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叶的蒸腾作用 - 范文中心

第九册--叶的蒸腾作用

09/01

叶的蒸腾作用

一、课文说明

本课继“根的作用”之后,指导学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系列。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人们在树木比较多的地方,会感到空气比较湿润,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本课的引入。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叶的蒸腾作用。这部分内容分为四层:

1.说明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此实验可以在课前装置好,摆在教室向阳的窗台上,在课上观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罩植物的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

2.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这些小水珠不是塑料袋里本来有的,也没看到它们是从哪里流出来的,那只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塑料袋内的空气中怎么会有那么多水蒸气呢?这些水蒸气不可能来自袋外(塑料袋是扎着的),只能来自植物体。由此可以进一步想象,植物体表面一定有孔隙,植物体内的水才能蒸发、“跑”出。

3.观察叶表皮的气孔。这是本课的选讲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没有显微镜可以看课文中的插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在叶下表皮有半月形细胞,在两个半月形细胞中的小孔,就是供气体出入的气孔。

4.在以上实验、观察的基础上讲解什么是蒸腾作用。

第三部分讲解叶蒸腾作用的意义;可以通过蒸腾水分调节植物的“体温”,使植物在炎热的夏季“凉快”一些;可以对植物体内的水产生一种向上的拉力,促进根不断地吸收水分、养分;对环境来说,可以使空气湿润。

二、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叶有蒸腾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调节植物“体温”,促进根不断吸收水分,并能使空气湿润。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叶有蒸腾作用的实验)和想象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教给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l.一盆花、一只大塑料袋。上课的前一天,当着学生的面将塑料袋罩在这棵花的枝叶上,把下面的袋口扎紧,放在向阳的窗台上。

2.提前种植的(或移植的)蚕豆植株(或其他容易剥离叶的下表皮的植物)。

3.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镊子。

4.挂图或投影片——叶表皮的气孔。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人们在树林比较多的地方会感到空气比较湿润,这是怎么回事?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看看到底哪种意见正确。 学习新课

1.通过对叶蒸腾实验的分析,推想叶的蒸腾作用和叶的相应构造

(1)讲述:昨天我们把这盆花的茎、叶用塑料袋罩了起来,袋口用绳扎紧了,放在了向阳的窗台上。今天我们来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

(2)观察。(教师端着花在行间走动,让全体学生依次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袋内有许多小水珠)

(4)讨论:

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启发学生说出是由水蒸气凝结成的。) ②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是塑料袋里本来就有的吗?是从湿土里跑进去的吗?(启发学生说出,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出来的。)

③如果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里出来的,那么植物体应该有什么样的构造,水蒸气才能“跑”出?

(5)教师小结:大家的分析是正确的。如果这些小水珠是由植物体内跑出的水蒸气凝结成的,那么植物体表面应该有让水蒸气跑出来的孔,这些小孔一定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

2.指导学生观察叶表面的气孔

(1)讲述;为了证实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来观察蚕豆叶(也可用其他植物的叶)表面的构造。这项观察要用显微镜,利用显微镜观察能发现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向学生简单介绍显微镜的构造。蚕豆叶表皮切片应在课前准备好,显微镜也在课前调好。如果学校只有一台显微镜,可请部分同学观察,让他们对挂图中气孔的形态构造进行印证,然后全班学生观察挂图。如果学校有几台显微镜,可分组观察。本课不要求学生自己操作显微镜,但要教给学生用正确方法看,给以后使用显微镜打下较好的基础。)

(2)学生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叶的气孔。

(5)教师小结: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看到蚕豆叶的表皮有一个个小孔,这些小孔就是供气体出入的“气孔”。其他植物的叶也有气孔。

3.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蒸腾”概念

讲解:植物体内的水分受热以后,会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外界温度越高,叶的蒸腾作用越强。

4.指导学生认识蒸腾作用的意义

讲解:

叶的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蒸腾作用使植物的叶、茎失去了一部分水分,这样在植物的上部就会产生一种对水的拉力,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其次,由于植物体内的水变成水蒸气时要吸热,这样,在炎热的夏季,蒸腾作用就可以使植物体凉快一些,不致被太阳晒焦。

但是,植物的蒸腾作用不能过于强烈,否则植物会因失水过多而变蔫、枯萎。

叶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使空气湿润。所以,大面积植树造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l)什么是叶的蒸腾作用?

(2)为什么树木多的地方空气比较湿润?

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证明: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如果把一棵植物的叶摘掉,用塑料袋把枝罩起来,在塑料袋内就不会有那么多小水珠。)

五、参考资料

1.蒸腾作用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生活的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幼小植物的地上部分都可以蒸腾散失水分,成年植物则以叶面蒸腾为主,叶面蒸腾主要靠气孔。蒸腾作用在植物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以促进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盐类和使盐类在植物体内运输;可以降低叶的表面温度,使叶在强烈的阳光下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受损害。

2.蚕豆叶下表皮的气孔

揭下蚕豆叶的下表皮,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表皮细胞之间分散着很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每对保卫细胞之间有一个孔隙,这就是气孔,是叶进行呼吸和蒸腾水分的通道。气孔的开闭跟保卫细胞形状变化有关。保卫细胞的壁,靠近气孔的内壁较厚,背着气孔的外壁较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壁伸长,引起细胞向外弯曲,于是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时,体积缩小,胞壁拉直,于是气孔关闭。

六、课后小记


相关内容

  • 植物的三大作用
    http://www.shijuan.cn 2010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 腾作用 一.选择题 1. (2010. ·深圳市)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 上海本地的 ...
  • 植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作者:一泓秋水 一.名词解释部分 一类. 基本概念 1.胞间连丝:是指贯穿细胞壁.胞间层,连接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 2.溶胶:胶粒完全分散在介质中,胶粒之间联系减弱,呈液化的半流动状态,胶粒保 ...
  • 考点7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选择题 1.(2011杭州)9.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 A.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 B.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 C.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 D.低 ...
  • 生物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导学案第一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班级: 第 组 预习案学 习 目 姓名: 标: 学 习 一. 预习提纲 目 1.生物体内的细胞数量是怎样增加的? 标: 1.描 2.细胞分 ...
  • 北方园林树木秋季栽植
    ● 北方园林树木秋季栽植 ● 多数地区的植树季节都集中在春季,但有一部分树种秋栽比春栽效果好,成活率高. 树木根系无自然休眠期,只要冬季冻土层不厚,下层根系仍能生长.北方地区雨季过后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气温下降,蒸腾量较低.此时树体贮藏营养丰 ...
  • 生物中考复习题
    生物中考复习题 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人们往往喜欢将许多观赏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这是否科学?,其理由是化碳增多 , 2.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 ...
  • 20**年-20**年新课标创新全国地理总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讲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考纲点击:1.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材回顾 1.相互联系的水体 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大气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 ...
  • 浅谈生物中考阅卷心得及复习策略
    浅谈株洲中考阅卷及生物复习策略 株洲世纪星实验学校 陈玲娥 第一篇 2014年株洲中考阅卷心得 去年6月份,我受教育局委派参加了株洲市的中考阅卷工作.现结合本次阅卷情况,将自己的一点体会整理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生物中考复习有所帮助. 阅卷体会 ...
  • 初一.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初一生物模拟试题 1.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 ) A.海带 B.墙藓 C.肾蕨 D.玉米 2.下列植物中,都属于种子植物的一组是( ) A.银杏.水稻.雪松 B.海带.卷柏.银杏C.雪松.满江红.紫菜 D.花生.大豆.硅藻 3.裸子植物比 ...
  • 20XX年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 艾滋病病毒 B. 山羊 C. 柳树 D. 草履虫 2. 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