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 章法理论 - 范文中心

起承转合 章法理论

12/21

起承转合 章法理论

一、对“起、承、转、合”章法理论的重新解读

中国古代写作学关于写作原理的最髙成就应该是关于文章章法的“起、承、转、合”的模型理论。“起、承、转、合”能够给学写文章的人提供一个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的文本内容结构的思维操作模型。

二、第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第三句则反衬了作品的基础情调、意思

“起、承、转、合”的思维模型,最先形成于汉语诗歌的韵脚格律中:第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不押韵。后来作为绝句写作的内容、情感的基本逻辑,第一、二、四句渲染某种基本情调、意思,第三句则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意思。这样,强化了渲染那种基础的情调、意思,而第三句则反衬了作品的基础情调、意思。

①这种音韵结构规律在现代的音乐创作中,仍是一首曲子或一部音乐作品的基本的曲线结构原则。

例: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一句的诗意是清新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这是“起”;第二句便重复着这种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节奏,这是“承”;第三句则宕开一笔,转到愁怨凄厉的情调、意思和节奏上去,和一、二句的情调、意思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这是“转”;最后一句又回到第

一、二句清新明丽欢快的情调、意思、节奏上去,这便是“合”。文章通过“起、承、转、合”的过程,基本形成了一种文章主题、立意的感觉界域。

八股文、桐城古文的文章内容结构规范就是以这种思维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三、起承转合 为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规律来遵循

“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反映了文章写作思维的基本规律,因此,即使到了现代写作中,仍然为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规律来遵循。

例:杨朔散文《海市》

在60年代,杨朔的散文《海市》是一个典型。这篇散文的开头是对“海市蜃楼”这种虚幻的“海市”美丽景色的描绘,其情调、色彩是欢快的,这是文章主题、立意、情调、色彩的“起”;第二部分,是对长岛新村的美丽景色(真正的海市)的描绘,其情调、色彩和第一部分相同,这是对文章基本主题、立意、情调、色彩的“承”;文章第三部分是对解放前长岛渔民苦难生活的回忆,情调、色彩是悲凉心酸的,这是情调、色彩、意思上的“转”;最后,文章是放歌长山列岛的美好未来,情调、色彩、意思显然又回到了文章一、二部分的主题、意思基调上去了。这便是文章章法上的“合”。可见《海市》一文是一个符合“起、承、转、合”标准的章法框架。

杨朔——海市

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倚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别致。

城北丹崖山峭壁上那座凌空欲飞的蓬莱阁尤其有气势。在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

明澄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洗得干干净净。这还不足为奇,最奇的是海上偶然出现的幻景,叫海市。小时候,我见过一回。记得是春季,雾蒙蒙,我正在蓬莱阁后拾一种被潮水冲得溜光滚圆的鹅卵石,听见有人喊:“出海市了! ”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都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现出来。

这种奇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诗兴大发,且看蓬莱阁上那许多前人刻石的诗词,多半是题海市蜃楼的,认为那就是古代神话里的海上仙山。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的《海市》诗,开首几句写着:“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可见海市是怎样地迷人了。

只可惜这种幻景轻易看不见。我在故乡长到十几岁,也只见过那么一回。故乡一别,雨雪风霜,转眼就是二十多年。今年夏天重新爬到蓬莱阁上,真盼望海上再出现那种缥缈的奇景。偏偏我来得不是时候。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是空想? 可是,海市不出来,难道我们不能到海市经常出现的地方去寻寻看么? 也许能寻得见呢。

于是我便坐上船,一直往海天深处开去„„

*杨朔(1913—1968) 原名杨毓瑨,山东省蓬莱人。1937年去延安参加革命,曾辗转西北各地和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转入晋察冀野战军,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从1938年开始,杨朔陆续发表了一些通讯特写、小说和散文。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3)。小说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歌颂中朝人民在并肩战斗中结成的兄弟情谊,是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部小说。还著有通讯特写集《鸭绿江南北》(1951)、《万古长青》(1954)。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这期间写的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亚洲日出》等反映亚非人民反帝、反殖的战斗风貌和我国人民的新生活。另外,他还著有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风雨》。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他善于从现实生活的激流中提取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创造,因此充满诗情画意。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他的散文代表作,如《雪浪花》、《荔枝蜜》、《樱花雨》、《海市》、《泰山极顶》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例:韩少华散文《温馨的风》

在80年代,韩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也是这样的典型。《温馨的风》的全文以作者在旅行中沿途所见为基本的文章素材和内容。文章共九个段落。

第一、二段写的是在从青岛到上海的海轮上,见到一位陌生少年彬彬有礼的文明言行,他为此而动情。全文的基调、色彩是温馨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主题、立意、基调、色彩的“起”;

第三、四段,描写在西湖的飞来峰下,一场雨中,一位瘦小的女子举伞为自己避雨,并热情护送自己的动人情景,自己因此而动情,感激不已。其意思、情调、色彩和一、二段一样,显然是全文的主题、立意、基调、色彩的“承”;

第五、六段,描写在黄山旅游登山危险时,一位小青年立即把拐杖送给自己拄路,使得自己安全登上了山顶,自己感到难以名状的温暖。这是为了强化突出温馨的人情味的感受而

再一次地“承”。

第七、八段是回忆“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年轻人的无知野蛮、失去人性的丑恶行为,其情调是愤慨、悲悯。这是意思、情调、色彩上的“转”;

最后,文章第九段则是用黄山莲花峰下的当空丽日、温煦芳馨的清风,来比喻这些年轻人的心灵和形象,又回到文章的开头基本主题、意思、情调、色彩上去了。这就是“合”。 虽然这篇散文的“承”的部分的分量较大一些,但是,从全篇来看,仍然不失为一个标准的“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思维模型。

温馨的风

作者:韩少华

我从青岛乘船去上海。启锚了。人们挤到甲板上,告别那退入岚霭中的半岛之城,也享受着大海所款待的清爽的风浴,兴致很高。我,却双腿痛得难耐,只得回舱,倒在铺位上;刚拿出本《收获》来,没看几行,竟睡了„„等晚餐铃响了,我醒来正要起床,——“对不起,同志,”一声带着胶东乡音的招呼,从上铺传了下来;随后,一只肤色黝黑却还稚嫩的手臂,把那本杂志递还到我面前,“你睡着了,杂志滑到地板上了;我拾起来,也没经你允许,就„„”几乎同时,探出一张微黑的娃娃脸儿来;那两颊,歉然地漾出一对浅浅的笑涡儿„„

我,愣住了。一瞬间,心头涌来一种奇异的感觉:我与他,分明是素不相识,却怎么如同面对一个历经劫难、久别重逢的友人?——生疏而又熟稔,凄切而又温存„„这感觉,又分明只来自陌生少年随口说出的那两句真挚而彬彬有礼的话语:可这,为什么竟使我如此动情呢?一时间,真还说不清楚„„

几天之后,我到了烟水空蒙的西子湖滨。在飞来峰下的壑雷亭里,一边聆听着栏外如雷的涧音,一边欣赏着怀中碧荷也似的茶色,惬意得很,而拾级进入灵隐寺大雄宝殿,见那尊高十九米六、通体用香樟雕成的金漆如来佛像,竟幸免于浩劫,我真惊喜极了。盘桓良久,才觉得双膝又隐隐作痛。出了寺门,微风挟来了细雨。赶到车站,唉,忘了朋友们提醒的江南雨多,“晴天莫忘伞”了。正一边想着,一边揉着膝盖——嗯?这雨,怎么停了?„„一抬眼,只见头上撑着把青布伞,给我让出了半面,正替我遮着越来越密的雨丝。啊,那为我撑着伞的,是个瘦小的女孩子。我正要道声谢,她却侧过脸,张望着车站调度台那边,微皱着眉头。这时候,我才见她那天蓝色上衣后领窝下面,印着一块呈钝角形、色泽略深的痕迹——该是红领巾留下的纪念?我又正要道声谢,车来了。她转过脸来,仍举着伞,对我笑笑,示意让我上车;我上来了,她却仍留在站台上,微笑着目送我„„

车,开动了,我只能使劲儿挥着手,向那位小朋友告别„„唔,一个风湿病患者,免遭一场淋漓之苦,这意味着什么,我清楚。然而我暗暗自责,竟连个谢字都没道,就„„我望着那隐入雨幕中的瘦小的身影,如同一种极堪珍爱的东西,失落许久,竟又得之于意外那样,一种惊喜、宽慰,又渗着些辛酸的感觉,顷刻充满了心窝;而这令我如此动情的,又是什么?一时也还说不清楚„„

告别西湖,到了黄山。那心情真的近似于前人“朝圣”的诚笃了。这倒不是什么禅宗真谛感召了我,而是自己惑于徐霞客这位权威的古代旅行家所留下的那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言,才不顾自己的病痛来登黄山的。嗯,这座以奇松、异石、巧云而久负盛誉的名山,也就是我必欲“朝”之而后快的祖国群山中的“圣境”了。于是,我采取了“蜗牛”战术,一步一步地,居然蹭到了以奇险闻名的“小心坡”。正得意呢,忽地一阵山风横闯过来,手中提包也在狂风中猛晃起来。我正在进退两难之际,“给!”随着一声有点儿命令味道的招呼,凭空里伸过一根山藤手杖来。刹那间,我一把攥住藤杖,恢复了平衡。定了定神,——哦,旁边站着个二十五六年纪的小伙子。他操着浓重的关中口音,笑笑说:

“咱来它个‘两个和尚抬水吃’,咋样?”我也笑着就势儿领情了。得,不仅负担轻了一多半儿,还遇见个出色的向导。小伙子说,因工作关系,他这是四访黄山了。一路上,山形树态,掌故传说,他都描述得真切切、活鲜鲜的。什么那云雾中的“蓬莱三岛”的来历,玉屏楼前迎客松的命名,文殊院被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缘由„„都叙述得要言不烦;口风虽略显粗犷,却在大开大阖之间,也不乏点睛之妙。瞧他,指点云山,谈得多畅快。到了玉屏楼,他虽谈兴正浓,却见我显然无力再走,就忙着帮我把住处安顿好了。临别,他把那藤杖塞给我,又笑着说:“有句老戏词儿说:‘三条腿总比两条腿轻省’。你腿脚不济,先拄着吧。本该送给你;可这是我捎给西安我老娘的。你下了山,就把它寄存在汽车站服务台,那里人跟我恁熟的。放心好哩„„”

我,又愣住了。只得站在阵阵山风里,一直目送着他径自迤逦而去的背影,想道上个不足挂齿的“谢”字,也早已来不及了。他走了,那么轻捷,那么自若。没有话别,更没有客套,仿佛明知这是邂逅之交,尽力而已;也似乎预料到后会无期,又何须琐絮?„„而我呢,默立在“迎客松”下,竟像丝毫没有被这盛名遥及海外的古迹所感召似的,木然了。其实,这古松迎客的殷勤,我倒也不是愚钝得无从领略,只是„„只是那远去了的年轻人所留给我的那种精神上的赠予,又绝非任何迎送之类的礼遇可以比并的——那是一种淳朴的、略带几分豪爽却又淡泊如水的情谊,一种纯属源于诚挚、又形于自然的援助啊„„我正要再目送他一程,只见一朵洁如雪鹤的流云,却横在了那条通向莲花峰的石径间——这时候,我才看清,手中这藤杖,简直是一件取自天然、成于工巧的艺术品!这是远游赤子准备下的敬老的礼物啊!而他,竟慨然交付给一个陌路人,做缓痛应急之需„„我捧着藤杖,遥望他的去路,已是“空山不见人”了。此刻,我的心反倒平静下来。虽然,心头那异样的、温暖的感觉,仍然难以名状。

山中的夜,静得很。可我,却无眠了„„

记得浩劫之初,我就被一群嘴巴上刚冒出一抹绒毛儿的大孩子,关进了“牛棚”。阴暗、潮湿、寒冷,又给我的骨髓里留了点儿纪念。以后,我目睹耳闻的许多蠢事,惨况,冤案,又往往是由某些年轻人站在前台干下的。于是,鲁迅自责曾轻信后生的警语,引起了我的共鸣。直到劫难已尽,对不少青年的无礼、违法、犯罪,也常是皱眉,痛心,甚至切齿。我虽自知这心情中又难免些褊狭、执拗,却总以叹息了之„„可这次江南之行呢,苏堤柳色,玄武波光,固然怡神悦目;而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的美。啊,那船舱内胶东少年的片言之礼,那古寺前江南少女的半伞之助,还有,这山路上关中小伙子的一杖之谊,究竟该如何估量?我心头的感受,又该怎样描摹呢?

近午时分,我经蒲团松下,绕莲花峰脚,到了有名的散花坞。哦,好一片花涛香海。丽日当空,迎面缓缓送来一阵温煦而芳馨的风,那风,直扑到我怀里,一路疾苦,简直爽然若失了——猛地,心头一动:途中那几次难以名状的感觉,似乎只有这温馨的风,才略可以拟。记得唐人有“暖风医病草”的句子。莫非我这受了病的草木之心,在人们心灵间交汇着的这一阵阵暖风中,也有些疗救的希望?„„

一九八○年初秋,于黄山宾馆


相关内容

  • 中国+世界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宫廷音乐.文人音乐.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 中国民间音乐分为五部分,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戏曲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一.民歌 [民歌是民间音乐和民间文学相结合的艺术形式.一般认为民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 ...
  • 读王昌龄的七绝
    在唐诗七言绝句中,除李杜之外,谁的七绝写的最好?我以为那就要属王昌龄了.其实早就有王长龄是"七绝圣手"的说法.他在唐朝时,王昌龄就是和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的诗在当时就已经很知名了.王昌龄是李白的好友,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 ...
  •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大纲第一学期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课程大纲(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高等写作思维训练 英文名称:ADVANCED TRAING OF WRITING THOUGHTS 课程编号: 学时数及学分:13周,每周6课时,78学时,4学分. 教材名称及 ...
  • [大家来唱]教学设计
    大家来唱 --小学四年级唱歌课教学设计 顺义区东风小学裕龙校区 李艳平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这一要求,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引 ...
  • 声乐基础1教案
    声乐基础Ⅰ教案 音 乐 舞 蹈 系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 时:15 学时 学 分:1 学分 课程编号:0508307b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1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通过课堂训练和课后实践, 使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 ...
  • 生活的哲学
    黑塞说:"人一生唯一的使命就是找到自己,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坚守自己,不因他人的评价而失去自我,这便是生活的一大哲学. 人这颗脆弱的芦苇傲立在历史的荒原上,是随那东西南北风摇摆不定,还是咬定青山?三毛无视所有世俗目光 ...
  •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论文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已经逐渐成为了促销产品和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和声誉的重要媒介之一.因此,广告翻译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结合各种理论旨在探索广告翻译的策略.本文拟从德国功能派 ...
  • 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
    书何谓尽善尽美?枯燥重湿.浓淡相间如何得到? 书何谓尽善尽美? 明解绪<春雨杂述·书学详说>曰:"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如美石之韫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 ...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2.运用加旁批得阅读的方法,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了解其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体会其人格魅力. 二.预习导 ...
  • 怎样写毕业论文才通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
    怎样写毕业论文才通过答辩 答辩是毕业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综合性地运用几年内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一个问题,在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得到疏理和运用,它既是一次检阅,又是一次锻炼.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