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剪刀的剪纸 - 范文中心

不用剪刀的剪纸

08/27

不用剪刀的剪纸——湘西踏虎邓兴隆服饰凿花

摘 要:介绍了泸溪县踏虎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的传承人——邓兴隆背景情况,对邓兴隆凿花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帽花、衣花、鞋花类服饰凿花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其“仿生造型、对称布局”,“线线相系、适形达意”,“花必有意、意必祈祥”等服饰凿花艺术特点,以期进一步提升湘西踏虎凿花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论价值。

关键词:踏虎凿花;服饰;邓兴隆;国家非物质遗产

1 背景

现今仍流行于湘西地区,并于2008年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其来源于苗族服饰刺绣的底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几代凿花艺人的努力促进了其特有的装饰形式的发展。因为苗族人们爱美善绣的性格,曾一度让作为刺绣底样的凿花深得平民百姓的喜爱,如已故踏虎凿花大师黄靠天(1923~1997),就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花客”(参阅拙作《不用剪刀的剪纸——湘西踏虎黄靠天凿花》,《装饰》,2006年第6期),而其真传弟子邓兴隆也在不断的凿花艺术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邓兴隆(1952~2010)出生于泸溪县踏虎乡的一个凿花世家,祖辈上都是靠凿刻花样为生。邓兴隆从6岁开始便跟母亲黄桂兰学习凿花技艺,11岁他就挑着花担、肩背篾箱跟随长辈走乡串寨,到贵州铜仁、大兴和湖南凤凰、吉首等地卖凿花。1973年(21岁)邓兴隆从部队上转业回乡后,被推荐入吉首大学中文系学习,两年后(23岁),分配回家乡从教,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凿花技艺。1993年(41岁),泸溪县为举办“盘瓠凿花艺术展”抽调黄靠天、邓兴隆等人到县文化馆进行创作,在此期间,邓兴隆得到了黄大师进一步的悉心指导。1999年(47岁),邓兴隆在湖南省第三届剪纸艺术展上荣获金奖,2000年(48岁),邓兴隆被湖南剪纸研究会授予了“湖南省剪纸艺术家”称号[1]。2009年6月(57岁),邓兴隆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踏虎凿花的传承人。同年10月,他与姚传山合作的《盘瓠与辛女》(共38幅,长近20米)获得湘鄂川黔边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大赛金奖,12月获得湖南省第四届剪纸艺术展金奖。2010年3月(58岁),邓兴隆因病不幸去世,踏虎凿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黄靠天之后又损失了一位重量级的凿花大师。

2 邓兴隆服饰凿花作品分类

在邓兴隆的凿花作品中,虽然也有许多具备较强艺术性的创作类作品,但笔者最为欣赏的是其作品中大量的继承传统工艺特色的、既实用又美观的服饰凿花作品。在邓兴隆的凿花作品中,以服饰凿花最为丰富和繁多,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其服饰凿花作品的分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湘西地区苗族服饰凿花的主要造型特征和工艺特色。下面是对邓兴隆服饰凿花作品的简单梳理和分类。

2.1 帽花

表现信仰与民俗习惯是苗族服饰典型的人文情结之一,而信仰标志则一般出现在最神圣的头部饰物上。湘西踏虎凿花中的帽花一般根据对象性别、年龄和场合的不同,分为五莲凉帽、六合帽、狗头帽和鱼尾帽等。帽子的外型一般都选自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形象,即所谓仿生造物。苗族服饰搭配中的帽花内容主要是体现苗人的信仰习俗,其上面的图案多是表达辟邪、消灾、祛病的意念。如五莲凉帽就是以五瓣莲花为外型造型基础,左右对称构图,里面的花样根据题材而变化内容。五莲凉帽中的“四蝴捧寿”图(见图1),是在四瓣莲花轮廓内以四只蝴蝶为主题元素,在造型上,捕捉住了蝴蝶在花丛中的不同形态,再适形变化,并用精细的刀工来进行形象地刻画,使其跃然纸上。在细节处理时,四只蝴蝶的触须相依相伴,结构紧凑。“四蝴捧寿”是北方“五蝠捧寿”语义的演变,因为只有五瓣莲花,只能把中间的花瓣凿成“寿”字,其他花瓣则刻

上蝴蝶,于是便有了湘西自己民族特色的“四蝴捧寿”了(湖南方言,“蝴”、“蝠”、“福”发音不清)。整个五莲凉帽的图样上蝴蝶似花,花似蝴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湘西苗民以蝴蝶妈妈为始祖并以其作为图腾崇拜的集体无意识。

图1《四蝴捧寿》(五莲凉帽花样) 张小华摄

2.2 衣花

在踏虎凿花的衣饰纹样中,以女服和童服的衣花最为丰富和典型。女服纹样和童服凿花一般制作精致讲究,因部位区别,有数十种不同的形状和图案,但具有典型性的花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围裙花

湘西苗族的围裙分为高腰和低腰两种围裙,特别是高腰围裙在苗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般与外衣同长,罩穿在上衣前身,除了保护里面的衣服外,苗族妇女走亲访友或逢年过节也常穿着带有围裙花的盛装用以显示其女红技艺。高腰围裙最讲究的是裙头装饰,一般外部轮廓呈钟形或扇形,因其位置处于胸前引人注目,在苗族女服里有“门脸”之意,故苗族妇女对于裙头花样的造型非常重视,它也是女服所有部位中品种最繁富且最惹眼的地方。围裙花样一般以花鸟组合的“单独纹样”为主,如荷花、菊花、牡丹、牵牛花等植物纹样与蝴蝶、凤凰、公鸡等动物纹样进行组合。如“公鸣(功名)富贵”图(见图2),主体图案是盛开的牡丹和引颈高歌的公鸡,看似普通生活场景的图形,其中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鸡鸣将旦预示着光明和幸福的到来,以“公鸣”谐音“功名”,以牡丹象征富贵,这组单独纹样的图像象征内涵,就是寓意着湘西苗族百姓企盼儿孙功名富贵、向往生活幸福美好的精神诉求。

图2《公鸣富贵》(围裙花) 张小华摄

衣襟花

在苗族女服里,衣襟花分为胸襟花和背襟花。胸襟花在女服的胸前位置,其图案以花鸟为主,花多为牡丹、

荷花、菊花或其它组合花卉,鸟多为双鸟或单鸟构图,这些鸟有燕子、鸳鸯、鹭鸶、凤凰等。同时未婚姑娘和已婚女性在图案的选择上还有明确的区分,比如未婚姑娘的衣襟花多为单鸟形象,而成双成对的双鸟则多用于已婚女性的衣襟花,这也是识别女性婚嫁状况的标志之一。如“绶带鸟衔花图”所描绘的是花丛中的一只绶带鸟用嘴欲啄花朵的瞬间,寓动于静。绶带鸟尖嘴、圆身、拢翅,长尾略向内弯,浑身散发着勃勃生机。绶带鸟的“绶”与“寿”谐音,长长的尾巴表示长久,寄托着人们对长寿、幸福的渴望。除了衣襟花,湘西苗族服装中还有衣袖花边和裤脚花边的纹样。由于苗服宽松肥大方便劳作,因此衣袖和裤脚都较宽,衣袖边和裤脚边呈长条状,其花边多以凤龙、花鸟等主要图案,也常用万字格、方胜纹等二方连续条纹,图案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在此不再赘述。

围脖花

在童服花样中,以口水围脖最具特色。口水围脖围在儿童下巴之上,防止幼儿口水弄脏衣物。[2]口水围脖一般随形造样,大多呈半环形,内环为圆弧形,外环为波浪形,图案一般欢快活泼、富有童趣。如“花开有声”图的口水围脖,以缠枝莲花与缠枝菊花为主,左右亚对称构图,花朵一般呈盛开状,与大人服装委婉的花样形成了鲜明对比,喻示“儿童是盛开的花朵”之意。这些看似简洁的图案在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灿烂与美好的同时,蕴藏了“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

2.3 鞋花

鞋花图案相对于苗族服装中其它部位更加简洁明快,活泼单纯。根据湘西苗族的当地习俗,绣花鞋是未婚女子的喜爱之物,而中老年等妇女基本上是不穿的。踏虎凿花中的鞋花根据其穿着对象场合的不同,外型上分猫儿鞋、尖尖鞋、虎头鞋、凹口鞋、蜂子鞋等。同时鞋花篇幅不大,根据部位又分鞋头花、鞋帮花、鞋跟花和鞋垫花等四类,但一双绣花鞋并非四种都须俱全,也可以取其一二,装饰图案多为花草、鸟雀等纹样。如“盘长结藤”图的鞋跟花(见图3所示),外部造型为“山字形”,左右对称布局,内部图案为牵牛花和盘长纹样的组合,象征福寿情长,万事如意。又如“蝶恋花”图的鞋头花中,外型呈半弧形,单只蝴蝶与左右呼应的花卉构成“蝶恋花”的主题,古人常以蝶喻才子,花比美人,喻示着爱情的美好。

图3《盘长结藤》鞋跟花 张小华摄

3 邓兴隆服饰凿花艺术特点

3.1 仿生造型 对称布局

所有艺术活动在开始时都是出于模仿的冲动而直接再现自然事物的真实外观,而模仿冲动是受到心理活动的驱使并付诸于行动的[3]。踏虎凿花的凿刻成型是确立在自然与人、人与材料、材料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之上,这种关系也是人对自然与生活进行改造的需要。大自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赋予自然对象以生命和情感,它们也就成为了凿花艺术用之不竭的天然素材宝库,这就需要凿花艺术家对自然进行“观物取象”,取舍自己所需的元素来丰富凿花纹样。邓兴隆的服饰凿花外型大部分都来自大自然的动植物,如前文所提及的五莲凉帽、高腰围裙、口水围脖等,都是运用了仿生的艺术手法进行外观造型。邓兴隆服饰凿花的构图布局里,图形一般上下、左右对称,因为对称是构成自然美的重要

形式法则之一,人们对其十分偏爱,它通过形式上的相同或相似给人以庄重、和谐的感受,让人感受到力的平衡和美感,当然,这也是为了满足人体服饰上对称的功能需要,所以对称布局是邓兴隆服饰凿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3.2 线线相系 适形达意

邓兴隆服饰凿花一般构好框架后,需事先考虑好物象相互间的关系,使纹样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就要处理好线与线之间的连接,使其既不生硬又很自然。邓兴隆一般是从结构转折处入手进行巧妙衔接的,使凿刻对象变得具有生命力。邓兴隆服饰凿花总体来说是以阳刻为主,也就是外形轮廓与结构表现多施以阳刻手法,内部的细节装饰则多是阴刻。在凿刻表现上注重形的结构,依形赋饰,变结构线为饰纹,同时并不刻意以细节装饰来填充形象,而是在凿刻中追求线法的节奏和韵律之美。阿恩海姆说:“人所具备的认识能力寻求的是秩序。科学的使命是在多样化的现象中提炼出有规则的秩序,而艺术的使命则是运用形象去显示出这种多样化的现象中所存在的秩序。因此,只有人理性地把握秩序的能力得到发展时,他才能发现自然中的秩序。”[4]在邓兴隆的服饰凿花里,题材元素的恰当取舍,物像之间的和谐共处,图形语言的巧妙联系,这都体现出服饰凿花本身是相互联系的秩序统一体,但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在构思安排多个物像在一个特定的造型里时,并非只是简单的适形,而是强调遵循一定的艺术形式法则,深层次、多角度地去想象物像在最佳状态下的共性体现,其线线相系就是顾此及彼,最后做到适形达意,并最后以意取胜。

3.3 花必有意 意必祈祥

邓兴隆踏虎服饰凿花里隐含的吉祥观念是苗族人们对万事万物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符号化身,它反映了装饰追求至善至美的本质,这正是人们崇尚自然、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观念的体现。随着中国现代社会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踏虎凿花也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面向大众生活,采取了以凿刀一次凿刻批量化花样的生产方式,适应了简洁适用的审美需求,它既体现了苗族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的演变,又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发展。邓兴隆踏虎凿花的视觉语言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是通过动植物等谐音寓意,其花必有意,意必祈祥的文化理念一直植根其中,源远流长。与此同时,邓兴隆服饰凿花在其朴素的装饰观念下注意“理”的秩序,追求图像中理想浪漫的“神”、“情”的交融。这种通过选取民间吉祥题材进行创造的方式使踏虎凿花成为完善的重体悟、重和谐的民艺形式。总之,勤劳而智慧的苗家百姓凭着心灵手巧造花取意,把一切如意吉祥的寓意都物化在凿花中,通过取形、传情、延意,诠释着服饰凿花田园诗般大山文化的自然语义。

4 结语

人类的艺术在较为原始的状态下,素材原本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同的民族信仰和地域文化,造就了迥然各异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习惯。湘西踏虎凿花产生于苗家百姓之手,历代统治者对苗族人们的欺压使其只能居住在深山腹地,但是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湘西大山环境的山清林秀却孕育了人们探索美好事物的热情,同时苗家勤劳乐观的性格使凿花成了苗族同胞实现美好愿望的精神寄托。

纵观邓兴隆服饰凿花不难发现,主题表达形式是传统的、程式化的,但是选择如何表达内容则手随心走,并要求以不同的思维意识和审美习惯的发展而展开。丰富多彩的踏虎凿花除了是苗族民间信仰的载体,也是图腾观念向艺术形式演化的结果,更是苗家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样不断地延续发展,踏虎凿花丰富的花样促进了苗家服饰刺绣的斑斓多彩,苗家百姓对花样的需求又刺激了凿花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以邓兴隆为代表的大量服饰凿花中,无论是帽花、衣花还是鞋花,实用朴实的外表下都体现了大山文化的手工艺思想特征:在构成美学层面上,仿生造型、对称布局;在工艺技巧层面上,线线相系、适形达意;在文化思想层面上,实现了花必有意,意必祈祥的苗族手工艺创作倾向。这些艺术特色,使得踏虎凿花构成了中国剪纸家族中别具特色的一支,而邓兴隆踏虎服饰凿花更是这其中既璀璨又内敛的一朵奇葩。

附:

该文背景是2009年8月笔者第二次去湘西踏虎田野考察后形成。当时邓兴隆老师已身患重病,在与他的交谈中,得到了他热情中肯的帮助和指点,并有幸拜他为师。邓老师是踏虎凿花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人,笔者为邓老师的早逝表示深深的遗憾!

参考文献

[1]湘西民间大师连续报道之踏虎凿花大师“邓兴隆”

http://www.5267.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3

[2]田茂军、邓振军:《湘西苗族剪纸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80页。

[3][美]阿洛瓦·里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刘景联、李微蔓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基金项目:2007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湘西踏虎凿花艺术图像形式语言研究》,项目编号:07JD40

作者简介

1、吴 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通讯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文化路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处,412008。

2、张小华(1979~),女,湖南桃江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湖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教学。

Paper-Cut without Scissor——Deng Xing-long’s Clothes Chisel Paper-cut in West Hunan Province WU Wei,ZHANG Xiao-hua

(School of Packaging Design and Art,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 China)

Abstract :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Deng Xing-long, whic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Tahu in Luxi County of China. Sort and classify the clothes chisel paper-cut of his works, such as flower hat, flower clothing, shoes flower; and explains the art features of imitating creature and symmetrical layout, then each line is linked and suitable form to meaning, in addition the flowers must have

meaning and meaning will be auspicious prayer. Expect to offer the valuable theory support of science to protect the nonmaterial patrimony such as the Chisel Paper-cut in West Hunan Province of China. Key Words : chisel paper-cut of Tahu;Clothes;Deng Xing-long;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相关内容

  • 关于剪纸的作文700字
    剪纸 今天我在语文课本中看到了四副图,一副是骑着牛的少年,一副是拉着骆驼的男孩,一副是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少女,还有一副是在蒙古包安静学习的女孩.瞧,这些色彩缤纷.千奇百怪.美不胜收.形象生动的图片!仅仅是用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和一张毫不起眼的 ...
  • 剪纸兴趣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总结
    剪纸兴趣班活动记录 时间 2015 年 3 月 18 日 参加人数 12 人 活动内容 一.剪纸语言的定义 剪纸语言的定义:剪纸语言是以剪纸常用的月牙.锯齿.水滴纹等语言符 号,运用比喻.象征.谐音等手法创作出的在历史沿革中传承至今且具有民 ...
  • 小学创意贴画活动方案
    小学创意贴画活动方案 莱西市北京路小学 一.课程建设背景: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和创造性.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孩子们 ...
  •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_2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光的魅力 [2009-8-8] [浏览:123次] [编辑:希望之光] -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 ...
  • [有趣的剪纸娃娃]教案
    有趣的剪纸娃娃 教学内容 有趣的剪纸娃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了解抓髻娃娃剪纸的民俗功能,以及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了解掌握抓髻娃娃剪纸的艺术符号.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二方连续折纸法制作抓髻娃娃剪 ...
  • 有这样一个男孩
    有这样一个男孩 夏莉红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叫王思旭.皮肤黑黑的,笑起来还有两个酒窝.但就是这样一个男孩,把整个班级弄得乌烟瘴气.时而破坏其他同学的东西,看见同学有好的学习用品就"顺手牵羊"带回家:时而和一些同学&q ...
  • 大班下学期剪纸课程计划
    大班下学期剪纸课程计划 上传: 陈晓娥 更新时间:2011-11-5 11:34:09 一. 总体目标 1.熟练掌握折剪技能,能创造性地剪出物体形象.剪纸边线光滑,力求弧线比较圆润,直线比较有力,尖线比较挺拔. 2.学习对边二折剪.对角二折 ...
  • 幼儿园必备技能,15个超有趣的游戏轻松get剪刀技能
    芊妈语 又是一年开学季,孩儿们要上幼儿园啦,这周给妞们搜罗些幼儿园必须get的技能.每个幼儿园的都会有美劳课,妞们问我孩儿该怎么用剪刀的问题也是最多之一,其实只要掌握了技巧,事半功倍,今天从如何选用儿童剪刀,怎样简单教会娃儿使用剪刀,以及1 ...
  • [剪纸艺术--团花]教案
    剪纸艺术--团花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 庄陆祥 教案背景: 剪纸源于我国,有千年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当前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大前提下,这一教学内容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
  • 小学手工课教学计划与教案
    第一课 剪纸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 2. 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