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 范文中心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01/26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食品伙伴网 (2005-03-11) 进入论坛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生产加工的水(冰)的安全和卫生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SSOP文本是:

描述在工厂中使用的卫生程序;

提供这些卫生程序的时间计划;

提供一个支持日常监测计划的基础;

鼓励提前做好计划,以保证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辩别趋势,防止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确保每个人,从管理层到生产工人都理解卫生(概念);

为雇员提供一种连续培训的工具;

显示对买方和检查人员的承诺,以及

引导厂内的卫生操作和状况得以完善提高。

(一)水(冰)的安全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足供应的水源。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用水(冰)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水源

使用城市公共用水,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使用自备水源要考虑:

井水——周围环境、井深度、污水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海水——周围环境、季节变化、污水排放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企业采用不同颜色管道,防止生产用水与非生产用水混淆。

标准

国家饮用水标准 GB5749-85 35项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致病菌不得检出

游离余氯:水管末端不低于0.05ppm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软饮料用水的质量标准为GB1079-89

欧盟指标:80/778/EEC 62项

细菌总数

总大肠菌群MPN

粪大肠菌群MPN

粪链球菌 MPN

致病菌不得检出

美国饮用水微生物的规定:

总大肠菌(包括粪大肠菌和大肠杆菌)目标为0。最大污染水平5%,即一月中总大肠菌呈阳性水样不超过5%,呈阳性的水样必须进行粪大肠菌分析。

不允许存在病毒,目标为0。最大污染水平为99.9%杀死或不活动。

监控

无论是城市公用水还是用于食品加工的自备水源都必须充分有效地加以监控,经官方检验有合格的证明后方可使用。

企业监测项目与方法

余氯——试纸、比色法

微生物——细菌总数 GB5750-85

大肠菌群 GB5750-85

监测频率

企业对水余氯每天一次,一年对所有水龙都监测到

企业对水的微生物至少每月一次

当地卫生部门对城市公用水全项目每年至少一次,并有报告正本

对自备水源监测频率要增加,一年至少两次。

设施

供水设施要完好,一旦损坏后就能立即维修好,管道的设计要防止冷凝水集聚下滴污染裸露的加工食品,防止饮用水管,非饮用水管及污水管间交叉污染。

防虹吸设备

——水管离水面距离2倍于水管直径

防止水倒流

——水管管道有一死水区

——水管龙头真空排气阀

洗手消毒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

加工案台等工具有将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装置

备有高压水枪

使用软水管要求浅色,不易发霉的材料制成。

有蓄水池(塔)的工厂、水池要有完善的防尘、防虫鼠措施,并进行定期清洗消毒。

操作

清洗、解冻用流动水,清洗时防止污水溢溅

软水管使用不能拖在地面,不直接浸入水槽中

供水网络图

工厂保持详细供水网络图,以便日常对生产供水系统管理与维护。供水网络图是质量管理的基础资料

水龙按序编号

废水排放

污水处理

——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

——符合防疫的要求

——处理池地点的选择应远离生产车间。

废水排放设置

——地面处理(坡度),一般为1~1.5%斜坡

——案台等及下脚料盒(直接入沟)

——清洗消毒槽废水排放(直接入沟)

——废水流向(清洁区向非清洁区)

——地沟(明沟加不锈蓖子,与外界接口有水封防虫装置)

生产用冰

直接与产品接触的冰必须采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制造,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的器具,必须保持良好的清洁卫生状况,冰的存放、粉碎、运输、盛装贮存等都必须在卫生条件下进行,防止与地面接触造成污染。

纠偏

监控时发现加工用水存在问题或管道有交叉连接时应终止使用这种水源和终止加工,直到问

题得到解决。

记录

水的监控、维护及其它问题处理都要记录、保持。

(二)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与食品接触的表面

——加工设备

——案台和工器具

——加工人员的工作服、手套等

——包装物料

监控

——食品接触面的条件

——清洁和消毒

——消毒剂类型和浓度

——手套、工作服的清洁状况

怎样监控:视觉检查、化学检测(消毒剂浓度)、表面微生物检查

监控频率视使用条件而定。

材料和制作

——耐腐蚀、不生锈,表面光滑易清洗的无毒材料

——不用木制品、纤维制品、含铁金属、镀锌金属、黄铜等

——设计安装及维护方便,便于卫生处理

——制作精细,无粗糙焊缝、凹陷、破裂等

——始终保持完好的维修状态

——安装在加工人员犯错误情况下不至造成严重后果

清洗消毒

加工设备与工器具

——首先彻底清洗

——消毒(82℃热水、碱性清洁剂、含氯碱、酸、酶、消毒剂、余氯200ppm浓度、紫外线、臭氧)

——再冲洗

——设有隔离的工器具洗涤消毒间(不同清洁度工器具分开)

工作服、手套

——集中由洗衣房清洗消毒(专用洗衣房,设施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不同清洁区域的工作服分别清洗消毒,清洁工作服与脏工作服分区域放置

——存放工作服的房间设有臭氧、紫外线等设备,且干净、干燥和清洁

频率

——大型设备,每班加工结束后

——工器具根据不同产品而定

——被污染后立即进行

空气消毒

——紫外线照射法。每10~15m2安装一支30W紫外线灯,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低于20℃,高于40℃,湿度大于60%时,要延长消毒时间。适用于更衣室、厕所等。

——臭氧消毒法。一般消毒1小时。适用于加工车间、更衣室等。

——药物熏蒸法。用过氧乙酸、甲醛,每平方米10ml,适用于冷库,保温车等。

纠偏

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检查消毒剂浓度、培训员工等。

记录

——每日卫生监控记录

——检查、纠偏记录

(三)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造成交叉污染的来源

——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

——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

——清洁消毒不当

——卫生操作不当

——生、熟产品未分开

——原料和成品未隔离

预防

——工厂选址、设计

——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

——厂区内不造成污染

——按有关规定(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

车间布局

——工艺流程布局合理

——初加工、精加工、成品包装分开

——生、熟加工分开

——清洗消毒与加工车间分开

——所用材料易于清洗消毒

明确人流、物流、水流、气流方向

人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时间、空间分隔

水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气流——入气控制、正压排气

加工人员卫生操作

——洗手、首饰、化装、饮食等的控制

——培训

监控

——在开工时、交班时、餐后续加工时进入生产车间

——生产时连续监控

——产品贮存区域(如冷库)每日检查

纠偏

——发生交叉污染,采取步骤防止再发生

——必要时停产,直到有改进

——如有必要,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增加培训程序

记录

——消毒控制记录

——改正措施记录

(四)手的清洗和消毒、厕所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洗手消毒的设施

——非手动开关的水龙

——有温水供应,在冬季洗手消毒效果好

——合适、满足需要的洗手消毒设施,每10-15人设一水龙为宜

——流动消毒车

洗手消毒方法、频率

——方法

清水洗手—→用皂液或无菌皂洗手—→冲净皂液—→于50ppm(余氯)消毒液浸泡30秒—→清水冲洗—→干手(用纸巾或毛巾)

——频率

每次进入加工车间时,手接触了污染物后及根据不同加工产品规定确定消毒频

●监测

——每天至少检查一次设施的清洁与完好

——卫生监控人员巡徊监督

——化验室定期做表面样品微生物检验

——检测消毒液的浓度

厕所设施与要求

位置:与车间建筑连为一体,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有更衣、鞋设备。

数量:与加工人员相适应,每15~20人设一个为宜。

手纸和纸篓保持清洁卫生

设有洗手设施和消毒设施

有防蚊蝇设施

通风良好,地面干燥,保持清洁卫生

进入厕所前要脱下工作服和换鞋

方便之后要进行洗手和消毒

包括所有的厂区、车间和办公楼、厕所

设备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设备保持正常运转状态

——卫生保持良好不造成污染

●纠偏

检查发现总是立即纠正

●记录

——每日卫生监控记录

——消毒液温度记录

(五)防止食品被掺杂

防止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所有接触表面被微生物、化学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沾污,例如:清洁剂、润滑油、燃料、杀虫剂、冷凝物等。

污染物的来源

——被污染的冷凝水

——不清洁水的飞溅

——空气中的灰尘、颗粒

——外来物质

——地面污物

——无保护装置的照明设备

——润滑剂、清洁剂、杀虫剂等

——化学药品的残留

——不卫生的包装材料

防止与控制

包装物料的控制

包装物料存放库要保持干燥清洁、通风、防霉,内外包装分别存放,上有盖布下有垫板,并设有防虫鼠设施。

——每批内包装进厂后要进行微生物检验

细菌数

——必要时进行消毒

冷凝水控制

——良好通风

——车间温度控制(稳定0-4℃)

——顶棚呈园弧型

——提前降温

——及时清扫

——食品的贮存库保持卫生,不同产品、原料、成品分别存放,设有防鼠设施。

——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监控

任何可能污染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掺杂物,如潜在的有

SSOP概述

SSOP是由食品加工企业帮助完成在食品生产中维护GMP的全面目标而使用的过程,尤其是SSOP描述了一套特殊的与食品卫生处理和加工厂环境的清洁程度及处理措施满足它们的活动相联系的目标。在某些情况下,SSOP可以减少在HACCP计划中关键控制点的数量,使用SSOP减少危害控制而不是HACCP计划,不减少其重要性或显示更低的优先权。实际上危害是通过SSOP和HACCP关键控制点的组合来控制的。

一般来说,涉用到产品本身或某一加工工艺、步骤的危害是由CCP来控制,而涉及到加工环境或人员等于有关的危害通常是由SSOP来控制比较合适。在有些情况下,一个产品加工操作可以不需要一个特定的HACC计划,这是因为危害分析显示没有显著危害,但是所有的加工厂都必须对卫生状况和操作进行监测。

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卫生计划”(sanitation program)是实施HACCP计划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仍将会导致食品的不安全,美国21 CFR part 110 GMP中指出:“在不适合生产食品条件下或在不卫生条件下加工的食品为掺假食品(adulterated)这样的食品不适于人类食用”。无论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还是食品国际贸易要求来看,都需要食品的生产者在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下生产食品。无论企业的大与小、生产的复杂与否,卫生标准操作程序都要起这样的作用。通过实行卫生计划,企业可以对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和相关的卫生问题实施最强有力的控制。事实上,对于导致产品不安全或不合法的污染源,卫生计划就是控制它的预防措施。

在我国食品生产企业都制定有各种卫生规章制度,对食品生产的环境、加工的卫生、人员的健康进行控制。

为确保食品在卫生状态下加工,充分保证达到GMP的要求,加工厂应针对产品或生产场所制订并且实施一个书面的SSOP或类似的文件。SSOP最重要的是具有八个卫生方面(介不限于这八个方面)的内容,加工者根据这八个主要卫生控制方面加以实施,以消除与卫生有关的危害。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检查、监控,如果实施不力不还要进行纠正和记录保持。这些卫生方面适用于所有种类的食品零售商、批发商、仓库和生产操作。

SSOP1——水和冰的安全性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冰)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1)食品加工者必须提供在适宜的温度下足够的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对于自备水井,通常要认可水井周围环境、深度,井口必须斜离水井以促进适宜的排水,它们也就密封以禁止污水的进入。对贮水设备(水塔、储水池、蓄水罐等)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无论是城市供水还是自备水源都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有合格的证明后方可使用。

2)对于公共供水系统必须提供供水网络图,并清楚标明出水口编号和管道区分标记。合理地设计供水、废水和污水管道,防止饮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及虹吸倒流造成的交叉污染。要检查期间内,水和下水道应追踪至交叉污染区和管道死水区域。

在加工操作中易产生交叉污染的关键区域包括:

水管龙头需要一个典型的的真空中断器或其他阻止回流装置以避免产生负压情况。如果水管中浸满水,而水管没有防止回流装置保护,脏水可能被吸入饮用水中。

清洗/解冻/漂洗槽:水位不应进入低于水边缘之间有两倍于进水管直径的空气间隙以防止回吸。

要定期对大肠菌群和其他影响水质的成分进行分析。企业至少每月1次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天对水的PH值和余氯进行监测,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每年2次。水的监测取样,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取样方法:先进行消毒并放水5 min。

对于废水排放,要求地面有一定坡度易于排水,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的水不能直接流到地面,地沟(明沟、暗沟)要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锈),水流向要从清洁区到非清洁区,与外界接口要防异味、防蚊蝇。

当冰与食品或食品表面相接触时,它必须以一种卫生的方式生产和储藏。由于这种原因,制冰用于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制冰设备卫生、无毒、不生锈,储存、运输和存放的容器卫生、无毒、不生锈。食品与不卫生的物品不能同存于冰中。冰必须防止由于人员在其上走动引起的污染,制冰机内部应检验以确保清洁并不存在交叉污染。

若发现加工用水存在问题,应终止使用,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水的监控、维护及其他问题处理都要记录保持。

SSOP2——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

保持食品接触表面在清洁是为了防止污染食品。与食品接触表面一般的包括:直接(加工设备、工器具和台案、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等)和间接(未经清洗消毒的冷库、卫生间的门把手、垃圾箱等)两种。

1)食品接触表面在加工前和加工后都应彻底清洁,并在必要时消毒。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首先必须进行彻底清洗(除去微生物赖以生长的营养物质、确保消毒效果),再进行冲洗,然后进行消毒(首先82℃水如肉类加工厂、消毒剂如次氯酸钠100~150mg/L、物理方法如紫外线、臭氧等)。加工设备和器具的清洗消毒的频率:大型设备在每班加工结束之后,工器具每2~4h,加工设备、器具(包括手)被污染之后应立即进行。

2)检验者需要判断是否达到了适度的清洁,为达到这一点,他们需要检查和监测难清洗的区域和产吕残渣可能出现的地方,如加工台面下或钻在桌子表面的排水孔内等是产品残渣聚集、微生物繁殖的理想场所。

3)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应易于清洁,这对卫生极为重要。设计和安装应无粗糙焊缝、破裂和凹陷,表里如一,以防止避开清洁和消毒化合物。在不同表面接触处应具有平滑的过渡。另一个相关问题是虽然设备设计得好,但已超过它的可用期并已刮擦或坑洼不平以至于它不能被充分地清洁,那么这台设备应修理或替换掉。

设备必须用适于食品表面接触的材料制作。要耐腐蚀、光滑、易清洗、不生锈。多孔和难于清洁的木头等材料,不应被用作为食品接触表面。食品接触表面是食品可与之接触的任意表面。若食品与墙壁相接触,那么这堵墙是一个产品接触表面,需要一同设计、满足维护和清洁要求。

其他的产品接触表面还包括那些人员的手接触后不再经清洁和消毒而直接接触食品的表面,例如不能充分清洗和消毒的冷藏库、卫生间的门把、垃圾箱和原材料包装。

4)手套和工作服也是食品接触表面,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如使用手套的话,每一个食品加工厂应提供适当的清洁和消毒的程序。不得使用线手套,且不易破损。工作服应集中清洗和消毒,应有专用的洗衣房,洗衣设备、能力要与实际相适应,不同区域的工作服要分开,并每天清洗消毒(工作服是用来保护产品的,不是保护加工人员的)。不使用时它们必须贮藏于不被污染的地方。

工器具清洗消毒几点注意事项:固定的场所或区域;推荐使用热水、注意蒸汽排放和冷凝水;要用流动的水;注意排水问题;注意科学程序,防止清洗剂、消毒剂的残留。

在检查发现问题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及时纠正,如再清洁、消毒、检查消毒剂浓度、培训员工等。记录包括检查食品接触面状况;消毒剂浓度;表面微生物检验结果等。记录的目的是提供证据,证实工厂消毒计划充分,并已执行。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

SSOP3——交叉污染的防止

交叉污染是通过生的食品、食品加工者或食品加工环境把生物或化学的污染物转到移食品的过程。此方面涉及到预防污染的人员要求、原材料和熟食产品的隔离和工厂预防污染的设计。

1)人员要求。适宜的对手进行清洗和消毒能防止污染。手清洗的目的是去除有机物质和暂存细菌,所以消毒能有效地减少和消除细菌。但如果人员戴着珠宝或涂抺手指。佩带管形、线形饰物或缠绷带,手的清洗和消毒将不可能有效。有机物藏于皮肤和珠宝或线带之间是导致微生物迅速生长的理想部位,当然也成为污染源。

个人物品也能导致污染并需要远离生产区存放。他们能从加工厂外引入污物和细菌,存放设施不必是精心制作的小室,它甚至可以是一些小柜子,只要远离生产区。

在加工区内吃、喝或抽烟等行为不应发生,这是基本的食品卫生要求。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手经常会靠近鼻子,约50%人的鼻孔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污染也是一个相关点。未经消毒的肘、胳膊或其他裸露皮肤表面不应与食品或食品接触表面相接触。

2)隔离。防止交叉污染的一种方式是工厂的合理选址和车间的合理设计布局。一般在建造以前应本着减小问题的原则反复查看加工厂草图,提前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这个问题一般是在生产线增加产量和新设备安装时发生。

食品原材料和成品必须在生产和储藏中分离以防止交叉污染。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例子是生、熟品相接触,或用于储藏原料的冷库同样储存了即食食品。原料和成品必须分开,原料冷库和熟食品冷库分开是解决这种交叉污染的最好办法。产品贮存区域应每日检查。另外注意人流、物流、水流和气流的走向,要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要求人走门、物走传递口。

3)人员操作。人中操作也能导致产品污染。当人员处理非食品的表面,然后又未清洗和消毒手就处理食物产品时易发生污染。

食品加工的表面必须维持清洁和卫生。这包括保证食品接触表面不受一些行为的污染,如把接触过地面的货箱或原材料包装袋放置到干净的台面上,或因来自地面或其他加工区域的水、油溅到食品加工的表面而污染。

若发交叉污染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必要时停产直到改进;如有必要,要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记录采取的纠正措施。记录一般包括:每日卫生监控记录,消毒控制记录、纠正措施记录。

SSOP4——手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手的清洗和消毒的目的是防止交叉污染。一般的清洗方法和步骤为:清水洗手,擦洗洗手皂液,用水冲净洗手液,将手浸入消毒液中进行消毒,用清水冲洗,干手。

手的清洗和消毒台需设在方便之处,且有足够的数量,如果不方便的话,它们将不会被使用,流动消毒车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它们与产品不能离得太近,不应构成产品污染的风险。需要配备冷热混合水,皂液和干手器,或其他适宜的比如像热空气的干手设备。手的清洗台的建造需要防止再污染,水龙头以膝动式、电力自动式或脚踏式较为理想。检查时应该包括测试一部分的手清洗台以确信它能良好工作。清洗和消毒频率一般为:每次进入车间时;加工期间每30min至1h进行1次;当手接触了污染物、废弃物后等。

一种普通的操作是在工作台上消毒液的作用。这是为了加工人员弄脏他们的手或设备时消毒,以保持微生物的最低数量。但即使在最好的消毒状况时,这也不是彻底有效的。因为手和设备带有有机物质,其可能使细菌免于消毒剂的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消毒剂在氧化有机物时就被用光,而没有剩余的消毒剂阻止细菌生长。这样子,这些消毒剂实际上成为一个污染源,不应鼓励。

卫生间需要进入方便、卫生和良好维护,具有自动关闭、不能开向加工区的门。这关系到空中或飘浮的病原体和寄生虫进入。检查应包括每个工厂的每个厕所的冲洗。如果便桶周围的不密封,人员可能在鞋上沾上粪便污物并带进加工区域。

卫生间的设施要求:位置要与车间相连接,门不能直接朝向车间,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整体清洁;数量要与加工人员相适应;使用蹲坑厕所或不易被污染的坐便器;清洁的手纸和纸篓;洗手及防蚊蝇设施;进入厕所前要脱下工作服和换鞋;一般情况下要达到三星酒店的水平。

SSOP5—— 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

食品加工企业经常要使用一些化学物质,如润滑剂、燃料、杀虫剂、清洁剂、消毒剂等,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污物和废弃物,如冷凝物和地板污物等。下脚料在生产中要加以控制,防止污染食品及包装。关键卫生条件是保证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不被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污染物污染。

加工者需要了解可能导致食品被间接或不被预见的污染,而导致食用不安全的所有途径,如被润滑剂、燃料、杀虫剂、冷凝物和有毒清洁剂中的残留物或烟雾剂污染。工厂的员工必须经过培训,达到防止和认清这些可能造成污染的间接途径。

可能产生外部污染的原因如下:

1)有毒化合物的污染:非食品级润滑油被认为是污染物,因为它们可能含有毒物质;燃料污染可能导致产品污染;只能用被允许的杀虫剂和灭鼠剂来控制工厂内害虫,并应该按照标签说明使用;不恰当的使用化学品、清洗剂和消毒剂可能会导致食品外部污染,如直接的喷洒或间接的烟雾作用。当食品、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暴露于上述污染物时,应被移开、盖住或彻底的清洗;员工们应该警惕来自非食品区域或邻近的加工区域的有毒烟雾。

2)因不卫生的冷凝物和死水产生的污染:被污染的水滴或冷凝物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化学残留物和污物,导致产品被污染;缺少适当的通风会导致冷凝物或水滴滴落到产品、食品接触面和包装材料上;地面积水或池中的水可能溅到产品、产品接触面上,使得产品被污染。脚或交通工具通过积水时会产生喷溅。

水滴和冷凝水较常见,且难以控制,易形成霉变。一般采取的控制措施有:顶棚呈圆弧形;良好通风;合理用水;及时清扫;控制车间温度稳定;提前降温;拉干等。包

装材料的控制方法常用的有:通风、干燥、防霉、防鼠;必要时进行消毒;内外包装分别存放。食品贮存时物品不能混放,且要防霉、防鼠等。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任何可能污染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掺杂物,建议在开始生产时及工作时间每4h检查1次,并记录每日卫生控制情况。

SSOP6- 有毒化合物的处理,贮存和使用 食品加工需要特定的有毒物质,这些有害有毒化合物主要包括:洗涤剂、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杀虫剂(如1605)、润滑剂、试验室用药品(如氰化钾)、食品添加剂(如硝酸钠)等。没有它们工厂设施无法运转,但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做到正确标记、贮存安全,否则会导致企业加工的食品被污染的风险。

所有这些物品需要适宜的标记并远离加工区域,应有主管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使用的证明;主要成分、毒性、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带锁的柜子;要有清楚的标识、有效期;严格的使用登记记录;自己单独的贮藏区域,如果可能,清洗剂和其他毒素及腐蚀性成分应贮藏于密贮存区内;要有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管理。

SSOP7-雇员的健康状况

食品加工者(包括检验人员)是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其身体健康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食品卫生质量。管理好患病或有外伤或其他身体不适的员工,他们可能成为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源。对员工的健康要求一般包括:

不得患有碍食品卫生的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不能有外伤、化妆、佩带首饰和带入个人物品;必须具备工作服、帽、口罩、鞋等,并及时洗手消毒。

应持有效的健康证,制订体检计划并设有体验档案,包括所有和加工有关的人员及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

涉及到有疾病、伤口或其他可能成为污染源的人员要及时隔离。

食品生产企业应制定有卫生培训计划,定期对加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记录存档。

SSOP8——害虫的灭除和控制

害虫主要包括中啮齿类动物、鸟和昆虫等携带某种人类疾病源菌的动物。通过害虫传播的食源性疾病的数量巨大,因此虫害的防治对食品加工厂是至关重要的。害虫的灭除和控制包括加工厂(主要是生区)全范围,甚至包括加工厂周围,重点是厕所、下脚料出口、垃圾箱周围、食堂、贮藏室等。食品和食品加工区域内保持卫生对控制害虫至关重要。

去除任何产生昆虫、害虫的滋生地,如废物、垃圾堆积场地、不用的设备、产品废物和未除尽的植物等是减少吸引害虫的因素。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必须由厂外开始。厂房的窗、门和其他开口,如开的天窗、排污洞和和水泵管道周围的裂缝等能进入加工设施区。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清除滋生地和预防进入的风幕、纱窗、门帘,适宜的挡鼠板、翻水弯等;还包括产区用的杀虫剂、车间入口用的灭蝇灯入粘鼠胶、捕鼠笼等。但不能用灭鼠药。

家养的动物,如用于防鼠的猫和用于护卫的狗或宠物不允许在食品生产和贮存区域。由这些动物引起的食品污染构成了同动物害虫引起的类似风险。

基础:什么是SSOP?

SSOP是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中文意思为“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是食品加工厂为了保证达到GMP所规定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的因素,使其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用于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

SSOP的正确制定和有效执行,对控制危害是非常有价值的。企业可根据法规和自身需要建立文件化的SSOP。

基础:SSOP与HACCP的关系

SSOP—FDA标准。其含有8个要点。

SSOP在对HACCP系统的支持性程序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了SSOP,HACCP就会更有效,因为它可以更好地把重点集中在与食品或加工有关的危害上。SSOP的设计因企业各异。

SSOP必须形成文件,这在GMP是没有要求的。不过GMP通常与SSOP的程序和工作指导书是密切关联的,GMP为它们明确了总的规范和要求。

关于水:为什么水的安全性很重要?

水的安全性是任何食品加工操作的首要安全问题。

因为,在食品加工中,水很重要,具有广泛的用途:

1 某些产品的组成成分

2 传送或运输产品

3 清洗食品

4 设施、工器具、容器和设备的清洗和消毒

5 制冰衣及产品镀冰衣

6 饮用

那么,在SSOP中,要关注水的哪些方面呢?

1 水的来源

2 水的贮存和处理

3 饮用水的供水系统、非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和排放污水的系统指甲,是否有交叉相连的关系。

目的是:保证加工用水中,无有害生物和无化学性危害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1。食品污染控制

1.1原,辅材料和成品库的卫生

1.1.1专人管理,职责分明.

1.1.2建立出入库登记,库房管理和卫生检查制度

1.1.3先进先出,防过期变质

1.1.4相互串味产品不能同放一库.

1.1.5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1.1.6库房保持良好的存放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等

1.1.7库房内严禁放有毒有害化学品

1.2生产加工过程卫生

1.2.1按工艺操作,防止半成品或成品积压过久而降低食品的新鲜度.

1.2.2原料和半成品不得直接着地,小块肉泥落地扔掉

1.2.3更换产品时应认真清洗设备,工器具台板以防串味.清洗时不得污染其他产品

1.2.4紫外线下班或休息是开启进行消毒

1.2.5废弃物应采用严密有盖的容器盛装,并及时送出车间

2.防止交叉污染

2.1生产车间设计:车间和设备布局合理,生,熟车间分开,产品流程合理顺畅,杜绝重复的来回流动.

2.2生熟分开:

2.2.1生熟食人员不得串岗

2.2.2生熟区域分开, 生熟食段交界处的门应及时关闭

2.2.3生熟食加工设备和工具严格分开.

2.3污水排放:地面无积水,排水明沟保持通畅不得有废弃物,每天清洗.

2.4包装材料的卫生:包装材料的外包装不得带入包装间

2.5非生产用具和杂物不得放在车间内,清洗用具清洗干净后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2.6每日检查门窗,废弃物和污水排出口的密闭和防护设施,防止外部灰尘,鼠虫等进入车间. 3员工的健康卫生

3.1员工健康卫生管理:车间入口有专人检查,每年体检一次

3.2培训

3.3卫生要求:手部受伤应立即停止工作,轻伤包扎带防护手套后,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重伤送医院.

4.水和冰的安全:

4.1水的卫生要求和监控,每年做两次水质分析,每月做一次微生物检验

4.2水的使用:冰,配料,配置消毒夜使用纯净水,熟食不得接触自来水

4.3蓄水池和输水设备

5.食品接触面的卫生

5.1加工设备,台板和工具的材料卫生

用不锈钢,尼龙和食品级聚乙烯等材料的制品,禁止使用木,竹制品,皮革制品和纤维织物

5.2设备,工器具的维修保养

5.3设备,工器具的卫生保持

5.3.1生熟设备器具和台板分开使用

5.3.2班前班后清洗消毒,受到污染时必须清洗消毒.

5.3.3清洗消毒后应整齐摆放与固定位置

5.3.4按清洗消毒规程执行

5.4 包装材料的卫生

6手的清洗和消毒规程,运输车辆的卫生和卫生设施的维护 7有毒化合物的管理

非食品化合物:清洗剂,消毒剂,杀虫剂,灭鼠剂,润滑剂和检验用的化学剂,这些物质不得和添加剂和 包装材料存放一库中.应包装完好,标识清楚,专人配置,稀释,和分装.

8.灭鼠除虫

车间严禁使用毒饵灭鼠,防止污染.


相关内容

  • 餐饮部岗位职责
    餐饮部岗位职责 岗位描述 (一)餐饮部经理 [管理层级关系] 直接上级:总经理 直接下级:餐饮部副经理 总厨 餐饮文员 [岗位职责与工作内容] 餐饮总监负责酒店的餐饮服务管理及食品供应的各项工作. 1. 制定年度.月度营业计划,领导全体员工 ...
  • 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考试题及答案
    1 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简称:SSOP 是食品生产企业为了使其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清洗.消毒.卫生保持 ...
  • 标准化作业定义
    标准化作业,是指在标准时间内,一个作业者担当的一系列多种作业的标准化 而成的.标准化作业有3个要素是:周期时间.作业程序.标准手头存活量. 1.周期时间:是指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必要的全部时间. 在我们的工作中,如果没有周期时间限制,而是我们 ...
  • 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报考指南 1.什么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资格考试),是国家人事部和信息产业部对全国计算机与软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职业资 ...
  • 基于PLC控制的卫生间自动冲水系统_何绍鹏
    基于PLC 控制的卫生间自动冲水系统 摘 要:本控制系统描述的是用三菱PLC 的时钟指令以及触点比较指令控制的卫生间冲水系统.通过三菱PLC 以及汇川触摸屏控制,结合外围设备(继电器,电磁阀等),实现卫生间冲水系统的自动控制. 关键词:PL ...
  • QTP_自动化测试教程
    jÉêÅìêó=nìáÅâqÉëí=mêçÑÉëëáçå~äqj 教程 UKM=版 Mercury QuickTest Professional 教程,8.0 版 本手册及附带的软件和其他文档受美国和国际版权法保护,并且只能依据附带的许可协 ...
  •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大纲 (供三年制旅游管理专业及涉外旅游专业使用)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是涉外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是现代饭店运行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以餐饮管理的 ...
  • 班组精细化管理
    班组岗位管理的三大原则: 1. 各项制度和标准,必须是经过深入调研.仔细推敲.认真琢磨的基础上制定的,规则的条款要尽量细化,符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以"班组岗位工作程序"为例,如何让一个具有基本能力的人,及时第一次在 ...
  • 计算机三级嵌入式习题整理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 在linux OS中,用"任务"替代"进程",而没有"进程" ...
  • 自动化专业英语翻译
    B 计算机与网络基础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在说明了什么是计算机之后,让我们在来看一下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接收.存储和处理数据,并能产生输出结果的快速.精确的符号加工系统,这一系统是在存储指令程序控制下工作的.本文说明为什么计算机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