极思考。是□ 否□

19、学习上有恒心,有毅力,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 否□

20、学习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有实现目标的切实行动。是□ 否□

在得到的答案中,“是”越多,说明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越强,反之,问题也越大,

做为家长的我们就要在这方面多来反思一下,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相关内容

  • 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幼儿数学教学设计
    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幼儿数学教学 设计 [摘 要] 通过对几则大班数学活动课例的分析, 探讨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幼儿数学教学设计, 总结幼儿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问题情境化.数学生活化.教学交互化.具体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两方面探讨幼儿数学教学 ...
  • 教学反思集(语文)
    教学反思集 柳树醒了 2010 .2 .29 <柳树醒了>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教学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回家观察柳树,把观察到的讲给爸爸妈 ...
  • 幼儿园师德
    师德的内涵是什么? 1.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 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3. 为人师表,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实施策略:把我们弄到钱后 ...
  • 大班语言活动[风]说课稿
    大班语言活动<风在哪里>说课稿 白寨小学 王海英 一.说设计意图: 语言活动<风在哪里>,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以优美生动的童话语言描绘了风的存在.诗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将风的情境作了巧妙的 ...
  • 早操教学反思
    早操教学反思(一) <早操>是一年级上册北师版单元字与拼音(四)中的一首富有儿童情趣并且具有和谐韵律的儿歌.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了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配以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充满生机活力的清晨. 本节课开始,围绕早操我 ...
  • 王海英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对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是他们的入门课,也是基础课,所以必须让学生开始就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情况着手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 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 ...
  • 语文教研组组长述职演讲稿
    语文教研组组长述职演讲稿 导读:根据学校德育和少队的工作精神,积极开展班级活动,创新主题队会的活动形式,推行"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接受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想办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对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纪律性的 ...
  •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尝试
    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方法尝试 作者:牛头店幼儿园 何军 方有志 杨媛 吴世英 谭义瑞 摘要:"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尤 ...
  • 思想品德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浙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黄静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