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插叙峰回路转 - 范文中心

运用插叙峰回路转

08/13

  插叙是记叙文中一种常见的记叙顺序,作者在记叙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发展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线索,即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有关的另一故事片断或事件,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内容更丰富充实,结构更严密紧凑,情节更曲折有致。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同学们在平常的作文中,往往会遵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写,这样固然叙述完整,但“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难免让人乏味。   请看下面这篇以“风波”为话题的作文。   还有两天就是妈妈的生日了。   送妈妈什么礼物好呢?这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了。脑海里时时浮现妈妈日常操劳的艰辛,那略显佝偻的身影,那过早生出的华发,那与时间赛跑的步伐,那粗布土衣的穿着,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每次开家长会,坐在一群衣着光鲜、谈吐不凡的家长中间,我那虽骄傲但寒酸,虽沉稳但寡言的母亲就显得格格不入,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有一种揪心的痛。   思虑再三,在好友的极力推荐下,我给妈妈买了一件米色T恤,无论是样式,还是价格,我想妈妈都会喜欢的。   妈妈的生日很快就到了。这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悄悄走到妈妈房间,没想到她已经起床了――她要为我准备早饭。双手捧上精心挑选的T恤,绕到妈妈身后,想要给她一个惊喜。妈妈像是听到了动静,回转身来,一边拢头发一边说:“起这么早?怎么不多睡会儿?”我把T恤送到妈妈面前,说:“妈,今天是你生日,你都忘了?我给你买了件T恤,你试一下?”   我发现妈妈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她只瞟了一眼T恤,就转过身去,厉声说道:“谁让你乱买东西的?你哪儿来的钱?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挣一分钱多不容易?这么大了,一点儿不知道体谅父母!再说了,”妈妈回过头又瞟了一眼,“那衣服我能穿吗?我穿那衣服到地里去是参观还是干活呀?”顿了顿,妈妈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你在哪儿买的,拿去退了!我是不会穿的!”   像一盆凉水从头顶泼到脚下,我完全懵了。设想过很多场面,却惟独没想到母亲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我忍住即将流出的泪,并努力笑着,说:“妈,今天是你的生日,送这个礼物是想让你穿得漂亮些……”“怎么?我丑丢你人了是不是?你觉得谁漂亮认谁当妈去!给我礼物?用的还不是我的钱?每回考个第一回来,比什么礼物都强!”不容我分辩,母亲依旧不依不饶:“我不管,赶紧拿去退了!看你下次还乱花钱不!”   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省吃俭用了几个星期才攒的钱,耗费了这么多心血和时间,不仅没有换来一声谢谢,连起码的理解与体谅都没有!我扔下T恤,夺门而出。   外面下着雨,像我的眼泪。我茫然地在街上走着。真不明白,妈妈怎会如此无理?我那个宽容大度,处处为子女着想的妈妈,哪儿去了?现在的她,典型的更年期,太不可理喻了!如果可能,真不想回去了!我恨恨地想着,随意上了路边的一辆公交车。   车上正在播放《天下父母心》,听着那温情的歌曲,我的心隐隐作痛,不知道是委屈,还是……   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伯。原来今天也是老伯的生日,他远在外地的儿子正向他祝寿呢。“小涛啊,什么都不用买,爸什么都不缺,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你刚参加工作,挣钱也不容易,你的心意老爸心领了……”我顿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普天下的父母竟是如此的相似,只知奉献,从不索取。而妈妈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应,性格、家庭环境使然而已。一瞬间,我似乎突然理解了妈妈的所为了。   想到妈妈,我突然痛恨起自己,就这样离家出走了,还不知妈妈会急成啥样呢?   不容多想,我在最近的公交站下了车。远远的,就看见妈妈那熟悉的身影正在四下寻找,我奔了过去……   大家看,这篇文章,语言朴实而又不乏诗意,情感细腻而又不做作,完整而生动地讲述了母女间因一件礼物而引发的“风波”;美中不足的是,叙述稍显平淡,不够引人入胜。若改成插叙,效果就不一样了。   外面下着雨,像我的眼泪。(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我茫然地在街上走着。真不明白,妈妈怎会如此无理?我那个宽容大度,处处为子女着想的妈妈,哪儿去了?现在的她,典型的更年期,太不可理喻了!如果可能,真不想回去了!我恨恨地想着,随意上了路边的一辆公交车。   车上正在播放《天下父母心》,听着那温情的歌曲,我的心隐隐作痛,不知道是委屈,还是……(设置悬念,显露“风波”迹象,为下文蓄势、张本)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说起。(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因为今天是妈妈的生日,送妈妈什么礼物好呢?这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了。脑海里时时浮现妈妈日常操劳的艰辛,那略显佝偻的身影,那过早生出的华发,那与时间赛跑的步伐,那粗布土衣的穿着,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特别是每次开家长会,坐在一群衣着光鲜、谈吐不凡的家长中间,我那虽骄傲但寒酸,虽沉稳但寡言的母亲就显得格格不入,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有一种揪心的痛。   思虑再三,在好友的极力推荐下,我给妈妈买了一件米色T恤,无论是样式,还是价格,我想妈妈都会喜欢的。   妈妈的生日终于到了。今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悄悄走到妈妈房间,没想到她已经起床了――她要为我准备早饭。双手捧上精心挑选的T恤,绕到妈妈身后,想要给她一个惊喜。妈妈像是听到了动静,回转身来,一边拢头发一边说:“起这么早?怎么不多睡会儿?”我把T恤送到妈妈面前,说:“妈,今天是你生日,你都忘了?我给你买了件T恤,你试一下?”   我发现妈妈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她只瞟了一眼T恤,就转过身去,厉声说道:“谁让你乱买东西的?你哪儿来的钱?你知不知道我和你爸爸挣一分钱多不容易?这么大了,一点儿不知道体谅父母!再说了,”妈妈回过头又瞟了一眼,“那衣服我能穿吗?我穿那衣服到地里去是参观还是干活呀?”顿了顿,妈妈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你在哪儿买的,拿去退了!我是不会穿的!”   像一盆凉水从头顶泼到脚下,我完全懵了。设想过很多场面,却惟独没想到母亲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我忍住即将流出的泪,并努力笑着,说:“妈,今天是你的生日,送这个礼物是想让你穿得漂亮些……”“怎么?我丑丢你人了是不是?你觉得谁漂亮认谁当妈去!给我礼物?用的还不是我的钱?每回考个第一回来,比什么礼物都强!”不容我分辩,母亲依旧不依不饶:“我不管,赶紧拿去退了!看你下次还乱花钱不!”   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夺眶而出。省吃俭用了几个星期才攒的钱,耗费了这么多心血和时间,不仅没有换来一声谢谢,连起码的理解与体谅都没有!我扔下T恤,夺门而出。(情景回放,交代原委,紧扣“风波”,揭开悬念)   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伯。原来今天也是老伯的生日,他远在外地的儿子正向他祝寿呢。“小涛啊,什么都不用买,爸什么都不缺,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你刚参加工作,挣钱也不容易,你的心意老爸心领了……”我顿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来普天下的父母竟是如此的相似,只知奉献,从不索取。而妈妈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应,性格、家庭环境使然而已。一瞬间,我似乎突然理解了妈妈的所为了。   想到妈妈,我突然痛恨起自己,就这样离家出走了,还不知妈妈会急成啥样呢?   不容多想,我在最近的公交站下了车。远远的,就看见妈妈那熟悉的身影正在四下寻找,我奔了过去……(峰回路转,“风波”平息,言虽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改后的文章虽内容上无甚增删,但由于调整了原文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不仅使文章内容起伏跌宕,能扣人心弦,更显示了作者构思的精妙,读来一波三折,如余音绕梁。   要说明的是,插叙必须是为了表达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背景,有时是对出场的人物作诠释、说明。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作者直接中断叙述时进行补充、介绍、说明。如《杨修之死》中杨修因“鸡肋”之事被曹操斩首后,作者直接插叙道:“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引出私改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等几件事,不疾不徐,使读者对杨修的死因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二.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来完成插叙。如《孔乙己》中,为了让读者对孔乙己这个形象有全面的理解,这样插叙:“听人家背地里谈论,……”借他人之口,多方面、全方位地刻画人物。   三.通过人物的回忆、想象等心理活动进行插叙。如《紫藤萝瀑布》中,一树繁密茂盛的紫藤萝勾起了作者“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在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中,引出文章的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上面的“风波”例文,即是以电影回放的方式追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   值得一提的是,插叙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单纯为追求形式上的变化而滥用插叙,否则弄巧成拙。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的需要,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插叙结束,要回到原叙述线索,否则就成了倒叙或偏离主旨。在插叙开始和结束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王丽丽,栾旭明,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枣阳。本文编校:左晓光


相关内容

  • 记叙文叙述方式
    记叙文的叙述方法 什么是叙述 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它一般包括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要素.叙述,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划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 按叙述的先后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
  •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的写作技巧! 初中语文最关键的内容就是作文写作,下面三好网名师分享作文中记叙文阅读的关键在于题型的把控知识. 1.题型一:题目设题 ①标题含义 A.一语双关的题目最容易考查其含义,表层意从字面上很容易把握,深层意要联系 ...
  •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
    由山东大学王平副教授主持的项目"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其最终成果是<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该项目研究的目的是要运用叙述学的理论全面分析.探讨.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小说在叙事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理论渊源. ...
  •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 记叙文含义: 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一.记叙文的范围 从一 ...
  •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文章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转载) 语文园地 2010-10-19 23:52:07 阅读9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基本方法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什么叫表达,表达有哪些基本方式? 表达,又叫表达方式,表达方法. 它是 ...
  • 6生命之线
    生命之线 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中插叙.对比的表达效果 2.领会.学习勇于挑战.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领会.学习勇于挑战.团结互助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生命之线"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创设情 ...
  • [凡卡]教材解读
    走进凡卡生活 感受悲惨童年-<凡卡>教材解读 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第五组是以描写童年生活的为主题的一单元.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描述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童年.学习本组课文,要用心感悟,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从课文的内容引起对往日生活 ...
  • 初二记叙文阅读)
    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 ...
  • 写好作文的方法
    写作方法与技巧 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 ...
  • 应用文又叫什么文
    应用文写作格式有哪些 1.书信 一般书信(包括请柬)包括五个部分:(1)称呼.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2) 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起,转行顶格.可有若干段落.(3)结尾.正文写完,如果正文最后 一行空格比较多,可以接着写"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