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范文中心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10/11

这题一定要答!《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真的是相逢恨晚啊!我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以前并不会读书,昨晚用书上讲的方法读了一下关于采购管理绩效评价的教科书,才发现我像打通了任督二脉,读书效率和速度简直一日千里啊。

(更新:有人问我能快多少。就我个人而言,同一类型的书,我以前看一遍,可以吸收约55%,同时还容易看了后面忘前面。现在同样的时间我可以看两遍,第一遍耗时为原来的60%,吸收70%,第二遍可以吸收到85%以上,而不容易忘,更容易和其他模板连接起来。这几个数值只是根据我个人情况凭感觉估算,没有通过科学计算和测量,仅供参考。)

——————————————

大纲:

1,本书主旨:解决读书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2,整体阅读:学会构建大纲与提问

3,细节理解:抓取关键字,主旨,与了解作者的论述逻辑

4,消化内化:学会消化输出,评价一本书,找到这本书在你的知识体系里的位置

5,关于本答案的局限性

温馨提示:最重要章节为第2-3节。

——————————————

1,本书主旨:解决读书学习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1-1 遇到的问题

我不赞同,有些人说你读书读不进去是因为你太注重结果,你没有享受过程你太功利。我看心理学书籍,看文学小说诗歌,也许是为了精神享受。但是我看教科书,我就是为了功利的目的啊。

问题就在于,我们在看自己不是真心喜欢的书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走神,分心,感觉枯燥烦闷,看不进,理解不了。一页看好久也不知道它讲什么。

1-2 读书的目的不同

首先呢,我们看书一般有两种目的:

①一种是为了获得资讯,这种其实不需要怎么动脑,几乎不用动用到多少理解力;比如看新闻,看鸡汤,看时装杂志等等;

②另一种,是为了获得知识,或者说需要和作者深入沟通对话,增强自己的理解力。

要知道理解力,自控力这些像肌肉一样,需要锻炼才会越来越强大。当然这个比喻也不是太恰当,因为一般来说理解力不会倒退,但是自控力会。总之,当你遇到一本很难读的书的时候,你应该做好心理准备,这里面有许多障碍,难以理解的地方,需要你去跨越。跨越过去之后你的理解力,就升级了。

1-3 阅读的不同层次

所谓的“阅读强迫症”,就是很多人看什么书都好,都用一个速度去看,一字不漏地看。其实这是不对的。

我们一定要养成的一个意识就是:要根据书本的类型和难度,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与方式。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1,基础阅读:小孩子阅读的阶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我们做外语的阅读理解,很多时候就是这个阶段的阅读。

2,检视阅读:快速地浏览一本书,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应该用什么节奏去读,作者主要想提出和解决什么问题?

3,分析阅读:对于一本需用用到理解力的书,我们要知道怎么把它嚼碎了,再消化。

4,主题阅读:这个不是读一本书的问题了,而是要读几本书了。这几个作者在这几本书,讨论了一个什么主题,他们的观点有什么异同。

而这本书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你的阅读理解力,也就是分析阅读的能力。

——————————

2,整体阅读:学会构建大纲与提问

2-1 开始读之前

这个点非常重要!我认为一个会提问的读者,才是一个优秀的读者。

在打算认真阅读一本书之前,先做一次检视阅读,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本书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理论型还是实用型?

这本书值不值得读?

作者主要想讲关于哪方面的内容呢?

2-2 检视阅读

那么检视阅读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从哪几个角度切入呢?

① 书名与序言 ②目录 ③索引 ④出版者介绍 ⑤ 挑一个看起来像重点的章节略读一下

⑥随便读一两段,读读用词语法的感觉等等 ⑦后记

关于这些点,我发现原来有些角度,有些细节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关注过的,比如序言。虽然有些作者喜欢在序言里谢谢这个谢谢那个的,但是大部分优秀的作者是会在序言里面说说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想解决什么问题的,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其实是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呢!

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要是你以前没有关注的话,尝试去关注一下吧,会有不同的感受!

补充(2015.10.21):有人评论说目录很重要。嗯,是的,其实这七个点里面,最最最重要的,往往是目录。因为目录之于一本书,相当于脊椎之于一个人。我之前特地提了序言是因为序言经常被忽视啦。

2-3 构建知识框架

其实对于我来说,作用最大的就是这部分了!

关于阅读实用性书籍,我有一句话送给大家,无疑问不读书。

其实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定会不停地向自己提问,然后再去书中寻找答案。

比如我阅读采购管理的绩效管理,关于这本书的知识框架,我会问自己哪些问题呢?

概论导论:绩效管理这个模块在整个采购管理系统与流程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重要性: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有哪些原因?可以产生什么影响?

(因为很多人看到了这里都糊涂,所以我觉得需要补充一些例子。所以拿写小说来举例,虽然我并不会写小说,但是我暂时想不到更适合的例子了,说错了你们别打我。不过可以在评论里温柔地告诉我,哈哈哈。

类似问题:要写一部怎么样的小说呢?题材是什么?家庭伦理,爱情,科幻? 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呢?想表达一种什么感觉,什么思想?)

绩效管理系统的结构:绩效管理这个整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这些部分是怎么排列又是怎么相互作用的?

(类似问题:要安排哪些人物呢?这些人物是什么性格?他们之间关系是怎么样的?怎么用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呢?)

方法论与优化:如何评价与优化绩效管理系统?在应用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类似问题:用什么创作方法写比较好呢?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

关于本书的结构:编者是怎样安排这本书的知识的?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逻辑来安排?

(类似问题:到底先写哪部分内容比较好呢?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如何呢?那种安排对会更有张力呢?)

以上只是简单地列举一下,我在尝试理解一本书的整体性的时候,会问自己什么问题。

有人问,那到底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来提问呢?每种不同的类型书,有不同的模型。理工科的书,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是管理学基础的一般思路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执行一项项目或者任务的思路一般是:收集信息——拟定方案——评价方案——执行方案——监控与反馈、修正。或者在此模型上的延伸和变形。

所以我想说的是,不同的科目可能有不同的基本思维方式,没法一概而论,需要大家自己去总结。多读加思考,才能总结出规律。

最最基本的就是: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而且这个过程还可以重复,把内容层层分解下去。

比如我打开第一章:关于这章的安排,我可以继续提问。

编者在这张讲了哪几个方面?

他想要回答什么问题?

他为什么要这么安排第一章的内容,这逻辑是什么?

这样做了之后,我无论阅读哪章,哪段,我都知道自己到底在读什么,我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部分处于整体系统的哪个位置?

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我很有成就感,我清楚地知道我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就像玩游戏一样,我做好了一个任务,就可以领取下一个任务了。我的奖励,就是我获得的知识。

这是长时间高效学习关键所在,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像一个即时反馈系统一样。就像你玩游戏,一个一个地做任务一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

(有人说我离题…其实我在这里有点过题…)

2-4 检视阅读不求甚解(2015.10.23 更新)

这篇答案我用心修改过好多次,所有评论也看了。发现有许多人多看不懂…囧rz…

这让我想起书里面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之前没有讲,那就是:

做检视阅读的时候,遇到一本比较难的书(仅限实用类),看到自己不懂的词和细节,你没有必要去抠。不求甚解地读一篇,绝对要比你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收获大很多!!

这句话,我真的想把字号放大到32去…

其实你不能完全读懂没关系,我读这本书我也没有百分百读懂,但是我抓住了我可以抓住的部分,我就是进步了,有收获了。

而且,不仅是大学里的教科书,很多书都是,相信我,看第二遍比看第一遍的时候,要容易理解很多很多。别以为到了大学就不用复习了喂。

3,细节理解:抓取关键字,主旨,与了解作者的论述逻辑

上面我们已经搭好了骨架,接下来让这个骨架有血有肉,来理解细节吧!(转折句)

3-1 了解关键词和基本概念

打开一本新的教科书的时候,里面好多词,我们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是因为它就是这本书的专业术语。

相信很多同学,都做过“名词解析”这种题型吧。要我说,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就算老师不考,我们也要学会自己考自己。

比如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如果你懂这个专有名词的意思,我就不需要用冒号后面那一长串句子来表达我的意思了。多么简洁高效啊。

理解关键词和专有名词是提高理解力,高效沟通的基础。

3-2 找到作者的主旨

一般来说在一个章节,作者会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论述。一般我们要说明一个问题的过程是这样的:

前提和假设——提出观点(论点)—— 原因(论据)—— 组织说明 (论述)

你要找到这些部分,并且把它理清楚,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

了解作者如何论述一个问题,按照什么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有归纳法演绎法之类的。这里不展开了。

我在读一个章节的时候,我先了解这个章节处于系统的哪个位置,然后我再开始看看这个章节里面,有哪些重要概念或者专业术语需要我特别关注的。最后,我才开始看作者是如何讲清楚这个问题的,如何论述,从哪些角度?

4,消化内化:学会消化输出,评价一个本书,找到这本书在你的知识体系里的位置

你看了一本书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输出,用自己的话,讲得出来的那部分才是你的东西。比如我这样,我写的时候,我是不会看书的,除非是要引用某句话。

看完一本书之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是否知识不够,没讲清楚

是否他的知识是错误的

分析是否不合逻辑

分析和理由是否不完整

在知乎上看其他答主写答案,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思考,他的答案写得到底好不好。不好在哪里?

当然,评价一个人的答案请理性评价。

有时候我写东西,如果有人反对我,而我觉得他根本不了解我在说什么的话,我是不会回复的。因为如果都不理解我讲了什么,就开始反驳我,我没有与之争论的兴趣。

还有那种情绪化的无脑喷,我也一律无视。不能摒弃情绪化的状态理性讨论,我也不争。

还有一种人,反驳毫无逻辑,纯粹为了想争赢。这种我也不争,是是是,你都对,行了吧。这种人把语言当作战争武器,和他争没有任何收获。

书中这样写到:

(一个人)他应该准备好改变自己的想法,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他永远要先想到自己可能误解了,或是在某一个问题上有盲点。在争论之中,一个人绝不能忘了这是教导别人,也是自己受教的一个机会。

5,关于本答案的局限性

我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不会去翻书,因为我不翻书我还记得的部分才是属于我的。我要完善读书笔记的话,得等我再看第二次的时候,我再来完善。

所以我的理解可能,是有残缺的,不完整的,甚至有错误的。欢迎大家指正。

而且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阅读方法论”的书,本来呢,按照作者的观点,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还要学会去评论一本书。然而因为我觉得我关于这个主题的阅读量还不够,还没有到能客观评价的时候。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还是买了这本书来详细读读吧。

(更新:若一定要说有什么缺点,我觉得有两点,太啰嗦和对文学类书籍不太适用。)

发现好多人不知道是哪本……看图…

作者:莫提默.J.艾德琳 查尔斯.范多伦

(太多人问了,我还是更新一下吧,其实你们上网一搜,排在第一的应该就是这本书的封面吧。)

————————

看到有些人说看不懂…

实在不懂,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读书笔记,《影响力》中作者是用怎样的思路论述每个章节的。他的第二到第七章都是用的一个思路,一个结构来论述的。这本书的思路之清晰,简直就是典范啊。

(2015.10.22更新:终于补好了…累死)

不太会说话,怎样提高说话的技巧? - 吸吸君的回答

————————

收藏是点赞数的三倍啊哭了…是不是一路看下来太累了,你们给忘了呀~~

  

  你们这样子不厚道。T-T

-----------------------------------------------

推荐阅读:

如何评价《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 程浩的回答

大概我的答案风格就是这样,举例比较多,通俗一点,所以会比较长。

然后有人觉得我太罗嗦,呐,喜欢精简版的看这个。

不过没有看过原著的人,极有可能看不懂就是了。

————————————

要是对答主的笔记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其他咯~都是比较系统的啦~即使没有读过原著,里面也有大量举例,保证通俗易懂。

系统地学习桌球入门:

如何系统地学习台球? - 吸吸君的回答

自学日语入门:

如何开始学日语? - 吸吸君的回答

读书笔记《自控力》:

为什么「道理都懂,可执行力差」的现象如此普遍? - 吸吸君的回答

读书笔记《异类》: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 吸吸君的回答


相关内容

  •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自然杂志第33卷第3期特约专稿 doi:10.3969/j.issn 0253-9608.2011.03.001 水下机器人发展趋势 徐玉如① 李彭超② ①中国工程院院士,②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哈 ...
  • 英语高效课堂课改总结
    英语高效课堂课改总结 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恰恰缺乏这些,往往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课堂训练也是流于 形式,缺少实践性.针对这些现状,我们实 ...
  •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优化方案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优化方案 五(1)班章海乐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 ...
  • 房地产企业战略本质是什么?
    出版日期:2009年 01月09日 主 办:赛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址:广州市水荫路115号B 区406室 地 电 话:020-87049379:87048898 电子邮箱:marketing@chinasap.cn 2009年来了,就有新种 ...
  • 如何高效工作
    大家下午好!第136期"职场讲坛"又和大家见面了,欢迎各位!本期节目的直播时间为15:00-16:00. [主持人]:今天有幸邀请到了马明先生作为我们的嘉宾.马明先生是注册职业指导师,西藏人才网运营总监,西藏起点信息资讯 ...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及其应用
    目录 1.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1 1.1 ...
  • 20XX年上海少儿英语课程体系哪家好?
    2018年上海少儿英语课程体系哪家好? 众所周知,因材施教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作用,但瑞思学科英语教育专家认为,针对少儿英语学习者,要因"龄"施教,对3-5岁.6-8岁.9-12岁的孩子来讲,要因年龄不同而施以不同的教 ...
  •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今年的暑假是那样难捱,高温天气的持续让一切户外活动成为奢望.所幸有几本书陪伴左右,让沉闷无聊的假期透出丝丝生气.<有效教学>就是其中一本. 教得有效,进而高效,是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然而,教学 ...
  •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及目标 任务(内容):对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2.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①生产过程的连续性②生产过程的平行性③生产过程的比例性④生 ...
  • 不加班的德国人
    德国人讨厌加班 德国与日本拥有许多共同点,例如双方均向全世界出口商品,拥有优秀的工程技术,制造与生产水平处于世界前列.此外,德国人与日本人的性格也有相似之处,他们都非常认真,严格遵守时间与工作的规定.这些特征使得他们与美国或其他国家的人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