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_孙斌来 - 范文中心

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_孙斌来

10/24

DOI:10.15895/j.cnki.rwzz.2003.01.015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

孙斌来

  内容提要 在22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位于西部的秦国,其自然环境的优势及一系

列成功地决策,都明显地胜过六国中的任何一国,这是秦统一六国的内因———根本原因;六国或略逊一筹,或望尘莫及,或多有失误等,这是秦统一六国的外因———历史机遇。本

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以期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伟业提

供借鉴。

关键词 秦统一 内外因 启示

〔中图分类号〕K23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3)01-0076-10

  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学术界曾做过许多有益地探讨,有分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讲的,有分政治原因、经济原因,以及其他原因讲的,大体上是说,当时社会经济地发展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人民群众迫切要求统一,商鞅变法加强了秦的中央集权,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等。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些分析、讲法都应该是秦统一的原因。其次应该看到的是,秦统一六国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等,是秦与六国共同拥有的客观历史条件;秦有商鞅变法,六国有李悝等的变法或改革;秦有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六国也各自有国君;六国的国君也无一不想兼并其他国家,实现统一。客观条件一样,主观愿望相同,为什么唯独秦最终实现了统一?我们认为,秦统一六国是有其深刻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再探讨。

(一)秦国的地力胜过六国中的任何一国

1、秦国

众所周知,秦从开国到统一六国之前,一直都在西部。据《史记·秦本纪》记载,西周末年,襄公建国后,不断逐戎扩土。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打败犬戎,占有了关中地区,并设想在氵开水、渭水交汇的地方建都。到秦宪公时迁都于平阳(今陕西宝鸡东),秦德公时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县南),实现了秦文公的迁都计划。秦武公于公元前688年,向西灭圭阝、冀戎(今甘肃天水附近),建立了县制。第二年,又灭了小虢(今甘肃、陕西宝鸡一带),广有当年西周京畿之内的八百里秦川。到了秦穆公时,秦国的国力富强,西霸戎翟。《韩非子·十过》说秦穆公当时“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秦孝公时,秦国雄强,威慑羌戎,戎狄十二国皆受制于秦。到了秦惠文王时,又灭了巴、蜀,国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以上,与楚国的巫郡、黔中郡相接。后来,秦又先后攻取了魏的焦、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和楚国的汉中郡,使得关中和巴、蜀连成了一片。其疆域大体上是东到黄河、函谷,与三晋为邻,南有巴、蜀、汉中与楚国相接,西及北部与西戎、林胡、楼烦诸部交界。大约占有今陕西、甘肃、四川、重庆、青海、宁夏等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在今天属于西部。

历 史 学

位于西部的秦故地,根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关中自氵开、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分阝,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及秦文、(孝)〔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献(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武)〔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竹、木之器。

南御滇,、丹沙、石、铜、铁、僮。西近邛笮,笮马、牦牛。然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份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段记载生动、形象的描述出秦国故地四塞险固,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商、手工业等都非常发达,而富甲天下的实际情况。

2、六国

⑴齐国,按《尚书·禹贡》“海岱唯青州”,“厥田唯上下”。就是说东北横跨渤海,西南到泰山,这中间的地区是青州。这里的土地在九州中属于第三等,而齐国就在此地。《史记·货殖列传》说:“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泄卤,人民寡。……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汉书·地理志下》说:“太公以齐地负海,泻卤,少五谷而人民寡。”《盐铁论·轻重》:“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利末之道,极女红之巧。是以邻国交于齐,财畜货殖,世为强国①。”战国时代的田齐因袭姜齐之国,其土地质量及物产大体可知。

⑵燕国,东有辽东与朝鲜为邻,南与齐国交界,西与赵国相连,北有东胡、林胡、楼烦诸部。《尚书·禹贡》:“海岱唯青州。”孔传:“东北据海,西南据岱。”唐孔颍达疏云:“海非可越而言据者,东莱东境之县,浮海入海曲之间,青州之境,非至海畔而已,故言据也。汉末有公孙度者,窃据辽东自号青州刺史,越海收东莱诸郡。尧时青州当越海而有辽东也。舜为十二州,分青州为营州,营州即东辽也。”所以燕国之地亦属青州,其土质当大体与齐国相当。《史记·货殖列传》说燕国“地民希。……有鱼、盐、枣、栗之饶”。远,人

⑶楚国的初封地,按《尚书·禹贡》:“荆及衡阳唯荆州”,“厥土唯涂泥”,“厥田唯下中”。那么这里是低洼潮湿的土地,土质在九州中属于第八等。据《史记·货殖列传》当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其中“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地薄,寡于积聚。……东有云梦之饶。……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其中“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其中“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皮革、鲍、木输会也,……多竹木,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王毒瑁、果、布之凑”。

⑷三晋———赵、魏、韩,按《尚书·禹贡》“治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为冀州地”,“厥土唯白壤”,“厥田唯中中”。所以赵、魏、韩的土质在九州中属于第五等。据《史记·货殖列传》说:“土地小狭,民人众。……不事农商。……中山地薄人众,……仰机利而食。”

显然,就各自的整体地力而论,六国中没有哪一国能够比得上秦国。也就是说,六国中任何一国的经济基础都比秦国薄弱。

(二)秦国变法图强地改革比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深刻、彻底

1、秦国

秦国的封建性改革,从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就开始了。这一年,秦国实行了“初租禾”,承①中华书局《四部备要》054册《盐铁论》21页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开始采用封建实物地租制度。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献公元年(公元前384),止从死。”也就是说,从秦献公开始秦又废除了奴隶殉葬制度。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秦把蒲、蓝田、善、明氏等地改为县,加强封建君主集权。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在战国初期,因其地偏僻,“迫近戎狄”,各国都以“夷翟遇之”。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后,愤“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于是下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就在此时,商鞅西入秦,求见孝公。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了两次变法。其变法的内容我们大致概括为: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实行连坐法,轻罪用重罚;奖励军功,禁止私斗;合并乡邑,推行县制;征收军赋,统一衡制;禁止请托,游说求官;谋求东进,迁都咸阳;利其田宅,复之三世,来山东之民(最后一项说详后)。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是改革最彻底、最深入、最符合当时人民利益、最能解放生产力、影响最深远、历史作用最巨大的社会变革。它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加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使得秦国的综合实力很快地就超过了其他诸强,这就使秦统一六国成为历史的必然。

2、六国

战国初期,六国为了顺应当时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先后进行了相应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的程度不同,富强的程度当然也就不同。

⑴在魏国,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乐羊为将,吴起为西河郡守,西门豹治邺,实行经济、政治、军事改革。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尽地力之教,制定平籴法,著《法经》六篇,即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

⑵在赵国,赵烈侯用公仲连、牛畜、荀欣、徐越等进行政治、财政等方面的改革。他们主张:以仁义,约以王道;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除此之外,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载,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了军事改革,实行“胡服骑射”,从而建立了骑兵。从赵武灵王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和“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来看,赵武灵王当时应该还建立了应付齐和中山之变的“水兵”。

⑶在楚国,公元前390年吴起由魏奔楚,楚悼王用吴起进行变法。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削减吏禄,以养选练之士;整顿吏制,使私不害公,塞私门之请;精简无能、无用之官,裁汰不急之官,使国家机构精干。

⑷在齐国,到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邹忌为相,进行政治改革,修订法律,接受臣下建议,注意选拔人才,奖励得力官吏,清除奸吏等,以谋求国家富强。

⑸在韩国,公元前355年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推行“修术行道”的改革,通过任用、监督、考核官吏等措施,国内以治,诸侯不敢来侵伐。

⑹关于燕国的改革,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后,为了报复公元前314年齐破燕都,占领三年之久的仇恨,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据《战国策·燕策二·乐毅报燕惠王书》记载,乐毅帮助燕惠王推行政治改革,在吏制改革方面实行“察能而授官”,“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还规定“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吏”。经过二十八年的努力,使得“燕国殷富”。

只要我们将六国的改革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稍加对照,便可明显看出六国的改革,从深度、广度及其力度来说,都不如秦国深刻、彻底。

历 史 学

(三)在兼并战中,秦国的基本实力从未受损,六国中没有任何一国能够做得到

1、秦国

战国时期的秦国雄踞西部,其南有巫山及黔中地区的高山阻断,其西有陇东高原为屏,其北有林胡、楼烦等北方民族及广袤的草原间隔,其东有惟一可从陆路出入的大门———函谷关。《史记·范睢列传》说,秦据此关,“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

战国时期,六国曾多次合纵攻秦,但多为秦国所败,偶尔胜秦,也只能在函谷关外,而从未攻入过秦国的腹地。正如《贾谊新书·过秦上》说:“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纵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纵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历、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朋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遁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流血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伏,弱国入朝。”贾谊的这些话再清楚不过地道出,秦国就是这样利用其险要关隘保存了自己的实力,即便在战败的情况下,也从未遭受重创。相反,秦兵却东出函谷,频战频捷,直到逐一灭掉其东部诸雄①。

2、六国

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燕、赵、韩、魏、齐、楚时,曾逐一泄漏六国之间无险可据的天机。⑴燕,尽管苏秦对燕文侯说:“夫安乐无事,不见覆军杀将,无过燕者。大王知其所以然乎?夫燕之所以不犯被甲兵者,以赵之为蔽其南也。”话一转又说:“今赵之攻燕也,发号出令,不至十日而数十万之军军于东垣矣。渡滹沱,涉易水,不至四五日而距国都矣。”这就是说,燕、赵之间无险可守。

⑵赵,苏秦对赵肃侯说:“(赵)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足畏也。”“然则韩、魏,赵之南蔽也。秦之攻韩、魏也,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蚕食之,傅国都而止。韩、魏不能支秦,必入臣于秦。秦无韩、魏之规,则祸必中于赵矣。”苏秦此话虽为防秦,实已道出若三晋互攻,三晋之间无要塞限防。

⑶齐,苏秦说齐宣王时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则国已危亡随其后。”苏秦这是在暗示齐宣王,韩、魏对付秦国有困难时,齐国将受到威胁。

⑷楚,苏秦说楚威王时,楚威王自己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可见楚与韩、魏之间也是互相进攻的通途。

又据《战国策·赵策二》记赵武灵王的话说:“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党,有燕、东胡之境,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燕、东胡、楼烦、〔秦〕、韩之边。”由此看来,六国之间均无险要屏障,所以才会在互相兼并中,不断损伤各自的基本国力乃至元气,直至被秦国所吞并。

(四)秦国求贤任能切时务、合国情,而六国多所不能

1、秦国

战国时代,秦国从秦孝公到秦王嬴政,在求贤任人方面几乎都能够做到切时务,合国情。这一①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5月《贾谊集》1—2页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点应当是秦以人才取胜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孝公根据当时改变秦国落后状况的需要,任用卫人商鞅实行变法,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六强,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秦惠文王时,秦国在继续增强国力的同时,急需在外交和军事方面摆脱六国合纵伐秦所造成的困境,于是任命曾频遭困辱的魏人张仪为秦国的第一任相。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作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连横家,在秦统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秦国的利益从事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等一系列外交活动。其经典之举是说楚、相楚和伐楚。据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及《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与司马错攻取楚之巴蜀及汉中并置秦郡后,又取得楚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接着楚国一败丹阳,再败蓝田,又失去了召陵,使得离秦最近、对秦国地发展威胁最大的强楚衰落到一蹶不振的地步,直至楚怀王在心理上完全败给秦国①。所以张仪堪称“弱敌强秦”的外交家。

到了秦武王、秦昭王时,秦国既需要提高其在诸侯国中的威望,更想进一步扩张其领土。于是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秦国开始设置丞相,而以下蔡人甘茂为左丞相、惠王异母弟樗里子为右丞相。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樗里子除了能攻惯战,功勋卓著外,还被秦人称为“智囊”。樗里子曾率秦“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提高了秦的威望。甘茂也满足了秦武王“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的愿望,使“武王竟至周”。在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期间,秦攻取了韩的宜阳,开始设置将军,秦楚在黄棘会,秦攻取韩的武遂,魏的浦阪、晋阳、封陵,楚太子入质于秦,魏襄王、韩太子婴入秦朝见,秦攻取韩的穰,楚的新城,杀楚将景缺,楚怀王受骗入秦并被扣留在秦国等,为提高秦国的威望,扩大秦国的土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史记·穰侯列传》记载,秦武王死后,秦昭王母宣太后异父弟号穰侯的魏冉拥立昭王。秦昭王十二年(公元前295)魏冉为相。魏冉为秦统一立下的第一个功劳,就是他于秦昭王十四年(公元前293),保举了战国史上以能征善战著称的白起为将。其次魏冉本人也是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将军和战功卓著的常胜将军。他曾为秦国攻魏,迫使魏献河东方四百里;拔魏之河内,取城大小六十余;后又将兵攻魏,走芒卯,入北宅,围魏都大梁,使魏与秦亲和;秦昭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84),因魏与齐合纵背秦,又将兵伐魏,斩首四万,得魏三个县;次年与白起的客卿胡阳再度伐三晋,斩首十万,取魏之卷、蔡阳、长社,赵之观津;并凭赵国的观津令赵兵伐齐,吓坏了齐襄王。所以司马迁说:“穰侯,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

就在魏冉越三晋远攻齐国,企图通过攻打齐国扩充他在陶邑的封地、出使不报,宣太后擅行不顾,宣太后之同父弟华阳君芈戎、昭王同母弟泾阳君、高陵君击断无讳,进退不请之时,秦昭王任用了自称张禄先生的魏人范睢。据《史记·范睢列传》记载,范睢为秦统一六国贡献的第一个嘉谋是建议秦昭王改“近交远攻”为“远交近攻”,他说:“夫穰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而齐尺寸之地无得焉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范睢为秦统一六国贡献的第二个嘉谋是,说服秦昭王“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关外”,为秦昭王巩固了政权。范睢为秦统一六国贡献的第三个嘉谋是施反间计,使赵国用马服子———赵括取代廉颇守长平,而秦将白起得以在长平大破赵军,坑杀赵国士卒四十余万,进而围逼赵都邯郸。总之,范睢作为战国后期秦国的名相、著名的连横家,以其聪明才智辅佐秦昭王把内政、外交、军事等都处理得超越其前代,为秦统一六国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附甘罗传》记载,秦拟派张唐使燕,与燕商议伐赵之事。张唐曾率兵伐过赵,赵国当时正在悬赏捉拿他。赴燕一定要经过赵国,所以尽管是丞相吕不韦的指派,张唐也①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出版社。

历 史 学

不敢去。就在丞相吕不韦处理不了此事的情况下,秦王政派年仅十二岁的甘茂之孙甘罗出使赵国。甘罗以其聪明才智说服赵襄王主动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使秦、燕绝交,张唐不再去燕,秦、赵联合攻燕,而由赵国派出精兵良将攻取燕国三十座城池,其中十一座交给了秦国。小甘罗一言而改当初强秦欲与弱燕谋强赵为秦、赵两强攻弱燕,张唐免去被通缉的危难,秦国未出一兵一卒而得十六城。

原阳翟大商人吕不韦,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为丞相,封文信侯。秦王政即位,尊吕不韦为相国,敬称仲父。他在辅佐两王的十二年里,掐头去尾,他对秦国发展壮大、统一天下的第一个贡献是招致宾客、游士三千人,后来为秦王政统一六国做出最后贡献的丞相李斯就在其中。这是他为秦统一中国所做的前所未有的网罗人才的工作。由于他网罗的人才中有诸子百家、各门各派的众多学者,所以吕不韦的第二个贡献就是组织人力编写了一部“大出诸子之右①”的巨著———《吕氏春秋》。陈奇猷先生认为,其内容除阴阳家固有的自然科学和鬼神迷信外,有关治国之要,哲学之教,儒、墨、名、法、道、农林、小说诸家之说,兼收并蓄,汇集先秦各派学说,成其一家之言②。《吕氏春秋》一书可以说是吕不韦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的思想武器。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当他师从荀子学成后,认为只有在秦国才能建功立业,所以来到秦国。最初在吕不韦门下为郎,后来被秦王政任命为长史,不久又被任命为外国客人的最高职务———客卿。李斯凭其才智为秦统一六国作出的第一个贡献是对六国“离其君臣之计”,加快了秦统一的速度;第二个贡献是令世人感到振聋发聩的《谏逐客书》,使得秦国“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的错误之举得到了及时的纠正,给秦国留住了所有曾为秦富强和统一作出贡献的人才,并且保护了人才入秦的通道;第三个贡献是他复职后立即建议秦王政先攻取离秦最近的比较弱小的韩国,从而在心理上给其他诸侯国以重压。

从商鞅到李斯,在秦国执掌国政的重臣,除了樗里子是“王亲”、魏冉是“国戚”外,其余都是从六国入秦而被重用的。

2、六国

⑴在魏国,据《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文侯礼贤下士,魏成子向他推荐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魏文侯皆师之,大臣翟璜为他引进了西门豹、乐羊、李克、屈侯鲋等,魏文侯皆臣之。前文已述,魏文侯任用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史起等实行改革使魏国成为当时的头号强国。到了魏惠王时,“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等都来到了魏国。然而,魏文侯死,魏武侯疑吴起而弗信,使得曾为河西守甚有声名的吴起由魏国跑到了楚国。

⑵在韩国,据《史记·韩世家》记载,韩昭侯八年(355),起用从前郑国的“贱臣”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直到申不害死,十五年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⑶在燕国,据《史记·燕世家》记载,燕昭王卑身厚币为臣子郭隗“筑宫,而师事之”,于是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一时间出现了“士争趋燕”的热烈景象。然而,燕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施反间计,使得下齐七十余城的乐毅因畏诛而西降赵。

⑷在楚国,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悼王任用由魏来楚的吴起,实施他的改革主张,使得楚国有所强大。

⑸在齐国,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邹忌曾以鼓琴说齐威王,被任用为相,齐国逐渐强大。又用孙膑为将军田忌的军师,屡战屡胜,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到了齐宣王时,喜文学游说之士,于是齐人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赵人慎到,楚人环渊等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除此之外还有齐人邹①清徐时栋《烟屿楼文集·吕氏春秋杂记·序》

②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1892页等,“各以著书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赵人荀子年五十始游学到齐,并且“三为祭酒”。然而,齐人或谗荀子,使得在齐最为老、三为祭酒的荀子跑到楚国为兰陵令,又因春申君死而废,后终于兰陵。

⑹在赵国,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烈侯时公仲连为相国,番吾君自代来引荐牛畜、荀欣、徐越,任命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赵惠文王时,宦者缪贤推荐其舍人蔺相如,屡次为赵国出使而不辱使命,被任命为上卿;平原君举荐秉公执法的赵奢,使得赵国“民富而府库实”,赐赵奢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同位。然而,赵孝成王时,赵、秦战于长平,赵王中了秦国的离间计,用马服君之子赵括代廉颇,除了使赵国死亡四十五万将士外,还使得廉颇后来逃到魏之大梁,后来又为楚将无功,卒客死于楚之寿春。

应该肯定,六国的人才,其数量之多,名声之大,都是秦国所望尘莫及的。但是,由于六国国君对他们不能因时、因事、因才而用,致使人才流失,或四处奔波,或隐居不仕,大都“莫见收功”,甚至资助了敌国。

(五)秦国的内部矛盾造成的损失较小,六国各自的内部矛盾造成的损失大

1、秦国

在秦国,君与臣、臣与臣之间的矛盾有时是很尖锐的,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即使是有大功之臣也免不了被处死。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由于商鞅变法打击和惩治了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卒,秦惠公即位后,商鞅被车裂示众。尽管如此,商鞅变法的成果却一直沿用不变。例如后来秦王朝制定的秦律就是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积累、修订、补充的;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时确定的标准,就是120多年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诏书中颁行的标准。

另据《史记·白起列传》记载,长平之战后,秦军攻取了赵国的太原郡,并占领了韩国的上党郡。于是韩、赵两国派人离间范睢与白起的关系。在范睢的建议下,秦王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武安君(白起)闻之,由是与应侯(范睢)有隙”。自此秦多次派白起领兵出征,他都称病推托,即使是在秦军连连受挫、秦王强令、范睢去请的情况下,他都称“病笃”不出,“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史记·范睢列传》说范睢“已而与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杀之”。其后,范睢“任郑安平,使击赵。郑安平为赵所围,急,以兵二万人降赵”。“后二岁,王稽为河东守,与诸侯通,坐法诛”。郑安平、王稽均为助范睢自魏之秦者,范睢为报答他们而用人失当。

2、六国

《史记》一书所记六国因内部矛盾造成损失的事例甚多,这里只列举其要。

⑴燕国,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王哙因被齐使所激而大信其相子之,又听信其臣鹿毛寿的建议而让国于子之,致使子之南面行君主事而哙不听政。三年以后,因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攻子之不克,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齐宣王听了孟子的建议,令章子带兵破燕,燕王哙身死,子之被处以醢刑,齐国占领燕国达三年之久。燕昭王二十八年,富强起来的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兵伐齐,复制了齐攻占燕的场面。燕惠王为太子时就与乐毅有隙,及其立,疑毅而使骑劫代之,于是乐毅逃亡到赵国。齐田单将兵败燕军,骑劫死,齐国夺回其故城。

⑵楚国,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身为楚国的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是楚怀王特别信任的大臣。与他平列的上官大夫由于嫉妒而进谗言,使楚怀王怒而疏远了屈原,于是秦张仪两欺楚怀王,造成楚、齐绝交,楚国失去大片国土。最后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劝谏,入秦,亡走赵,复之秦,竟死于秦。

⑶赵国,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成功后,国力大增。于是赵武灵王心血来潮,立其子何为赵惠文王,用辅佐他胡服骑射的大臣肥义为相国,而赵武灵王本人自号主

历 史 学

父。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主父封“强壮而志骄”、“党众而欲大”的长子章为代安阳君,又使“忍杀而骄”的田不礼辅佐章。章平素就对其弟何立为惠文王心怀不服。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公子章与田不礼作乱,杀肥义;曾反对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与李兑起兵杀公子章及田不礼。于是公子成为相,李兑为司寇,“乃遂围主父”。被围之“宫中人悉出,而主父欲出不得”,又得不到食物供应,主父只能抠取器皿中的残存食物度命,“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良相肥义之才未得施展,而赵武灵王父子俱死。

此外,赵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韩国守上党的冯亭派使者来说,韩不能守上党,有十七座城邑,不愿意眼看着被秦国夺去,而愿意献给赵国。赵孝成王大喜,以此征求赵豹的意见。赵豹告诉赵孝成王,这是韩国欲嫁祸于赵国,千万不能接受。平原君赵胜与赵禹赞成。赵国于是发兵取上党,大将廉颇守长平。后来赵国中了秦相范睢的反间计,免廉颇而以赵括代之。秦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坑之。赵孝成王“悔不听赵豹之计,而有长平之祸焉”。

还有,在赵国最后一个国君———赵王迁时,秦将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国通过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制造谣言说李牧、司马尚想造反,赵王于是让赵葱和颜聚代李牧。李牧因不服而被杀,司马尚被废。三个月以后,秦王翦打败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灭掉了赵国。

⑷魏国,据《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秦在长平大败赵军进而兵围赵都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率十万大军救赵。秦国派人威胁魏王说,打完了赵国就打救赵者。魏王害怕了,命令晋鄙的军队驻扎在邺,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袖手观望。信陵君为了救赵,通过晋鄙宠幸的如姬盗得了晋鄙的兵符,来到邺后诈称魏王令他代替晋鄙。晋鄙正在怀疑之时,被人用锤打死。于是信陵君统领晋鄙的大军解救了赵国的邯郸之围。魏王恼怒他盗虎符、假传王命杀晋鄙,信陵君不得已而留在赵国十年不能回到魏国。

⑸韩国,据《史记·刺客(聂政)列传》记载,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不合,因怕被诛就逃出韩国,来到齐国找刺客聂政替他报仇。聂政来到韩相侠累的府上,仗剑刺杀了韩哀侯的季父相国侠累。

⑹齐国,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邹忌为相,封于下邳,号成侯,与大将田忌不和。邹忌听信了公孙阅的话,谋伐魏而使田忌为将。假如田忌取胜,那么是邹忌谋划的功劳;如果田忌战败了,不是在战场上战死,就是战败逃跑,那么他的命运仍然掌握在邹忌的手中。幸而田忌在桂陵大败魏军,使魏衰弱而齐最强于诸侯。后来邹忌又一次采纳了公孙阅的建议,暗中派人冒充田忌的手下,持重金到市面上去占卜说,我是田忌的人,田忌三战三胜,威震天下,想成就大事,占卜一下看看吉不吉利?于是邹忌派人捉拿了所谓替田忌占卜的人,带到齐威王面前勘验占卜的内容。田忌听说后,率兵偷袭齐都临淄,没有抓到邹忌,便逃离了齐国。

还有,齐王建时,不听谋士周子救赵保齐的劝谏,任用后胜为相。后胜一面大量接受秦国的贿赂,一面派大批的宾客入秦,再换取更大量的贿赂,而不做任何应战准备,不助五国攻秦。秦灭五国后,进入齐都临淄,齐国人没有人能抵抗,齐王建只能乖乖投降,而被迁到共地,齐国灭亡。

(六)秦坚定东进走向强大和统一,而六国却在不断地自相攻伐中走向衰败和灭亡

1、秦国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从“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接着在武都、石门打败魏军,连年攻伐魏之少梁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灭最后一个诸侯国———齐,秦国在整个战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等所有国策,都是服务于坚定东进、走向强大和统一这一大的战略决策的。

2、六国

山东六国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战略方针,从而盲目听信所谓合纵家的游说,盲

人文杂志2003年第1期

人骑瞎马,在乱冲乱撞中削弱了别国,也消耗了自己的实力,最终都被灭掉了。

自古以来,一提合纵人们就颇带钦佩和羡慕口气说,苏秦约六国纵亲,佩六国相印,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云云。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为秦惠王所拒绝,后转而以合纵说赵肃侯。苏秦自己说:“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他把“金玉锦绣”,“卿相之尊”作为从事合纵捭阖活动的惟一目的,而无固定的政治主张。所以《史记·苏秦列传》说苏秦是“左右卖国反复之臣也”。六国怎么能够听信这样的人信口开河,而把一国之安危托付给他呢?

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所出帛书整理出来的《战国纵横家书》和《史记》《战国策》等文献的记载来看,苏秦的一生主要是为燕昭王从事反间活动而奔走于齐、赵、魏诸国之间,他一方面为了谋求燕国的强大在齐、赵等国为间谍,以达到分化齐、赵两国,而使齐不能攻燕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发动合纵,联合六国攻秦。合纵本来就如《战国策·秦策一》所说“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明矣”;《史记·张仪列传》所云“而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复苏秦之余谋,其不可成亦明矣”。再加上苏秦非忠于六国而只忠于一个燕国。所以合纵虽然对六国有利,但是六国之中没有一个不想通过侵夺别国扩大本国领土的。这样六国在都没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险要关隘的前提下势必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国土,就近攻杀邻国;为了保证攻击邻国取得胜利,临时联合其他邻国,因此仇友无定,今日之敌,明日之友,反复无常;为了抗秦只能在上述心态下,勉强凑合起来,这便是所谓的合纵;而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身为纵亲的成员,却都暗中以割地等方式与秦和好。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公元前322年,张仪相魏以为秦,以兵、说并用的方式说服魏哀王“背纵约而因张仪请成于秦”。接着说服楚怀王在两受其欺辱、连续失去大片国土的情况下,而“卒许张仪,与秦亲”。继而又乘势说服韩襄王、齐王、赵武灵王、燕昭王,从而成就了张仪的反合纵的连横大业。所以六国虽然表面上保持着纵约,而私下里都暗中与秦联络,于是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策划下,以楚怀王为纵长的楚、燕、韩、赵、魏五国合纵攻秦,在函谷关被秦樗里子打的落花流水,所谓纵约就从根本上瓦解了。

六国之中,楚国东到大海,南有苍梧与百越为邻,西至巴、黔与秦连境,北面与韩、魏、宋、齐相接。齐国东滨大海,南有韩、梁与鲁、宋为邻,西有清河与赵为界,北有渤海与燕接壤。燕国北有东胡、林胡、楼烦,东有辽东与朝鲜为邻,南与齐国交界,西有云中、九原与赵国接壤。而韩、赵、魏与见于文献记载的宋、卫、中山、鲁、越、滕、邹等较为弱小的诸侯国,均交错夹杂在其中。就地势而言,楚国只要能巩固其南、西边境,就可以实施坚定北上的战略;燕国可以在筑牢其西、北、东边防的基础上制定南下的方针;而齐国只要加固其南北两厢的防线,就可以下定西行决心;如果是这样的话,齐、楚、燕或许还有与秦国抗衡争统一的可能。然而齐、楚、燕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与夹杂在中间的其他强弱不等的诸侯国一样,时而互相攻杀,时而联合,直至把各自的力量消耗殆尽,从而听任秦国把他们一一灭掉。此类例子多得不可胜数。多为众所周知之事,兹不例举。总之,秦国决策的成功是其根本的成功,六国决策的失败是其根本的失败。

(七)秦通过移民之策,达到了富国强兵、削弱六国的目的

1、秦国

秦国一方面迁秦民到新占领的土地上,另一方面也采取迁来六国之民的办法发展本国的经济。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地临邛靠冶铁致富的卓氏,是秦破赵时,看到近处地薄人众,而自愿要求远迁至临邛的;也是靠冶铸致富并且超过卓氏的程郑,是从山东迁至临邛的;南阳宛地的孔氏,是秦伐魏时被从梁地迁来,在以冶铁为业的基础上,还“通商贾之利”,“故南阳行贾尽法孔氏之雍容”。这些人只是见于史书记载的典型代表,那些不见于记载的民众一定更多。由此可见,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把俘获的六国之民迁至其新占领的土地上,既巩固了被占领的土地,又发挥了

历 史 学

移民的长处;在经济繁荣的同时,既富了个人,也富了国家。另外,杨宽先生《战国史·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记载的公元前360年,曾在岷山开导羌地的青衣水,使东和沫水相合,到今四川省乐山县入于岷江的魏国瑕阳(今山西省临猗县西)人,也是被迁来的魏国人,应该说他们为秦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解决秦本土地广人少、耕种土地和对外作战相互矛盾的问题,秦还采用优惠政策主动招来三晋之民到秦国耕种土地。《商君书·来民》篇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秦国从三晋招来广大民众的情况。《来民》篇说,“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土不能处二,田数不满百万,其薮泽、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货宝,又不尽为用,此人不称土也”。在分析三晋的情况时说,“彼土狭而民众”,“此其土之不足以生其民也”。指出三晋之民不肯西来秦国的原因是,秦国没有来民政策。因此建议用“利其田宅”———赏给土地和住房、“复之三世”———免除其三代兵役等优惠条件招来三晋之民。《来民》篇认为,用新招来的人从事农耕,由秦国本土的人去服役打仗,既可以解决农、战不能两成的矛盾,又可以达到富国强兵、不断削弱敌国的目的。对此,唐代的杜佑和清代的陈梦雷等曾给予高度评价。《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田制》说:“案:杜佑《通典》秦孝公任商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之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①。

其实人心的向背才是国家兴亡、事业盛衰的关键,古代的史家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给我们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内外因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能不说是一个憾事。当代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徐喜辰先生曾说,“战国时期的三晋贫苦农民逃往秦国者很多”②;杨宽先生在论述秦统一的原因时,特别提到“人民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③。而古代文献中,却了无记载。幸而《商君书·来民》为我们保留了商鞅当时招来三晋民众到秦国垦荒的珍贵史料,才使我们得以在这一问题上,从古文献中凿空而出,看到当时的古人记载人民群众在秦统一六国中所发挥的作用。

2、六国

对于六国来说只能是恰恰相反,被迁、被招至秦地之民乐而忘返,贫苦民众又纷纷入秦,从而形成人心向秦的局面。六国失去了民心,被秦兼并则是其必然结局。

综合上述我们认为,秦国正是由于以上诸多内因和外因,一步步发展壮大,一点点蚕食、兼并其他诸国,终于在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首先灭韩,然后依次灭掉了魏、楚、赵、燕、齐,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了从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到战国时代七雄相兼的长达560多年的动荡、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细加研究,肯定会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限于篇幅,不再罗列。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中 安①中华书局影印本《古今图书集成》第580册24—25页

②徐喜辰《多卷本〈中国通史〉第三卷〈春秋战国史综述〉》(下)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4年油印本19页

③杨 宽《战国史》,第376页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特征 圈 I.......................J 提要通过对中西古代文化和城市发展特征的对比.总结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几千年阁中华文化长盛不衰未中断.城市建设制度得到延续和发展: ...
  •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温馨寄语: 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学习目标 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 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 ...
  •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四大原因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四大原因 2010年10月11日09:52郑州晚报我要评论(4) 字号:T|T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秦始皇给自己定下工作量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均立后.立后制与储君制相互表里,是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 ...
  • 00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高二LS-11-选修4-00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导学案 编写人:李俊武 审核人:蔡玉珍.涂天龙 编写时间:2011-9-20 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 简 ...
  • 语文读本3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求!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它当做东蒙山的主祭,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 ...
  • 中华文化衰落之根源探讨
    中华文化有三派影响深远,三者是:儒,释,道.后两派讲究出进之道理,姑且不论,儒家讲入世,自孔子创立以来,历经千余年,始终在中国精英阶级(士大夫阶级)中占据精神统治地位,中国人也尊孔子为"文圣",儒家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之 ...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初一历史上复习提纲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 ...
  • 中国各朝代灭亡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
    中国(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总结.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 ...
  • [芈月传]秦王芈月分离"虐"人 观众集体泪崩
    来源:MSN文娱综合|2015-12-27 10:32:41 A-A+0评论分享 秦王弥留之际 由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儒意欣欣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星格拉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郑 晓龙执导,孙俪.刘涛.方中信.马苏.黄轩 ...
  •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一板块"后人之鉴"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