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悲惨命运之关系 罗佳 - 范文中心

[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悲惨命运之关系 罗佳

06/21

《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悲惨命运之关系

罗佳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悲剧小说的杰出代表,书中通过山谷,丘陵,草地,花,鸟等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纯洁与邪恶的对比氛围,映衬出了女主人公苔丝悲惨的命运。

关键词:苔丝 环境 纯洁 悲惨

美丽,纯洁,清新,不屈,如一朵绽放在淤泥中的荷花,她就是苔丝,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 哈代笔下那朵奇葩,她那富于抗争却悲惨的命运震撼了无数读者,《苔丝》在历史长河中犹如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着无数前行的脚步。苔丝拥有大自然所赐予的美好。在哈代的笔下,她就是美的化身,勤劳,善良,无私,为了家庭勇于牺牲自我。她有着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不屈不挠,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命运,与封建世俗抗争,但不幸的是,最终封建门第,世俗偏见以及家庭,个人自身等多重因素使这位纯洁的女人慢慢走向了毁灭。

小说作为一种时间和空间艺术,环境是其至关重要的要素。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驰骋的舞台,亦为情节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苔丝这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女主人公的性格及遭遇息息相关。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性格;可以渲染烘托气氛;可以交代故事背景;可以推动情节发生;可以暗示人物命运。

1. 环境描写可以塑造人物性格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作者借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反衬人物性格。当苔丝的妹妹来找苔丝,告诉她母亲病重时,苔丝连夜赶回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这里原是一片森林,在这样的黑夜里,它好像故意要表现当年的特性,便弄得远近一片混沌,每一棵树和每一道高高的树篱都显得都显得阴森恐怖。这里是当年猎人追逐麋鹿的地方,是女巫受到针刺与沉入水中的地方,这儿有满身绿斑的妖精对着行人咝咝直叫。现在,人们依旧相信这一切的存在,把这个地方说成了妖魔鬼怪聚集的地方。”在这如此恶劣的坏境下,苔丝选择安顿好劳累的妹妹,连夜赶回家,毅然担起家里的重任。苔丝坚强,坚韧的性格跃然纸上,也是这次变故,造就了苔丝不得不为了家庭回到不爱的杜伯维尔身边,做她的情妇,苔丝曾多次拒绝杜伯维尔的引诱,坚持靠自己辛苦的劳动养活自己,可是在这样的家庭变故面前,她为了家庭勇于牺牲自我,只能放下个人的感情。苔丝是可敬的又是可悲的,是这个家庭,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2. 坏境描写可以渲染烘托气氛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情语皆景语。”环境描写既是写景,也是写情。苔丝家唯一一匹干活的老马王子死前,有这样一段描写:“树木,树篱从她肩膀无声地掠过,似乎是现实以外的另一个神奇领域的事物。有时挂起了风,隐约是什么广阔无垠的悲凉的灵魂的哀叹,这灵魂与宇宙同其辽阔,与历史一样悠久。”悲凉的氛围在字里行间蔓延,这也预示着苔丝悲惨命运的开始,正是因为王子的死亡,苔丝才无奈地听从父母的安排去了杜伯维尔家,才会受到玷污。哈代通过超自然气氛的营造,为《苔丝》增添了深沉感人的悲剧效果。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曾写过“在大多数伟大悲剧中,往往有一种神怪的气氛。这种气氛加强了悲剧感,使我们的想象驰骋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苔丝在与克莱尔结婚后准备离开牧场时,小说中这样写道:“在一对新人离开之前,有一段短暂的沉默,这沉默叫一只公鸡的啼鸣打破了――那只玫瑰色冠子的白公鸡早蹲在门前木栅顶上,距离他们只有几码远,那一声声长

鸣竟震透了他们的耳朵,像在岩石的峡谷里震荡的一声声回声,直至终于消失。”这午后奇怪的公鸡啼鸣,正是预示了苔丝婚后不幸的开始。

3. 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故事背景

“紧靠在麦垛曹顶得檐口下面便是女工们要伺候的红色霸王――脱粒机,一副木头做成的架子”,装着几个轮子和几根皮带。那东西一转动,对她们的肌肉和神经的忍耐力都会提出苛刻蛮横的要求。”这段出现在苔丝遭到克莱尔的抛弃后独自生活,机器的出现交代了故事背景,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并开始侵入农村,使小农经济解体的时代。同时可以看出哈代眷恋平静的田园社会,厌恶这种改变。“红色霸王”,“苛刻蛮横”以及小说中“那机器热气腾腾,清晨的空气在它的黑影边哆嗦”等等一系列的描写,透露出哈代对机器的厌恶。

4. 坏境描写可以推动情节发生

环境描写可以调节小说的节奏,也可以推动情节的发生,为后续故事的发展做好铺垫。 “周围是沉沉的黑夜,他绝对地看不见东西,只在他脚边有一片模糊的白影,代表着他留在枯叶堆上那个穿白色细棉布的身子。其他的一切都只是一片漆黑。”正是描写了苔丝在遭到杜伯维尔的玷污之前的景象,一切都是黑暗的,这黑暗正反衬了苔丝的洁白无暇,这样的环境描写,引得读者无限的遐想。

5. 环境描写可以暗示人物命运

小说中描写川特里奇是—个风俗不良的地方,“早已尘灰弥漫的屋子又围着倒下的人扬起了新的灰尘,一片乌烟瘴气之中胳膊和腿乱作一团,隐约可见。”这段对舞会的描写正暗示了苔丝即将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地方受到玷污。即使苔丝与克莱尔一起去送奶,克莱尔即将向苔丝表白时,原本是苔丝最幸福的时光,哈代依然用这样的环境描写提醒着读者, “两人赶着车在逐渐微弱的光线下穿过草场,沿着平坦的路走去。那路被远处艾格等荒原黝黑的陡坡衬托成一条灰色,往多少英里外延伸。艾格等荒原顶上是一丛丛,一排排枞树,倒齿型的树梢像有雉堞的塔楼,高踞于一座座有黑色大门的魔法城堡之上。”这并非让人愉悦的沿途景色也暗示的苔丝内心的煎熬,一方面渴望得到克莱尔的心,一方面又担心曾经的遭遇。“倒齿型的树梢”“灰色”都暗示了苔丝坎坷的命运。

《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与苔丝的悲惨命运息息相关,对大自然的描写与苔丝这个人物刻画相得益彰。正如许多评论家说的,自然景物也是哈代小说中的人物。

参考文献:

(1)孙法理译,托马斯·哈代 苔丝[M ] 译林出版社 1993.3


相关内容

  • [在烈日和暴雨下]
    月 日 总第 课时 课题:在烈日和暴雨下 教学目标: 1.能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小说的内容. 2.体会烈日之烈. 3.初步体会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4.体会准确生动.精确传神的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烈日之烈 教学难点:怎样表现 ...
  • 708包身工
    夏衍,原名沈端先,1900年生,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话剧剧本<上海屋檐下>.<心防>.<法西斯细菌>.<考验>,报告文学<包身工>等. <包身工>是夏衍在上海工厂区进 ...
  • 高中语文[祝福]教案
    < 祝 福 >教案 张 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运用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及倒叙手法. 掌握情节结构,理清思路,把握主题.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
  • 骆驼祥子与老舍资料
    ① 老舍出身于平民家庭,家境贫苦,一岁时,父亲牺牲于八国联军的炮火之下,他就靠母亲和姐姐为 人洗衣服维持生活,他是家中唯一识字的孩子,但常常饿着肚子去听课.这样,他从小就和穷人打交道,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这样的身世和经历无疑对老舍后来创作& ...
  • 项链,优秀教案
    篇一:项链优秀教案 项链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资产阶级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 2.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理解生动.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 ...
  • 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摘要:<金粉世家>是张恨水早期的一部作品,主要描写了一个平民女子冷清秋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金铨的小儿子金燕西从恋爱到结婚出走的爱情悲剧.而冷清秋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有学识有才华,既有传统女性的文静高雅又具有现代女性的独立 ...
  •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分析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形象分析 摘 要 <静静的顿河>以史诗般谱写了人类的悲剧,小说的灵魂人物--葛利高里的生活悲剧. 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战争那个年代背景下人民的不幸遭遇, 也真实地感受了千百万苏联人民在战争 ...
  •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a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手法,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 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 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 二是 ...
  • [凡卡]案例反思
    <凡卡>案例反思 师:造成凡卡命运悲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我要求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生(1):"凡卡没爹没娘,只有一个年迈的爷爷,因此他没人疼爱,命才那么苦." 生(2):"不对,他爷爷很 ...
  • 阅读题的答题技巧1
    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提出问题 每次考语文,最头疼的是做阅读题.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词都看得懂,每一道题我都会,但是卷子一发下来,我就傻眼了:哪些我信心满满的答案,都是错!哎,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在做阅读题的时候有正确的思路?跟着这个思路,我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