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的证明 - 范文中心

空间几何体的证明

11/03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把一张纸对折几次,为什么它们的折痕平行?(答: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打开后得4个全等的矩形,每个矩形

二、

三、复习预习

三、知识讲解

考点1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

1、线线平行的判断: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3)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2、线线垂直的判断:

(1)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2)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3)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补充: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也必垂直平行线中的另一条. 3、线面平行的判断:

(1)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2)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判定定理: a //b ⎫

a ⊄α⎪

⎬⇒a //α(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b ⊂α⎪⎭

a //α

⎫性质定理: a ⊂β⎪

⎬⇒a //b (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a β=b ⎪⎭

★判断或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

(1)利用定义(反证法) :l I α=∅,则l ∥α (用于判断). (2)利用判定定理: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用于证明). (3)利用平面的平行: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用于证明).

(4)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直线和平面平行(用于判断).

4、线面垂直的判断:

(1)如果一直线和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垂直,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 (2)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一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4)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个平面.

a , b ⊂α⎫

a b =O ⎪⎪⎪

l ⊄α⎬⇒l ⊥α(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l ⊥a

l ⊥b ⎪⎭

性质定理:(1)若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

即:l ⊥α, a ⊂α⇒l ⊥a (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即:a ⊥α, b ⊥α⇒a //b . ★判断或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1)利用定义,用反证法证明. (2) 利用判定定理证明.

(3)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而平行于另一条直线,则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与平面.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也垂直于另一个.

(5)如果两平面垂直,在一平面内有一直线垂直于两平面交线,则该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1) 斜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所有线段中, 斜线相等则射影相等,斜线越长则射影越长,垂线段最短. 如图:PB =PC ⇔OB =OC ;PA >PB ⇔OA >OB (2)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已知PO ⊥α,斜线PA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OA ,a 是平面 α内的一条直线.

① 三垂线定理:若a ⊥OA ,则a ⊥PA 。即垂直射影则垂直斜线. ② 三垂线定理逆定理:若a ⊥PA ,则a ⊥OA 。即垂直斜线则垂直射影.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主要应用 ① 证明异面直线垂直

.

② 作出和证明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 作点到线的垂线段.

5、面面平行的判断:

(1)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平行. (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6、面面垂直的判断:

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判定定理:

a ⊂α⎫

a ⊥β⎬⎭

⇒α⊥β(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 性质定理:

(1) 若两面垂直,则这两个平面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α⊥β⎫(2) a β=AB ⎪⎪a ⊂α⎬⇒α⊥β(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

a ⊥AB

⎪⎭

α⊥β⎫(3)

A ∈α⎪⎪

A ∈a ⎬⇒a ⊂α ⎪a ⊥β⎪⎭

(4)

α⊥β⎫

a ⊥β⎬⇒a ⎭

⊂α或a //α

四、例题精析

考点1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

例1 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 AD //BC , ∠ABC =90︒, PD ⊥平面ABCD

,AD =1, AB BC =4. ⑴求证:BD ⊥PC ;

⑵求直线AB 与平面PDC 所成的角;

⑶设点E 在棱PC 上, PE =λ PC

,若DE ∥平面PAB ,求λ的值.

P

E B

C

【规范解答】

222C = 则B C =D B +∴D C ,,B D ⊥D C (1

)由题意知D

P D ⊥面A B C D ,∴B D ⊥P D ,而P D C D =D ,

∴B D ⊥面P D C . P C 在面P D C 内,∴B D ⊥P C . .

(2)解:∵DE ∥AB ,又P D ⊥平面A B C D , ∴平面PDC ⊥平面A B C D . 过D 作DF //AB 交B C 于F 过点F 作F G ⊥C D 交C D 于G , 则 ∠FDG 为直线AB 与平面PDC 所成的角.

在Rt △DFC 中,∠D F C =90︒

,D C F =3,

∴t a n ∠F D ,∴∠F D G =60︒,

即直线AB 与平面PDC 所成角为60︒. (3)解:连结EF ,∵DF ∥AB ,∴DF ∥平面PAB .

B

又∵DE ∥平面PAB ,

∴平面D E F ∥平面PAB ,∴EF ∥AB .

D =1, B CB =4, F =1, 又∵A P E B F 1==, C B C 4 ∴P

1 PE =PC

4∴,

B

即λ=

1

. 4

【总结与反思】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证明,根据题意引用辅助线即可解决问题.

例2 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直角梯形, AB ∥DC , ∠DAB =90 , PA ⊥底面ABCD , 且 PA =AD =DC =是PB 的中点.

(1)求AC 与PB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2)在棱PC 上是否存在点N , 使DN ∥平面AMC , 若存在, 确定点N 位置;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1

AB =1, M 2

【规范解答】(1)如图, 过B 作BE ∥PA , 且BE =PA , 连结CE 、AE , 则∠CAE 即为AC 与PB 所成 的角, 由已知可得AC =2, AE =5, CE =3.

.

∴cos ∠CAE =

5

D

B E

(2)存在, PC 中点N 即为所求.

连DB 交AC 于点F , DC =1AB , ∴DF =1FB ,

2

2

取PM 中点G , 连DG 、FM , 则DG ∥FM , 又DG ⊄平面AMC , FM ⊂平面AMC ,

∴DG ∥平面AMC ,

连DN , 则GN ∥MC , 同理可证GN ∥平面AMC , 又GN DG =D , ∴平面DGN ∥平面AMC ,

∴DN ∥平面AMC .

【总结与反思】根据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确定几何体;根据题意引用辅助线即可解决问题.

例3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CD 、A 1D 1中点. (1)求证:AE ⊥BF ; (2)求证:BF ⊥平面AB 1E ;

(3)棱CC 1上是否存在点P 使AP ⊥BF ,若存在,确定点P 位置,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规范解答】

(1)取AD 中点G ,连结FG 、BG , 则FG ⊥AE , 又 ∆BAG ≌∆ADE ,∠ABG =∠DAE ,

∴AE ⊥BG , 又FG BG =G . ∴AE ⊥平面BFG ,

∴AE ⊥BF .

(2)连A 1B ,则AB 1⊥A 1B , 又AB 1⊥A 1F , ∴AB 1⊥A 1BF ,

∴AB 1⊥BF , 又AE AB 1=A , ∴BF ⊥平面AB 1E .

(3)存在. 取CC 1中点P ,即为所求. 连结EP 、C 1D ,

EP //C 1D , C 1D //AB 1,

由(2)知BF ⊥平面AB 1E , ∴AP ⊥BF .

【总结与反思】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证明,根据题意引用辅助线即可解决问题.

例4 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 AB //CD ,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AB =BC =2, CD =SD =1. (1)证明:SD ⊥平面SAB ;

(2)求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规范解答】

(1)取AB 中点E ,连结DE ,则四边形BCDE 为矩形,DE =CB =2. 连结SE ,则SE ⊥

AB ,SE =又SD =1, 故ED 2=SE 2+SD 2, 所以∠DSE 为直角. 由AB ⊥DE , AB ⊥SE , DE SE =E , 得AB ⊥平面SDE , 所以AB ⊥SD . 即SD 与两条相交直线AB 、SE 都垂直,

所以SD ⊥平面SAB . (2)由AB ⊥平面SDE 知,平面ABCD ⊥平面SDE .

作SF ⊥DE , 垂足为F , 则SF ⊥平面

ABCD, SF =SD ⨯SE DE

=

作FG ⊥BC , 垂足为G , 则FG =DC =1.

连结SG ,则SG ⊥BC ,又BC ⊥FG , SG I FG =G , 故BC ⊥平面SFG , 平面SBC ⊥平面 SFG . 作FH ⊥SG , H 为垂足, 则FH ⊥平面SBC

.

FH =

SF ⨯FG SG =

, 即F 到平面SBC

.

由于ED //BC , 所以ED //平面SBC , E 到平面SBC 的距离d

设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α,

则sin α=d .

EB

【总结与反思】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证明,根据题意引用辅助线即可解决问题.

例5已知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 ⊥CB ,D 为AB 中点,A 1A =AC =,CB =1.

⑴求证:BC 1∥平面A 1CD ;

⑵求三棱锥C 1-A 1DC 的体积.

AB 的中点, 【规范解答】⑴连结AC 1交AC 1于O 点,连结DO ,则O 和D 分别为AC 1和

∴DO ∥BC 1,而DO ⊂平面A 1DC ,BC 1⊄平面A 1DC ,

∴BC 1∥平面A 1DC .

⑵因为BC 1∥平面A 1DC ,所以点C 1和B 到平面A 1DC 的距离相等,从而有

111V 三棱锥C 1-A 1DC =V 三棱锥

A 1-BDC =S ∆BDC ⋅AA 1=⨯S Rt ∆ABC ⋅AA 1 332

11111=⨯AC ⋅BC ⋅AA 1=⨯1=. 62624

【总结与反思】本题考查空间几何体的证明及体积问题,可以转换底面及高,从而找到相关关系求解.

课程小结

1.注意判断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

2.引用辅助线将立体图形分解为平面几何进行证明或求解.

3.注意解过程的规范性.


相关内容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5)目录
    必修一(高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实习作业 三 自我检测题 四 拓展资源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一 总体设计 二 教科书分析 2.1 指数 ...
  • 瑟斯顿与低维拓扑
    瑟斯顿与低维拓扑 刘晓波 这个秋天美国拓扑学界巨星陨落.不世出的天才威廉•瑟斯顿(William Thurston )因病逝世. 近几年来关于庞加莱猜想的新闻见诸中文媒体之上, 使瑟斯顿的大名越洋远播, 不少国人因而得知瑟斯顿的主要贡献在于 ...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新证明
    第!&卷第%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2+! ! 文章编号:()&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新证明 孟宪吉,王 瑾 (沈阳师范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辽宁沈阳&)&am ...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勤奋,博学,笃志,感恩!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知识要点. 1. 空间向量的概念: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注:(1 (2)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定义: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空间向量的加 ...
  • 初中数学学生特点
    中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四方面的数学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 2. 运算能力 3. 空间想象能力 4.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1. 逻辑思维能力 表现为能正确理解各数学对象间的逻辑关系: 能严格从概念.理论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能正确识别 ...
  • 4初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周德俊,李万春 高中老师要面对现实,认真学习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两本<数学课程标淮>,分析参加课改的初中学生有何特点,要做哪些补缺补漏工作,如何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才能较好地解决义教 ...
  • 20**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高中数学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 选择题 1. 若多项式f (x )=x 4+x 3-3x 2-4x -1和g (x )=x 3+x 2-x -1,则f(x)和g(x) 的公因式为 A.x+l B ...
  • 超有效的初中数学几何解题套路秘籍
    超有效的初中数学几何解题套路秘籍 几何的学习主要在于培养空间抽象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立体几何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反映"几何比代数难学".但很多学好这部分的同学,又觉得这部分很简单 ...
  •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特点及应用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 ( 论文 ) 题目: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特点及应用 指导老师:陈铁生 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 洪天麟 学号[1**********]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 完成时间:2015年5月10日 目录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