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莆田城厢区华亭镇乡村寺庙的调查报告 - 范文中心

关于莆田城厢区华亭镇乡村寺庙的调查报告

03/27

QQ:2586627842

(1)

庙名:城隍庙 地址:福建莆田华亭街

历史:华亭城隍庙原名仁和城隍庙,它具有一段民族反抗意识的历史。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攻陷南宋国都临安,二少帝南渡福建,临安仁和城隍爷也随驾南来到莆田,后来在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的木兰溪畔华亭择地建城隍庙。

碑文石刻:重建华亭城隍庙碑志

山尝读易日城復于隍知凡都邑皆筑城以资保障而隍则城堑也都邑既有城隍復后遂有城隍之神之祀其先所祭者自然神也于史始见于北齐历唐宋而遍于通都大邑至明而封爵有差俨然人而神矣然非有城郭无城隍之祀也今华亭镇莆田县志记宋时属文赋里花亭一村耳而有城隍之祀曰仁和庙香火之盛不亚于府县之庙窃想疑其妄遗访诸父老考之旧记方知此七百年前汉族痛史之见证莆乡遗民不忍忘故之思藉以教育后人爱我国家爱我民族其用心良苦亦可 哀矣

史载宋德佑二年元军入临安溢王卫王走福州张世杰陆秀夫奉溢王称帝年号景炎元军长驱入闽诸臣奉帝命航海奔兴化时邑入参知政事陈文龙开府兴化军募义勇抗元之旅为中流砥柱也少帝过莆田所传遗事故老颓能言之凿凿也出军化城南门不一里有浙江隍城庙在道左方当时即此官道上拾得所遗浙江城隍神者立廟祀之也庙之香火一再传而祀于花亭庙曰仁和者南宋都城临安之其名也

呜乎宋社既屋宋都仁和城隍之神猶祀于莆之乡人民爱国家爱民族之心其既耶岂得以淫祠而蔑视之为迷信哉

庙毁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九二年华亭镇五十六境父老应旅居港台和河外侨亲提议成立华亭城隍庙筹建理事会杨元美任理事长曾王章高金龙二人为副理事长敦清老县长原鲁山河外侨亲徐舍栋杨美新为理事长即主持工程集资百万元以河外侨亲徐舍栋之力义务献工三万日凡三年以日继夜动工于一九九二年冬峻工一九九五年秋规模雄丽逾于旧观因略叙其史迹,勤石以垂永久

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乙刻闽月八月十八日立启

七十叟  林祖韩  撰文

十二龄童  杨戈尔书丹

王琛篆额

主神:城隍老爷

副神:大兄(白无常)         二爷(黑无常)      文武列聖

符名:正上方印有华亭城隍庙,下方左右侧为两条青龙,中间则是城隍老爷四个字,最下方则有祈保平安四字。

功能: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故事传说:(略)同寺庙历史。

影响:本人通过走访了镇上的若干百姓,其信仰程度远超其它寺庙,各乡村甚至邻近镇的百姓都不辞千里进行朝拜,以求平安。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如果华亭镇各村中的寺庙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城隍庙进行调节,以平息纠纷。

附:华亭仁和庙原系南宋首都仁和的城隍庙。景炎元年(1276年)宋帝赵昱和文天祥、陈文龙等南下迁建于此,存有宋明清瓜形石碉、石联、木雕等实物,是研究城隍文化的珍贵资料。

(2)庙名:紫华堂

地址:福建莆田华亭街

历史:(见碑刻)

碑文石刻:华亭城庙紫华亭沿革碑记

观今宜鉴古此城古有仁和庙者祀城隍老爷南宋所遗迄今八百余年矣曰性名堂祀三一教主香火旺盛为莆阳南门外之最而堂庙乐善好施惠泽于民故民褒其善而信仰耿耿偶疑以为妄迨访诸文老考其典仁和乃南宋杭州之一县名也宋廷南迁随移来兹性明堂亦系明季之物三一教传经普义以礼传世功法养身治病救人早年救聋哑少于立见此二人今虽耳顺耆年尚言之凿凿然故堂府庙祚香火久旺不衰延至一九五三年改革而毁为易用唯古庙云柱一对所遗光绪戊戌年重修外余者荡没一九九三年县<<宗教志>>刊行阐明道教乃我国最早文明遗炎黄子孙文化源

承先启后爱我民族兴我中华是一大善举因于同年十二月十六日全镇五十六镇父老云集于此会议重建举行成立筹建理事会并以华亭城隍庙而易仁和以紫华堂而易性明堂,由筹建理事会统一集资兴建到翌十二日一堂一庙双双落成其间赖各境父老善男信女共同努力更喜海外侨亲徐金栋先生和夫人徐珙梅董亚明龚承烈等先生女士吉隆坡三教堂吧生宗孔堂旅台里人黄金藏吴金竹莆田老县长原鲁山县府干部陈宗虹等县文史馆老前辈林祖韩原公社书记林玉书江口镇侨乡会李同华等黄石镇邹文涨市书协余一名等大哲大贤齐心协力以心以德以力以财多方赞助共佐鼎力功德无量

莆田县人民政府于1994年12月26日以荔政字(94)5号批示成立莆田县道教华亭城庙管理委员会兹此在县符直接引导下依法统一管理城隍庙紫华亭这一切活动自始自终鄙愚随于田翼尾颇记其事实恐文疏遗特略叙记于碑后身

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乙亥年八月一日立

杨康美 撰  林康菜书

主神:三一教主

副神:卓祖真人  三方仙师   大兄   赵公大师

符名:正气符   印有“儒尼释道”

功用:避邪保佑家人平安,最常见于司机的车内。

影响:由于紫华堂和城隍庙同在一处,香客通常都对二者进行朝拜,所以它的影响和城隍庙一样。

(3)庙名:观音亭

地址:福建莆田华亭园头村

历史:1914年创建,殿中供奉观音佛像,由龚普珠主持,近来由普珠孙承英,法号真经从南洋汇巨款,由其胞姐亚蕊主持扩建。

碑文石刻:重建观音亭碑志

本亭肇创于一九一四年起初乃一座平房由本境善信捐资兴建龚普珠女士主持,历时数时载其男女孙承英及亚蕊素其慧根每日随祖母参禅悟法深明佛理承英十七岁时即前龟山寺剃度为僧亚蕊十八岁时则在本亭出家彼俩同拜定光长老为师法号真经真琦一九五九年真经奉师父命前往马来西弘扬佛法与定光长老创建净业寺于麻坡经数十载之努力就美满乃发愿重建观音亭于是命真琦主持其事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四日动土将原有旧屋拆除改建堂皇富丽之新殿宇在本亭徒众之通力合作下于一九九二年六月落成并于是年十月一日农历九月初六日正式举行开光大典真经真琦为报师恩持将后座命名为定光楼以资纪念前座则为观音亭,并重塑观音佛像供善男信女瞻仰膜拜全部耗资四十余万元从此庄严雄伟之殿宇矗立本村佛光普照护国安民各方善信同沾雨露其功德恩泽足垂万世谨立此碑以志其盛

园头村   观音亭  谨立

沐恩弟子   陈春德   局绅 撰

龚以美敬书

主神:南海观音菩萨 (旁:金童玉女)

副神:左:伽蓝圣众菩萨

右:韦驮尊天菩萨

符:(两种) 其一,奉开天混虚无始至尊 (懦道释夏)

其二,奉敕令九凤破秽

作用:保佑家人平安,农业丰收,生意兴隆等。

采访对象:莆田城厢区佛教会长 明雄 法号 禅严

观音亭现任主持:龚亚蕊 师承定光长老

(4)庙名:芳乐庙

地址:莆田华亭园头村

历史:距今约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今因年代久远,略显陈旧。

碑文石刻:解放后被人破坏至今仍未重塑。

主神:玄天圣帝

副神:杨公太师、田公元帅、文武列聖

符名:“奉敇令田公元帅煞界”,下方印有“田公元帅”印章。

功能:祈求合家平安欢乐,富贵满堂。

影响:关于芳乐庙的影响不是很大,主要由于其庙面积较小,年代久远,长年失修,故只有在演莆仙戏或正月出游或者节日时才对外开放,但是仍有一部分百姓村民去烧香拜佛,其影响力主要在本村。

(5)庙名:新兴社

地址:莆田华亭园头村

历史:约有数百年左右的历史,解放后遭到破坏,于1983年由华侨捐资重建。

碑文石刻:没有具有的历史演革,只有一些捐款重建名单(略)。

主神:社公(尊主明王)、社母(后土夫人)

副神:右:司马圣王、普济圣侯

左:文昌帝君、鹿儿保姆

符名:“煞界”,中间印有“太上老君”印章。

功能:斩妖除魔,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等等。

影响:通过访问若干百姓,对于新兴社的影响主要在本村一带,与芳乐庙一样,它平日不对外开放,只是在重大节日时,才对外开放。

(6)庙名:飞涛庙

地址:莆田华亭街前黄村

历史:约清初建立

碑文石刻:因年代久远,长年失修,石碑被毁

主神: 田公元帅

副神:张公圣君

符名:“奉飞涛庙田公元帅”中间印有“田公元帅”印章

功能:保佑家人幸福平安,合家欢乐等等。

影响:飞涛庙位于华亭傎中心附近,虽然其寺庙面积不大,但它的香火也挺旺盛,每年也有许多人去朝拜,具有一定影响力。

(7)庙名:闻香寺(下寺)

地址:莆田华亭园头村(山脚下)

历史:该寺于清代创建,约在乾隆年间。现已全部重建。

主持:龚淑茹

碑志:闻香寺重建碑志

闻香寺背山面水,木兰古溪道绕门前入旧潮头湾山清水秀舟楫便明赐进士广西布政道司参政林茂竹祠子孙捐地捐金鼎建立间厢平屋一座正殿供奉观音佛像殿后花园一畦两侧平屋一间是为全貌香火盛极一时斗换星移更迭修茸自不待言本世纪四十年代淑茹姑娘试图兆庆发誓佛根汽笛立志梵修为本寺姑娘云集开荒种植咏经悟道香火鼎盛进香者众随后微入代淑茹四寺主持护法庇佑台湾弟子龚承远等集巨资遂决定重建九一年动土诸方善信题缘金旅吗佛弟子龚寿长陈春德父子解囊聚资贰十余万元扩建成五间厢房双层一座正殿宽敞雄佛重塑佛像殿前危浅内院宽广花坛点缀寺周围山林葱翠花果成荫境地幽静寺内香火日旺佛光谱照泽披苍生

壬午平阳月立

主神:释迦牟尼(大佛像)

观音菩萨(小佛像)两旁有金童玉女

副神:关公爷(大佛像)  三一教主(小佛像)

韦驮爷(大佛像)  杨公太师(小佛像)

附注:因现任主持年老,闻香寺早已闭门,最近才有一和尚入住,符因故没有印刷,关于本寺的影响,由于寺庙属于私有财产性质,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在本村历史上它还是一个较早的寺庙,在本村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点值注意的是从寺庙中的主神和副神看有佛教、道教,三一教的各神,它们同处于一个寺庙下,这一点和其它的寺庙有很大的不同。

(8)庙名:保水庙

地址:莆田华亭西湖村(木兰溪畔)

历史:该庙历史较长,具体时间不详,寺庙落成的原因是由于古代水利兴修技术落后,木兰溪长年泛滥,大量民田民宅遭淹,给人们的生活的许多方面造成损失和不便,为了祈求国泰民安,使木兰溪不会再成为人们的隐患,西湖村人在距溪旁几百米的地方修建了此庙,故名保水庙。

碑志:寺庙较小,碑志尚无

符名:上方印有保水庙字样,中间奉敕令奉田公元帅公太师。其下方有“太上老君”字样。

主神:田公元帅   杨公太师

副神:大兄(白无常)  二爷(黑无常)

功用:祈求风调雨顺,木兰铣不在泛滥,农业丰收,也可求家人平安,幸福

影响:关于保水庙的影响,通过走访乡邻,保水庙的影响甚大,许多家庭都有保水庙符,特别在春节出游时,其影响更大,园头村的芳乐庙就是以保水庙分化过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两个寺庙都挂着“探花府”和“风流三境”木匾。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

附:莆田华亭园头村其他较小寺庙

①.存养堂    主神:释迦牟尼  (建于清光绪三年 1877年)

②.佛厅      主神:释迦牟尼

③.静本堂    主神:三一教主

④.三一堂    主神:三一教主

⑤.明心祠    主神:三一教主

⑥.普山堂    主神:三一教主  (建于民国三年 1914年)

⑦.龚家祠堂 黄家祠堂  已毁

附:关于符的制作过程

(1)    首先,篆刻一个带有符号的印章,其印章是用上等木材制作的,雕刻上该符所需要的图象文字

(2)    其次,剪一些规格合适的黄纸

(3)    再次,把印章用墨汁沾湿,然后盖上黄纸。

(4)    最后,再盖上一个带有主神等神的印章。

关于各神的民间传说

1.杨公太师

据《宋史●杨业传》载:太原人杨重贵事北汉刘崇官建雄军节度使,号杨无敌,赐姓刘,名续业,宋太宗统一北汉,北汉王率众归降,太宗名复姓杨,名业,为代洲刺史,防御契丹,契丹犯境,均为所败,后望杨军旗而去,以功为守边诸将所敬,雍熙间(984-987年)命以忠武军节度使,潘没征契丹,杨业为副帅,连拔应洲,寰洲,朔洲。契丹萧太后领十万余兵南取寰洲,宋将王铣等逼杨业与战,王铣等又以争功擅离职守,援兵不至,杨业力战被擒,绝食三日,其所率万余人皆力战死,无降敌者,其第六子杨延朗,后改名延昭,太平天国(967—983)任保洲防御史,在边防20余年,契丹兵不能南侵,称杨六朗。

明清流行小说《杨家将》演杨家忠义事,老令太公杨续业,老太君余氏,七男二女,并著武勇其五朗延德,出家五台山,莆田道教庙奉之为瘟部五帝之一,称杨公太师其象黑脸,僧衣布帽手举如意啤酒状锤子,专祀的太师庙于南洋各个乡村,而北洋乡村庙宇多祀玄天大帝,其象手持剑诀,故俗称“南锤北指”。有少数的祀杨家将之一家人等,也有专记杨九娘。民国时期,国民党废除迷信,有人附会杨公太师是元代莆田人,纪念抗元太师陈文龙另塑白面黑须的文官寇服的陈公太师像祀于中座。现在也有的把抱门额“太师庙”改为“陈文龙纪念馆”杨公太师以四月二十六日为诞晨,陈文龙于四月二十五日于杭州绝食尽节,故说者以此指为当时避元人之忌,而依托于杨之证。

2.田公元帅

风火院田元帅,亦称田公元帅,俗称少公公,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说:帅父田瑭,母刁春喜生兄弟三人,长田荀留,次田洪义,三田智彪。乃太平国人氏,他们三位兄弟同为一神,在莆田,只是一位田智彪,是玉皇的三台子,莆仙戏每个戏班都有一个尺多高的神龛,专祀田公太师,作为戏班的祖师爷和保护神供奉,专祀田公元帅的庙宇一般都挂“探花府”三字匾,塑像为文官装束的坐像。

莆田关于少公公的传说是:

玉皇三太子以喜欢歌舞戏剧,嫌天界清规太严,玉皇许他到下界去“体验生活“,他投胎民家,姓名田智彪,长大后,一表人才,文舞双全年未及冠,既战胜蛮龙王,收伏了白牙精;适逢大比之年,进京赴考,途中收伏了风火二童,抵京后,太后得病,御医束手无策,皇榜求医,他竟然应征,治好了太后得病。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承昭典音律,歌舞,侍御宴,酒酣,帝以墨涂其面,今其歌舞,龙颜大悦,当皇帝见他是一个少年英俊的举子时,便赐他一名探花,赐御花园游宴,欣赏内宫歌舞,在御花园中,宫女们都给他敬酒,因而玉山颓倒,宫娥们故意作弄把彩笔给他涂成红脸,又用墨笔在他嘴巴画只螃蟹,额上倒写个火字,在她们得戏谑笑声中一哄而散后,被扶出宫,醉觉醒来白犬取宝镜给他自照,可是一照之下,原来面目全非,并且再也洗不掉了,也就再不可能回到天庭当三太子了,从此只在人间为神,主管娱乐歌舞,梨园子弟了。

莆田道教庙宇里他得头衔是:“押瘟田公元帅”为瘟神之一。

3.张公圣君

据《喜雨宫记》说:张公名吉,永福(今永泰县)人,五代闽时,学道庐山,归家后与寡嫂共炊,以力烧炭为生,以日,于陶坛小便,嫂呵责之,张曰:“可洗而暴之净”即手揭其底翻之出,如翻布囊,嫂大骇;又一日,嫂自田间归,饭未熟,诘其故知灶下柴已尽,张曰:“勿忙也,饭即熟矣。”有顷,嫂至灶下视之,见张以两足伸入灶中代薪,愕而大呼,张即乘火遁出烟囱升天去。后人立庙祀之,有祈必应,尤以祈雨最验,玉帝封御史张公圣君,其塑像,黑脸长须,跌足,左手持诀,右手持剑,冠服黑色,颈垂一蛇,其陪祀得有萧公,白脸黑须,云是张公的同学,各有神通。

4.司马圣王

据《唐书》载,张巡,南阳人,玄宗开元进士,历清河,真源县令,安禄山反,起兵讨之,与许远同守睢阳城,诏拜御史中丞,城被围数月,粮尽,掘鼠罗雀杀妾以食士卒,城破,被执遇害,道教玉帝封为宝山忠靖佑福德真君司马圣王,亦称斩鬼真君,附神许远,部将南云,雷万春,妻刘氏,妾柳氏,司马圣王像为白面黑须;许远像作蓝脸持剑武将装束。

5.城隍神

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官》蜡祭把神之一,建城围聚,保卫民居,挖土筑城,挖土筑高墙,挖的土堑引水注入为濠古名为隍,城隍神本是自然神,最早建庙的记载见于三国吴亦乌二平(239年),建芜湖城隍庙,唐代名人张说,李德裕,李阳水,杜牧等皆为祭城隍神的文献,宋代以后,开始人格化,多取该地名人奉为城隍神,如姑苏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杭州祀文天祥。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24年)封为王爵,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封南京城隍为帝,开封,临嚎,东和城隍为王,天下各府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灵公,秩正二品;洲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侯,秩三品,县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秩四品。把它当成地方神。方神职了,三年(1370年)正祀典,诏去封号,止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他神:定庙制,其制度按同级正堂官署建造;神主用木主,毁原有塑像,以其泥土沤泥涂厅壁,绘画该府县地方山川,清代列祀典,春秋二祭。威灵公五月十九日诞辰(县城隍为惠德夫人)。

6.社神

在我国古代与稷神并列成国家的象征。《礼记·月令》“命民社“即规定民间祭社神的节日,今广西环江壮族皆于村头建有三米见方的小庙,置二块石头就是社稷神了,还保存着早期民族祭神的原始形式,周代人传说社神为其工氏之子各后土,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开始了人格化,今民间社神尊称尊主明主,俗称社公,八月十四日诞辰;还有一位社妈,称法主仙妃,实即稷神。

小结:经过调查采访,我走访了本村附近大小十几个寺庙,其名称有寺,亭,庙,社等等各种形式的宗教场所,其中大部分是以道教为主,这同时也说明了道教在莆田的兴盛,在道教中最常涉及的就是田公元帅,杨公太师等诸神,还有就是莆田土产的三一教主,也是较常听见的,同时通过收集各种符,了解了符的功用,如田公元帅主要有“押瘟”功能,保境驱境,虽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瘟疫已被成功消灭,但是这些神,如五帝爷等即和瘟匡阜先生、巡瘟杨公太师、主瘟文昌帝君、行瘟叶氏天师、押瘟田公元帅早已深入民心。在民间,特别是乡村已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只有拜神求佛才能求得平安,同时由于历史的推移,诸神原存的功能已经被演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作用。如,不论任何寺庙的符,都有保佑家人平安,或者保佑发财之意,这已经超出了原先的观念,再次,符的作用在有些寺庙已经变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维持寺庙生存的工具,通过百姓求符,捐款,以达到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人调查过的大多数寺庙都是建国后甚至九十年代才重修的,如闻香寺,观音亭等,其资金来源也大都是华侨捐献的,华侨在传播民间信仰中起了一个非常的重要的作用,如有些较小的寺庙倒闭就是因为缺少了资金来源,所以我认为华侨在宗教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錄入:許威;責任編輯:許威


相关内容

  • 公司周年庆主持人串词2篇
    公司周年庆主持人串词2篇[篇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在这金风送爽的美好日子,莆田市华丰鞋业有限公司隆重举行成立十周年庆典. 参加庆典仪式的盛市.区领导及各位来宾有: 莆田市人大会主任林国良同志,市政协 ...
  • 枇杷种植可行性报告
    篇一:"十三五"重点项目-枇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十三五"重点项目-枇杷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 ...
  • 弥勒佛对联专辑
    文:网络   编辑:夏光* 弥勒,意译作慈氏.依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所载,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先佛入灭,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住于兜率天.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由初发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大日经疏卷一,谓慈氏菩萨系 ...
  • [诗词鉴赏]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初夏的五月 张中立 - 二见中情(排笛演奏曲) 在不经意间,春天已悄悄的走到了尾声,夏天已迫不及待的临近了.又一个春末夏初的交点,花谢果露.绿荫渐浓.布谷啼鸣.在这春将尽未尽,夏将 ...
  • 上海之根: 文旅融合的松江样本
    位于上海西南.黄浦江上游的松江区,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5000多年前,先人就已经在这里居住与劳作,从唐天宝年间松江正式建县至今已有126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松江旅游在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中,塑造了文旅融合的松江样 ...
  •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副本
    溪铁观音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茶文化既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因为它覆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以及平民百姓都乐意参加,广为参与.茶文化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 ...
  • 我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的相关作文我家乡的端午节 我家乡的端午节在我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隆重的日子,人们把它称为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他们不同的过法.我家乡的端午节是这样过的:刚近五月五日奶奶就忙着准备端午... 我家乡的端午节 ...
  • 福建乡土风情
    福清概况 福清简称"融",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置县历史长达1300多年的千年古邑,也是一座得益于改革开放而兴起的新兴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1990年撤县建市,现辖17镇7街475个村(社区),市域总面积2430平方公 ...
  • 20**年福源禅寺庙建设项目立项可研报告
    福源禅寺建设项目 可 项目名称:福源禅寺修复建设工程项目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建设地址:当涂县丹阳镇项目批准:当涂县丹阳镇人民政府 行 性 报 告 编制日期:二O一四年六月目 录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开发条件分析 第三章 指导思想 ...
  • 普通话手抄报:关于普通话的笑话
    1.卖鱼的扯着嗓子一个劲地叫喊着:"鱼啦,鱼啦."旁边一个卖枣的也不甘示弱,紧接着嚷:"糟(枣)啦,糟(枣)啦.""鱼啦.""糟啦.""鱼啦.&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