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课题选择与研究假设 - 范文中心

第二讲课题选择与研究假设

10/03

第二讲 课题选择与研究假设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课题选择与研究假设

• • • • • 研究问题的特征 研究课题的类型 课题选择的原则 课题选择的策略 研究假设的提出

起点

提出问题和假设

设计研究方案

检验假设并作出结论

实施研究并收集数据

处理分析资料

教育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哲学方法论 唯物辨证法 教 育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一般科学方法论 系统科学基本原则

观察法

普遍联系观、运动发展观 矛盾统一观、质量互变观

整体原则、有序原则 反馈原则、动态原则

收集 数据

调查法

问卷法、访谈法

实验法

测量法

真实验、准实验

心理测量、社会测量

数学方法

分析 数据

模型方法

逻辑方法

研究问题的特征

• 智商与学业成就存在什么关系? • 学生辍学率与父母的教育水平存在什么关系? • 学生的自我评价会随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越来越 差而变得越来越差吗? •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随年龄是如何发展的? • 惩罚对儿童的不良行为有何影响? • 那些因素影响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 • 中学科学实验教学受那些因素影响?

研究问题的特征

• 第一,研究问题通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 并询问其关系如何。在实验研究中,其中一个或 多个变量是自变量(又称操作变量),另一个或 多个是因变量(或反应变量)。在其它类型的研 究中,它们可能是一些相关变量,有的也可能是 非操作性变量,有的是因变量; • 第二,问题应以提问的形式出现。问题的基本形 式有是什么(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识别和判定)? 为什么(要求回答现象的原因和行为的目的)? 怎么样(要求描述所研究对象或对象系统的状态 或过程)?三种;

研究问题的特征

• 第三,研究问题应当具有可解答性。研究问题中 要指明研究的对象和问题答案的范围。一个问题 是否能够解答,与其所涉及的变量是否能被操作 或测量有直接的关系; • 第四, 研究问题的陈述不应带有任何主观好恶的 色彩,也不应带有任何道德和伦理的判断,而应 以科学的求实和探索精神对待未知陈述问题。 • 练习:根据上述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研究问题的特

征。提出几个恰当的研究问题。

研究课题的类型

• 选择研究课题包括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具体研究 课题两个方面。所谓研究方向,接是研究者在一 个较长的时间内从事研究活动的工作方向;具体 研究课题是心理和教育科学研究所 要说明和解决

的问题。

研究课题的类型

• 按照研究目的分: • 理论性课题: 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课题。人

脑信息加工模 型研究、学生阅读理解的编码方式研究、儿童思 维发展的阶段研究、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机制的 研究、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 等都是理论性研究。 • 应用性课题:指以解决某些教育实践问题的具体 方案或对策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研究。如思维能 力培养的实验研究、为提高阅读速度而进行的阅 读策略研究等。

研究课题的类型

• 按照研究深度分:描述性课题、因果性课题、预

测性课题 。

• 描述性课题:指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情况进行具体 描述的课题,主要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如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调查、新课程事实情况调查、 教师生活状况调查等。 • 因果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两种以上教育现象之 间因果关系的课题,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 问题。如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研究、家庭环境对儿 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等。

研究课题的类型

• 预测性课题:指在弄清心理与教育现象的现状及 其因果联系的基础上,对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势和 状况进行预测的课题,主要回答将来怎样、将来 应怎样的问题。

• 练习:请将你确定的课题及所发的论文进行分类。

课题选择的原则

• • • • 第一,需要性原则;(理论、现实) 第二,创新性原则;(问题、方法、结果) 第三,可行性原则;(主观、客观) 第四,科学性原则。(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结 果解释、结论)

课题选择的策略

• 第一,理论发展; • 第二,社会需要; • 第三,研究文献(注意发现研究文献中忽视的一 些问题、注意发现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注意发 现研究结果中相互矛盾的地方、对某些研究的重 复); 第四,科技进步(用新的方法对已有问题进行研究、 在学科交叉处选题、根据本学科各分支的发展选 题)

研究假设的提出

• • • • • • 研究假设的概念 研究假设提出的依据 研究假设的特征 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 提出假设的方法 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

研究假设的概念

• 研究假设指明了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即变量之间关系的 性质以及变量作用的程度。 • 例如:智商与 学业成就有正相关; • 当前农村学校的辍学率比城市学校高; • 区分词类的能力与年龄和教育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 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越来越低,则学生的自我评价 也会越来越低; • 学生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提高; • 青少年的创造力随年龄的增大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并 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前进的; • 重点中学学生的创造力高于普通中学学生的创造力。

研究假设提出的依据

• • • •

第一,心理与教育科学理论 第二,研究者的日常经验和观察 第三,自己和他人以前的研究成果 第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研究假设的特征

• 第一,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第二,有一定的推测性质; •

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

• 根据研究假设内容的性质: • 第一,预测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 是差异情况作出推测和判断; • 第二,相关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相互 联系的性质、方 向、密切程度作出推测判断; • 第三,因果性假设。即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推测判 断。 • • 根据研究假设陈述的概括性程度: • 第一,一般假设。即对客观事物的状况、性质、相互联系 的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的假设; • 第二,特定假设。指对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某种特定状态、 性质和联系提出的假设,它预测的是事物间的特定关系。 •

提出假设的方法

• 第一,演绎法; • 第二,归纳法。

评价研究假设的标准

• • 第一,研究假设的提出应有一定的依据; • 第二,研究假设一般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的 关系作出推测; • 第三,研究假设应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 • 第四,研究假设应当是能够检验的; • 第五,研究假设应简单、明了。 •

研究假设案例一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及其各成分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

的增大,科学创造力及其各成分呈持续上升趋势,但并非直线上 升,而是波浪式前进的。提出这一假设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

由于科学创造力是一种心理能力,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 青少年阶段,个体的各种心理能力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是基于已 有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研究。Torrance(1962)在美国明尼苏

达州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至成人进行了大规模有组织的创造性思维 测验,结果表明:儿童至成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直线的,

而是呈犬齿形曲线。日本学者潼次武夫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

研究假设案例一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讲,女生优于男生;对中国青少年来讲,男生优于女生。提出假

设“英国女生的科学创造力优于男生”的依据有两方面:一是英 国女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男生;二是基于已有的研究。 Torrance(1962)的研究表明:在中学阶段,美国女生的创造力

•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及其各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对英国青少年来

比男生强。提出假设“中国男生的科学创造力优于女生”的主要

依据来源于已有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吴锦骠、薛惠芬,1985; 何立婴,1987)表明:中国青少年中男

生的创造力比女生强。

研究假设案例一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及其各成分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的学生

优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提出这一假设的依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重点中

学学生的智力一般比普通中学学生的智力高,重点中学学生的科学知识一般

比普通中学学生的科学知识丰富,而智力和知识是创造力的基础,对创造力

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是由于通常情况下,重点中学更加注重创设有利于 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环境,重点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比较高,且更富有

创造性,而有关研究表明:学校环境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有影响(Raw &

Marjoribanks, 1991),具有一定的创造才能,在课堂上实施特殊的创造方法 和技能的教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Esquivel, 1995)。

研究假设案例一

——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 中国青少年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力明显高于英国青少年,但在科

学创造力的其它方面以及整个科学创造力,英国青少年则明显比

中国青少年强。由于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氛围、科学课程、科

学教学、科学教师、考试方式等更有利于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

展,故在科学创造力的大部分方面,英国青少年比中国青少年强。

但由于中国的科学教学特别重视问题解决,且测验中的问题解决 题目与空间想象有密切的关系,而中国青少年的图形创造性思维

比德国青少年强(周 林,1988),又英国与德国有相似的文化 和教育传统,因此,我们提出“中国青少年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能 力明显高于英国青少年”的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1、根据以往研究和访谈所获得的信息,我们对中 学生课堂提问的现状和发展特点提出如下一些研 究假设:(1)中学生对课堂提问价值的认知处于 较高水平,且随年级升高而提高;(2)课堂提问 抑制程度较高,且随年级升高而增加;(3)课堂 提问带给学生的威胁程度较高,且随年级升高而 增长;(4)学生课堂提问数量随年级升高而减少; (5)学生课堂提问质量随年级升高而提高。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2、性别对于学生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我们假设:(1)在提问价值认知维度上不存在显 著性别差异;(2)在提问质量维度上不存在显著 性别差异;(3)在提问威胁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 别差异,女生比男生对提问威胁的评价更高;(4) 在提问抑制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比男 生在更大程度上抑制自己的提问;(5)在

提问数 量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课堂提 问数量少。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学生目标定向和自尊与课堂提问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1)掌握目标定向与课堂提问各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相 关,个体越倾向于掌握目标定向,对提问价值的认知越高, 对提问威胁的评价越低,较少抑制提问,课堂提问数量越 多,提问质量也越高;(2)表现回避目标定向与提问威 胁、提问抑制、提问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个体越倾向 于表现回避定向,对提问威胁的评价越高,越抑制自己在 课堂上提问,提问数量越少;(3)表现趋近目标定向与 提问质量和提问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个体越倾向于表 现趋近目标定向提问数量越少,提问质量水平越高;(4) 个体自尊与中学生课堂提问威胁、提问抑制和提问数量之 间存在显著相关,高自尊的个体对提问威胁的评价较低, 较少抑制提问,课堂提问数量较多。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4、知觉到的教师反馈各维度与中学生课堂提问各维度存 在显著相关。(1)教师反馈的提问机会维度与提问数量 存在显著相关,教师提供的提问机会越多,学生课堂提问 数量也越多;(2)教师奖惩和情绪反应与中学生提问抑 制、提问威胁和提问数量都存在显著相关。教师奖励越多, 情绪反应越积极学生提问抑制越少,对提问威胁的评价也 越低,在课堂上提问数量越多;(3)教师回答水平越高, 学生课堂提问质量便越高;(4)知觉到的同伴反馈与中 学生课堂提问价值认知、提问抑制、提问威胁和提问数量 逐渐存在显著相关;与提问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5、班级环境与学生课堂提问存在显著相关,具体 来说:(1)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两个维度与课堂 提问威胁、提问抑制和提问数量之间存在显著相 关。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越好,个体对提问威胁 的评价越低,较少抑制提问,提问数量也越多; (2)竞争气氛与提问威胁和提问抑制之间存在显 著相关,班级竞争气氛越强烈,学生对提问威胁 的评价越高,越倾向于抑制自己的课堂提问。

研究假设案例二 ——中学生课堂提问及影响因素研究

• 6、综合来说,(1)教师回答、掌握目标定向和 表现趋近目标定向能够预测学生课堂提问质量; (2)教师反馈、掌握目标定向能够预测中学生课 堂提问价值认知;(3)教师情绪反应、同伴反馈、 自尊和表现回避目标定向能够预测课堂提问威胁; (4)同伴反馈、自尊、教师反馈能够

预测课堂提 问抑制;(5)教师反馈、同伴反馈、个体自尊和 目标定向不是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提问数量,而 是通过影响学生课堂提问价值认知、提问威胁和 提问抑制预测学生的课堂提问数量。


相关内容

  • 师者汪丁丁
    传统经济学的好日子,开始有危机显露. 2011年11月2日,哈佛大学大约70名学生因对经济学"十讲"的内容不满而走出教室,并写信给他们的教授.<经济学原理>全球畅销书的作者乔治・曼昆(Gregory Mank ...
  • 20**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建设模拟考试题
    2013年公需科目: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建设模拟考试题 你懂的:仅提供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判断题(每题2分) 1.统计信息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不需要保密. 错误 2.非线性创新模式强调基础研究. 错误 3.韩愈<师说&g ...
  • 人力资源管理单选题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A 按照薛恩的观点,获得早期职业 的正式成员资格阶段是在哪个年龄阶段?(B 17-30 岁) C 从工作本身以及完成工作中获 得的回报,是( D. 内在薪酬 ). C 从目标管理角度看,你若喜欢目前所从事的工作 ...
  • 人力资源行业标杆人物素质能力分析
    人力资源行业标杆人物素质能力分析 一.人物简介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中国管理咨询业委员会副主任,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业副主任委员.中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北京和君 ...
  • 20**年-20**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C类考试真题
    2010年中央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作答时间:3个小时,满分:100分) 第一题(本题建议70分钟内完成) 假设你是国家某部某司某处主任科员,处里还有位副主任科员,今天是星期四(9月16日)上午8点半.你的司长和处长两天前已经去深圳 ...
  • 阿基米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介绍
    柏拉图(希腊语:∏λ?των,英语:Plato,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名亚里士多克勒(Aristoklēs),家中排行老四.柏拉图是其体育老师给他起的绰号 ...
  • 化学教学法课程指导书
    现代远程教育 <中学化学教学法> 课 程 学 习 指 导 书 作者:韩春亮 2009年 3月 课程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好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半功倍,不良的学习方法使你事倍功半,因此学习<中学 ...
  •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专业成长 2011-01-25 14:43:21 阅读26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转载: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出自:学科专家 发布时间:2010-12-20 生物作为学业考试科目也已经有好几 ...
  • 方永刚同志简要事迹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 ...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备课培训内容和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备课培训内容和要求 一.备课的步骤(种类)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就能争取工作中的主动权.这种准备工作愈充分.主动性就愈大,教学效果就愈高. 可是有的教师对认真备课认识不足,往往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