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 - 范文中心

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

01/04

  摘要:宪法的序言并非毫无意义,它实质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法律宣示功能,但却被人们忽略了。新中国历部宪法的序言都是从表述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的。从其所传达的意义来看,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由人民推动的革命史,而人民革命史则是以普遍史、进步史和向终极目的演化史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现代史。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宪法序言所隐含的以现代史形态展现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实际上正是中国现代性问题的一个表现。  关键词:宪法序言;革命;历史;人民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84-05  宪法序言的规定往往不受人重视,这不仅是由于在实践当中宪法序言很难作为诉讼或判决的法律根据,还在于宪法序言更倾向于被认作是无甚意义的政治口号。在中国,缺乏宪法诉讼的实践和思想上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使得中国宪法序言中有关“历史”言说的重要性被忽略了。实际上,新中国历部宪法的序言都强烈暗示:中国宪法是一部“革命”宪法,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革命史。“革命”与“历史”在宪法文本中的关联非常值得注意,“历史”之于“革命宪法”的深刻意义需要被揭示出来。  一、“八二宪法”序言中的历史叙事  历史(Historia)的本义就是讲故事,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让听故事的人获得教益;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讲法,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历史叙事,也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历史。“法律之所以附有序言是因为凡法律皆有原因。回到法律的序言意味着回到法律的原因、源头,回到最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宪史上的四部宪法都有序言,每一序言首先都是从言说历史开始的,言说的是大致相同的故事,而在不同的时代,也就有了不大相同的讲法。“八二宪法”序言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对于听故事的人而言,它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它又想要给予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启迪?  “八二宪法”序言的第二段是这样表述的:“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第五段则说:“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话语表述来看,“八二宪法”序言具有强烈的历史意味,它讲述的是一部革命的历史。  二、“八二宪法”序言对中国近代史性质的判断:革命史  “八二宪法”序言的历史表述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关于古代史与近代史的分水岭,所以,“八二宪法”序言直接从中国的近代史展开历史的叙事。而这种历史叙事的理论根基则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判断:首先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与意识关系的论述——“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次是列宁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表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  正是以马克思与列宁关于存在和意识、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判断作为理论依据。毛泽东据此对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转变作出了中国是由一个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判断:“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和经济之反映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则是封建的文化。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Ⅲ  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显然是由资本主义的介入引发的,而资本主义的介入是通过侵略的方式达成的,因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关系的基本论断,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方式切入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经济方式从根本上相应引发了封建主义政治向具有侵略性质的资本主义即殖民主义与传统封建主义的混合形态——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半殖民、半封建形态——转变。这个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形态转变被整合进了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转变的判断。而这种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判断则构成了中国近代与古代分裂的标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表明中国开始了她的近代史,而近代史的核心任务,则是革命。  “这些统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就是我们革命的对象。我们要革除的,就是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政治、旧经济和那为这种旧政治、旧经济服务的旧文化。”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性质所下的判断直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历史进程。他把这一历史进程具体划分为两大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八二宪法”序言所要揭示的,正是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史: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革命历史。  “行动要超越当下的作为并活在记忆之中,它就必须具体化为一个可被讲述的故事,”“八二宪法”序言建构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史”,以根本法的形式复活了成为已然历史的革命行动,并且讲述了革命的故事。这个革命故事的主角则是“人民”——个为革命思想指引并为革命者所领导的抽象的集体形象。革命需要动力,革命史的创造需要革命动力的推动。这个动力正是人民。  三、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  “创造历史的动力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国各族人民”这一精神理念贯穿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每部宪法之中,它实质上是说,革命史是人民革命史,人民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推动革命历史发展的动力和革命事业的主体。“八二宪法”在这一点上十分明确:中国近代以来的一切胜利和成就都是中国人民通过奋斗得来的,推翻三座大山是由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革命战争的方式实现的。在中国历代的帝王史上,人民以顺民或暴民这两种面目出现,但都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的,不具有国家政权意义上的主体资格;而在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史上,人民则是以正面的反抗压迫者面目出现的,抽象的人民被赋予了革命者所指引的“革命”形象:“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履行这种统治的目的……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


相关内容

  • 宪法爱国主义与欧洲认同欧盟宪法的启示
    宪法爱国主义与欧洲认同欧盟宪法的启示 王展鹏 , 但也有许多 .欧盟当前的制宪进程为我们认识这一理 论提供了初步的经验事实.研究表明, 欧盟制宪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协商民 主政治的特征, 具有促进欧洲认同的潜力.但欧盟宪法进程在法荷公决中 ...
  •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统一战线方式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统一战线方式的历史演进 作者:肖巧平 <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25日 16版) [项目论坛]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方式随着国情.社情的变化而变化, ...
  • 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约瑟夫·海勒小说研究
    本文为北京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类新起点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K10201418 摘 要:约瑟夫・海勒的长篇小说既有以破坏.解构和颠覆为根本任务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精神,又兼具多样题材.趋于完整的叙事.近乎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环境的特征,这些都体现 ...
  • 宪法学复习(大一)
    宪法学复习(大一上期) --1207耿飞 1.宪法通过限制.规范政府权力,从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 2.宪法分类 (1)按形式分为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英国.新西兰.以色列),根据是是否采用宪法典或者统一的宪法法律文件 (2)按修改程序是否严格 ...
  • 江苏事业单位真题
    2011年江苏省事业编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每题0.8分,共60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的统一 A.理论和实践 B.科 ...
  • 党的十七大精神内容
    第一部分时政要点 一.党的十七大精神要点 要点一: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面旗帜,是我党经过八十多年,特别是执政近六十年,尤其是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艰辛探索而逐步确立和擎起的.它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是当代中国发展进 ...
  • 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
    作者:丁锦宏 中国教育学刊 2004年02期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3)11-0001-04 综观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发展历程,约略可以看到,无论是主知主义.主行主义,还是主情主义,其 ...
  • 似假如真的幻象
    1897年,当西洋的电光影戏开始在上海滩的茶楼进行放映的时候,那公主.裸女.马路.电车的西洋奇观,无疑带给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茶楼消费者一种现代性的震惊体验.当时的影评写道:"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 ...
  • 中国宪法惯例问题辨析
    作者:何永红 现代法学 2013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F0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3.01.02 恐无人否认,中国宪法如何实施,如何使文字形态的宪法规范转化成"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