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纱巾]教学设计论文 - 范文中心

[黄纱巾]教学设计论文

03/11

《黄纱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设计以“童年趣事”为主题,列举名家名作,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的生活画卷。这些作品选取的角度多样,除了表现童年的“酸甜苦辣”也唤起了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而诵读欣赏中“黄纱巾”这篇文章的选取安排,主要想表现的是人世间美好心灵的存在,为我们的孩子们拓展了生活的视野,它告诉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人生,还可以将关注别人的人生,重视别人的存在,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发掘。它对形成学生们的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的积极性有了很强的影响力。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初中教材,稚气未脱,他们知识结构比较薄弱,理解能力也比较单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将太难的太深入的问题强加给学生。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之前也很少接触散文诗类的文章,对此类文章的问题特点还比较生疏,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对此类文章加以引导分析,尽量以学生熟悉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情感的体验。

教学目标:1. 理清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心理,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3.理解小说主旨,感受美好心灵的力量;4.学习小说精巧的构思,设置悬念的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体会人物美好心灵的力量。 教学难点:中年人情感转变的过程;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纱巾在日常生活的用途导入. (板书标题)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设计目的:以简单迅速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教学情景,明确本科的学习目标,了解作家作品。

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理清故事情节。

设问:文章写了几个人物?围绕什么来展开?

师明确:两个人物:小女孩和中年人;围绕黄纱巾来展开

(2)女孩和黄纱巾和中年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师明确:小女孩 中年人

学生活动:(让学生讨论回答)要求各小组讨论,组长上黑板展示讨论结果,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各个小组组员间的讨论能力,以评比加强讨论的重要性。

这篇小说分成几个片段来欣赏后提出问题。

(1)女孩:

片段一(让学生朗读):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问题:这个时候,女孩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概?

明确:这条纱巾真漂亮啊!

片段二: 整个晚上,女孩都下定向家里要钱的决心. 最终,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是女孩,你会有哪些矛盾的想法?

明确:我要告诉妈妈那条纱巾很好看,我想买下它„„„可是家里没有什么钱,我怎么可以给家里添乱呢?算了吧.!

片段三:女孩一愣。“不,我不能 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

问题:经过哪些思考后,女孩才说出这样坚决的话?

明确:收下吧,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纱巾,可是,没有付出就得来的东西会让我内疚的!我决不能收下!

(2)中年人

片段一: “买下吧,孩子,就剩它一条了。只卖10元钱。”

问题:中年人看到小女孩呆呆的看着这条黄纱巾,他内心是怎么想的?

明确:这个女孩好像很喜欢这条纱巾,我得劝她买下,那样,我今天就可以多赚钱.

片段二: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下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的。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问题:中年想了很久以后才把黄纱巾送给女孩?

明确:小姑娘和这条纱巾搭配在一起很好看,.好久没有见到这么美得东西了.可惜她没有钱„.我还是送给她吧,有些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

片段三: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能看见它。能看见它,

就很好了。中年人立在那儿。

问题:听了女孩的话后,中年人立在那儿,此时此刻,他有哪些感触? 明确:我奔波劳累了那么多年,看到的都是尔虞我诈的场面,连自己也卷入其中.而今,小姑娘纯真的一面,使我顿有感触,我是否重新拾回那颗纯真的心!?

以上环节的师生活动步骤:①师要求学生根据片段内容揣摩人物心理, 组织好语言后回答;②师可以选取一两位表演较好的学生朗诵表演。③女生回答小女孩;男生回答中年人。④回答过程中老师加以评价指导。⑤指导学生的阅读思路:可以根据人物动作、语言、神情来揣摩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思想。

3、描绘小说的人物形象

思考一:女孩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孝顺,善良,不占别人便宜。 思考二:中年人是个怎样的人?明确:大方,善良.有爱心。

4、归纳: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明确:一颗美好的心灵可以感染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师可以选取回答较好的学生谈谈感悟,并总结板书)

设计目的:进一步归纳小说主题;延伸概括能力

5、拓展:

讨论:文章的情节的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情节跌宕起伏。(学生讨论回答,达到体会文章的构思的目的)

设计理念:以一小段充满深情的朗诵结束本课,促使学生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还是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特意设置了一个环节,就是以人物的行为、语言、神情去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并以此为砖引出了学生对人物美好心灵的感知的玉,在上课的过程中,这样的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挺好。但是唯一比较遗憾的是由于学生比较少接触此类的教材,所以他们对文章“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内容不是很理解,所以在理解能力上稍微差一点,在这环节实施的时候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总结时时间比较紧迫,今后的教学,尽量在这个环节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教学质量。


相关内容

  • 浅析曹文轩成长小说的象征艺术 改
    象征手法体现成长真谛 --曹文轩小说浅析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长小说",始于十七世纪德国,此后在西方文学中蔚然成风.众多作品中歌德 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被认为是这一小说类型的原始模型.成长小说 ...
  • 啊,福海真美呀!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 ________ 啊,福海真美呀! 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稚秀丽.湖水清澈见底 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 湖水平静极了 像一面光亮的明镜 湖水清绿 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 湖水映着蓝天 ...
  • 联谊活动策划书
    联谊活动策划书(一) 为了增进**级与**级化工院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08级本硕班和09级化1班及化4班联合开展联谊活动,让**级同学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 一.活动环境: 第一次联谊见面会定在综合楼502,第二次趣味 ...
  •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2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12篇 1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熊来啦 动目标: 1.幼儿喜欢参与游戏,情绪积极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 ...
  • 月亮的遐想作文
    月亮的遐想作文(1) 这几天的夜空格外晴朗.每天夜晚,都能看见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天边,弯弯的,似女子的细眉.到了今天,那月亮还是只成了个近似的半圆,离月圆应该还有一些时日吧.我站在窗边,抬头望着窗外的这半个月亮,觉得心旷神怡,产生无尽的遐想. ...
  • 亲子园亲子活动方案(共9篇)
    篇一:亲子园招生宣传活动策划(一) 一.活动目的: 1. 通过家长与孩子间的互动游戏,让广大家长了解和初步体验亲子园教育,感受亲子 园教育给宝宝带来的重大影响. 2. 让家长知道----baby亲子园正在招生. 二.活动运作: 正式活动:x ...
  •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中图分类号:J8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095-02 1997年上半年接到让我饰演<丑嫂>中扬大丑的任务时,我还是一个刚从戏校毕业两年的学员.在这之前,我虽演过几个角色,但那都是唱不几 ...
  • 第三主题:我们都是好朋友
    主题活动三: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内容:朋友船(一)(二) 活动时间(第七周,周 ) 活动设计.执教 活动目标: 1.萌发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兴趣.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 2.<朋友 ...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月潭
    日月潭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
  • 阅读感悟二
    阅读感悟(二) 一.课内阅读 (一)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