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地位 - 范文中心

抗战时期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地位

07/16

姜术俊,陈军绘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X)79)

零#劳一零番垂l爹黪?||黪黪劳Z彰磐:多缮:磐雾簿攀孝鬻黪3爹黪箩壤|雾;雾爹露i≯≠雾黪謦鬓雾黪黜谬磐磐:爹爹辫。黪j|季≯箩黪豢誉|爹黪i黪:箩:聋麟爹:髫雾黪黪j謦雾黪爹鬓;孝;黪碧黟雾麟雾霉黪攀缪嬲磐爹誉_;_叠垂;;i一∥誊f;_j蠢曩曩一-。==-。一÷。|

≯i_j{_to

i.

”≯一____

I:-譬_=}_|一;____

一__|_≯|≯≯o:。__=_P,『≯j耳一:;_:I_,辛|_==_■_=__≯曩-__=_-

寥|善曩一番一手掣蓦?≯?曩|.j曩:一|。|矗==_t_。番|≯|量雉∥---曩毒:|重|掣誊≯F善茸-曩:誊j===、=毒手曩:毒f

o■叠曩■。二

_;_=0_;__}叠■≯-■:-I。。_}_0;__;r_1__薯g

。-多黉誊j爹∥j劳习嚣j謦:麓。雾;鬻留笤磐螽黪雾稚;==营。,{-叠l誊.|。=’_=_j---__t曩。_==:毒_;=_||{_I-萼蠢i==_!_|。|=__。萎{jli≯|≯手零。,枣j=_。j1_11i|_!__|曩曩

j|r-曩__={“_:___j=_.。.____曩-____■=____=_=I__1=}_矗_I_=r-o____i—j。≯

|,谚固势樊譬脯瓣黪≯曩一为巍酾镦褥潮|≥曩|鹭孝赣。端。警雾多◇誊嚣裙‘翻潮彰-每r∞移譬馥誊__|;|0|:1_『|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

的侵略”。f2’(P4)国民党政府也在庐山发表“最后关头”的讲话:“最后关头一到,孔们只有牺牲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只会陷民族万劫不复之地”。k1(P585)中国政治舞台上有十年血海深仇的国共两党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终于以民族利益为重,彼此捐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携手外御其侮。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切炎黄子孙、中华儿女,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Jlj赴国难,形成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古语云: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国抗日战争以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而昭示世界:中国的抗战必将胜利,这在全球特别是在整个东方将对世界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

天,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一极、联合国安理会,g-任理事国之

着巨大作用。其实,中国的大国地位早在60年前的抗战时期就确立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

个辉煌的坐标,由此人们可以看到中国从痛苦的沉

沦到艰难崛起的悲壮历程,它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改变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具有转折性意义。

一、抗日战争: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历史契机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直是世界东方大国。只是到了近代,从…纸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开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这个昔日“天朝上国”向西方殖民主义者俯首称臣。中国国际地位在近代的沉沦,最主要标志是丧失了国家尊严和民族独立。而20世纪-U_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Ni-耻辱,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兴,为中国改变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提供

其次,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q,-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给予中国改变国际地位的重要历史契机。中国抗

战从开始就具有世界反法西斯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的抗战是世界'1'2-的抗战”,“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3’(P145)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东方主要战场,牵制着日军的主力。在从1931年到1941年的十年多时间里,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几乎是孤军奋战,牢牢地阻挡了日本法西斯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两斯结盟的计划,使日本深深陷人“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r美英“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对此,美国总统罗斯福不讳言: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线”是

了一个历史的契机。正如美国学者费正清所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Ok…个软

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n5(P597)

首先,它唤起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觉醒,并进而促

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民族觉醒与民族危机紧密相关。1931年9月18日,H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凸现出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把中华民族遛到存亡续决的生死关头。强敌人侵,弱国地位,亡国的惨祸,使每一个有血气的中国人不能-4<奋起抗争,民族觉醒也随之达到空前未有的程度。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抗日大旗,发表抗日通电:“在民族危亡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收稿日期】2005—04—10

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计划接近完成的重要因素之

一。曾经对中国抗战表示轻视的丘吉尔,也不得不惊

【作者简介】姜术俊(197卜),男,湖北"-3阳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党史研究室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国

际关系。

万方数据 

叹:“我必须指出,中国~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P266)共同的利益关系,把中、美、英联合到世界反法西斯的阵营里。这样,历史就给予中国改变自己国际地位的一个重要契机。

《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这标志中国正式成为四大国之一,为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敷设了道路。同年11月,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此次会议是战时中国参加的唯一一次盟国最高级别会议,“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出席开罗会议的蒋介石也有“获得大国领袖地位的自豪感”,国际舆论亦评价:“蒋介石终于是公认的同邱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有同等地位的人物了”。阻o

(P571)

最后,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坚实基础。中国是开展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国家,坚持时间最长,付出的牺牲也最大。中国是抵抗和歼灭日军的主力。日寇在中国战

场上的死亡人数,根据日本缩小了的统计数字,总计

达133万人.而亚太其他战场上被美英苏等国军队击毙的日军仅约27万人。b’(P34)中国人民为抗击El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

5000亿美元。m1(P846)中国的抗战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实力,粉碎了其独霸亚洲、称霸世界的狂妄计划,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远东太平洋战场、苏德

战场、西欧北非的反法西斯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3.《联合国宪章》——在法理上确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最重要、最具代表性

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中国作为大国之一直接参与了联合国的发起和创建工作。1944年8月,中国参加

了首次筹建联合国的四大国会议——敦巴顿橡树园

会议,参与讨论和草拟了联合国的章程、宗旨、原则以及会员国的资格、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组成、职

权等事项。1945年4月,联合国成立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是这次会议的四大发起国之一。中国以抗战大国和四强之…的身份参加了会议,并与美英苏三国代表…起被邀请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文也被列为大会的官方语言之一。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明文规定中国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还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特殊贡献被列为第一・签字国。这说明,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的国际地位通过国际组织的根本大法进一步确定下来。

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自“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率先形成的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战场,以其对日本法西

斯持久的决定性打击,显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

抗战力量,并由此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如同费正清所说,中国在1931年后进行的抗战为自己赢得了

国际地位。…(P549)

二、从《联合国家宣言》到《联合国宪章》: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近代意义上大国地位的确立,最起码在形式上需要有体现为具有权威意义的国际组织的认定。中

国从加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到参与创建联合国,

向世界展现了…个东方大国在抗战中的崛起历程。

三、“理论上”的大国: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

虚幻性

尽管抗日战争奠定了中国的大国/tg位,国际社

1.《联合国家宣言>——中国首次跻身于世界四强之列。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始,美、英等国被迫全面、直接地参加对日作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条件进一步成熟。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中国同美、英、苏三国一起,以领衔国的资格在宣言上签字。这是中国作为战时“四大国”之一身份首次出现在国际文件上。紧接着1月3日,由罗斯福提议,盟国正式宣布组建中国战区,由蒋介石出任最高统帅,指挥盟军作战。对此,蒋介石在1942年的日记中欣喜地写道:“自我允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之

会也从形式上、法理上确认了中国大国地位。但是,

这并不等于中国实质上已经是一个大国。用西方围家的话来说,中国还只是作为国际社会的“一一个礼'17性的成员”,带有虚幻大国色彩。罗斯福把这叫做“名义上”、“理论上”的大国。阻1(P154)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中国的大国地位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美国是力主使中国成为大国的始作们者,

但它却并未真正把中国当作大国米看待。在德黑兰

后,越南、泰国亦划入本区内。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

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17o(P289)可见,中国人民终于以自己多年的英勇抗战和巨大的民族牺牲,赢得了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

会议期间,罗斯福曾对斯大林说,他“坚持要中国参加莫斯科四国宣言,并不是他不认识到现在的中倒

很弱,而是他想到更远的将来。毕竟中国是一个有四

亿人民的国家,把他们当做朋友,总比当作一个潜在的麻烦来源要好一些”。【I们(P41)罗斯福只是把中国视

为一个潜在的、未来必然崛起的大国。用美国学者邹谠的话}兑:“美国在执行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政策时采

2.《开罗宣言>——中国大国地位得到国际社会的确认。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转折

的~年。为迎接胜利、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与稳定,

取的重大措施仅仅是外交行动”。…(P55)英国虽然在

美国压力下同意把中国纳入大国行列,但英国却是

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

万方数据 

2005.4_

极不情愿的,而且它主要是把中国看作“四大胜利国之一”。丘吉尔尽量避免谈及“四大国”,而.g-说“三大国”。苏联则坚决反对中国成为大国,从来不提“四大

物。一方面,中国的国际地位确实提高了,它是一个现实的大国;另一方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又是相当有限的,带有虚幻大国的色彩。“31(P220)研究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应该从当时的历史实际出发,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其本质,否则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

国”,斯大林说“无论如何,他不认为中国在战争结束

时会是非.g-强大的”。

其次,中国长期被排斥在盟国的重要国际组织和一些重要会议之外。例如盟国战时最重要的权力

机构——参谋长联席会议及其下属机构军火分配委

员会,作为四大国的中国理应参加,但却长期被排斥在外。该机构召开的重大对敌战略会议,除“三叉戟”

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雪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但是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国际地位问题。因

为抗战时期中国还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列强在华特权还没有完全废除,还不具备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实力。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真正确立,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当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恢复了它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的时候,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真正崛起。今天,行进在改革开放中的、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中国,作为保障亚洲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大国,在参与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进程中,必将进一步发挥愈来愈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译本第2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7册[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3]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录(中译本第4卷上册1分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6】中共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7】蒋介石秘录:第4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会议外,中国代表不得一闻。中国也不能像美英那样

平等取得租借物资的支配权。在经济上,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38个国家提供各种援助总金额达485亿美元,其中援助英国占总额63.71%,苏联占22.76%,中国仅为1.8%。n2o(P32)可见,罗斯福心目中的中国仅是一个“二等盟国”而已。大战期l司,盟国召Yf=过许多重要会议,其中一些会议是专门讨论或涉及中国

问题的。除开罗会议外,这些会议基本上没有邀请中

国参加(魁北克会议中国只参加了最后两天的会)。[131(P187)以上可以看出,二战时期中国并未享有真正的大国地位,是一个名不符实的“世界大

国”。

再次,中国的领土主权被大国拿来做交易。二战期间,最先拿中国领土做交易的当属苏联。在1941年

《苏日中立条约》中,苏日把“伪满洲国”与外蒙古的独立作为中5z条件,公然损害中国领土主权。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中国领土主权再度成为大国的交易品。在美英苏三巨头午餐会的餐桌上,中国大连被

轻松地议定为国际保证下的自由港。1945年雅尔塔

会议上,美国为促使苏联尽早对日作战,以减少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压力,罗斯福竟背着中国政府同意

斯大林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利的政治条件,还把

它写入雅尔塔协定的正式文件,相反转过来压迫中国接受苏联的苛刻条件,玩弄中国于股掌之间。

最后,在法理和事实上的不完全统一。1943年的中美、中英等一系列平等新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国际地位改善和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它起码从法理上使中国获得与其它国家平等的地位。但是从事实上看,这种平等地位却是很不完全和不彻底的。这些平等新约废除的主要是领事裁判权及相关特权,而这只是近代列强与中国不平等条约的一小部分,其主要部分尚未触动。即使是领事裁判权废除的也不彻底。如美国在华驻军特权,1943年新约根本未涉及,内河航行权虽在新约中取消,但战后又被恢复;英国也未放弃在华全部特权,它拒绝将香港与九龙归还中国。这使得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打了很大的折扣。

总之,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它是虚幻和现实两种因素的交织

[8】(美)巴巴拉・塔奇景.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9】(美)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中译本上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10】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1】(美)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中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2】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下卷[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13】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简明

万方数据 

抗战时期世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地位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姜术俊, 陈军绘, Jiang Shujun, Chen Junhui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长白学刊

CHANGBAI JOURNAL2005(4)

参考文献(13条)

1.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1992

2.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 19803.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 1993

4.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会议录 1975

5.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 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886.中共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 20027.蒋介石秘录 1988

8.巴巴拉·塔奇景 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 1984

9.威廉·哈代·麦克尼尔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 197810.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记录摘编 197411.邹谠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199712.军事科学院 中国抗日战争史 199413.王真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 20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bxk200504023.aspx


相关内容

  • 高中历史教学案1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 2009-10-21 编辑: 小柔 [ 我来纠错 ] [ 我来说两句(1) ] [字号:大 中 小]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通史概要: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前,首先,教师引导 ...
  •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汇总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5分钟讲稿) 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个超级大国和多 ...
  • 高一下历史常考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基本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农业:起源地位.耕作工具.土地制度.赋役制度.水利工程.(政府政策.自然灾害„„) 1. 起源 "立国之本":中 ...
  • 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1
    一..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进程大致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趋 ...
  • 雅尔塔体制
    雅尔塔体制: 含义:雅尔塔体制上指英/美/苏三国首脑在二战后期,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在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总称. 基本内容是 (1)欧洲一分为二 (2)德国 ...
  • 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 ...
  • 浅谈我国的国防建设
    浅谈我国的国防建设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当前这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总的来说,和平与发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 必修Ⅰ 政治专题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 ...
  • 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的威胁和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安全风险防范战略 主权国家的全球战略所关注的主要是主权国家在参与全球活动以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所必须的成本分担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包括安全利益.经济利益等等.后发展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实现经济起飞 ...
  • _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_三维一体_的印度大国外交_宋德星
    "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三维一体"的印度大国外交 宋德星 周 建 印度把追求"有声有色的大国"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并为此在南亚.亚洲和全球这三个层面上推行着均有明显 ...