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 范文中心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10/30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特点

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伦敦学派语言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系统功能语法,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重视语言功能,它的影响延伸到与语言相关的各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篇分析、文体学、机器翻译等。 系统功能语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语法和功能语法。系统语法是指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又称意义潜势。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做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系统功能语法建立在两个事实基础上:⑴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系统网络中做出选择,并试图在社会交往中实现不同的语义功能。⑵ 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系统功能语法把实际使用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机对象,而不是像转换生成语法那样,把理想化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试从这一理论基本框架:系统、功能、层次和语篇四个方面概括韩礼德独特的语言观,考量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研究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 韩礼德的“系统”思想:

在系统语法中,系统的概念是由一条基本的解释性原则构成的,语言被认为是“系统 的系统”。建立各种互相关联的系统的网络,从而解释在语言中各种与语义相关的选择。 不同于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韩礼德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所谓意义潜势是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心理语言学人在说话前先形成一种动机,即对要说的话有一种大致的想法,这种动机属于前语言阶段。人有了要说什么的动机之后,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把要说的内容组织表达出来。系统功能语法所反映的主要是语言运用中这种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二、 韩礼德的“功能”思想:

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语义)在语言形式描述中应处于何等地位一直是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棘手和有争议的问题。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的处理方法都表现为只重视语言形式,而未能把它和语义结合起来。传统语法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句子成分分析法只对语言结构进行形式分析。无助于描写语言的意义系统及其体现形式。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遵循“发现程序”来分析语言素材,以便能自动发现所研究语言的语法。他认为区别具体词类和语法范畴的标准不是语义,而是他们在语言结构中的分布特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否定语义来描写语法的思想,认为语言的语音和句法可以作为纯形式的系统加以描写。系统功能语法科学地处理了语言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问题,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意义系统,语言的功能首先体现于语义功能。韩礼德把语言的功能高度概括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大功能并非游离于语言结构之外,它们分别与语言层次的各系统紧密联系并得以体现。如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系统来体现;人际功能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语篇功能由主位系统和信息系统来体现。所以功能和系统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功能是基础,系统是功能的体现形式。

三、韩礼德的“层次”思想: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独特语义编码。语言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客观地描述这种编码。在语言结构描述方式上,韩礼德坚持以功能结构为基础,探究语言的语义系统以及其体现形式,它越出句子范围,以语篇为基础,把语言看成是关系的网络,结构是关系的体现。这一点与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系统功能语法不是采用形式分析法,而是在充分吸收格语法、层次语法等语法流派的优秀成果基础上,

发展了侧重功能、兼顾形式的双轨分析方法,从而形成了系统完备、层次清晰、科学实用的语法分析理论。

层次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看成是由语义层、词汇语法层、语音层等三个层次结构的符号系统。语义层的这三大纯理论功能在词汇语法层分别通过表现、交换、信息等三种不同的功能结构体现。这样,同一语句便是这三种功能的统一体,可以从三种不同角度进行功能结构分析。

级阶成分分析法和功能标示法是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不同于直接成分分析法或称为二分法。级阶成分分析法,英语有句子、小句、词群、词和词素等五个语法层次。用级阶成分分析法分析句子可以做到层次少,品级明,形式、结构和功能一目了然。

四、韩礼德的“语篇”思想:

语篇思想是系统功能语法有别于其他语法流派的又一重要特征。传统语法、结构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的研究只限句子本身,不研究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联系,不讨论句子在比其更大的语言单位中的地位和功能,也不讨论句子在具体语言情境中的恰当使用。系统功能语法打破了传统的纯语法和句本位的研究,指出语法研究不能与语篇或话语分析截然地分割开来。英语单词往往具有多种词汇意义,但只有出现在句中的时候,词才具有一个特定的词汇意义,并起特定的句法作用。语篇思想对确定句子成分的结构层次、句子的结构意义、语法关系、交际功能以及其得当使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判断句子结构在实际运用中的适合性亦能有所帮助。而且体现了当代语言研究冲破句子结构的樊篱,进入语篇分析领域这一总趋势,使语法研究与修辞学、文体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相关学科适当地挂钩起来。

过去的语言研究,都圈固于语言系统内部,旨在揭示语言内部机制,对语言现象做出解释。然而语言具有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仅仅独立发展的系统。系统功能语法主张从人类学为本,从社会学出发来研究语言,强调语言应与社会需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结合起来考察。避开社会和语言使用者孤立地对语言进行本体性研究,不仅不能充分揭示语言的本质和内部规律,而且使语言研究脱离了语言得以产生、生存、发展的土壤,最终导致语言研究中的本质问题无法深入进行。

韩礼德认为语言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实现形式,它在相互创造过程中积极地反映社会结构;语言变异是社会变异的象征性表现,它由社会创造,又反过来帮助创造社会。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思想之一,便是人类使用语言的需要决定了语言的结构,语言结构不是任意性的,一切都能从语言的实际应用中得到解释。韩礼 把语言看作社会符号和社会行为。首先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整个社会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语言(包括系统和语篇)和社会符号系统之间存在辨证关系:语言系统创造了其他符号系统,同时也被这些符号系统所创造;具体语篇创造了情景语境,同时也为情景语境所创造,语言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它是实现其他符号系统的表达。语言还是一种社会行为,这里有三重关系:一是语言和社会行为之间存在着体现关系,社会行为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二是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在某些情景语境中(如指示、命令等)两者关系较密切,而在另一些语境中两者关系则较为疏远;三是语言也是社会行为的一种隐喻形式,譬如语域变异和方言变异就隐喻性地表现。韩礼德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系统功能语法有别于其他流派的特征之一。

以上说明了系统功能语法为什么能在当代语法流派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概括地说,韩礼德的语言理论特点是,应用的而非纯理论的;修辞性的而非逻辑性的,实用的而非理想化的,功能的而非形式的,语篇的而非句子的。


相关内容

  •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流派 布拉格学派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 ...
  • 系统功能语法_语篇分析
    第10卷第1期2008年1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 unan Medical university V ol 110 N o 11 Jan. 2008 系统功能语法・语 ...
  •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课程作业评讲(1) 责任教师张莉 <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评讲(1)主要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平时作业(1) (教材第一.二章语言功能篇的内容)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 ...
  •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2013年第4期总第173期 外语学刊 FOREIGNLANGUAGERESEARCH 2013,No.4SerialNo.173 ●语言学 〇索绪尔逝世百周年纪念专栏 编者按:费尔南德·德·索绪尔率先揭开现代语言学从无到有的第一页.其学术 ...
  • 化学教学法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法>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韩春亮 2009年 3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好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半功倍,不良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学习<中学 ...
  • 教师资格证知识点汇总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 1.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考试大纲>P4) 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
  •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梳理
    课 程 考 核 课 程 考 核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修课计划 课 程 考 核 课 程 考 核 课程总结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大学接近三年,在工商管理系读了两年,再加上转系之前,在岳麓书院读了一年,学的知识虽多,却没有好好总结过.今借此机 ...
  •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作业一:(涉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 1.<说文解字>:汉字学的创建.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 ...
  • 小学语文教学论复习提纲(1)
    1.课程定义为: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教学的涵义: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2.3.我国学校课程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孔子首创私人办学,开设了"礼. ...
  • 生成语言学
    生成语言学 generative grammar 也称转换-生成语法.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语言学说.创建人N. 乔姆斯基.1957年他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出版,标志着这种学说的诞生.最先起来响应的有语音学家M. 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