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设施改善,为啥还会有"上学难"? - 范文中心

农村教育设施改善,为啥还会有"上学难"?

06/05

农村教育设施改善,为啥还会有“上学难”?

在农村除了景色风光无限好之外,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这些问题在农村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

在早期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一个农村孩子因为家里欠了债,没钱还,而上学的费用负担不起,不得不读书而到城里打工。这不仅是电影里的一个小片段,其实

也是许多农村孩子以及他们家庭的真实缩影。

在后期,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在农村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并且在过去义务教育免除学费的基础上,农村学生的课本费、杂费等费用也全都有国家负担。

照理来说,这样的政策一出,农村孩子的上学难应该会减少一大半,但是为啥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经常见到、听到农村孩子“上学难”?

那是因为农村教育是发展了,但是农村学校却越来越少。学校越来越少的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农村低龄人口不断减少,低龄人口变少意味着学校的生源也变少了。一旦变少,许多农村学校就办不下去了,只能撤并,这样也导致了部分农村孩子只能到更远的学校上学去,他们每天就要早上五点起床,六点出门,至少走上十多公里的

山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使教育发展,设施改善,但农村孩子依旧有着“上学难”的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要彻底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还是需要体制改革,当然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依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作者:农村教育


相关内容

  • 关于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边学习.边调研的工作要求和县委关于县级领导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安排部署,近期,我牵头组织农发办等部门对我县贫困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 一.我县贫困村基本情况及成因分析 我县总人口45.27万人,农业人口39.98 ...
  • 思修论文关于农民工问题
    关于大学生所关心的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已经存在大量的农民工,他们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却 未改变农民身份,未被城市认同接纳,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 ...
  •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其对策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 ...
  • 20XX年临汾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1年3月28日在临汾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罗清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 ...
  • 扶贫办工作安排.建议
    2012年我办的工作思路我们必将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以整体推进为载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力求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农产品专业化发展,在改变贫困村基础条件上实现新的突破: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实现产业化转移:进一步提升农民自身 ...
  •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云南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摘要]民生是国家及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山东大学"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调查"调查小组对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亲情维系存在障碍.学习缺乏指导和监督.家庭抚 ...
  • 农村基层工作知识第三章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农村基层工作知识第三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
  • 大学生村官履职报告
    一.工作回顾与总结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不断的探索创新路子,并加强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家国各项惠农政策.在村里工作时,我一直放平心态.端正态度.戒骄戒躁.积极进取以村民身份去自我定位,将农民切身利益与自己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1)结合自 ...
  • 20**年0413江西省考公务员申论答案参考
    20130413江西省考公务员申论作答参考 三.作答要求 问题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概括当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4分) 2.概括当前我国人口流动引发的社会问题.(6分) 问题二:依据给定材料2.3,运 ...
  •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稳固推进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生态美丽富裕宁夏 宁夏社会科学院 李晓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生态和人类发展之间是一种竞争而非互补的关系,尤其是在生态脆弱地区,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有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因此在生态脆弱地区继续使用传统扶贫方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