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和农业投入的关系 - 范文中心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和农业投入的关系

01/21

  [摘 要]本文针对1992—2011年财政农业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结合这些年的经济数据,综合运用协整分析和VAR模型,对财政科技和农业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该时间跨度中国的科技与农业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弹性;基于ECM检验了三者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关键词]农业投入;科技投入;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011-03   1 文献综述   科技发展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投入则直接影响着科学创新和技术进步,所以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罗默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生产力和技术进步方面研究经济增长,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所以目前许多国家都将加大科技投入作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同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大于50%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中国经济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而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投入是最直观有效的建设方式。因此,研究国家科技投入和农业投入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提高财政农业投入的使用效率,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加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朱平芳(1999)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上海市全社会科技投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测算了全社会科技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短期和长期弹性;肖利(2002)通过对美国企业界20世纪90年代科技投入的分析表明,科技投入的高速增长是推进美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朱春奎(2004)利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分析方法,考察了科技投入与GDP的关系。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即财政科技投入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原因,而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的贡献作用并不显著。   而对于经济发展和农业投入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们同样做了许多研究。Chang(2001)指出财政农业投入对经济增长来说有双重影响,认为财政农业投入应该有一个最优规模;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的规模太小,不能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建议要扩大我国农业财政支出规模(沈淑霞等,2004;侯石安,2004;何振国等,2005;郭玉清,2006);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财力规模小,大规模增加农业财政投入不太现实。在当前农业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我国农业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才是当务之急(丁亮等,2007)。   本文拟针对我国财政科技和农业投入的总量状况,分别建立财政农业投入与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的VAR模型,综合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技术系统研究财政农业投入和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寻出两者对经济发展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果,试图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以期为合理制定今后国家在两者投入上的比重及增长速度等政策提供合理的参考。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说明和单位根检验   科技投入包括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而人力资源投入中有许多是以费用支出来度量的。在我国,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其总量和结构状况对我国科技进步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采用财政部的科技投入来衡量中国的科技投入。同时,我国农业的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财政的农业投入,因此本文也采用财政部的农业投入来衡量中国的农业投入。采用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增长。所使用的样本是1992—2011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2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首先,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笔者以1991年的物价数据为基准,对所有经济数据进行了处理。分别定义自然对数的实际GDP,科技投入和农业投入为Lgdp,Ltech,Lagri,并对其分别进行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再对上述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列入表1:   (1)检验类型中c,t,k分别代表检验模型中含有常数项、趋势变量、滞后阶数;   (2)临界值来自软件Eviews 7.2;   (3)滞后期K的选择标准是以A IC 和SC值最小为准则。   从表1可知,原序列是非平稳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Lagri平稳。而经过二阶差分后,序列都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即Lagri是一阶单整序列,而Lgdp 与Ltech是二阶单整序列。符合协整条件。   下面用Johanson检验探究各变量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2 Johanson检验   对于多变量模型协整关系的检验,一般用Johansen检验。本文选用序列有线性趋势项而协整议程只有截距的检验形式,协整检验滞后阶的确定是以VAR模型的结构为基础的,通过使用AIC、SC准则多次试验最终确定VAR模型变量最优滞后阶为3阶,则协整检验相应为3-1=2阶(见表2)。   技投入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用OLS法做估计,得到其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   通过回归结果分析,方程的拟合优度与修正的拟合优度均比较好,但是Lagri的拟合结果并不太好。   从长期分析来看,农业投入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均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并且上述因素波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均小于1,传递效应不完全。农业投入每增加1%会造成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5%,科技投入每增加1%会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65%。可见,科技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效果更大。   但是,考虑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因为当前我国的农业投入,大多数集中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一方面,是施工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尽管农村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好了,但由于当前大多数农户家庭的收入,主要是靠务工人员打工所得,也很难给农民增收带来很多的帮助。而科技的投入,相对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下面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投入、科技投入的短期关系。建立(ECM)误差修正模型:   对式(1)中的残差作平稳性检验,可发现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平稳。所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其结果为:   从短期分析看:无论是农业投入还是科技投入,滞后一期的投入对GDP的影响比本期投入对GDP的影响大,其中科技投入尤其突出。   有意思的是,短期对农业的投入会对GDP产生负向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把钱投入到农业中,会减少资金投入到其他行业中的机会。而农业投入产生效益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在短期会一定程度的减缓GDP的增长。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对科技的投入,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对科技的投入带来GDP的增加效果比农业投入更大。   2.3 基于VECM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中国经济增长与农业和科技投入存在着某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根据前面的协整分析,选择滞后期为2期,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再对其作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农业投入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格兰杰原因,而国内生产总值是农业投入增加的格兰杰原因。   这是因为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与国家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有关,而城市化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农村为代价的,所以,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一直存在着。自2001年以来,国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是从这一年起,农业每一年都把农业放到中央一号文件中。与政策调整相关的是,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导致的结果是,从目前来看,经济的发展带来农业投入的提高,而不是农业投入的提高带来经济的增长。   但是,以后农业的发展,会不会带来经济的增长,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和观察。   2.4 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检测该模型能否进行脉冲响应分析,首先对VECM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   图1   因为所有点都落在单位圆内,所以VECM模型满足平稳性条件,可以对其作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下:   图2   图3   由图1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农业投入一个正向冲击后,国内生产总值在前三期内会逐渐上涨,而在第三期后开始稳定增长。这表明当农业投入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经市场传递,最终会带来国内生产总值同向冲击,而且这一冲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由图2可以看出,当在本期给科技投入一个正向冲击后,国内生产总值在前十期内都逐渐上涨,到十期后才有平稳趋势。这表明,对科技的投入,会给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带来非常显著且持续的拉动作用。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协整的实证结果,也说明了GDP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密切的长期关系。其经济意义在于,再次强调了政府在制定科技投入政策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这样才能促进科技投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最终促进实际经济的产出。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核心是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中国科技和农业投入对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①GDP和科技投入虽然是非平稳序列,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刻画这种长期稳定关系的特征是科技投入对GDP的长期弹性为0.65。表明科技投入对GDP有显著影响。②科技投入对GDP增长的短期影响要小于长期影响,其原因可能在于科技投入的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它对GDP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中间转化的过程,因此短期内希望增大科技投入总量来提高即期GDP的政策可能不会产生预期显著的效果。③相对于科技投入,农业投入对GDP的影响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明显不如科技投入,在短期甚至出现了负影响。   虽然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显著,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占据相当大比重的国家,在今后政策的制定上,还是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中国目前更多的是个体农业经济,要想加快农业的发展,并使其对经济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将农业产业化,并可以结合科技投入对GDP的影响,加大在农业上的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将两者相结合,最大限度的提高二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平芳.全社会科技经费投入经济增长的关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3):28-31.   [2]肖利.美国企业的投入对中国现代企业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2,23(2):116-121.   [3]朱春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29-33.   [4]沈淑霞,秦富.财政农业投入性支持的规模效率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4):45-46.   [5]丁亮.中国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时间序列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6(5):12-13.


相关内容

  • 台湾的农业产业化及对祖国大陆的启示
    作者:张骥靳利华 <台湾研究> 2001年07期 新世纪,祖国大陆面临即将加入WTO的挑战与机遇,同时又恰逢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时期.到目前为止,祖国大陆农业发展仍处于传统农业时期,而农业产业化正好适应了祖国大陆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
  • 浅谈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不足与改善
    浅谈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不足与改善 [摘要]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的迅速加大,使得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的也迅速扩大,为支农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政支农资金是农业基础地位政策的体现和农业投入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为促进和加强 ...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 ...
  •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经济 2007.专刊 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张广智 王军茂 魏国强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对河南省近年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的分析,讨论了河南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 ...
  • 青海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青海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九月 1 目 录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现况 ...................................... ...
  • 三农问题及农业科技
    "三农" 问题及农业科技 摘要: 迄今为止,人们提出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路与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两条路与两个方面,这已经困扰甚至阻碍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原因是"三农"中出现了空 ...
  •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要小得多,这容易引发上游政府对污染治理采取非重视态度,而下游政府虽有心治污,但受辖区限制及资金约束,往往无能为力.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当匹配有损于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因此,需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及各类型污染特性,科学界定中 ...
  • 中国农村经济出路探析
    作者:傅鹏 决策探索 2003年07期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种观点不仅符合我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 ...
  • 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1],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状况.有学者[2]指出,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 ...
  •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1年2月10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省长 李学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