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语言表达的十种方式 - 范文中心

体育教学语言表达的十种方式

10/30

体育教学语言表达的十种方式

[摘 要]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的课堂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直述式、口诀式、比喻式、启发式、夸张式、同步式、强调式、激励式、收敛式和指导式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语言 方式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的课堂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语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以下十种:

一、直述式

即开门见山,平铺直叙,这种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多在上课宣布课的内容,布置任务,提出要求,规范纪律和简单的动作讲解时运用,如在讲解双手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时可直接讲述: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于头后下方;向前抛球时,蹬地上步、抬头挺胸、两手用力上抛、手腕上翻、手指拨球,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加深记忆。

二、口诀式

即把动作要领和方法,经过提炼,加工整理,取其重点、关键部分以口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精练,条理清晰,寓意深刻,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用“似圆球团紧、直线快翻”;侧手翻的教学用“空中一个面、地上一条线”,这样既高度概括了动作实质,又表达出了动作技术的内涵,使学生易于口传心记,同时增强了讲解的效果。

三、比喻式

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事物和现象来揭示动作的特征,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抽象的技术动作。如在讲解“小步跑”的动作时,可用“快速下楼梯”的脚步动作来比喻;而在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时,其动作可比喻为“压缩了的弹簧,一触即发”。这种深入浅出的比喻直观、形象,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复杂的动作要领。

四、启发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之中。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可以提问学生“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向前滚动?”待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再进一步问“人体怎样才能滚动”、“身体怎样才能团紧?”在学生完全明白以后,再讲解前滚翻的动作要点,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准确。

五、夸张式

即对动作形象巧用夸张,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事物多方面的认识和以往的经验产生丰富的联想,沟通各个孤立的表象,使他们建立恰当的联系。比如人体的正确姿势用“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武术的基本动作可用“拳似流星,眼似闪电,腰似蛇行”;起跑的动作可用“离弦之箭”;跨栏的动作用“鲤鱼跃龙门”等等。从而增强讲解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同步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为了使学生看、听、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所采取的一种讲解方式。这种讲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动作表象,建立技术概念;尤其是在学习新教材时运用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讲解的字数、语速的快慢,一定要有节奏,要与示范动作协调一致。

七、强调式

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以及教学要求,用简短的语言即刻提示,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如做立正的动作时提示“一平、二靠、三挺”,而在双手前抛实心球时可提示“抬头、挺胸、拨球”,在做山羊分腿腾越时,双手推山羊的瞬间提示“提、分、推”;这样才能加深印象,强化刺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激励式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用“好!”“做得不错”“坚持就是胜利”“爱拼才会赢”等激励性强、富有感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九、收敛式

这种方式与激励式相反。它是在学生情绪高涨、过于兴奋时,为了防止大脑皮层兴奋的扩散,有碍动作的掌握或控制适宜的运动量,而采用压低声调,放慢速度等方法来调节学生情绪的一种表达方式。

十、指导式

教学中,教师指导性的语言要在不同的场合正确使用。如在集体练习时,语言应简洁、直截了当;分散练习时,教师的指导语言要和蔼可亲、有耐心、循循善诱,切忌挖苦讽刺的语言;分组练习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练习做出小结,指出优点和不足,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样才能提高讲解的效果。zpj5266@yahoo.com.cn


相关内容

  • 数学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培养研究 语言能力,特别是表达和理解能力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极大,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生的数学成绩.想要跨越这些语言障碍,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脚手架,为学生提供物质.心理环境支持,改变教师灌输.学生被 ...
  • 从学语文的角度教语文
    从学语文的角度教语文 论文摘要 据目前许多专家指出,语文教学务虚重于务实.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从学生学语文的角度来教语文,把"学习表达和审美"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以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意识,从而学 ...
  •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前言(1-9'ELA'1)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 息载体之一, 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 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 ...
  • 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为帮助广大教师准确把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确保我省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取得成功,根据我省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以下简称 ...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及高年级阶段目标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000 个, 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
  •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基本思路 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 刘亚双 高启山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包括识字在内的十五条目标要求,其中,下列条目是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必须落实的目标.(以下所提目标要求均以2011年版,20 ...
  •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以601班为例) 本班学生共有55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5人.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大多数同学的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好.少数男同学由于自控能力差导 ...
  • 语言的僵化现象
    () 语言的僵化现象 □周红云 提要: 僵化是二语习得的常见现象.探讨僵化的起因对弄清语言习得的内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借助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 结合实证调查, 对语言僵化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 并 ...
  • 语文四年级(下)教学目标
    语文 四年级(下)单元教学目标 2014.4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 .................................................................... 2 2.< ...
  • [夹竹桃]公开课教案.教学分析
    校级公开课 公 开 课 教 执教者:李萌 沙土镇***小学 案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无„„不„„"."无不"造句.背诵课文第四.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