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保体系的特点和缺口 - 范文中心

中国医保体系的特点和缺口

02/22

长期以来,市场对中国医保体系的概括一直是六个字:广覆盖、低水平。这六个字背后意味着现在的医保有哪些特点?个人医疗保障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医疗保障缺口有哪些?本文将就此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第一,医保设计的核心目标是覆盖大部分人,也就是广度,而不是深度,或者说是保障的程度。因此,医保发展的首要目的是先将大部分人纳入保障范围,尤其是新农合,从2005年的参保率仅为75.66%上升到2013年的98.7%,人群覆盖率是发展的核心。在这样快速的广度增加过程中,医保相对设置了比较低的进入门坎,尤其是新农合,2005年人均筹资只有42元,到2013年才提高到370元。让大部分人先拥有一定形式的保障是医保发展的第一目标。但从保障上看,中国的医保在慢性病和大病的保障上是远远不足的。

第二,个人账户与长期整个城镇职工医保基金的合理运作息息相关。2014年个人帐结余3,913亿元,占当年城镇职工医保整体结余的58%,这一比例在2010年为52%,此后逐年上涨。由于医保账户也支付OTC,再加上一些网上药店及零售药店操作有漏洞,并不需要处方就能够买药品,因此很大一部分个人账户的资金被不合理运用在OTC和零售端的处方商品,甚至还有一些非药品上。

同时,个人账户用于门诊保障比较适合日常小病,一旦遇到慢性病或者大病后的门诊治疗,个人账户是远远不够的。缺乏门诊统筹保障让很多城镇职工一旦需要长期治疗则面临个人资金池吃紧,然后进入自费,当自费部分达到工资的一定比例后再转为统筹,但这个过程中自费的比例仍然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个人通过各种方式选择住院而不是门诊治疗,这样就直接获得统筹而无需经过自付段,医院出于收入也可能愿意这样做。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一些大病的治疗住院时间很长,一些术后治疗通过住院而不是门诊方式进行。这推高了整体医疗费用,降低了医院的服务效率。

第三,医保的各地的筹资和支付情况很不相同,这主要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和人口结构密切相关。人保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有26.7%的统筹地区职工医保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中国的就业明显往发达东部地区倾斜,人口流入省的医保压力相对小,而在中西部许多人口流出省,以及东北等传统行业发展受阻导致员工保障吃紧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医保资金流入减少,而老龄化加速,导致资金池吃紧。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医保用户在异地结算。这些人可能在人口流入省就医,然后回到原驻地报销。但是人口流入省医疗条件较好,费用也较高,而原驻地的医保规则不一样,筹资能力也很弱,报销过程中除了技术问题,还有保障和服务的地区性差异问题,这里导致很多异地结算过程中的保障缺失。

此外,可迁移性一直是整个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虽然现在跨省提取已经宽松很多,但异地退休或提取账户仍然会损失一部分金额,这对于流动人口非常不利,尤其是农民工,会降低他们参加雇主保险的意愿,而雇主也有可能以此为由,不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障。这也是农民工在许多岗位上虽然职责已经等同于城镇职工,但却不能得到相应保障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结来说,上面三点特性使得中国的医保在保障上的出现了三大缺口,门诊在保障慢性病和大病后治疗上的不足,大病保障整体不足,以及地区性和筹资能力不同导致的保障差异。

本文节选自Latitude Health即将推出的报告《健康险: 保障需求的缺口与机会》,该报告从即日起开始预售,如有购买需求,请联系info@cunfuriji.com。

目录:

导语

第一部分:中国医疗保障的现状以及缺口

一、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特点

二、社会医疗及相关保障的发展及风险

三、中国医疗保障的缺口

四、社会医疗保障提供方面临的困境

第二部分:政策对医疗保障的影响

一、医疗服务改革政策

二、医保改革

三、商业保险相关政策

第三部分:商业健康险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一、健康险发展现状和困境

二、团险与个险

三、渠道

四、商业保险与医疗服务方

五、商业保险嫁接健康服务

第四部分:美国保险市场案例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个险的风险

二、企业团险市场趋势

三、保险公司嫁接的服务

四、医疗保险闭环模式

五、联邦保险计划中的商业机会

第五部分:商业保险及健康服务市场调研结果

一、个人端调研结果

二、企业端调研结果

小结:商业健康险未来机会

附录

图表列表

Latitude Health(村夫日记)将在下半年召开一系列的研讨会,重点讨论支付与服务的结合。这一系列研讨会的第一期是慢病管理,集中讨论慢病管理自身的挑战和机会,市场目前的探索,以及支付方如何探索与慢病管理的合作。

凡是已经购买《慢病管理》报告或已经加入智库的成员,均可免费参加此次会议。


相关内容

  • 改善民生需共同努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本报记者 富子梅
    改善民生需共同努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本报记者 富子梅 2012年12月21日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要按照"守住底 ...
  • 人口老龄化,如何积极应对?
    2012年04月21日 08:36:32 来源: 经济日报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基金认为,因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现象,将对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上 ...
  • 参加了杭州少儿医保 像白血病这样的大病 可报销70%以上医疗费用
    据杭州市医保局统计,至今年10月底,已有40余万少儿参保杭州少儿医保. "2007年起,杭州实施少儿医保政策,2009年起,参保孩子每两年可免费体检一次.和深圳一样,杭州的少儿医保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属于政策力度较大的.&quo ...
  • 上海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研究
    医院营销版 GUOJIYIYAOWEISHENGDAOBAO 专家论道 上海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总体思路研究 ◆于广军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这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上海"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一.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 ...
  • 中国公立医院市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目录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 ...
  • 关于辅助用药
    关于辅助用药 非原创,引自医药观察 辅助用药,顾名思义,是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辅助疗效的药物,一般是与治疗型药物相区分.一般认为,西药包括神经.肠内外等营养类.维生素类.电解质类.免疫调节类等等:中药包括一些补益类和活血化瘀类的药品.需要 ...
  • 台湾医疗体系变革及全民健保制度分析
    台湾医疗体系变革及全民健保制度分析 发展研究部 2009~2011年,我国医改初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医保覆盖率达到99%.之后,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起,我国不断扩大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并积极鼓励民营 ...
  • 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
    研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改革 一 概念 延迟退休即延迟退休年龄,指国家结合国外有些国家在讨论或者已经决定要提高退休的年龄来综合考虑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情况.就业的情况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或延迟退休的制度. 到2013年11月,2013年11月12 ...
  • 重庆.河南召开今年中医药工作会,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 重庆:中医药服务纳入医疗体系 1月29日,重庆市召开2015年全市中医药工作会.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方明金表示,全市中医药系统要 ...
  • 危险的医疗
    2006年5月,"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课题组推出<医疗卫生绿皮书>."绿皮书"认为,中国十年医改确实造成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