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回溯与展望 - 范文中心

论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文化回溯与展望

10/24

  承德避暑山庄属于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是我国的避暑胜地。然而,历史文化是承德避暑山庄吸引游客的关键所在。本文笔者将简述承德避暑山庄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前言

  承德避暑山庄,亦被称之为热河行宫,560万平方米为占地面积。宫殿区、平原区、山区以及湖区是承德避暑山庄的四大组成部分,四部分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傍。承德避暑山庄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化,而且见证了城市的变迁,同时,基于不同时代背景下,承德避暑山庄也发生着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承德避暑山庄是康熙年间所建,但在整个清朝却占领着重要位置,在发挥避暑功能的基础上,逐渐上升至第二大政治中心地位,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发展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年间,其不仅为清朝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提供场所,而且蕴含十分浓厚的政治背景。修建期间正是吴三桂等藩王发生叛乱的时刻,且蒙古边境正值动荡。在此背景下,为安抚少数民族,稳固国家政权,康熙组织修建的夏宫。自承德避暑山庄建立以来,每年清朝皇帝将多次在此接见外国大使或少数民族首领,达到强化民族间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一系列的历史文化与文物得以在承德避暑山庄中产生,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建造承德避暑山庄的另一大历史背景在于康熙在长年征战的基础上,发现清兵临阵脱逃、倦怠感等现象频频发生,导致清兵抗战能力不断缩减,加之边患长期威胁着国家的稳定。在此基础上,为促使清军作战能力得到提升,康熙修建了木兰围场。木兰围场主要用于军队训练,其实质与现代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相一致。因此,为便于大臣们吃住,特意在此周围修建行宫,而承德避暑山庄也属于该类行宫。

  自建立承德避暑山庄以来,其经历了两个阶段,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为第一阶段,乾隆时期为第二阶段。承德避暑山庄不仅见证了清朝的繁荣,同时也看到了清朝的衰败。然而,随着清朝的没落,承德避暑山庄呈现出衰落趋势。

  三、文化内涵

  (一)建筑文化内涵

  融合是承德避暑山庄建筑艺术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建筑风格具有形态多变、自成一体的特点。承德避暑山庄可划分为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建筑各具特色,实现了南北建筑风格和特点的高度融合。不仅展示着北方建筑的雄壮,而且蕴含着南方建筑的精致。“满汉一家”的文化在顺治帝时期得以推崇,承德避暑山庄则与其相得映彰,和谐的自然文化得到世人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诸多寺庙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得以建立,结构上寺庙与山庄各自独立,然而,两者存在相互衬托的关系,给人们展示以和谐美,与汉民族所追求的“和”天下不谋而合。同时,康熙与乾隆利用汉字文化,为承德避暑山庄景点题词。汉文化在承德避暑山庄中随处可见,不仅彰显了清朝皇帝对汉学的尊重与推崇,而且体现了“满汉一家”的政治思想,为清朝实现政治统一创造条件,达到民族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多民族融合

  1、自建立承德避暑山庄以来,其长期被康熙皇帝用于接见各方使节,增加清朝与各民族间的交流,促使清朝统一各民族。至康熙到乾隆年间,藏族、高山族、哈萨克族等少数名族的高层人物均被接见于承德避暑山庄,为清朝实现民族大统一奠定基础。乾隆时期,少数名族会见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尤其以乾隆二十四年最为显著。那期间,乾隆让准格尔蒙古的一支部族入住于承德避暑山庄,并将其安顿于热河行宫,以清朝部族的身份存在于此,展示了清朝与少数民族间的融合与关系。

  2、基于将首领除去前提下,诸多宗教人物亦被接见于承德避暑山庄,且以达赖喇嘛最为常见。康熙期间,喇嘛教的三大活佛得以在承德避暑山庄被接见。清朝利用宗教活动,有效处理边境事物,进而了解到宗教对少数民族的重要性。乾隆年间,为有效控制和监管喀尔喀蒙古部落,基于蒙古族部落哲布尊巴丹死后,乾隆辅助西藏区域选取新的哲布尊巴丹,从而强化清朝在该区域的重要性,达到控制该区域的目的。

  3、承德避暑山庄还被清朝皇帝用于接见国外使节,促使中国文化得以在世界流传,引导中国走向世界。前期,中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致使诸多亚洲国家与清朝建立了朝贡关系,例如,缅甸、越南以及朝鲜等。一方面,亚洲国家每年定期到清朝进行朝贡,另一方面,更替王位时,到清朝来以获得清朝皇帝对新王的肯定。在此过程中,清朝与朝鲜的关系最为要好,其中《热河日记》中记录有承德避暑山庄的宴会情况。同时,除亚洲国家外,清朝和诸多西方国家仍建立了良好关系,例如,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在接受和传递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科技传入至中国,促使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得到交流,为中国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四、小结

  综上所述,承德避暑山庄既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在清朝历史中,承德避暑山庄占有着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夏天避暑的功能,而且辅助清朝皇帝实现民族间的交流,推动中国走向大统一。与此同时,承德避暑山庄高度融合南北方建筑风格,在展示北方壮观景象的同时,突出南方精致秀美的特点,促使承德避暑山庄独具特色。

  (作者单位:承德市文物局田野考古队)


相关内容

  • 浅议古建筑火灾预防与扑救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古建筑被无情的大火吞噬,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遗憾,也成为文物保护.消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最近几年里,一些地方又连续发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火灾事故,如2006年6月27日一把无名火烧毁了宁德屏南 ...
  • 看"的同义词
    在汉语这个语言的矿藏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同义词,掌握丰富的同义词对于交流思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精细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区别.使语言表达更明朗显豁,是大有裨益的.现将在中学课本里所搜集到的300多个有关"看"的同义词,根 ...
  • 基于贪婪算法的自动排课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第29卷第18期Vol.29 No.18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omputerEngineeringandDesign 2008年9月Sept.2008 基于贪婪算法的自动排课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王帮海1,2,李振坤1 (1.广东工业大学计算 ...
  • 论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创作
    摘 要:戏剧,作为一种高度融合的综合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用来表达剧作家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还可以化作战斗的武器,向统治阶级开炮.作为现代戏剧的灵魂代表人物易卜生,将毕生的热血都献给了戏剧的创作上.他的剧作,不仅丰富了世界戏剧文 ...
  • 心灵沟通:生命存在的52个答案之三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无量光心灵净化工作坊"的文章,原文地址:http://www.zhishanbook.com/news.php?id=306 (二十一)问:透过深层沟通,也可以预见我自己的未来吗? 答:透过深层沟通 ...
  • 20**年感动中国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 201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2012年2月CCTV]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播出,白岩松和敬一丹联手主持,2011感动中国人物榜 ...
  • 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历时89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 ...
  • 作文:清凉之旅--承德避暑山庄游记
    放暑假了,我的心像插上了翅膀,早早就飞到了北京,因为我亲爱的小姨要结婚了!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参加婚礼.妈妈说小姨夫是承德人,"承德?"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我记得老师说过这里有一个举世闻名的避暑山庄,就连皇帝都在炎炎夏日去 ...
  • 尊重文化多样性郑圆圆
    尊重文化多样性 郑园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届大会20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这是国际社会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它意味着文化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