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阅读题. - 范文中心

科技文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阅读题.

11/25

科技文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阅读题

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

基因污染是环保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反映了人类的预警意识,生物繁殖的本质是基因复制,而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这些外来基因可随被污染生物的繁殖得到增殖,再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而发生扩散。因此基因污染是惟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而且无法清除。这是非常特殊又非常危险的。

现在已推广的几十种基因工程作物在审批时都认真考虑过它们的安全性,但事实证明过去的认识有局限性,更缺乏长期的数据。为了争夺市场,各生物工程公司过早的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来不及充分考虑和进行对人体、特别是对环境长期影响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则寄希望于转基因食物能够解决所面临的粮荒问题。有人认为发达国家在企图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试验。

自从掌握了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的技能,人类就学会了被一些人斥之为“任意篡改上帝作品”的本领。这些“作品”已经不只是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内,它们早已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那就是基因工作农业作物。的确,我们现在所有的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它们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的不同,基因都有所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基因改造并非是什么新鲜东西。人类的远祖从几千年前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就不断地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但这并不能说明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没有本质区别。传统农业生物通过染色体重组发生的基因交换基本上是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而基因工程作物或动物则是“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与某些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使它们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新性状。基因工程生物还有一点非常特别,就是“移植”的基因可以来自任何生物,完全打破物种原有屏障“职制性”“移植”,这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是极少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在自然状态下,西红柿绝对不会有鱼类的基因,玉米也绝对不会有萤火虫的基因。因此从生物安全性这一角度分析,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是不能划等号的,而过去对基因工程食物所得出的“实质等同性

地球现在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生物物种有一千多万种,其各自独特的基因是在30亿年地球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的生物基因库是人类的巨大宝藏,也维系着人类自身的命运。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还能守住这个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吗?

6.下列对“基因污染”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基因污染是人类对环境的预警意识的环保新概念。

B.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人工重组的基因。

C.基因污染是唯一可不断增殖扩散且无法清除的污染。

D.基因污染是天然物种掺进人工重组基因而不断增殖扩散的污染。

7.“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文中的实际含义是()

A.是指散播在土地上的基因工程农业作物。

B.物种移植了人工设计和装配的某些与特定性状有关的基因而在短期内获得预期新性状。

C.人类从远古到今天,不断对作物和家畜、家禽进行基因改造,致使所有传统栽培作物和家养动物与原先的生物种类都已有很大不同。

D.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内,用科技手段改变了物种的性质和状态。

8.下列不能成为基因污染原因的一项是()

A.各生物工程公司为了争夺市场,过早地向田间释放转基因作物。

B.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作物的安全实验,造成了基因污染。

C.基因工程作物对生物作强制移植,完全打破了物种原有的屏障,破坏了生物原有的

基因。

D.人类在发展基因工程作物时没有充分考虑对人体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此方面研究有很大的欠缺。

9.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解决粮荒问题进行基因工程作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的试验,这已被广泛确认。

B.基因工程生物与传统杂交生物不能划等号,是因为基因工程食物与传统杂交食物没有实质等同性。

C.按生物自身许可的规律进行基因交换和强制性移植任何生物基因,是基因工程农业生物与传统农业生物的本质区别。

D.地球上的环境净土正在遭到污染,这种情况是令人担忧的。

6.D (A.概念重复,未解说基因污染内涵。B.缺少“不断增殖扩散”的特陛。C.缺少“掺进人工重组基因”基因污染实质。

7.B (A.只是篡改的农业作物。c.是自然状态下生物自身许可的进化变异,而非基因工程篡改。D.没有说明篡改的手段和目的。)

8.B (即便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进行新作物安全实验,也只能说明是在试验基因工程作物的安全性,与基因污染原因没有关系。)

9.C (A.文中说“有人认为”可知并未广泛确认。B.前后不构成因果。D不是环境净土,而是指天然生物基因库。)


相关内容

  •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绿色化学·书写中国梦反应式 摘要 在短短几百年间,人类文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究其原因,人们已经把对于事物的探究研究到了分子.原子甚至更小的粒子研究水平.化学,这一研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基本组成的学科,从本质上认识到了构成大千世界的一 ...
  • 20**年电大[科学与技术]试题答案
    2016电大小教本科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地心 4.现代信息技 ...
  • 说明文阅读测试题汇编
    说明文阅读测试题汇编(一) 密云区 (二)阅读<漫谈桂文化>,完成第17-18题.(共5分) 漫谈桂文化 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61卷说明桂 ...
  •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复习题
    江苏省首届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一光年大约等于( B ) A.1.5 亿公里:B.9.5 万亿公里:C.365× 24× 3600 亿公里:D.365× 24× 3600 亿公里: 2.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
  • 20世纪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发展史论
    作者:汤哲声 文艺争鸣 2004年01期 在欧美.日本的科幻小说凭借着影视剧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中国科幻小说 赢弱的现状提出疑问和作出思考.为什么科幻小说在欧美.日本等国发展得那么蓬勃, 而在中国却如此地举步维艰呢?人们常常将原因归 ...
  • 黄河的治理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黄河的治理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 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给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建国以来对黄河的开发 ...
  •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中国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1)航天技术 在火箭方面,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经发展为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可以覆盖低轨道.中高轨道和高轨道等太空轨道,运载能力从1.5吨到9.2吨,其中低轨道最高运载能力高达9.2吨,高轨道运载能力最高达 ...
  • 木本植物重金属毒害及抗性机理_陈岩松
    第34卷第1期 2007年3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 of F ujian Forestry Sci and T ech V ol 134 N o 11M ar 1, 2007 木本植物重金属毒害及抗性机理 陈岩松, 吴若菁, 庄 捷, 陈奋 ...
  • 20**年公务员考试语言理解与表达内部资料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目类型 片段阅读.选词填空.篇章阅读.语句表达 主旨概括题 "这段话主要讲述" "对这段文字概括准确的是" "这段话的主旨是" "这段文字支持这样一种观 ...
  • 河北省武邑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有明确的边乔 C.地形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